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目光如豆、心胸狹窄:淺議清華人的負面傳統
送交者: 是什麼l 2004年05月10日15:59:0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目光如豆、心胸狹窄:淺議清華人的負面傳統

若論大學短長,必須嚴格界定時間。

比如論北大,一定要說明是老北大還是今日的北大,或者直接說是八十年代的北大還
是21世紀的北大。論清華也如此,比如一直到2000年以前,我對清華的印象都可以說
是極好的。可進入2000年,尤其是最近兩年,我對清華的印象已發生180度的轉變。

比如,清華人一向引以為自豪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個校訓,我一向景仰有加
,可在今日的清華學子身上,我卻覺得這已成為稀有的品質。而與此相對應,“淺薄
無知,自大狂妄”這幾個字卻在許多清華人身上深深的烙印着。

過去,很多人提起北大人,都會將其與”狂”字聯繫起來;而今天,一向以實幹著稱
的清華,也不斷湧現着有清華特色的狂人。一個典型的段子是,你若跟這樣的狂人說
一句清華的不是,他們就會氣勢洶洶的對你說,清華不好?怎麼會有那麼多人進政治
局?

我前面提到,若論一個大學的短長,一定要嚴格界定時間。比如清華培養的那些政治
局委員,都是四五十年代的大學生。這跟今天的清華有什麼關係嗎?嚴格意義上說,
沒有任何關係,正如北大最輝煌時期聚集了眾多大師級人物,跟今天的北大有關係嗎
?我看只有歷史意義,而並無多大現實意義。可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今天清華的許多
學生不懂,以為自己進了清華,明天就成了中央候補委員。這種缺乏發展眼光的直線
思維,給世人留下不少笑柄。

當然,這種清華特色的狂人所占比例甚微,今日清華更多的是目光短淺,缺乏寬容精
神和民主意識的學生。對此,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徐葆耕有清醒的認識,他在《大
學精神與清華精神》一文里寫道:“在清華歷史的各個時期都有一些目光如豆、心胸
狹窄、醉心聲色名利的"清華人",他們寫下了清華的負面傳統,即蔣南翔校長所指出
的卑微的洋奴思想與淺薄的市儈氣息。在現今,在商業化大潮的衝擊下,這種負面傳
統有擴展趨勢。”

我想,徐教授作為清華人,寫下這段話的時候一定有所顧忌和保留。實際上,從我的
觀察來看,這種“目光如豆、心胸狹窄、醉心聲色名利”以及“卑微的洋奴思想與淺
薄的市儈氣息”的負面傳統在今日的清華大有成為主流的趨勢。對這樣的情形,徐教
授肯定是痛心疾首的,他在《關於校訓的解釋》一文中曾勸誡清華人,“目光如豆、
高傲自大、心胸狹窄、蠅營狗苟等卑下品格都是同“厚德載物”的要求相去甚遠的”

無獨有偶,一個清華學生在《清華人眼中的清華人》一文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憂慮,他
說:“一個學校要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文化建設不是光說說就行的。本來工科的學生
入學考試的時候語文分數高的就不多。思想道德課就沒幾個人學。到了大學,一味的
學習小圈子裡的技術,又把技術和功利直接掛鈎,這樣的教學模式,培養的也只能是
一個個鍍金的工匠。思想的乾涸和人格的枯萎是致命的殘缺。我覺得學校這方面做的
不夠。”

這個清華人是清醒的,明眼人能夠看出,清華能否成為真正的一流大學,而不是一流
的工匠培訓基地,或者一流的留洋白領工人培訓基地,關鍵是思想、境界、人文、寬
容這些關鍵詞的注入,對此,徐葆耕教授在《小議“清華精神”》一文中寫道:

“清華精神”中也有弱點,比較突出的是形而上思維的貧困。回顧清華90年的歷史,
雖然學術巨人和科學巨人林立,但對本世紀發生重要影響的思想家甚少。學術巨人與
思想巨人還是有區別的。清華在未來的三五十年內能否為世界提供卓越的思想巨人,
是清華能否成為一流著名大學的關鍵所在;而思想巨人的產生又有賴於自由和創造的
思想氛圍。。。。。。。。

PS1:
由於這是網絡上的隨筆,沒有時間展開長篇大論。幸好論壇是互動的,言語的不周可
由網友的批駁逐漸完備。

此外,清華人這樣的稱呼是大而不當的,肯定會傷及無辜,這裡向那些真正秉持清華
“厚德載物”正面傳統的清華人表示歉意和敬意。

PS2:
寫本文的目的之一是想說,在中國,沒有什麼一流大學,所謂的大學排名不過是窮人
比富、小孩過家家而已,如果三角地名下的大學論壇里成天都是這些垃圾玩意,我認
為,這篇文章便有寫作的必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一流大學應採用日本+美國的系統
2003: 從研究機器人到玩具機器人
2002: 北大理工科的科研力量已經超過清華?
2002: 澳大利亞主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