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什麼樣的大學? |
送交者: jiade 2003年12月04日18:35:2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從《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和《華爾街日報》的兩份美國大學排行榜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大學教育模式,特別是在這種模式中人文學院的重要地位 辦大學學美國的模式並不能說錯。畢竟美國的大學教育是世界第一。但問題是,什麼是美國模式,卻常常被曲解。 比如,最近十幾年,中國的大學競相升格,原來叫學院的,如今基本全叫大學。學院似乎成了專科學校的代名詞。各大學聘洋博士不說,而且紛紛要上博士課程,似乎沒有博士點就證明自己的學校不入流。於是中國的博士人數激增,馬上要成為世界第一博士大國了。其效果,無非是既毀了學校,又毀了博士文憑。 看看美國的模式又是什麼樣呢?今年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上排名前十位的學校,至少有兩所是基本不設博士課程的本科生大學:華盛頓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後者一直是常青藤盟校中的佼佼者。為我們中國人所熟知的哥倫比亞、芝加哥、康奈爾、布朗、密歇根、伯克利等名校,全排在後面。 另一個被我們所忽視的事實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上的排名雖然被國人津津樂道,但在美國教育界卻頻受攻擊,認為那是不懂教育的人在評論教育。筆者還未見哪個“世界一流名校”的校長支持這樣的排名。相反,大部分校長號召社會不要看那個排名。認為那是個商業的排名,而不是教育的排名。 平心而論,這個排名有諸多缺點,但還是建立在具體的數據的基礎之上,給學生選擇大學提供了諸多便利。為彌補這一排名的不足,一些機構和媒體又提出新的排名,對我們理解美國的大學教育也頗有幫助。 在美國,大學幾乎是高等的普及教育。大學生不被視為專才。要成為專才,必須上研究院。於是,哪些大學的學生最容易進名牌的研究院,就成為了評價大學的一個標準。這就頗像我們這裡重點高中的升學率一樣。最近,《華爾街日報》以這個標準為學校重新排名,結果頗有出人意料之處。 《華爾街日報》衡量的是各校學生升入最名牌的法學院、醫學院、商學院的比率。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依次占據前四名,體現了財大氣粗的名校的優勢。但下面的名字就令人開眼了。一些我們很少知道的小學校,如William College,Amherst College, Swarthmore College,Pomona College,Wellesley College,Haverford College,Bowdoin College,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等等,竟把康奈爾、密歇根這樣的名校擠到後面。 前十位中有至少四所院校是基本沒有博士課程的本科生“學院”,而不是研究性的“大學”。再考慮到這些小學院在當今美國的高等教育上占有數量上的絕對劣勢,就更能突顯出小學院的教育質量上的優勢了。為什麼數量絕對占劣勢的小學院在培養一流人才時幾乎和大的研究性大學均分天下? 這其實體現了美國模式的優異。這些小學院,叫Liberal Arts College,即所謂人文學院,被認為是美國最獨特的高等教育體制。這些學院的特點是,強調通才教育,強調人格的培養,而不追求尖端的研究,不講究某個系在本領域排名第幾。由於省下了搞一流研究的經費,雇用教授也不一味“追星”,辦學費用相對低。與此同時,又把省下的錢花在培養學生身上。在這些學院,老師和學生如同一個家庭,距離接近,教室甚至建在學生的宿舍樓中。如果大家都開着門,有時你躺在床上就聽得見隔壁在講課。教授對學生選課、作研究,有更多的指導。不像一些名牌大學,教授常常不認識自己的學生。而且由於規模小,一屆畢業生常常就600多人,同學之間的交流亦多,形成一個親密的學術社區。即使美國的一流大學,也意識到自己在這方面比人文學院的劣勢。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研究性大學,特意把本科生分成幾個學院,前兩年學生必須在學院住宿,使大家的關係更加親密。可見,名牌大學的本科生部也多是人文學院的集合。 與此相對,我們在大學改革中動不動就提什麼“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要雇一流教授,搞一流研究,建幾個一流的系。這基本上都是在以研究而非教育為目標。搞研究當然名正言順。但是,搞研究不能打着教育的旗號要經費。如果教育的經費都花在研究上,我們本來就經費不足的教育,豈不更加破敗!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