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潛水觀察這場論戰。忙完了手邊的事,也想寫些東西。
說論戰並不準確,因為觀點幾乎是一邊倒。從反駁所謂“人民大會堂傳出的爆炸新聞” 開始,海內外各個BBS的聲音幾乎90%是反對25億人民幣投資不聲不響地被聲譽並不好的賀院士等人拿走搞眾人事先沒有聽說過的“蛋白質計劃”;反面的聲音不過是這筆錢此人不拿彼人拿,勝於貪污。
BBS很容易說着說着就走題,前後貫穿看一下,消息靈通人士給我們的信息如下:整個事件起因是中國中長期科技規劃立項,由賀福初、饒子和等人牽頭的“蛋白質計劃” 獲得首期25億總計超過百億的經費;發展是適逢“全球生物學家大會” 在北京召開,海外生物學家質疑國內基金評審機制,建議採取恰當方式鼓勵中小實驗室“遍地開花” ,而非孤注一擲投給幾個“大項目” ;高潮是這件事情由BBS向公眾暴露進而突出了中國現行科技體制的種種弊病;結局呢?大家拭目以待(但我在這裡很悲觀地預測,BBS向來不是主流聲音,儘管可以調動民聲,卻很少真正改變決策者的意見。)
我們現在有兩點信息還沒有明白,一是海外科學家的反對意見到底是什麼;二是這個“蛋白質計劃” 到底為何物?
但事實上,這兩點根本不重要,因為一些清醒的人已經一針見血地指出,整個問題的根源就在於中國現行科研經費管理體制弊病重重,經費評審既不公開亦乏公正,行政領導干預過多,經費使用缺乏監督反饋,而且計劃經濟型的科技規劃已經遠遠跟不上中國科技發展的需要。
其實沒必要口誅筆伐具體某個人或某個項目,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為什麼一些不孚眾望甚至被人稱為“學術騙子”的人可以屢屢成為重要項目的領頭人,為什麼一個存在如此大爭議的項目可以輕易獲得數億數十億的投入,這樣的現象還要存在多久?我們的政府到底有沒有願望與決心改變這種機制?
此外,具體到這個話題上,我很奇怪的是“中國中長期科技規劃” 不應該是一種策略性的有指導意義的戰略嗎?比如說你想發展蛋白質科學,那麼你拿出100億人民幣成立專門的基金管理委員會受理這個領域的眾多實驗室的申請,經過評審(可以效仿香港,聘請海內外華裔非華裔專家以匿名形式審查),數十個實驗室獲得數量不等的首期經費,然後根據其成果確定經費的後續問題。這樣聽起來不是更合理一些嗎?為什麼一定要找出一個具體的項目,大把砸銀子,還非要“整合國內實驗室” ,找出一個“首席科學家” ?我們的生命科學研究已經落後於國際,而讓離國際平均水平還尚遠的人來做“首席科學家” ,他們能把這個領域帶到何方呢?也對,按照我所說的模式,這些占據着重要地位但本身功底不足的“權威” 們就站不住腳了,這也是科研機制難以改革的重要原因吧?
以上是我瀏覽各個網站以後的一些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