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炮轟大學英語考試制度:四級與學位掛鈎的傷痛
送交者: 姚海鷹 2003年12月09日15:22:0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一項明顯違反國務院學位授予條例的制度——大學英語四級必須和學位證掛鈎,在中國上千所高校里被暢通無阻地執行了整整17年!它成了千萬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傷痛!

  差點被學位證改寫的命運

  “2002年最後一次英語四級考試如果通過不了的話,我就拿不到學位,真不敢想象現在身在何處!”

  12月3日,北京市西城區110中學的語文教師管柳在電話中這樣告訴記者。雖已事隔一年半,但當談及2002年6月畢業分配期間的那次國家四級英語考試時,她仍顯得痛定思痛、感慨萬千。

  來自廣西賓陽的管柳,是98級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生,在校四年,她歷任體育部長、女生部長和學生會副主席,各科成績都非常優秀,但惟獨在國家英語四級考試上她連考4次都未能通過。按華師大學位管理的硬性規定,不過英語四級就不能發學位證書。當2002年畢業分配時,其他同學面對各種機遇挑肥揀瘦,只有管柳一籌莫展。

  管柳告訴記者,在2002年1月之前過了四級的學生,在找工作時華師大就給了他們學位證,而自己和很多沒過四級的學生的學位證書都被卡在了學工部。

  可早在3月,由北京市教委組織的武漢師資招聘會上110中學負責人就看中了她,但按北京市的硬性規定:外地本科學生要到北京落戶工作,必須要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取得學士學位。“北京西城區110中學的負責人來學校對我完成了所有的面試和複試,什麼都滿意,但就因為北京市有這樣一個落戶規定,所以一直沒有和我簽正式協議。”管柳說:“110中學答應等我三個月。”

  所以,2002年6月的那次考試是管柳的最後機會,這是一次真正決定她命運的英語四級考試,如果能過她就能拿到學位證書,有了學位證書她就能落戶北京順利工作。邏輯如此簡單,管柳第一次認識到:這四年在學校的種種其他優秀表現都抵不過這張蘭色燙金的學位證書。

  管柳最終是幸運的,2002年7月她終於如願以償地通過國家四級英語考試拿到了學位證書,順利落戶北京到中學任教。

  提及往事,管柳不願多想。如果110中學不等她三個月;如果她再次失去這次工作的機會……那段為拿學位證書的備考四級和等待成績經歷,已成為管柳一生的痛苦記憶。“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心力交瘁。”

  像管柳所在的華中師大一樣,幾乎中國99%以上的高校都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學位授予規定:未通過英語四級的學生不能授予學士學位證書。

  而事實上,沒有管柳這般幸運的大學生卻大有人在。

  有學生這樣總結歸納:“當你踏進大學的門檻你就開始為四級為拿學位奮鬥了!中國的大學就是用來學習英語的。”言辭雖帶酸咸,但更多的卻是現實感嘆!

  四級證書引發多少學位危機?

  即使是復旦大學這樣的中國一流大學,校學生處陸靖處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承認:“就是這幾年本科學生通過四級的也沒有100%,只有95%左右。”由此不難推斷,在中國更多的三、四類高校中,由於生源基礎本來就差,再加上英語教學硬件和軟件的差別,本科學生不能通過國家英語四級的比例會更高。記者在採訪中,雖然因為涉及到學校的聲譽和招生工作,相關高校拒絕透露相關數字和比例,但能夠肯定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一位教授告訴記者:“一般的中國本科院校應該在20%左右,地方院校最多可達30%。”

  有媒體曾報道說,北京高校就曾有10%的學生面臨不能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拿不到學位證書”的危機。而最近幾年,在高校大規模的擴招直接導致生源質量下降後,高校在校本科生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的比例更是急劇下降。

  據西部某省教育廳披露的資料顯示:在2001年,這個省最低控制線為380分,僅相當於過去原始分的200多分。也就是說,平均分未達及格線也有可能被高校錄取。在擴招前,上大學每科平均成績一般為70-80分,而擴招後,每科平均成績30-40分就可以上大學。可見大規模的擴招雖然讓更多的高中畢業生有了上大學的機會,但生源質量卻大打折扣,一些基礎差的新生甚至聽不懂開設的英語課程。

  該教育廳向媒體透露,該省高校英語四級的一次性通過率有所降低,學生在大學二年級時英語四級一次性通過率在擴招以前一般為50%左右,而擴招後下滑到20%~30%;學生在大學四年級時的四級通過率擴招前為80%以上,而擴招以後僅為50%。如果按高校現行的學位條例規定,就意味着該省將有50%的大學生拿不到學士學位證書。

  儘管在12月2日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該省教育廳高教處負責人坦陳:“學校當然不會真正讓這麼多學生拿不到學位證,會有一些自己的調整。”但他同時表示:“這種調整是有限的,不過四級不給學位證畢竟是一條‘硬性規定’。”

  西部的這個省如此,其他地區,特別是在偏遠省份,也概莫能外。

  “四級與學位掛勾”違反國家規定

  所有大學生面臨的現實是,無論你讀什麼專業,都要求過四級,否則就得不到學位證。再加上社會的推波助瀾,有沒有學位證書考研、晉升、找工作等等都會被名正言順地拒之門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大學生畢業生如果缺了學位證書,就不能叫做是堂堂正正的大學畢業生!

  但如果告訴你中國高校現行的“大學英語四級必須和學位證掛鈎”的學位授予制度,實際上嚴重違反國務院學位授予條例,你肯定不信,但這卻是事實。

  國家英語四級考試始於1986年,當時也提出該項考試和大學英語教學不掛鈎,國家學位條例也從未把學位證書與英語四級掛鈎列入規定。1980年頒布的也是中國至今惟一一部由國務院頒布的學位條例以及它的《暫行實施辦法》中,並沒有“大學英語四級必須和學位證掛鈎的規定。”

  12月1日,國家教育部負責學位管理的部門官員向記者證實:“國家的確沒有把學位證書的授予與英語考級掛鈎。”但他承認:“當前中國大多數高校都採取了這種“掛鈎”頒發學位證書的辦法,就是說未通過國家英語等級考試的學生不能授予學士學位。”

  據記者了解,從1986年以後,除北大、清華等少數高校外,全國絕大多數高校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將學位證書和英語四級證書掛鈎的辦法。

  復旦大學學生處處長陸靖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這個規定之所以在高校中這樣普遍,主要是為了增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約束力,促使學生在校期間提高英語水平。”

  就因為“約束學生學習英語”這樣一個理由,一個明顯違反國務院學位授予條例規定的政策,在中國大學裡暢通無阻地被執行了整整17年!

  “四級與學位脫鈎”正破冰而行

  對“英語四級與學位掛鈎”的弊端,愈來愈引起專家和高校工作者的高度關注。

  復旦大學英語部葉東林教授認為其本質為一種應試教育的產物:“這個全國標準性的考試並沒有使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讀寫能力真正提高。”上海外國語大學梅德明教授認為,四級考試與學位授予二者並沒有必然聯繫,只要學生在大學期間達到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規定的要求,就應該授予其學士學位。2002年復旦大學在各界的呼聲中開始了中國高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破冰之舉,在該校新修訂的學位授予條例中,正式將英語四級與學位證書授予脫鈎:“未通過英語四級的學生也能授予學士學位”。按此規定,在復旦大學即使學生不參加或者通過不了國家英語四級考試,也能拿到學士學位證書。媒體認為這是一種撥亂反正。

  12月1日,復旦大學教務處負責人陸靖處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今復旦的英語四級通過率有時高達95%以上,英語四級考試已不成為學生申請學士學位的門檻,也失去了“掛鈎”的必要。

  上海復旦大學實行的學位證書與英語四級脫鈎制度,在中國高校引起一連串連鎖反應,據記者了解,北京多數高校目前正在醞釀實行國家英語四級證書與學位證書脫鈎的新制度,北師大、交大、等均明確表示將要讓英語四級和學位證脫鈎。今後,北京很多高校的大學生即使不參加或通過不了國家英語四級考試,也有望拿到學士學位證書。

  但這種準備將英語四級考試與學位證書脫鈎的高校畢竟只是少數。就地區而言,只有北京的反響較大,但真正落實的高校至今仍寥寥無幾,而首開風氣之先的上海地區,目前也僅復旦一所。

  復旦大學教務處陸靖處長分析其中的原因時指出:“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在社會上被認同程度太高,所以各個高校當前只能固守與學位證書掛鈎的辦法。”

  中國的上千所高校,何時才能真正做到讓英語四級考試與學位證書完全脫鈎?

  “要真正地改變這種狀況,應該由國家教育部從整體宏觀上進行規範,只有這樣,‘大學英語四級必須和學位證脫鈎’才可以真正落到實處。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育部門、社會各界、特別是用工單位達成共識,否則,改革會非常艱難。”

《21世紀人才報·大學周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請相信紅旗下長大的孩子”
2002: 雪歌[譯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