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有“玄而又玄,眾妙之門”一說,兩個玄字像兩把大鎖,守護着道的大門;開啟這兩道玄鎖,理解了“玄”字,就等於跨進了道家的門檻。
後人將老子神化,繼承老子道家學說的稱之為玄學,唐高宗更在公元666年封老子為玄元皇帝,比現代人獲諾貝爾獎更榮耀。玄因此披上一層神秘色彩。後人常把該字解釋為玄秘或深奧,玄字變成了雲里霧中,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忽悠形容詞。
玄如果是個實實在在的鎖,早晚有解;但如果是個無法確定的東西,很難有解。因此,玄被定義為形容詞,還是具有實質內容的名詞,動詞,甚或專有的哲學範疇至關重要。
王弼版《道德經》八十一章中,玄字總共出現過十二次。除玄而又玄之外,玄德四次,玄同兩次,玄牡兩次,玄覽和玄通各一次。
可不可以這樣理解:玄德,玄同和玄牡均為特定的哲學範疇,有特定的含義。定義的句式如,同謂之玄(第一章),是謂玄牡(第六章),是謂玄同(第五十六章),是謂玄德(第十章,五十一章和六十五章)。玄基本是兩個相反的因素在同一體內互生的現象。就像生與死的兩個因素在同一人體內共生互存。
至於玄而又玄中的兩個玄字應該是動詞加疑問詞,兩個玄字是連續兩問這種相反又互生的現象為什麼存在。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而又玄,眾妙之門。”
玄是一個哲學範疇,是一種現象。如果對這種現象連續地問兩個為什麼會這樣-玄而又玄, 就算達到了道學的入門。
多問幾個為什麼就是求道。這樣看來,道學一點也不神秘。當然,如何正確地提出問題,也是道學的基本功,那是另外的話。
以上解釋不一定正確,拋磚引玉,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