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腐敗,主要還是權力腐敗的結果 |
送交者: 老劉 2002年02月03日19:39:4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老劉 在我看來,中國最初的院士的水平造詣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後來的某些院士的水準,確實不太好說。 以我所見,有的院士在某些大的科研項目中,其實並沒有很出色的學術性和技術性突破貢獻,他們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和精力,是用在管理上;他們主要是在大的科研項目管理上,有較大的貢獻。我認為對於這類院士,可以將他們看成是大的科研項目的管理型院士或官員型院士。 據我所知,有的院士過去所抓的某些大項目,其實並沒有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大的效益,但是由於那類大項目被評為國內領先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並獲得了較高級別的科技成果獎勵,因此即使該成果最後束之高閣,那也可以成為他們當上院士的一個砝碼。 有的當上院士的專家,其實也知道自己的水平屬於哪種程度。我本人曾經在一位現在已是工程院士領導的項目中工作過。記得有一次在某個會議的閒聊中,當有人提到爭取當院士的話題時,他曾回答說:“還是下輩子吧”。不過,沒過幾年,他還是當上了院士。 總之,現在中國有的院士的水平,並不象一些人想象和期望的那麼高,他們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也並不是非常了不得。對於院士,我認為還是應當適當以一點平常心來看待。 中國院士的腐敗問題,並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我認為這裡面有深層次的制度上的問題。 在不是很合理的制度之下,在官本位的科研管理體制下,有些能夠一步一步走上院士地位的人,他們本身就帶有“官”的種種本性秉性和毛病。我們可以看一看查一查,現在中國的院士,有幾個在當上院士之前,不是當官的?因此,我認為院士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其實還是官本位和官場帶來染來的問題;中國院士的腐敗,總的來說,還應歸結於中國特色的執政性腐敗。 當然,當過官和正在當官的院士,並不都是腐敗得令人髮指的人物。依我看,中國的院士群體,還是要比那些高於他們的平均官位水平的執政官員群體,要好得多。至少,他們現在還表示願意公開接受社會各方面的批評監督。我認為在中國院士群體裡,還是有不少值得大家尊重的專家學者。 我認為,那些真正想對院士腐敗進行討伐的人,不應僅僅情緒化的將院士腐敗問題當成學術腐敗來打,也不應情緒化的僅僅盯着某些有腐敗行為的院士人物的身上,而應當對產生院士腐敗根源的中國特色的執政性腐敗問題,進行一些深入的分析。另外,我們不妨思考一下這一問題:在中國,究竟是哪個群體的腐敗才是最要不得的?究竟是哪個群體才更應當接受社會各界的批評和監督? 如果象《中國青年報》的李方先生那樣文人們,一方面對院士群體,進行偏激的聲討,表現出“憤青”狀,另一方面,又在他們控制的媒體上包括在他們管理的論壇上,不允許他人(包括採取封老劉的原始筆名的手段)對高於院士群體平均官位水平的政府官員的某些行為,進行批評和評論,那麼,院士腐敗的深層次問題――中國特色的執政性腐敗,哪年哪月才會有明顯的解決轉機? 2002年2月3日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