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歷史解密 辣米飯部族
送交者: 安博 2012年10月18日23:53:2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抱歉用了麼久才完成這篇關於炎帝神氏的文,在准備此文程中我遇到了兩個很大的難題,費了些時間才解開了炎帝歷史的秘密。

第一個難題是我沒有估到炎帝神農氏族在從非州遷移到中土過程中有一個近萬年長時間的中途停,由於這次超長時間的停頓,炎帝入中土的時候可能身上的黑色素已褪了,到達中土的時候他可能己經是黃皮膚而不是像我上文里所的黑人了,關於這次中途停頓我會專文詳述。

第二個難題是中國史文獻中然有兩個炎帝神農氏,一是生於湖北隨州厲山的神農氏,另一個是生於西寶姜水的炎帝,歷史上有人為炎帝神農氏是一個部落,他早期生活在陝西寶雞,後來進到中原,湖北的厲山氏即為後任的炎帝神農氏,另一派學者家認為炎帝和神農氏是兩個不同的人(或部落),炎帝是炎帝,神農是神農,兩者沒有關係。這兩派學說儘管都解決了兩個炎帝神農氏在歷史文獻記載上的矛盾。但這兩種解都意味着炎帝神農氏和水稻的人工栽培完全無關,因為水稻的人工載培生在我們已知的最後一任炎帝(即和黃帝在阪泉打過一仗的炎帝)很久以前。但歷史記載卻多次展示炎帝與水稻的馴化和人工栽培大有關係。

且不說炎帝神農氏生平里的有他辯五穀的記述,其中五穀就包括稻穀。書更明確記載,在阪泉之後黃帝取代炎帝而成天下共主,黃帝封炎帝的地方,炎帝宛拒,徑自離開中原大地去了神農架,一路向南遊走,最後仙逝在湖南省株洲茶陵縣鹿原陂 (今炎陵),當地人感念神農氏的恩德仍以帝禮之。茶陵縣位於湘江上游的一個支流,它的周滿了現今發現的人最早的水稻栽培址,其中包括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遣址(1.2 - 1.6萬年前的稻殼),江西省永年縣(一萬年前的水稻),和廣東英德(一萬年前水稻硅體),特是炎帝陵所在地與現今的江西永年遺址一山之隔,而且山兩的河是相通的,這說明茶陵以及周圍很可能就是水稻人工栽培的發詳地。如果炎帝和水稻人工栽培沒有關係,一個老人在他的風燭殘年為什麼千里迢迢從中原來到了這個偏避的湘江上游小河旁,並且擇這裡做為自己最終的長眠之地?如果炎帝與水稻無關,當地人為何感念這位已經被廢赦了的先帝,並自己破費以帝王之禮葬之?如果炎帝和神農氏沒有關係,為什麼在他年老失意的時候來到了神農架,那座厲山神農氏出生的山洞正西面的高山,他是否是想看看第一任神農氏的誕生地,特別是看看厲山氏小時候每天從他的石室里都能看到落日裡那座神秘的山峰?炎帝一定聽說過許許多多關於神農架豐富的植物,也聽說過神農架落日餘輝的美麗,所以他才來到了這裡,並一路遊走到了水稻栽培的源頭,長眠在神農氏最為輝煌的事業的起始地。這些明確詳細的記載說明炎帝與神農氏是相關的,與水稻是相關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記載是絕對真實的,任何古人都無法摻假,因為值到在二十年前的現代科學證實之前沒有中原人真正知道水稻栽培的確切起始地。這有力地說明炎帝和神農氏是同一個人(或布落),那麼史書上的兩個炎帝神農氏的記載的矛盾又因何而起?

我翻了歷史上兩派學者關於炎帝和神農關係的據,反對炎帝與神農為一人或同一氏族的唯一據是炎帝的“家譜“,這個家譜也有兩個版本,一說炎帝與黃帝共一個父親,炎帝與黃帝同父異母的兄弟。但有些學者覺得這個家譜解釋不了“神農氏世衰”這個重要的史實,所以才有了第二種神農八世的家譜。我認為這樣的家譜根本不足信,炎帝神農氏時代沒有文學,後來書寫歷史時已是二千年多年之後,全憑口耳相,記敘那麼詳盡的家譜是不可能的。但我認為大的歷史事件的記憶應該是真的,因為他是許多人的共同記憶,事件又比突出,所以不容易忘記和混淆。從此為基點,我就可以合現代考古學,遺傳學,比較文化學的證據重構炎帝神農氏的譜系。 

只要拋開那份炎黃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八世“家譜“,一切都應忍而解,其它的歷史記載都能說得通,甚至包括最後一任神農氏炎帝和黃帝出自同一個父。炎黃時期顯然於外婚制母系氏族社會,人婚姻制度到現代共經歷了三個不同的段,母系氏族內婚制,即伏曦女式的兄妹婚;母系氏族外婚制,即炎帝時代;最後過度到黃帝以後的父系氏族社會。在外婚制母系氏族社會,孩子屬母親氏族,但父親必的部落的男子,這實際上就是雲南摩梭人現在還在採用的走婚制。由於炎黃兩族相距不(一個在渭河北的姫水邊另一個在渭河南的姜水邊),一個男人在兩個部落有孩子是完全可能的。並且這兩個孩子也可能通過他們的父親而相互知道,但那時候他們倆是親戚關係而不是一家人。當然,那時候家庭還沒有生,只能說他們倆不屬於同一氏族。在氏族利益高於一切的古代,炎黃兩人的利益取向應該是不盡相同的。

那麼誰和炎帝神農氏屬同一氏族?我認為是蚩尤。理由有二,一,炎帝神農氏和蚩尤上都有一個角樣的部落圖騰,說明他們同屬一個部落;二,炎帝神農氏與蚩尤部落在從非洲到中土整個遷移過程中路經相同,說明他們是同一部落或親友部落。

東亞人從非洲遷移而來的路線圖通過DNA分析現在己經搞得比較清楚了,總的來說東亞人大都是經南亞、東南亞徒遷而來的。圖一是根據粒體DNA分析的結果所繪製的人類遷移圖。線粒體是人體細胞內負責能量化的細胞器,它有自己獨立的DNA,僅從母系遺傳,所以線粒體DNA是追蹤母系發展和遷移的最佳分子志。通過對全球人DNA的分析,現已知道全人15 - 20萬年前有一個共同的線粒體,擁有這個線粒體的女人被稱作夏娃,她是生活在非洲的人的老祖母,此後人類分批走出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分析發現,全世界各大洲人的線粒體DNA可以分為36,被形象地叫作夏娃的36個女兒。和東亞有關的有九個女兒,其中三個女兒的後代更進一步從亞洲徒遷去了美州,在中土活的主要是七個,我想這就是玉皇大帝七個女兒(七仙女)傳說的來歷,全部的夏人都是這七個女兒的後裔。


現在我想做的是就是找出哪一個母系部落(即那一個仙女)是炎帝神農氏所在的部落。這樣做是有意的,因為直到炎帝時代仍然是母系氏族,每一個部落成都有相同的線粒體,所以能夠用它作為標誌來追蹤。而到黃帝之後成了父系氏族社會,氏族部落成員的線粒體變得多樣化了,線粒體DNA追蹤就失去了意義,只能用標誌男性的Y-DNA來追蹤。 

仔細分析中人線粒體DNA的分布圖(沒有出示)就會發現有一組線粒體的分布是沿着河流走的,即從緬甸進入中國後到達雲南的境內的珠江上游,然後沿珠江順流而下到達現在的廣州附近,轉向北沿珠江的北枝流(北江)逆流而上,北江在上游與湘江相接,沿湘江而下便分別是洞庭湖,人水稻文明的故,越過洞庭湖和長江,然後朔江北上就達到炎帝神農氏的出生地厲山(圖二)。我得這一條線粒體DNA的路對應的就是炎帝神農氏部落的遷移路線,因為這條路徑和神農氏部落的生活方式及活動足跡都很吻合。同時這個遷移路徑也說明神農氏這個稱號是在他取得了水稻栽陪的成果之後被人稱頌的,這也符合常理。那麼誕生於湖北山石室的那個男孩是第一任炎帝神農氏,而非炎帝“家譜“上所說的最後一任。厲山神農氏,即第一任炎帝,跟黃帝氏族沒有關係。相反,厲山氏的部落屬於黃帝的敵對陣營,蚩尤部落。

如果進一步分析上述的沿江遷移流域,就會發現它們現在都是是嗜辣味的地方,包括州,廣西,湖南,江西,湖北,以及四川,都是著名的嗜辣族,特別是湖南為嗜辣之最。而我們明確地知道湖南是蚩尤的故鄉,蚩尤和黃帝涿鹿大戰被殺後,他的殘部正是撤退到湖南變成了後來的三苗,而人常說的“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湖北正與蚩尤領導的另一部落,九黎部落,的名字相印證。所以發明水稻人工栽培技術的神農氏族和好戰的蚩尤部族在增個遷移過程中是同一條路徑,這樣以來,炎帝神農氏可能和蚩尤是同一部族或者至少是親戚部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它是解開許多重要歷史問題的鑰匙。比如我們之所以稱為炎黃子孫是因為這個群體是炎黃兩個部族融合的結果,而不是兄弟一家親。如果是兄弟一家親,那就不用叫炎黃子孫了,直接叫少典(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父親)的後裔了。

我把這個炎帝和蚩尤所在的母系氏族叫辣米飯部族,嗜辣是這個部族的母系基因特徵,米和飯分別代表了這個部族兩項最先進的技術,即水稻的人工栽培技術和先進的冶。本文僅提到了炎帝神農氏所領導的水稻栽培技術,實際上由蚩尤所領導的金屬冶煉和兵器製造技術也是中土當時最先進的,蚩尤的後代製造了被視為中國鎮國之寶的氏母戊大方鼎。他們也應該很早就把金屬用於炊具了,所以他們是人最早吃熟米飯的人。儘管辣椒要等若干代之後才由這個部族遷移到美洲(現墨西哥南部)的瑪雅人發現並種植,但一經接觸,這個部族的人對辣椒就會上。中國之外,現在甸,泰國,印度,蒙古,墨西哥的都有這個部族的後裔。如果你的基本餐必是米飯加辣椒,那麼你也可能是這個部族的後裔。

如此聰明、勇敢、先進的辣米飯部族,不出意外的話,它一定會統治整個東亞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清華女牛叉人物破譯北斗密碼暴露了中國
2010: 中國衛生部調查反射弧的結論
2009: 60年的共黨軍魂何在?一群亡漢的精神慰
2009: 光譜防癌疫苗問世!技術簡單!
2008: 一個讓人心碎的故事--普瑞舍痛失諾貝爾
2008: 饒毅:判斷科學質量比評諾貝爾獎重要
2007: 生死攸關!中國建立稀有金屬戰略儲備,
2007: 留學的我與“老外”同居的痛苦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