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警惕漢語的字母化傾向
送交者: 張明 2003年10月25日23:13:0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隨着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外國的科學成果先進技術以及文化思想不僅大量湧入,而且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着我們的語言,數千年來以點橫豎撇捺方塊字為特徵的漢語正面臨嚴重的挑戰。

英文單詞和縮略語在漢語媒體上的“狂轟濫炸”

翻開現在的許多報紙,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標題:“NEC在京設立全球‘腦庫’”(2003年10月14日《北京晚報》31版),“MPA怎樣招生怎樣學”(2000年11月1日《中國青年報》11版),“GPS為有車族當管家”(2000年11月13日《北京青年報》38版),就連國內最權威的《人民日報》也有這樣的標題:“走出WAP淘金誤區”(2000年11月6日報紙11版)。除了標題之外,我們再來看一則消息報道:

“昂達機構最新的GEFORCE2 NX-32PRO顯卡具有雙頭顯示功能,在卡上板載有一個CONEXANT視頻芯片,可使用顯示器加電視的搭配方式,並增加了對輸入視頻制式的選項。與普通的GEFORCE2 MX顯卡相比,ON-DATA NX-32PRO顯卡在視頻輸出……(2000年11月13日《中國青年報》14版)”。

短短的70多個漢字內加雜了40個英文字母。當然,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是說計算機領域內的事,包括上述那些報紙標題所反映的內容,許多內行人和專業人士都會知道。但是,報紙面對的是廣大的普通讀者,他們需要的是漢字,漢語是他們祖祖輩輩從小到大熟悉的語言和交際工具,他們的閱讀不應該受到英語或相關專業的限制。

除了媒體,竟連政府文件也有了中英文結合的先例。筆者手頭有一份由北京市建設委員會、北京市衛生局等五家單位於2003年5月26日聯合發布的文件,標題是“北京建築空調通風系統預防SARS確保安全使用應急管理措施實施細則”(見北京市外商服務中心《政策法規》第33期)。

中國的漢語怎麼了,連文字也要逐漸西化與國際接軌嗎?

漢語對英語說“狼來了”

我們的漢語中,已經融入了許多由英語表達的事物。例如,“VCD”、“DVD”、“CD”、“WTO”、“IC卡”、“IT市場”、“IP電話”、“T恤衫” 、“卡拉OK”等等。這些英語所表達的事物,是我們過去的生活里從來沒有的,它來自國外,屬於外來詞,漢語暫時沒有合適的詞彙來表達它。過去遇到這種情形時,往往採用音譯的方法,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像沙發、可口可樂等等。但是,這些詞在翻譯和使用時又有非常嚴格的方法和規定。就拿音譯來說,外來詞有音譯外來詞,例如,馬達、咖啡等;音譯加漢語語素外來詞,例如,卡車、芭蕾舞等;音譯兼意譯外來詞,例如,浪漫、幽默等。這些詞彙已經成了漢語中的一部分,無論是說、讀,還是書寫都相當規範。可是“VCD”“DVD”等就不同了,它們被直接搬運到漢語裡。而“T恤衫” “卡拉OK”就更尷尬了,是用漢字和英語字母“嫁接”成一個詞,顯得多麼的生硬和不倫不類,需知這樣一來恰恰破壞了漢語的統一性和規範化,而且違背了漢字組詞的規律。

英語替代只是為了書寫簡便嗎

眾所周知,漢字有“六難”:難認——字數眾多,比畫繁亂,字形難於認識;難讀——漢字的表音功能不健全,字音難於讀出;難解——符號多變,筆畫零亂;難寫——難於寫對、寫好、寫快;難查——漢字筆畫不規則,符號多,排列順序缺少固定的方法,難檢查;難記——由於前面所說的漢字難認、難讀、難解、難寫、難查,所以難於記憶。為了節省時間提高速度,人們往往用一些簡便的數字進行替代。例如,用漢字表示“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就不如阿拉伯數字“99999”來得痛快簡便,這正是漢字表達數字時的缺陷。因此,用阿拉伯數字替代漢語數字是情理之中自然而然的,而且現在使用已經規範化了(財務上的大寫漢字則令當別論)。可是用英語字母替代漢字卻是鳳毛麟角,早期的現象有把“問題”寫成“問T”的,但這也是僅僅局限於個別手寫體中,登不了大雅之堂,更不用說在新聞媒體上使用了。

英語字母直接進入漢語是近些年的事,由於這些寫法使用起來方便,有些意思大家也都明白,作者往往信手拈來毫不費力。例如“VCD”、“IC卡”等,還有一些事物若用漢字來表達顯得麻煩和囉嗦,不如英文縮寫簡單乾脆。像剛才提到的《人民日報》“走出WAP淘金誤區”中的“WAP”是英語“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的縮寫,漢語的意思是“無線應用協議”(見同日《人民日報》“鍾教授信箱”)。又例如《中國青年報》“MPA怎樣招生怎樣學”中的“MPA”,漢語的意思大概是“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筆者通過閱讀後理解)。在例如,《北京青年報》“GPS為有車族當管家”中的“GPS”,漢語是“衛星定位服務系統”。還有一個通俗的例子就是“克隆”,英語為“CLONC”,它的意譯是“一種人工誘導的無性繁殖方式”,很明顯,人們在用語言表達它時,音譯“克隆”要比漢語意思簡練得多。例如“克隆羊”、“克隆牛”等。

簡練倒是簡練了,只是讀者若第一次接觸這些詞,同時又沒有特定的解釋時,肯定是不知所云,如墜五里煙霧。

我們只能“坐以待斃”嗎

應當承認,語言是最有生命力的。一百年前的語言與現在的語言有很大的距離,這是因為社會向前發展了,語言作為人們的交際工具,最能體現社會生活內容,必定要跟着發生變化,否則就凝固和僵死。改革開放以來,外來文化的大量湧入,使得我們有些措手不及。人們在接受這些新科技新文化新思想時,應該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語言也是這樣,面對一個新東西,在缺少原有的詞彙表達時,人們肯定會創造出新的詞彙。這種創造在漢語中稱為外來詞。有些外來詞從音譯到意譯有一個發展過程。例如“青黴素”,人們開始不好用漢語表達,於是藉助音譯“盤尼西林”,時間一長,還是意譯準確,又改用青黴素。音譯“麥克風”,改為意譯擴音器。“維他命”改為“維生素”,“雷米封”改為“異煙肼”(一種抗結核病藥)等。有些詞雖然是音譯,卻又和意譯巧妙的結合起來,像可口可樂(COCA COLA)、托福(TOFEL)。還有一些詞是意譯特別麻煩,用音譯卻簡練,如前面提到的“沙發”、“咖啡”等。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手機”剛剛進入我們的生活領域時,人們叫它“大哥大”,因為它比漢語“無線電手持電話”來得簡短。現在的名稱是“手機”,又比“大哥大”簡短,漢語的意思也很明白,如今誰還把手機叫“大哥大”呢?由此可見,漢語詞彙的發展要求是簡短明白。儘管如此,這些外來詞畢竟是用漢字表示,比“卡拉OK”、“T恤衫”規範得多。筆者孤陋寡聞,不知英語中有沒有英語字母和漢字結合的單詞或語彙,我們為什麼要這樣?難道漢字裡就沒有可以代替英語字母的字嗎?

漢語能夠表達的就不要用英語新事物初進國門,漢語暫時無法表達而採用音譯可以理解。一旦國人了解了新事物的本質,就能夠用漢語表達。例如,“VCD”可以叫“影碟機”,“DVD”可以叫“高清晰度影碟機”,“WTO”可以叫“世貿組織”,“OPEC(歐佩克)”可以叫“石油輸出國組織”,“E-MAIL(伊妹兒)”可以叫“電子郵件”,“MTV”可以叫“音樂電視”等等,既然我們能夠用漢語表達,為什麼非要用洋字碼呢?不要忘了,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就要對自己的語言文字負責。當然,有一些詞暫時找不到合適的漢語替代,像“卡啦OK”、“T恤衫”等,但也不是沒有辦法。例如有的專家就提出“卡啦OK”可以用“歌樂”替代,有的作家把“T恤衫”有意寫成“體恤衫”,這都是很好的嘗試。關鍵在於要有一個認真解決問題的態度,語言學家責無旁貸,新聞媒體更是義不容辭。

漢字到底要不要改革這個題目應該是語言學家探討的課題。有專家曾說,一種文字的改革同時要具有兩種特性:演變性和穩定性。演變性使文字能夠得到發展,文字若無發展便失去存在的意義;穩定性使文字能夠發揮作用,若文字一天換一個樣,不但大家看不懂,而且無法操作。文字需要改革,從非拼音的文字改為拼音文字,被稱為文字拼音化。毛澤東曾說過(中國的漢字)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周恩來在《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中也說過,文字總是要變化的,拿漢字過去的變化就可以證明。將來總要變化的。而且可以說,世界各個民族的文字形式將來總有一天會逐漸統一,甚至語言最後也會逐漸統一。人類的語言文字發展的最後趨勢是逐漸接近,到最後也許就沒有多大區別了。偉人具有前瞻性。

我們周邊國家的語言文字也曾有過變化。據資料顯示:日本在公元三世紀傳入漢字,1200年開始用簡化的漢字創造音節字母,八百多年前這套字母成熟,叫做“假名”,夾在漢語中間應用,使日語成為半表音文字。朝鮮在公元二世紀傳入漢字,1446年公布漢字筆畫式的音素字母,叫做“正音字”,夾在漢字中間應用。1948年朝鮮廢除漢字正音字混合體,使用純粹正音字的拼音文字。越南在公元一世紀傳入漢字,十三世紀創造越南形聲字,叫做“喃字”,但是沒有能夠代替傳入的漢字。十六世紀歐洲傳教士給越南制訂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1885年得到法定地位並沿用下來。[注]

那麼,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漢字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壽終正寢”?目前誰也說不好,這個問題只能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去研究解決。筆者認為,我們目前能夠做到的不應該是漢字的拼音化,而是漢字使用的規範化;我們留給後代的應該是統一完整的漢字,而不是漢字和英語字母雜交的“畸形兒”。

語言需要淨化環境,漢字需要清除污染。歷史古老的漢語,你準備好了嗎?筆者引用已於2001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有關規定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三條: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第五條: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的使用應當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第十一條:漢語文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範和標準。漢語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當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IE 的研究領域
2002: 復旦與耶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