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海龜”的求職路
文匯報
2000年,當陸凌以GMAT高分考入美國密歇根大學商學院攻讀MBA時,他心裡充滿了對未來的美
好憧憬。可他沒想到,兩年後當他手持全美排名前十位學校頒發的文憑時,卻會為找不到工作而
發愁。
陸凌出國之前已經在國內有了5年的工作經驗,從外貿公司跳槽到外企,還被公司派到加拿大公
干一年。他下決心辭職出國,是因為覺得知識不夠用,並且需要一個海外名牌大學的文憑來提升
自己。管理是他感興趣的領域,美國高校的MBA歷史悠久,美中經濟又來往密切,幾番權衡他報
考了密歇根大學。
進校伊始,他最擔心的是高達8萬美元的教育貸款如何償還。不過師兄師姐們都給他打氣:知道
為什麼我們不用擔保就可以申請到商業貸款麼?像我們這種全美排名前十位的學校,學生畢業後
找個年薪八九萬美元的工作沒問題,有的人簽字費就有一兩萬美元呢!很多美國人都在從事網絡
工作,更是把機會騰給了我們這些外國學生,還愁什麼?
言猶在耳,美國經濟便出現了滑坡,不少公司開始縮編。2001年暑假,陸凌上一屆的師兄師姐中
很多人還沒到公司報到就被裁,還有的則接到通知,要求他們晚半年或一年再到公司報到。陸凌
也受到了影響:他申請暑期短工的過程很不順利,接連收到了十幾封拒絕信,本想在諮詢和投資
領域試水,後來只能轉向傳統行業。陸凌和他的同學開始為畢業後的工作奔忙。按照慣例,求職
工作到了畢業當年的一二月份都已塵埃落定,可是在2002年初,陸凌他們一屆20多個中國留學生
中,只有兩三個人找到了工作。
到了2002年下半年,一年一度的同學會上出現了往屆校友帶着簡歷來求職的情況,而在以往,校
友會是校友們代表各自公司來招人的時機。
轉眼到了2003年,仍在求職路上苦苦跋涉的陸凌聽朋友說,一家世界知名通信企業的中國公司在
招人,不要求應聘者有通信行業的從業背景,但希望有在國外的學習經歷,同時離開中國的時間
不長,對中國情況比較了解。陸凌認為自己還算符合條件,便遞出了簡歷。在通過了美國公司的
電話初試後,同年3月,該企業的中國區和亞太區負責人飛赴美國對陸凌進行了面試。讓陸凌印
象深刻的是,雖然他有一年的加拿大工作經驗,在美國讀書期間也做過一些工作,但考官在面試
中基本沒有提及,反倒問了他很多在國內工作時的情況。2003年7月1日,陸凌來到位於北京的該
企業中國公司報到。
當“海龜”不再稀缺
當事人:我算是比較幸運的。這次求職成功,我覺得畢業於名牌大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我
在國內的工作經歷。這二者的結合,幫助我找到了現在這份工作。對於那些沒有工作經驗的海歸
來說,端正心態很重要。現在不像從前,會說一口流利的外語就能找到好工作。與如今國內的學
生比起來,留學生在語言上已經沒有優勢。權威說法:上海市人事局國際處副處長陶慎先指出,
人員組成多元化,是我國留學生中出現的新趨勢。以往占據主流的有工作經驗的海歸比例在逐年
減少,從校門走向校門的小海歸開始增加。後者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因此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回
國,求職都屢屢碰壁,有人甚至長達半年找不到工作。
專家支招:上海可銳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首席職業顧問卞秉彬建議,有三招可以幫助擱淺的“海
龜”重返職場。
一是正視自己,調整心態,理順心情。洋文憑和金飯碗之間未必能劃上等號,先把自己的門檻放
低,把心態調整到一個最佳狀態,找個專業的諮詢評估機構,好好估價一下自己。知道有多少實
力,就可以進入到臨戰狀態。
二是認識到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有了良好的心態,也許你就可以先克服自己的心理障
礙,自信地面對將要到來的挑戰。這時候你又要面臨第二個選擇:是在大河裡做一條小魚呢,還
是在小河裡面做一條大魚?是不是一定要往人潮洶湧的大都市去實現海歸的價值?不要一味追求
高層、高薪、名企,中、低職位能讓你更全面了解公司整體情況;那些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未
嘗不是好的選擇,你會發現你將得到非常寬廣的舞台。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在剛起步的時候找個
相對來講比較寬鬆的適合自己的環境。
三是不要作繭自縛,常能觸類旁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有幾個關鍵的要素:有比較寬廣的視
野,對於身邊資訊的變化非常敏感,善於應時而動;善於學習,並不局限已有的知識儲備。職場
如戰場,一不小心就要被對手淘汰,如果抱殘守缺,勢必淘汰出局;善於審時度勢,依據已有的
經驗作出判斷,又能突破原有的思維框架,不斷充實自己方能克敵制勝。
卞秉彬認為,在求職過程中,海歸所要求的崗位必須與他本身的學歷、資質、經驗相契合,只有
這樣才能找到自己能夠勝任並有長遠發展的工作。對於缺乏工作經驗的海歸,目前最緊要的問題
是怎樣讓自己在職業經驗這方面儘快得到充實,在求職中要做的就是結合自己的情況找一個獲得
職業經驗的恰當的切入點,然後加上高學歷,就會迅速提高職業含金量,大大縮短成功的周期,
也可以更快收回對於留學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