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出不了諾貝爾獎得主? |
送交者: dejiang 2003年10月17日20:26:3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中華文化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其成就曾超越其它的文化長達數千年之久,但近百年來的科舉制度,卻徹底腐蝕了它的精髓。追究其原因不外是中國人的思考模式被套上教條式的框架,並很徹底的執行下來,因而斬殺了科技的創意性。民國初年的五四運動,曾試圖打破這個僵化的思考模式,但因隨後一連串的戰爭與動亂,就被迫放棄了。國內聯考制度的興起,基本上是代表新科舉制度的來臨,我自己就是從幼兒園一路考到大學畢業後的預官,真可謂「身經百戰」。然而這種「成績」到美國讀研究所時就發覺不管用了,因為他們講求的是邏輯與創新,實事求是,很多觀念只要能說服他人,均有被重視的機會,好的及有用的研究成果,也有「鹹魚翻身」的機會。這些作法,均顛覆了中國的科舉思維,就連美國中小學的教育,也多重視圖書館及網絡的信息的查詢、活動的參與及議題的討論,而不以記憶的成績作為最重要的指標。 科舉制度不但具有教條式的規範,而且有一套十分嚴密的防弊措施,而且為了公平起見,往往都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就這樣,不論是過去參加朝廷在貢院所舉辦的官試,還是參加現在由教育部所舉辦的聯招或是學測的學生,都成了背書機器,大家都認為熟能生巧,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因此進了研究所或是出了社會,便狀況百出。最近如火如荼推動的教改運動,原意也是希望能打破僵化的教學思維,做到「超英趕美」的目標。但很可惜的是,我們沒有學到英美國家之教學研究的精神,卻將齊頭式的「公平」更徹底的推展到每一個角落。說穿了,就是主事者怕「落人口實」而做出更完善的防弊措施。所以多元入學及九年一貫政策的落實是,更多的考試及更多的資格審查,這隻有造成更多的補習班設立、全班都是幹部、學生科展作品實際上是老師多年的研究成果或是上百萬儀器跑出來的數據等各種怪象。最近,家長的「民意」日益高漲,不斷利用家長會及相關的民間組織之力量,介入中小學的教學及行政作業,企圖利用「保護學生的受教權」做幌子,來主導學校的教學政策。加上政府強力推動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鄉土教學」,使我們的僵化教育綁了更多的束縛。 研究所是培養國家科技人才的重鎮,但今天不少的大學生必須靠補習才能考上,也難怪我們的研究生,不少連圖書館期刊的文獻都不會查,英文文獻上整篇都是單字的中譯。做論文研究時,不是「能省則省」,就是和中學生一樣;說一動作一動,好像大腦不會思考一樣,有的甚至想混到畢業,幾乎沒有美國研究生的拼命精神,難怪他們的碩士畢業生,有能力將自己的論文改寫後發表在知名的學術期刊上,而我們的學生連中文論文都寫到不知所云,更別談改寫發表了!我和一位教授在別系開一門二年級的必修課,為了減少重修人數,他在期中考前還特別為學生花了一節課做總複習,「研究所大學化,大學部高中化」看來已不是戲言了! 我們不僅教育思維僵化,就連科學研究也缺乏遠見、包容與助人之心。我的經驗是文章若投稿到國際的期刊,即使退稿必會先指出文章的優點才告訴你缺點的所在,讓人輸得心服口服,若有「敗部復活」的可能,就會很細心的挑出所有的錯誤,並提出適切的建議。而國內的期刊審稿,則會從頭罵到尾,好像你根本不會寫字一樣!我的另一經驗是,研究計劃的國外審查十分正面,但國內審查則是以「計劃很重要,但申請人沒有資格做」為不予補助的理由。有些研究團隊為了獲得補助,不惜球員兼裁判,以關切的名義限制他人的發展,更是處處可見。研究獎助以文獻數量的多寡作為指標,早已為人所詬病,但新的評審標準,也和研究界的科舉制度差不多,國外看的是你對本科專業的貢獻,而我們算的卻是發表期刊的點數。研究的成果在媒體上披露,原來對科學普及有很大的助益,但不少人故弄玄虛,華而不實,到最後反成了學術界的笑柄。這都顯示國人多重視表面文章,而對實質的意義並不在乎。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歐美及日本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是他們長年在基礎科學上耕耘的成績,中國人出了國就有能力獲獎,這代表我們的聰明才智絕不輸人,如果大家能拋開這些思想上的窠臼,試着接受不同的想法,並加強基礎科學,而不是一味的趕時髦,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產生諾貝爾獎得主是指日可待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美國讀書時,有一位十分有名的教授,他從二十幾歲就開始發表論文一直到九十七歲為止,而最後一篇是在他死後三年才問世的。像這種例子在美國還不少呢!他國的學者可以為了理想而投注一生的精力,死而無憾。我們辦的到嗎?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