经济学芝加哥学派 |
送交者: 芝加哥 2002年10月09日15:32:0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或法学院任教的经济学家,并不就是属于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Economics)。什么是芝加哥经济学派?研究有素的学者可写出一本书,如今《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的“芝加哥学派”条,亦由名家MWReder写了密密麻麻四整页,用最简单的话,芝加哥经济学派是在芝大任教的出名经济学家,以弗里德曼为首,由于弗里德曼的“看家本领”为货币数量学说(Quantity Theory of Money),强调货币供应必须稳定,因此,芝加哥经济学派已成为货币学派的代名词;而在控制货币供应的前提下,这一派经济学家还坚信市场有力量解决经济问题,让公司、消费者在政府有限制管制下作出自由决定。 人才辈出 自成一派 作较深入的分析,芝加哥学派早在弗里德曼之前的30年代已存在,而其成员不仅来自芝大经济学系,亦包括在其商业研究所及法学院任教或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由于芝大的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各地,因此,芝加哥学派不再局限于大学内,而是散布在其他学府、政府、企业和律师事务所。这里强调“30年代”,是因为此前的名家如凡勃仑(TVeblen)、米彻尔(WCMitchell)、克拉克(JMClark)等,他们都是一代宗师,不过在智性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芝加哥学派学者不尽相同,因此不应把他们拉落水。 芝大人才辈出,芝加哥经济学派鼻祖(Progenitor)则为奈特(Frank Hyneman Knight,1885~1972)和瓦伊纳(JacobViner,1892~1970)。奈特和瓦伊纳的个性绝对不同,但在学术上的共同点不少,而以下述二项最明显—— 一、属于新古典价格理论信徒(简言之,这一学派认为价格既非决定于生产成本,亦非由主观效用决定,而是决定于产品的市场供求); 二、对凯恩斯学说持抗拒态度。 声势浩大一时无二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成就,除了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学说,还有斯蒂格勒的产业经济学、贝克尔的家庭论、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和科斯的产权经济。由于已退休的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大师级人物为戴力陶、弗里德曼、斯蒂格勒和华莱士(Wallis)等仍在世并与他们在芝大的后辈保持密切联络,令芝加哥经济学派声势浩大,一时无二。 这里岔开一笔说几句笑话。多年前,笔者有位间接友人在伦敦大学念英国文学,有一回他在机场候机室,见有Asia Drama一书,以为是亚洲戏剧,购之,一读方知“摆乌龙”,原来此书为1974年诺奖得主缪尔达尔(GMyrdal, 1898~1987)的力作,其副题为An Inquiry into the Poverty of Nations,确切的中译应为“亚洲悲剧”,令他啼笑皆非。笔者自己亦有“顾名思义”而买错书的经验,二三年前在伦敦一书店,见The Chicago School -A Liberal Critique of Capitalism,以为是评介芝加哥经济学派之作,即刻购下;回家一读,方知“中计”,原来是批评芝加哥社会学派,与经济学完全无关!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