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送交者: 老幾 2013年11月24日14:30:02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老幾

《道德經》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白話一點是:執持盈滿,不如適可而止;鋒芒畢露,銳勢不能久長。金玉滿堂,無法守護;富貴而驕,自留其禍。功成而身退,是上天之理。

這第九章可以和第二十三章的“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以及第七十六章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等參照學習。這一章和第二十三章的思想基本一致,都是講老子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的為人之道

這些話比較直白,本身的意思似乎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但是“美言不信”,還是有必要好好說叨說叨。比如老子說希言自然,是說要向自然學習。我的學道老友,居然說“此自然非彼自然”,讓人宛然。老子說得清楚明白,“希言自然”後面,接着就是“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不是天地自然又是什麼?可見人一旦形成固定觀念,對事實也可以視而不見,何況是他人的意見?難怪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我們學老或者什麼別的公認有價值的學說,並不是說就要被它們限制住。發揮批判當然是可以,但是首先你先得明白原意,否則就是瞎批判。實用主義,“道”了面前,因為不符合自己的意願就改“道”,不過是葉公好龍罷了。比如“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我連着寫了兩篇都不覺得有絲毫滿意,直到寫個人工作經歷的一段,才體會到它的實際內涵。“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強調的是獨立自主,自立自強。而有位網友很早就在我的一篇博文裡面評論過,“實行老子的無為必得要小國寡民”。可見世外盡有高人高見,不可以自“有”去“無”,不得入道。雖是題外話,有無相生,卻與本章有關。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說的是滿盈不納,不如虛空以待,依據還是有無相生的道理。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與“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一樣,強不能久,暴不能長,自然之理。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滿屋子寶貝,人人都會想着怎樣才能把寶貝弄到自己手裡,哪裡還有什麼辦法守護?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看看今日中國的權貴暴發戶,華爾街的大佬,有幾個不是這樣?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道法自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季有其特殊功效,退則有功,不退則災。再比如白天太陽升起,讓人類能夠輕鬆地在陽光下生活,但是如果到了晚上太陽依然高掛天上不息,那就成了影響人們休息的障礙。比如有顆永遠不落的紅太陽,樹木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你能不害怕?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漢語語法中的承認或默認雙重國籍
2012: 三一神註解(18-54)-出埃及記
2011: 國家: 日心說,地心說?
2011: 伍加:天下五人不識君
2010: 達爾文理論:一個“偉大”的科學笑話(2
2010: 捍衛美國的“獨特性”
2009: 最後的24hrs等待好像forever的等!
2009: 留學教訓談:花了70萬,兒子成了“留學
2008: 大宗師: 提高英語水平的幾個關鍵
2008: 為什麼巴金的“文革博物館”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