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zt 早期基督教義的形成與三位一體論
送交者: 秦昭 2012年01月16日15:42:2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王令雋:早期基督教義的形成與三位一體論



http://www.guidaoye.com/uploads/allimg/111111/1-1111111924211a.jpg



[對於宗教,有一個"如果可以完全被相信者所理解,那就不是宗教"的說法。因此,多數人採用信而不疑,不去深究的態度。然而,天生就懂得宗教教義的人幾乎沒有為了不冒犯宗教里的敏感之處,儘量清楚地去了解一個宗教的來龍去脈,幾乎是唯一途徑。

下面推薦的一文思路清內容簡,因此,正如作者所寫的 "對於信教的或不信教的朋友,也許有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基督教在6、7世紀近200年之間,經歷了一段的‘偶像破壞運動’。這似乎跟文化大革命有些異曲同工的味道,因為基督教義不允准許崇拜偶像,因此,許多希臘和羅馬的雕刻和藝術品,都遭到毀滅或嚴重的破壞。這可能會讓藉口 "中國沒有基督教才會發生文革" 的人更加謹慎地思考他的理論。

從下文*中可以看出,宗教跟其他事物的發展一樣,也有着爭議挫折和推陳出新的歷史過程
基督新教是與東正教、天主教並列的三大基督教派別之一,為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天主教而形成的各個新宗教,以及從這些宗派中不斷分化出來的各個新宗派的統稱,亦譯為抗羅宗或更正宗。實際上, 新教內部也是派別眾多(以三大主流教派為主), 中國的新教各教會仍然自稱基督教或耶穌教,而不稱新教。 "以史為鑑"四個字,放在精神文化領域可謂準確。 (*圖像資料來自網上)]

 

 

 


早期基督教義的形成與三位一體論



王令雋





最初想到寫一點有關基督教三位一體和神人二象性的東西,是因為我想寫一篇有關近代物理學上波粒二象性的文章,裡面除了對德布羅依波粒二象性假說進行科學分 析,當然也應該談談這種假說被廣泛接受的社會思想基礎。基督教的三位一體和神人二象性教義和物理上的波粒二象性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概念,怎麼能夠相 提並論呢?

您只要看看這幾個詞的英文大概就能猜到某種聯繫。三位一體的英文是Trinity;神人二象性的英文是Duality。波粒二象性的英文也是 Duality。其聯繫已經隱含在詞義裡面。

但是如果僅僅從詞義訓詁學來附會其內在聯繫,則太過草率。要找到他們之間的哲學聯繫,需要對基督教思想史作一些探討。這是我寫本文的原始動機。可是一動筆就發現,三位一體和神人二象性的歷史不可能三言兩語說得清楚。要有一個比較負責任的介紹,應該專文討論。

另一方面,周圍有些朋友開始信教。我總以為要認識一個社會運動和它的思想體系,不僅要熟悉他的經典,也要了解他的歷史。對於教義中的重大爭論,只有通過解 讀歷史,才能理解這些爭論的起因和本質。基督教神學的形成,經過了至少四百多年的漫長過程。其間歷史錯綜複雜,圍繞教義的神學爭論文獻卷帙浩繁。所以我想 根據自己的一點淺薄知識寫篇短文,組略地介紹一下基督教義中最重要的三位一體和神人二象性教義的形成,對信教的或不信教的朋友,也許有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在這裡先要對“基督教”一詞作點說明。中文的“基督教”僅指新教(Protestents),而英文的“基督教”一詞是廣義的 (Christianity),包括天主教(Catholic),東正教(Orthodox)和新教(Protestents)。本文的“基督教”一詞是 指廣義的Christianity。

其實,我以為就三位一體和神人二象性教義而言,也應包括摩門教(Mormon)。


一。早期基督教義的形成與阿利安教派

基督教的經典包括舊約和新約兩本聖經。舊約是猶太教的聖經,在拿撒勒人耶穌降生以前就已經有了。基督徒視猶太教為異教,為什麼要完全採用猶太教的經典呢? 因為耶穌和他的十二使徒以及最初的耶穌信徒本來都是猶太教徒。他們強調自己是真正的聖經信奉者,而當時掌握着宗教與世俗權力的猶太僧侶貴族則是滿口仁義道德實際男盜女娼的叛教者。

所以基督徒只反猶太教會,不反猶太教的舊約教義。這個傳統一直持續到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新教徒們也是叛教不叛經。只背叛羅馬教廷,不背叛聖經。

可是,如果基督徒與猶太教徒共享完全一樣的聖經教義,則很難和猶太教劃清界限,最終將不可避免地融回到原來的猶太教而失去基督教本身的獨立和認同。因此基 督教必須有區別於猶太教的聖經和教義。這就是新約聖經形成的歷史背景和耶穌使徒們必須承擔的歷史任務。

新約聖經的結構和舊約聖經不大一樣,是由使徒們傳道和相互通信中講述的耶穌的神跡和見證編輯而成。這些文字在使徒們在世時已經形成。但基督教經典教義的形 成則經歷了四百年的思想和政治鬥爭,才於公元五世紀沉澱下來,形成天主教和東正教的正統教義。爭論和鬥爭的焦點,在於如何理解耶穌的神性。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77/155629067_6f4379a2c9_z.jpg?zz=1
如何理解耶穌的神性


任何一個宗教,必須有自己的教祖,必須確立教祖的絕對權威和神性。基督教的教祖就是耶穌。耶穌的信徒們必須確立耶穌的神性,必須確立拿撒勒人耶穌就是救世主基督。

猶太教對耶穌教的攻擊的要害就是否認耶穌是神,否認耶穌是救世主彌賽亞,否認耶穌是基督。而基督教的中心教義便是確立耶穌的神的地位,強調拿撒勒人耶穌就 是救世主彌賽亞,就是基督。這是當時所有基督徒的共同信仰,因此他們才稱自己的宗教為基督教。但是對於耶穌神性的理解,基督教徒內部卻有很大的爭論。這種 爭論尖銳地表現在如何理解上帝與耶穌的關繫上。

在與猶太教的鬥爭中最為徹底的一派認為耶穌有絕對的神性。這一派最極端的代表是薩伯里烏斯(Sabellius)。他認為天父(Father)和神子 (Son)根本就是同一個實體(Substance),具有同等的神性。可是如果假定上帝和耶穌是同一個實體,就意味着上帝曾經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過難,這並不是所有基督徒都能接受的。畢竟,最早的基督徒是從猶太民族中走出來的。

猶太教的上帝是神聖的,萬能的,不可侵犯的,沒有人能把他釘在十字架上。

新約聖經中的《馬太福音》中最早把聖父,聖子,聖靈相提並論。復活後的耶穌對信徒們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但是新約中並沒有清楚說明父子靈三者的關係。相提並論並不等於視為一體。最早提出三位一體論的神學家是公元三世紀的德爾圖良(Tertullian)。但他並不重視聖靈,對三者的關係也沒有具體解釋。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0/Origen.jpg/290px-Origen.jpg
奧利根(Origen)



這一時期最有影響的神學家還是亞歷山大里亞的奧利根(Origen)。奧利根是一個很有學問又非常虔誠的基督徒。他的講道非常有名氣,以至於阿拉伯總督和皇太后都去聽他講道。他虔誠到把自己的性具閹割了以便爾後進入天堂。


奧利根雖然堅決地捍衛三位一體的主張,即是說,天父(Father),神子(Son) 和聖靈(Holy Ghost)是同一個神(Godhead)的不同表現,但上帝和神子耶穌有某種區別:神子是上帝的表像(image),上帝的名字(name),上帝的臉 面(face);上帝是絕對的統一(absolute unity),而神子具有多重性(multiplicity),所以他可以與世界和人類直接發生關係。奧利根對以後的神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http://www.crestinortodox.ro/orthodox-calendar/img/saints/alexander-john-amp-paul-new-patriarchs-of-constantinople.jpg
阿利烏斯(Arius)
阿利烏斯認為:神子不是上帝的一部分或者和上帝相似的實體;上帝是唯一的神,
不能說耶穌也是神, 聖子應該低於聖父


與三位一體論明顯對立的是阿利烏斯(Arius)的理論。阿利烏斯是亞歷山大里亞教會非常有名望的長老。他比較喜歡從邏輯和常理來對神學理論進行一些學術 性的詮釋。阿利烏斯的原著在他被迫害以後已經被銷毀。根據他的死敵阿塔納西烏斯(Athanasius) 的批判文章的描述,阿利烏斯認為:神子不是上帝的一部分或者和上帝相似的實體;上帝是永遠存在的,而神子的存在有一個時間起點—他的生日,所以他不是一直 和天父同在的,否則神子就不是天父的兒子而會是他的兄弟了,更不能說他既是兒子又是父親;神子在被天父創造出來之前是不存在的;神子是造物主的產物或“受 造物”(The Creature of the Creator);不能說他既是受造物又是造物主。

耶穌的神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以後採納的(adopted),所以聖子應該低於聖父,不能與聖父同體,同性,但他是最完美的“首生的”受造物。(亞當和夏娃不是“首生的”。)這一理論又稱為“採納主義”(Adoptionism)。

對阿利烏斯的另一項指控說,阿利烏斯認為耶穌雖然具有神性,但是他本質上是人。耶穌的神性不是在於他的本質(substance),而是在於它的意志 (will),在於他有堅強的意志去模仿上帝的言行,實現上帝的意旨和救世的願望。因此,一般的人也可以像耶穌一樣去身體力行而成為神。這種“人皆可以為聖賢”的觀點對許多基督徒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卻是對耶穌神性的絕對性的一種挑戰。

阿利烏斯認為上帝是唯一的神,不能說耶穌也是神,不然就變成了多神論。這種看法近乎猶太教的論調。

阿利烏斯派於是與當時被稱為“右派奧里根黨”的亞歷山大里亞主教亞歷山大產生了直接的衝突。亞歷山大認為應該不惜一切代價維護耶穌的絕對神性。他於是召集 了有大約一百個埃及主教參加的大公會議,宣布阿利烏斯有罪並罷免其長老神職。但是阿利烏斯並不認輸,繼續寫信給他的信徒和支持者,其中最重要的是尼科米蒂 亞(Nicomedia) 的尤瑟比烏斯(Eusebius)。尤瑟比烏斯把阿利烏斯接到他的教區保護起來。

注1:當時還有一個凱撒利亞的尤瑟比烏斯(Eusebius of Caesarea),是阿利安黨的反對派。兩個尤瑟比烏斯都參加了尼西亞主教會議。為了避免混淆,他們的名字後面要加上地名,不太方便。因為凱撒利亞的尤 瑟比烏斯是早期的基督教史學家,比較知名。有些中文書把他譯為優比西烏(見任繼愈《基督教史》)。也好,索性一個叫優比西烏,另一個叫尤瑟比烏斯,以免混 淆。

注2:尼西亞會議以後,阿利烏斯的書被焚毀。現在有關阿利安派的觀點都是從優比西烏的基督教史和阿利烏斯的反對派,特別是阿塔納西烏斯的批判文章和布道稿中得到。







http://homepage.mac.com/paulstephenson/madison/medieval/images/constantine1.gif
http://www.historum.com/members/clement-albums-aut+caesar+aut+nihil-picture2326-constantine-great.jpg
君士坦丁大帝 (Constantine)



二。君士坦丁大帝的政治干預與尼西亞大公會議

阿利安教派(Arians)和三位一體教派的衝突日趨白熱化,影響所及超出亞歷山大里亞教區,並有可能造成整個羅馬帝國基督教會的分裂,終於驚動了皇帝君士坦丁 (Constantine)。

決定基督教命運的最重要歷史事件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入教。從此基督教徹底告別了被迫害的處境,正式取代多神教(Pagan)成為羅馬帝國的法定國教。而 原來的國教多神教則被定為非法的異端而被取締。君士坦丁成了基督教史上最有力的護法王。君士坦丁的入教同時又開了政治干預宗教和政教合一的先河。神學的爭 論再也不是單純的學術討論,而是殘酷的政治鬥爭了。

基督教需要君士坦丁的保護,君士坦丁也需要基督教作為維護帝國統一的粘合劑(cement of Empire)。教會的分裂將危及帝國的統一,君士坦丁不得不親自干預了。公元325年,他採納了西班牙柯都伐(Cordova)主教荷西烏斯 (Hosius)的建議,在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 附近一個小城尼西亞(Nicea)召開了一個有羅馬帝國三百多個主教參加的會議,史稱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ea)。會議由荷西烏斯主持。阿利烏斯不是主教,沒有資格參加會議,阿利安教派的代表是尤瑟比烏斯。

當時持有非常堅定的立場的人很少。尤瑟比烏斯滿懷信心能取得大多數人的支持,而亞歷山大則下決心要使會議形成決議譴責阿利安主義。但是大多數主教對此前的 宗教迫害記憶猶新,不願意再興迫害之舉而傾向於和解。加上他們對薩波里烏斯的恐懼,所以不太願意附和亞歷山大的主張。君士坦丁的目的本來是想化解爭端以促 成教會的團結和帝國的統一,也沒有打算迫害阿利安派,何況他本來對神學就不甚了了。
 

可是會議的進程並非如尤瑟比烏斯想象的那麼順利。當他企圖論證耶穌只是從屬於上帝的時候,許多主教極為反感。於是形勢急轉直下,由幾個阿利烏斯的堅定反對 派起草了如下的《尼西亞信經》作為大會決議:

我們相信唯一的上帝,全能的天父,萬物的造物主;

我們相信唯一的主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由天父所生,來自天父的本體獨生子,他是來自上帝的上帝,來自光的光,來自真神的真神,為神所生而不是被創造,和創造萬物的天父為同一 實體,他為了我們人類,為了救世,以神的化身轉世來到人間道成肉身,為我們受難,在受難的第三天復活升上天堂,並將回來審判所有的生者死者;我們相信聖靈;

但是對於那些宣稱耶穌在他降生之前不存在,宣稱他的存在來自虛無,宣稱神子和上帝的本質不同,宣稱耶穌是被創造出來的並有可能被改變的人們 – 基督教庭(Catholic Church)詛咒你們並把你們逐出教門。


http://www.watton.org/clipart/pickandprint/033_Holy Trinity.jpg

http://nooutcasts.org/wp-content/uploads/2008/06/trinity2.jpg
http://www.thewatcher.co.uk/trinity/trinity2.gif
《尼西亞信經》宣判了阿利安黨為異端。從此,三位一體(Trinity)成為了基督教義的中樞和靈魂。《尼西亞信經》或曰尼西亞公式(Nicene Formula) 成了三位一體論的正則表述和基督徒受洗的誓詞。耶穌的神性得到了神權和皇權的雙重保障,從此確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懾於君士坦丁的皇權天威,除了兩個人以外,所有的與會主教都在《尼西亞信經》上簽了字。其中有些只簽字同意三位一體公式,但是沒有在譴責開除阿利安黨人教 籍的文件上簽字。於是君士坦丁皇帝下令,凡是沒有在尼西亞會議全部文件上簽字的主教,一律流放,所有阿利烏斯的著作一律燒毀。

尼西亞大公會議還制定了20條教會法規,並按帝國行省劃分教區,賦予羅馬,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三個教區的大主教以更大的權力。規定主教必須由皇帝任 免。政教合一體制在組織上落實了。另外,大會又規定春分月圓後第一個主日為“復活節”。


三)阿利安黨的反擊

尼西亞會議以後,三位一體派大獲全勝,阿利安派遭到了政治上和組織上的雙重失敗。但是這種局面僅持續了幾年,阿利安黨就開始反擊。尼西亞會議上的失敗使尤 瑟比烏斯認識到策略上的錯誤,立即進行調整。他不再在教義上挑戰尼西亞公式,以免激怒君士坦丁皇帝,而是在組織上打倒尼西亞公式的堅定支持者。為此,阿利安黨必須首先扭轉組織上的被動局面,重新取得皇帝的信任,恢復世俗權力。

通過妥協,君士坦丁恢復了尤瑟比烏斯的尼科米蒂亞主教職位。尼科米蒂亞是君士坦丁 的夏宮所在地,這使得尤瑟比烏斯能夠接近皇室親貴並取得君士坦丁大帝本人的好感,任命他為自己的神學顧問。

優瑟比烏斯居然由異端黨魁搖身一變而為一代帝師。阿利烏斯本人也得到了赦免,結束流放。君士坦丁命令君士坦丁堡教會必須接納阿利烏斯入教。

有了一定地位以後,尤瑟比烏斯領導阿利安黨開始發動對尼西亞公式最堅定的支持者展開攻擊。

第一個落馬的是安提阿教區主教尤斯塔修斯(Eustathius),罪名是淫亂,專橫和異端,被流放到色雷斯。

但是阿利安派最危險的敵人是阿塔納西烏斯(Athanasius)。亞歷山大主教死後他繼任亞歷山大里亞教區主教職位,成了維護尼西亞公式的砥柱。他不但占據要津,而且極端堅定,具有非常深厚的神學素養和高超的政治鬥爭藝術。

另一方面,亞歷山大里亞教區也特別重要。羅馬帝國境內有四個最重要的基督教中心: 羅馬,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里亞和安提阿。君士坦丁在君士坦丁堡建都以後,帝國的政治重心移到了東部,基督教也因而形成了東西兩個中心。西部以羅馬城為中心。東部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加上敘利亞的安提阿和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儼然有取羅馬而代之之勢。

東西兩個政治和宗教中心一直進行着宗教與世俗權力的較量。亞歷山大里亞雖然也在東部,可是因為水路通羅馬方便,成為聯絡東西羅馬帝國的樞紐。自從亞歷山大征服希臘,西亞和埃及以後,亞歷山大里亞成了希臘文化,埃及文化和巴比倫文化交匯的人文淵藪。

基督教的初始信徒都是猶太人,因為受到迫害,逐漸向外國疏散傳教,因而有些外國人(gentiles)參加。到 君士坦丁時期,非猶太籍的基督徒比例大大增加,而基督教神學也就和希臘文化,特別是柏拉圖和斯多噶哲學融合在一起。亞歷山大里亞儼然成了羅馬帝國的學術中 心,執神學之牛耳。這也就是發生在亞歷山大里亞的亞利安派和三位一體派的爭論和分裂會驚動君士坦丁大帝的原因。在尼西亞會議前後,亞歷山大里亞教區主教的作用至關重要。

要為阿利安黨翻案,必須扳倒亞歷山大主教阿塔納西烏斯。在爾後的鬥爭中,阿塔納西烏斯幾起幾落,成了阿利安主義和三位一體論鬥爭的晴雨表。

公元331年,阿塔納西烏斯開始受到人身攻擊,君士坦丁大帝沒有理睬。可是阿塔納西烏斯的極端立場和君士坦丁皇帝平衡各教派勢力以求帝國統一的國策相悖, 所以稍後當尤瑟比烏斯在泰利(Tyre)召開主教會議宣布阿塔納西烏斯有罪並罷免其教職時,君士坦丁不但沒有否決,而且以阿塔納西烏斯計劃阻止稅糧從亞歷 山大里亞運往羅馬為由將他流放到高盧(Gaul)。

336年,君士坦丁大帝下旨尤瑟比烏斯編選50部經典,敕令所有教會統一使用。397年,第三次迦太基宗教會議確定《新約全書》的內容和目次,成為現在的 《新約聖經》的藍本。尤瑟比烏斯的聖眷日隆,權威如日中天。

尼西亞公式的另一個主要維護者是安希拉主教馬爾舍魯斯(Marcellus of Ancyra)。公元336年,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宣布馬爾舍魯斯有罪並被罷免教職,理由是他“傳播薩摩薩塔的保羅(Paul of Samosata) 的教義”—一種主張上帝是唯一的君王的“君主主義”(Monarchianism)。君士坦丁立即將馬爾舍魯斯流放。阿利安黨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尼西亞黨失寵的另一個標誌是,君士坦丁死後在葬禮上為其施洗超度的是他的神學顧問尤瑟比烏斯。


四)君士坦丁大帝死後的鬥爭和瑟爾米安異端

君士坦丁死後,羅馬帝國傳給了他的三個兒子 – 君士坦丁二世(Constantine II) ,康斯坦斯(Constans) 和康斯坦蒂烏斯(Constantius)。東羅馬帝國由康斯坦蒂烏斯承襲,西羅馬帝國由其它兩個兒子瓜分 – 康斯坦斯承襲意大利和伊里利亞(Illyria),君士坦丁二世承襲高爾(Gaul) 和北非。康斯坦斯繼位以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恢復阿塔納西烏斯的亞歷山大里亞主教職位。

在東羅馬帝國,康斯坦蒂烏斯則是一個阿利安黨及其領袖尤瑟比烏斯的堅定支持者,阿利安派在東羅馬帝國的勢力已在三位一體派之上。此時尤瑟比烏斯已是君士坦 丁堡主教,康斯坦蒂烏斯意在樹立君士坦丁教區的權威,置其於亞歷山大里亞和安提阿之上。安提阿教區不久即落入阿利安派之手。亞歷山大里亞不是屬於他的領 地,且阿塔納西烏斯是堅定的尼西亞公式捍衛者,所以只好徐徐圖之。

西羅馬帝國的兩兄弟因爭權而刀兵相見,無暇東顧。康斯坦蒂烏斯得以便宜行事。公元339年,他將阿塔納西烏斯第二次流放到羅馬。340年,君士坦丁二世去 世,康斯坦斯統一西羅馬,勢力大熾。為了避免和康斯坦斯的衝突,康斯坦蒂烏斯尋求東西羅馬帝國的和平。康斯坦斯欣然應允,但是希望恢復阿塔納西烏斯的亞歷 山大里亞主教職位。康斯坦蒂烏斯只好同意。於是阿塔納西烏斯於公元346年重回亞歷山大里亞任主教。

在這一期間,康斯坦蒂烏斯並沒有放棄對阿利安黨的支持。有了政治上的地位,阿利安派就開始着手理論上的翻案。

公元345年,阿利安黨人在安提阿召開一個大 公會議,發布四個聖諭以取代尼西亞公式。350年,康斯坦斯去世,康斯坦蒂烏斯成了羅馬帝國的唯一皇帝和絕對統治者。他的三個近侍顧問是鐵杆阿利黨人。這些顧問向皇帝呈上了一個和尼西亞公式對立的公式,史稱“瑟爾米安異端” (Blasphemy of Sirmium),明確地肯定耶穌對上帝的從屬地位。這個異端公式宣稱:

毫無疑問,天父更為偉大。誰也不准懷疑天父在榮耀,尊嚴,顯赫,威嚴以及天父本身的名義上都比神子更為偉大。神子自己也親自作證說,“派我下到人世的天父比我偉大”。誰都不應無知到連這樣的基本教義(Catholic doctrine) 都不懂:天父和神子是兩個身體(Persons);天父更偉大,神子及其所有的一切都是從屬於天父的;天父的存在沒有時間原點並且是無形的,不朽的和不可逾越的;而神子是天父所生,是屬於神的神,屬於光的光;至於他如何出生,除了他的天父以外,誰都不可能知道。

這是和三位一體論針鋒相對的教義。康斯坦蒂烏斯皇帝立即用皇權將其推行到整個帝國,連德高望重的荷西烏斯(Hosius of Cordova) 和教皇利波里烏斯(Liberius) 都不得不在瑟爾米安異端公式上簽字。


五)阿利安派的失敗和三位一體教義的確立

看來主張二位二體的阿利安派是徹底勝利了。歷史上所有勝利者最容易犯的錯誤便是驕傲和分裂。阿利安派最終的失敗也沒有逃出這一規律。

阿利安派此後分為三派,圍繞着天父與神子的關係也分為極端二體派和較為溫和折中的兩派。尼西亞公式派利用阿利安派中大多數信徒仍然珍惜耶穌的神性這一傾 向,適當調整極端立場,給阿利安派中不太堅定的分子以信仰空間,於是阿利安派的折中派立即與尼西亞派聯合成統一戰線,反對堅定的阿利安派。此時因為整個羅 馬帝國都由康斯坦蒂烏斯皇帝一人統治,他沒有必要再偏袒僅在東部得勢的阿利安派,而要尋求兩派和好合作的途徑。對於阿利安派的折中派與尼西亞派的聯合樂觀 其成。

公元358年,阿利安黨的所有反對派在安希拉(Ancyra) 召開大公會議,通過了一個與瑟爾米安公式對立的公式,肯定神子與天父本質上是一樣的。康斯坦蒂烏斯皇帝批准了這一公式。

不久康斯坦蒂烏斯皇帝去世。他的死決定了阿利安派最終覆滅的命運。康斯坦蒂烏斯皇帝以後,沒有一個皇帝是支持阿利安派的,而堅定支持尼西亞公式的皇帝倒有好幾個,其中最有力的是迪奧多西烏斯(Theodosius)。

公元362年,死灰復燃的阿塔納西烏斯採取了決定性的一步,在亞歷山大里亞召集大公會議。為了團結阿利安黨折中派,他在三位一體的提法上採取了兼容的態 度,而把聖靈與上帝的統一問題作為會議的中心和與阿利安黨爭奪的主要陣地。在尼西亞會議上,聖靈問題不是焦點,尼西亞公式只簡單地提了一下“我們相信聖 靈”。

阿塔納西烏斯是一個具有高度神學覺悟,對於神學理論中與原旨教義相左而又可能導致重大爭論甚至教會分裂的修正主義理論有着極為靈敏的宗教洞察力。歷 史的經驗使他懂得及時防止因為神學理論的爭論而導致分裂的事件重演,所以他在會議的決議中明確表述聖靈和上帝也是一體的,同時重申阿利安黨所謂聖子是由上帝從無中創造出來的理論為異端。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512DHV6EVSL._SL500_AA300_.jpg
阿利安主義



以後的二十年中又召開了幾次大公會議進一步確立三位一體教義的正統地位,並進一步打擊阿利安黨。公元381年,四世紀下半頁最有權威的皇帝迪奧多西烏斯在 君士坦丁堡召開大公會議,對阿利安主義作最終的宣判。這次會議並沒有起草新的聖諭,只是重申了尼西亞公式的正確並用更強烈的語言譴責了阿利安主義,稱其為 Apollinarianism。381年的君士坦丁堡會議又叫第二次全基督教大會 (ecumenical council),儘管沒有西部主教參加,但是西部教會事後接受了大會決議。

阿利安黨雖然遭到了理論上的慘敗,其影響卻遠遠沒有完結。阿利安主義已經在蠻夷部落中廣泛傳播。當着羅馬帝國衰落時,蠻族入侵,建立了三個以阿利安主義為國教的國家:北非的凡多爾(Vandal),西班牙的維希格斯(Visigoth) 和意大利的倫巴得(Lambard)。他們開始時迫害基督教正統派(Orthodox),強迫他們接受阿利安主義。後來,信奉正統基督教的佛蘭克 (Frank)部族強大,逐漸征服了各部蠻夷,又開始恢復正統基督教的教義。

從此,阿利安派再沒有翻過身,三位一體教義最終被確立為基督教的正統教義。任何反對三位一體教義的理論俱被視為異端,將被處以嚴厲的宗教審判。

六)餘波 – 東西羅馬教會的分裂

三位一體教義雖然確立了,但是卻並沒有統一的解釋。而東西方教會對三位一體教義的不同解釋便成為雙方權力鬥爭的理論藉口,最終導致東西方教會徹底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

分裂的根本原因,當然還是權力。羅馬教區總是堅持羅馬教堂是聖彼得建立的教堂,羅馬主教是耶穌基督和使徒的直系傳人。羅馬主教即是教皇,擁有教會的最高權 力。東羅馬的主教們並不買帳,他們認為教會的最高權力在羅馬皇帝,首都君士坦丁堡教區自然應該具有領導教會的最高權力。在理論上,東西教會本來就不乏爭執 的藉口。羅馬皇帝為了調和教會的爭端,以免教會分裂導致帝國的分裂,多次親自干預,勉強維持着教會的統一。

但是公元六世紀以後,羅馬皇帝的 權力逐漸衰落,偏安東部,西羅馬的世俗權力也逐漸落入羅馬教皇之手。教皇公然為佛蘭克(Frank)的國王查里曼大帝加冕,儼然凌駕於皇權之上,使君士坦 丁堡的羅馬皇帝非常惱火。至十世紀以後,分裂終於無法避免。分裂的導火索,便是“聖子之爭”(The Filioque controversy)。

在尼西亞信經原文中有這樣一段話:“We believe in the Holy Spirit, the lord, the giver of life,
Who proceeds from the Father”。

不知什麼時候,在西羅馬教會的拉丁文信經中這句話的後面卻加上了“聖子”字樣而成為“We believe in the Holy Spirit, the lord, the giver of life, Who proceeds from the Fatherand the Son”。

而東羅馬教會用的希臘文信經仍然是381年通過的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原文。809年,西羅馬的主教們在日耳曼的阿虔(Aachen)召開大 公會議,宣布沒有“and the Son ” (拉丁文為Filioque)的希臘文版的信經為異端。

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和主教們十分震怒。東羅馬教會對西羅馬教會不經過全教會的大公會議議決而擅自篡改信經的行為提出強烈抗議,要求西羅馬教會把“and the son”字樣從他們的信經中去掉。他們認為這種篡改意味着西羅馬教會把聖靈擺在從屬於天父和聖子的地位,違背了三位一體的正統教義。

東羅馬教會只能接受 “through the son”而不是“and the son”。西羅馬教會不予理睬。於是雙方互相宣布將對方開除教籍。

1054年,君士坦丁堡主教宣布“教皇是異端”。教皇列奧在君士坦丁堡的代表們於是進入索菲婭大教堂,把一份將君士坦丁堡主教及跟隨他的人開除教籍的宣言書置放在神壇上,揚長而去。

從此, 東西羅馬的教會分離再也無法挽回了。人們通常稱西羅馬教會為“天主教”(Catholic Church), 稱東羅馬教會為“東正教”(Orthodox Church)。Catholic的意思是“普遍的,廣泛的,公眾的”,所以天主教又叫“公教會”或“聖公會”。Orthodox的意思是“正統的,傳統 的,公認的”,所以東正教也叫“正教會”。但不管是天主教也好,東正教也好,他們都認為自己既是Catholic,也是Orthodox。

三位一體教義雖然至381年在形式上被確立為基督教的正統教義,但對它的解釋,卻從來沒有統一的認識。宗教改革以後,護教的西班牙艦隊被伊麗莎白女皇的海軍摧毀於英吉利海峽,梵蒂岡教廷對新教徒再也沒有政治軍事和組織約束力,新教各派對三位一體的解釋就更加五花八門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方舟子的力量源泉是邪惡
2011: 藤校教授去繼承肖犯的事業啊
2010: 求教高人,愛因斯坦說沒說過
2010: 佛教害人,也害了中國
2009: 言真輕: 喬姆斯基認為語言的目的不是交
2009: aa88:關於漢字的聲明
2008: 在國外晃悠還沒紮根的博後們請注意--
2008: 國內的那麼多科學家,做了什麼貢獻? 你
2007: 感謝丘:北大長江特聘/講座教授人選大幅
2007: 漢密爾頓:丘成桐建立了一群天才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