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瓶頸主要在導師。”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
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胡鞍鋼教授在全國首屆博士生論壇期間一
針見血地道出了部分博士生導師的心裡話。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陳皓明教授就認為,博士生培養過程中有兩個階
段,一是課程學習,一是研究,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間進行學習和鍛煉才華。他說,
目前我國博士生課程的水平和數量還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在研究中間,導師不能讓
學生總是參加項目研究,而不提出科學問題。項目應當是培養博士生的載體,不是我
們研究生的目標,研究生的目標是要從項目中提出科學問題進行研究,來提高自己的
思維深度和理論的水平。如果僅僅是以完成目標為終極的話,就同一般科研機構搞科
研差不多了。做過這類事情,同沒有做過這類事情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騎自
行車的人與不會騎自行車的人感覺不一樣一樣,不會騎自行車的人會認為這兩個輪子
怎麼能夠站得住呢?騎自行車的人會在兩個輪子的自行車上瀟灑自如,甚至還可以撒
把玩兒一會兒。現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一個很大的毛病是只做項目。只做項目,會把
研究生做得沒有興趣。導師應當把項目作為一個載體,並把學生帶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中去。這樣的學生培養出去以後,就不會怕任何挑戰。
他強調,要想創新,首先在思想不能是一個懶人,懶人是不會創新的。導師要
培養學生對很多東西的興趣,要培養學生提煉問題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找出怎
樣着手解決這個問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人和人之間個體差異是
很大的。要引導學生對各種事物都有探索的欲望。創新不是一個過程,是一種結果。
只有當一個人對某一種事情或某一種現象產生濃厚興趣的時候,才會去創新。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李子奈教授認為,學生要超過導師,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
導師畢竟要起到引導作用。導師可能不能掌握學生最後的研究結果,但是選擇的研究
題目是不是前沿的、具有創新性前景的這種題目對提高博士生的培養質量很關鍵。同
時,導師要管學生的課程學習,要把學生的課程設置好,還要管學生的研究方法。
清華大學力學系鄭泉水教授認為,在學生投入的前提下,學生成長得如何關鍵
在導師。如果導師沒有做到前沿,學生做到前沿的機會只有百分之幾。導師隊伍上不
了世界一流,研究生培養就上不了世界一流。除上述普遍規律外,還有許多手段方面
的問題,如一名好的導師要想辦法讓學生不斷有成就感,有繼續研究的興趣,要把學
生內在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此外,不同人的才能是不一樣的,做的課題不一樣,培養
風格也不一樣。不能說一位老師對學生什麼都關心到了,這就是好老師。這樣的學生
短時間內也可能很快樂,但他的獨立能力可能會很差。有的老師管得少,讓學生獨立
做事的機會多一點,讓學生自己摸索的時間多一點,你不能說這位老師就差。這位學
生做的時間長一些,但是他的獨立能力強。張維先生就主張學生要自己找課題,自己
進行研究。他培養的學生裡面出現了不少院士。
他說,要想使導師隊伍上一流,導師就要拼命往上走。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導
師究竟有多少時間是在做研究。現在事務性環節太多,耗費了教師許多精力,教師缺
乏全身心投入研究的學術環境,這是致命的。在美國,老師群體是第一位的。美國大
學有兩條腿,一條是行政腿,一條是學術腿。跟教學、研究直接相關的,就是教師群
體說了算,行政來服務,比如老師群體說,我們這門課要開,那就開。研究生畢不畢
業基本上以導師的意見為準。而我們的行政人員都很聰明,又要積累政績,結果是行
政人員腦筋動得越多,教師要應付的事情就越多,投入教學和科研的精力就越少。美
國是行政人員服務配合教師的工作,我們是教師服務配合行政人員的工作。這一點不
改變,教師隊伍水平的提高就無從談起。清華大學要建世界一流大學,沒有一流的教
師,建世界一流無從談起。而教師水平的提高也在於教師的投入。各種各樣的評估體
系,各種各樣的政績工程,分散了教師的大部分精力,教師隊伍的水平如何提高?清
華大學應該深入研究如何破解這些瓶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