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春天與中國當代的“新四大發明” |
送交者: 香椿樹 2011年09月14日02:44:1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從建國以來影響中國建設進程的數十項重大科技成果中,評選出中國當代的“新四大發明”:雜交水稻、漢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胰島素、複方蒿甲醚。
‘具有原創性’、‘具有世界級影響力’、‘能產生社會效益’是專家和網民評判‘新四大發明’的三大基本標準。這“四大”成就全部是都是需要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大規模協作、深謀遠慮、持之以恆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才能見成效的項目。而如今這“科學的春天”,“教授滿地走,博士不如狗”,“論文滿天飛, 成果信口吹”,就是不見什麼象樣的、能在世界上站得住腳的東西。這些造福人類的重大科技成果和改革後的世人皆知的地溝油,蘇丹紅,三聚氰氨,瘦肉精“四 大”另類發明有本質不同。 中國當代的“新四大發明”介紹 1973年,在袁隆平的帶頭下,全國各地相關科研院所的集體攻關配合下,終於完成了水稻雜交“三系”配套的創舉,這一創舉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 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獲得成功的國家,袁隆平以此為科學依據發表水稻有雜交優勢的觀點,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種的禁區,徹底推翻了西方學者幾十年 來關於“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的斷語。 雜交水稻技術無疑是史書上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不多的中國,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糧食問題,還為亞洲甚至全世界糧食問題的解決做出 了巨大貢獻。 1974年以後雜交水稻技術得到全國性推廣,僅1974年至1978年,中國的水稻單產從三百公斤提高到六百公斤,在此後的二十多年中,因袁隆平和他的課 題小組研究成果,成功解決雜交早稻“優而不早,早而不優”的技術難關,實現早、晚雙季雜交稻的配套,促成了中國雜交稻的第二次大發展,形成一個多類型、多 熟期、早、中、晚組合全面配套的新格局,為中國增產糧食三千多億公斤。 1975年9月,王選教授的高倍率字形信息壓縮技術,字形的高速還原技術進一步成熟,並通過軟件在計算機中進行了實現。 1976年底,王選教授寫出了"748工程漢字精密照排系統方案說明",王選教授的設計理念終於為人們所接受。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是1975—1976 年期間在封關鎖國的情況下完成設計的!漢字激光照排技術,是基礎理論的重大突破,給出版印刷行業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大大提高了印刷出版業的效率。它 在促進中華文化傳播的同時,也對日、韓等國家的印刷出版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誌着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 鍵性的一步,其意義與影響是巨大的。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多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 的,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 複方蒿甲醚:複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藥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藥品。截至 2005年底已被26個亞非國家指定為瘧疾治療一線用藥,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複方蒿甲醚仍是惟一被世界廣泛承認並在世界廣 泛銷售的中國專利藥品,是中國惟一真正走向世界的藥品。 複方蒿甲醚的誕生,肇始於20世紀60年代。1967年5月23日,毛主席和周總理親自指揮部署了“523項目”。這項以啟動日期命名的重大項目,揭 開了年輕的共和國研製抗瘧新藥的序幕。1972年,科研人員終於從青蒿里提煉出抗瘧疾的化合物―――青蒿素,並於1973年在雲南和海南等瘧疾高發區進行 了臨床試驗。青蒿素是新中國研製的第一個化學藥品,標誌着我國新藥研發取得歷史性突破。治療瘧疾快速、高效、抗藥性小的青蒿素,被國際社會譽為抗瘧藥研究 史上的“里程碑”。 它不但為我國消滅瘧疾作出了貢獻,也使世界抗瘧事業翻開嶄新一頁。從此以後,我國科研人員在抗瘧之路上不斷奏響凱歌,他們在青蒿素的基礎上又開發出蒿 甲醚等療效更強的衍生物。為克服瘧原蟲的抗藥性再次“抬頭”,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專家們又將蒿甲醚與化學藥品本芴醇組方,研製出新藥複方蒿甲醚。複方蒿 甲醚既有治癒率高的優點,也有延緩抗藥性產生的特點,堪稱抗藥性瘧疾的“剋星”。 從黃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我國獲國際社會承認、在國際醫藥界最有影響的兩個藥物之一。以青蒿素為主的聯合療法治療瘧疾,3天就可見效,較傳統氯喹療 法減少了4天。臨床應用30多年來,尚未發現瘧原蟲對其產生耐藥性。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初已經接受全球基金的撥款,擬在5年內每年出資1億―2 億美元,為非洲國家從中國購買以青蒿藥物為基礎的聯合用藥,作為全球抗瘧疾首選藥物。 1991年開始,中外雙方相繼在世界63個國家、地區和相關國際專利組織申報複方蒿甲醚專利,截至2002年,已獲得包括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 和歐共體等49個國家和地區的複方藥物發明專利權,成為我國率先在國際上獲得專利的化學藥品,也是世界複方類藥物中擁有發明專利保護國別最多、專利覆蓋面 最大的藥物之一。 改革前中國科研成果在新中國的地位 自2000年起,中國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對在中國科技領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的科學家、專家的肯定和褒揚,到2009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0 年間年,其中2004年空缺,9年共獎勵了16位科學家。9年16位獲獎者所進行的開創性工作,均是在毛澤東時代取得的決定性的成果,而這些成果,正是他 們獲獎的理由。 2000年度———— 數學家吳文俊院士:50年代在示性類、示嵌類等研究方面取得吳文俊公式、吳文俊示性類等一系列突出成果,並有許多重要應用。70年代創立了定理機器證明的“吳方法”,影響巨大,有重要應用價值,它將引起數學研究方式的變革。 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1964年率先研究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最先發現了水稻雄性不育株, 指出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現象,並提出通過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來利用雜種優勢的設想。1975年和協作組成員一起攻克了制種技術關,從而成為世界上第 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 2001年度———— 固體物理學家黃昆院士:中國半導體物理學研究的開創者之一,50年代與合作者首先提出多聲子的輻射和無輻射躍遷的 量子理論,為此領域的這一奠基性理論。1951年首先提出晶體中聲子與電磁波的耦合振動模式,1963年被國際上的喇曼散射實驗所證實,當時提出的基本方 程在國際上被稱為“黃方程”,70年代後期關於無輻射躍遷絕熱近似和靜態耦合理論等價性的證明,澄清了國際上20多年來在這方面理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專家王選院士: 50年代參與新中國第一代計算機研製,60年代,與北大許卓群、陳堃銶、朱萬森等人一起,進軍計算機高級語言編輯系統的研究,這一貢獻被載入了中國計算機發展史。從1975年到89年,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產品占據世界華文出版業的幾乎所有江山。 2002年度———— 計算機專家金怡濂院士: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相繼參加了中國第一台大型電子計算機和多種通用機、專用機的研製;七十年代初,提出雙機並行計算設計思想和實現方案;七十年代後期,金怡濂與其他科學家一起,主持完成多機並行計算機系統研製,取得中國計算機技術的突破。 2003年度———— 地球環境科學研究專家劉東生院士;1954年開始從事黃土研究,提出關於黃土—古土壤序列250萬年來古氣候多旋 回學說,開闢了地球上大陸與海洋沉積環境的對比,為全球變化提供依據。1964年起參加和領導了希夏邦馬峰、珠穆朗馬峰、托木爾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學 考察。60年代末開創我國環境地質研究。 航天技術專家王永志院士:參加我國第一種自行設計火箭的研製工作,參加了多種火箭的設計和研製。先後擔任洲際火箭副總設計師、三種新一代地地火箭總設計師。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拓者之一和學術技術帶頭人。 2005年度———— 氣象學家葉篤正院士:中國大氣物理研究奠基人,1958年,大氣環流的若干基本問題研究;1961年,大氣中的適應問題研究,1974年,青藏高原加熱作用對夏季東亞大氣環流影響的初步模擬試驗研究,1979年,青藏高原氣象學研究。 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我國肝膽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50年代最先提出中國人肝臟解剖五葉四段新見解;60年代首創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並率先突破人體中肝葉手術禁區;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臟海綿狀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診治體系… 2006年度———— 遺傳學家李振聲院士:1956年開始研究小麥新品種,1964年他選育的生選5號、6號已開始在生產上推廣應用。1979年取得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產、穩產、優質等品質於一身的小偃6號在大面積推廣中獲得成功。 2007年度———— 兩院院士閔恩澤:60年代,先後開發成功小球硅鋁裂化催化劑、微球硅鋁裂化催化劑、磷酸硅藻土疊合催化劑、鉑重整 催化劑等,解決了新中國在石油煉製方面的燃眉之急;70—80年代先後開發成功鉬鎳磷加氫催化劑、一氧化碳助燃劑、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劑等,使我國的煉油 催化劑品種更新換代,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植物分類學與植物區系學家吳征鎰院士:論證了我國植物區系的三大歷史來源和15種地理成分,1964年,提出了北緯20—40度間的中國南部、西南部是古南大陸、古北大陸和古地中海植物區系的發生和發展的關鍵地區的觀點;歷時45年主編200萬字《中國植被》。 2008年度———— 中國神經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50年代,在我國開展腦血管造影新技術,提高了顱內病變的確診 率,1965年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神經外科 王忠誠專著《腦血管造影術》,推動了我國神經外科的發展。70年代,在國內開展了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腦血管 吻合術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巨大動脈瘤及多發動脈瘤的手術切除、腦血管畸形的綜合治療等方面,都有新建樹。 著名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徐光憲院士: 20世紀50年代,徐光憲發表論文《旋光理論中的鄰近作 用》,揭示了化學鍵四極矩對分子旋光性的主導作用;50年代,他改進儀器設備,把極譜法的測量精度提高了兩個數量級,在國際上較早測定了鹼金屬和鹼土金屬 與一些陰離子的配位平衡常數。根據弱配位平衡與吸附平衡的相似性,提出配合物平衡的吸附理論,可以簡便地描述溶液中弱配位平衡過程。1957年,徐光憲被 調往技術物理系工作,開展核燃料萃取化學的研究,1962年提出了被國內普遍採納的萃取體系分類法 2009年度———— 數學家。復旦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谷超豪院士:他的論文《雙曲型方程組的一個邊界問題和它的應用》(《數學學 報》,1963),解決了超音速機翼繞流的數學問題.他的學生李大潛、俞文在這些工作基礎上,完整地建立了兩自變數擬線性雙曲型方程組的邊值問題局部解的 理論.以上這些工作因過去交流較少,國外科學家知道得不多,70年代末當他們知道這些結果後,感到相當意外,並認為谷超豪等人當時在這方面的工作走在他們 前面十多年。 接着谷超豪在高音速的錐形流和跨音速流問題的教學和研究中,遇到了混合型方程的邊值問題.一開始他就繞過傳統的路線,致力於發展1958年弗里德里希 斯(Friedrichs)所提出的正對稱方程組的理論,他把當時已有的一階可微性理論發展為高階可微性的理論,從而成為一項討論線性方程以及擬線性方程 經典解存在性的有效工具。 在論文《一類多自變數的混合型偏微分方程》(《中國科學》,1965)中,他建立了一大類多自變數的混合型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定理,這在國際上是首次. 他還發現了較為奇特的新性質:對這種二階方程,有某些閉區域,即使在邊界上給出兩個邊界條件解仍然存在且唯一的,如果變動一下方程的低階項,不給定邊界條 件,解也只能有一個。12年後,美國數學家代表團訪問中國,在訪問報告中稱讚谷的工作是“十分新穎和相當重要的”。 70年代初谷超豪領導的課題組完成了一系列的實際應用課題,用極其簡陋的電子計算機有效地進行了“球、錐形等飛行器超音速有攻角繞流的氣動力計算”和 “繞蝕外形氣動力計算”等。有關單位對以上課題作了如下的評價:“這些課題是國內首次較完整的結果,與某指揮部的實驗數據相符合,協助了某型導彈頭再入計 算摸擬綜合課題的完成.” 1974年6月,楊振寧到復旦大學作規範場理論報告並建議進行共同研究。規範場理論研究基本粒子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牽涉到一系列複雜的現代數 學。在報告會上,谷超豪等數學系、物理系的教師作出了熱烈反響,使楊振寧認識到復旦的數學家們不僅有雄厚的理論基礎和研究能力,還有對現代物理學問題的深 入了解。復旦方面成立了由谷超豪任組長的聯合研究小組,開始了共同研究。 楊振寧感到意外的是,幾天后,谷超豪和胡和生就對規範場的數學結構獲得了兩項研究成果,在國際上最早證明了楊-米爾斯(Mills)方程的初始問題的 局部解的存在性,又弄清了無源規範場和愛因斯坦引力論的某些聯繫和區別。其後,小組又陸續做出新的成果,發表了《規範場理論若干問題》的論文.這以後,楊 振寧又兩次來復旦合作研究,都取到了很有意義的成果。這些使楊十分高興,一再熱情地向谷超豪發出赴美研究的邀請。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孫家棟:1967年中央決定組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擔任院長。錢學森 親自點將並報聶榮臻元帥批准同意,由孫家棟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技術負責人。與9年前回國時學飛機服從國家需要從事導彈事業一樣,他由國防部五院一 分院導彈總體設計部副主任,從自己已經熟悉並建樹頗豐的導彈領域來到了空間技術研究院,擔起衛星研製的重任。這一年他37歲。 從1967年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總體設計負責人開始,孫家棟又先後擔任了中國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 他還是中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地球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設計師。在中國自主研製發射的100個航天飛行器中,由孫家棟擔 任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或工程總師的就有34顆,占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被業界公認為中國的“衛星之父”。在研製試驗過程中,深入實際,艱苦奮 斗,帶領科技人員攻克了多項技術關鍵,解決了一系列技術問題。他為中國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獲七機部勞動模範稱號,1984 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0: | 空談誤國,來,做道戰策題 | |
2010: | 中日決戰時機已到 | |
2009: | 罪與罰 | |
2009: | 基督教是宗教嗎? | |
2008: | 轉基因產業首獲政府明確支持, 是對是 | |
2008: | 經濟學稱不上是一門科學 | |
2006: | “北大一流”:逗阿Q還是耍猴? | |
2006: | 北大,北大教授的金蟬脫殼之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