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幾:“陰霾”到底是個啥? |
送交者: 老幾 2013年03月01日15:10:3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談談環境保護(三) “陰霾”到底是個啥? 老幾 MY SON,YOU DO NOT KNOW HOW BADLY THE WORLD IS MANAGED。 - BY AN ECONOMIST
昨天LD在網上跟家裡通話,說到最近北方空氣污染,因為陰霾的問題,政府建議大家不要出門。岳母問:“陰霾到底是個啥?”新華字典的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1.天氣陰晦﹑昏暗。2.比喻人的心靈上的陰影和不快的氣氛。 陰 : 陰(陰) yīn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的兩大對立面諸一,與“陽”相對:陰陽。一陰一 詳細>> 看起來,還是分開解釋的比較準確,陰霾就是又“陰”又“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陰”的問題沒有法子,自然規律。我要談的是“霾”,空氣中的懸浮顆粒。 氣象學上,霾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煙、塵等微粒懸浮而形成的渾濁現象。霾的核心物質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顆粒,氣象學上稱為氣溶膠顆粒。我這裡把最後一句改為“溶氣性顆粒”不知是否更清晰些? 這裡“煙”是燃燒後的產物,可能的來源於汽車尾氣,工業鍋爐電站鍋爐民用取暖鍋爐等的煙氣,木炭和木柴燃燒取暖,森林大火等。“塵”是“沙塵”比如北京地區每年冬天的“風沙”,其成分主要應該是硅和鋁之類的氧化物。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霾”與“霧”不同。雖然都是“雨”字頭,“霾”無“雨”是氣固兩相,“霧”水蒸氣是氣液兩相。所以“倫敦大霧”是霧,是氧化硫氧化氮與水蒸氣結合產生的(其實倫敦大霧應該是氣固液三相),不是“霾”。這是從常識角度看,而“常識”容我再鄭重告訴您一次,永遠是靠不住的。所以我就這麼一說,您也就這麼一聽,大致上是這麼回事就完了。什麼意思?看完本篇您就明白啦。 沙塵有害,但主要危害人體健康是煙氣部分。據現有的研究報告,空氣中的懸浮顆粒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對人體會有危害,而危害的程度與顆粒直徑大小有關;顆粒直徑越小,對人體的危害越大。真正威脅人的健康的是顆粒直徑小於10微米(PM10)。什麼概念?大概是頭髮絲級別。有人說頭髮絲是8微米,又有人說是頭髮絲是60微米。我沒有研究過,不知道頭髮絲為啥相差這麼大? 大概在七八年前,日本一個環保專家到澳洲開會。或許是因為有些名氣的緣故,被特別請到公司來給大家講解有關PM10的最新研究成果。這個日本人一看就知道是個干實事的,講了一通誰也聽不懂的各類試驗,最後的結論倒是很簡單:第一,PM10並不是全部都是固體顆粒,可以是固體,可以是氣體;前者稱為一次顆粒(PRIMARY PARTICULATE MATTERS),後者稱為二次顆粒(SECONDARY PARTICULATE MATTERS)其中包含部分常說的氧化氮NOx和氧化硫SOx。第二,沒有人真正知道懸浮物的真正構成,包括它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結構,它的致病機理以及對人體的危害程度。 當然日本專家也談到顆粒直徑小於5微米(PM5)問題,因為PM10都沒有弄清楚,比它小一半的PM5自然就是糨糊一團,說了什麼過後一點印象都沒有。 隨後還參加了一些學術會議,老生常談,就再也沒有興趣了。只是後來PM10聽得少了,人們更多的討論PM5,我跟他們一些人開玩笑,說既然搞不清楚PM10,那就不要搞了,直接研究PM5得啦。再接着PM5沒有人提啦,說起來直接就是PM2.5(顆粒直徑小於2.5微米)。這樣大無畏的科研精神真是“多快好省”!讓人實在不知如何稱讚才好。唯一的問題是不能問,一問三不知。 出於好奇,我曾經請長期一塊合作的化學家幫我分析燃燒生成物的微粒PM組成。哪個難,真叫難!首先是樣品採集,除了保證以煙道速度同步採集(ISOKINETIC SAMPLING)以外,你還要符合微粒的氣動特性,因為所謂的“顆粒直徑”本身是個氣動(AIR DYNAMIC)的概念。這個我一向信任的老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采出理想的樣品來。只能將就取了個不算太壞的樣本。接下來為了保證運輸和存儲過程顆粒不變形,又是一番折騰。全世界能分析處理微粒樣品的試驗室有幾個我不清楚,至少當時澳洲沒有(據說原因是因為澳洲的空氣不夠乾淨,會污染樣品,OMG!)。我的樣品是拿到新西蘭分析的。這一個小工作全部過程大概用了半年。 當然啦,這並不影響各種“科學”推論,比如100公斤PM2.5會死幾分之一個人,治病費用額外增加多少刀之類。看我們的量化管理,何等“科學”? 這麼重要,怎麼辦?加強環保管理,增加環保人員ENVIRONMENTAL OFFICER。您不會不知道OFFICER幹什麼吧?辦公室OFFICE的幹活,監督而已。實際科研,WHO CARES!你敢說我們落後,我們可是世界上的先進水平!(不幸的是,這很有可能是真的!) 不知道澳洲政府的優先戰略?讓老幾來告訴你,“醫療,教育,環境保護”名列榜上!問題是這些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先天條件,並沒有在實際中轉換為該有的研究優勢。這種情況未必就是澳洲一家,澳洲整體上比較而言,也未必就差。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民主國家如果不能擺脫政治(黨爭)的影響,沒有長期穩定的國策,以及合理的科技投入,未見得就一定能夠競爭過獨裁國家。 環保就蜻蜓點水地說這些。沒有提到中國,一個是出來久了,沒有第一手資料,二來我覺得沒有可比性,白天都黑的快看不見了,還研究個啥,趕快治理吧。別說中國沒有人才,我接觸過的國內搞環保的,水平一點都不差。那麼世界上這麼個水平(不打算再揭美國和歐洲的丑了,越揭作為曾經的中國人我就越無地自容),中國跟人家都沒有辦法比。究竟什麼原因?不走邪路,接着走黑路?不懂。中國外國都忽悠,到底應該選那種? 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全篇完)
相關文章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2: | 我是這樣看待《相對論》的 | |
2012: | 這個冬天誰最冷──韓寒 | |
2011: | 方舟子團伙公報私仇迫害肖傳國事件資料 | |
2011: | ZT 假象——震驚世界的20大科學欺騙 | |
2010: | 質問宇宙“專家”:在宇宙空間,你如何 | |
2010: | 有基督徒說“不懂得基督教談科學不是迷 | |
2009: | google2001年高考作文題目,得到的結果 | |
2009: | On Einstein∨s Principle of Cov | |
2008: | 武書連:以復旦科大的水平超越浙大不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