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冬兒關於猛獁象的博文讓我想起了猛獁那次動物大滅絕,這裡轉貼一篇這方面的文章。
寒溫帶的麝牛
披毛犀(woolly rhinoceros)、猛獁象(woolly mammoth)、野馬(wild horse)、馴鹿(reindeer)、野牛(bison)和麝牛(musk ox)這些大型草食性哺乳動物曾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陸,但在過去的1多萬年以來,都相繼滅絕或瀕臨滅絕。一個包括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遺傳學家和氣候建模人員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同時使用了遺傳學,氣候學和考古學數據來揭示這些大型哺乳動物那段時間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演化歷史。相關研究成果發現在著名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上。
團隊主要負責人,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Willerslev教授介紹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完全推翻了過去所認為滅絕是由單一觸發因素所造成的理論,新的研究數據表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不同物種的影響結果不盡相同。”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生物學教授Shapiro則解釋道:“在距今200萬到1.2萬前,地球經歷了多次的氣候波動,在氣候寒冷時期,地球表面被大規模冰川所覆蓋,我們稱其為冰期,兩次冰期之間是相對溫暖的間冰期。我們所研究六種大型哺乳動物都是屬於寒溫帶動物,在間冰期期間,它們需要找到合適的避難場所才能得以生存,在順利度過了多次冰期-間冰期循環後,為何它們大部分沒有在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後倖存下來一直科學家們仍待解決的問題。”
為此,研究人員們綜合多方面的研究數據,包括這些哺乳動物的DNA信息,古氣候信息,考古證據等等。DNA遺傳信息可以提供它們種群數量的變化歷史,古氣候信息則提供過去的溫度和降水信息,而考古證據能讓我們了解到古人類活動對這些哺乳動物產生了哪些影響。
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歐洲古人類和披毛犀的活動範圍從來沒有發生重疊,也就意味着歐洲披毛犀的滅絕更多的是氣候原因所造成的。同時,其它研究證據表明人類活動對另外五種大型哺乳動物種群數量都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都是消極的。
六種哺乳動物種群數量的波動一直持續到最後一次冰期結束(約1.4萬年前)。但在冰期結束氣溫回暖後,它們避難場所大多被古人類活動所占據,它們的數量因此出現了明顯下降,而人類數量此時正迅速發展。
在此期間,猛獁象,披毛犀和絕大部分野馬慘遭滅絕,馴鹿,美洲野牛和麝牛得以幸運存活至今,它們所採取的生活模式也許並不相同。馴鹿今天主要生活在北極高緯度地區,那裡它們缺少天敵和競爭對手。野牛在亞洲已經滅絕,雖然它們在冰河時期曾經非常繁盛,現在野牛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區,僅有非常少量生活在歐洲。而寒溫帶麝牛目前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格陵蘭地區,挪威、西伯利亞和瑞典的數量都非常稀少。有趣的是,人類活動對麝牛種群起到的是促進作用,正是5000年前古愛斯基摩人(Paleo-Eskimo)將麝牛帶到了格陵蘭島,隨後它們在那裡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擴大。
Shapiro最後總結道:“古人類活動或多或少對史前大型哺乳動物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它們的滅絕很可能是多方面綜合因素所造成的。此次的研究成果將幫助我們預測未來氣候變化會對我們人類和其它動物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