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高考復讀熱:考生維權的無奈之舉
送交者: 陳雒城 2002年03月05日18:14:0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近年來,考生被高校錄取後不願報到而選擇回高中復讀的現象,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去年南方某省有6萬應屆畢業生被大學本科錄取,但有1萬人未去報到,這些同學很大部分去參加公辦學校的高復班。湖北省去年有近5千名上線生因沒考上心目中的名校決定今年再戰。高考復讀現象在我國愈演愈烈。教育部近日(2月28日)還發出公辦高中不准亂開“復讀班”通知。表面看來,高復班學生的膨脹浪費了一些高校的教育資源,加大了應屆高中畢業生的升學壓力。但筆者以為,考生復讀是當今高校招生制度下考生維護自我權利的無奈之舉。

  80年代的高中生考大學,需要考慮的東西很少。那個時代讀大學不需要你花什麼錢,只要被錄取就是“國家幹部”,就可以享受相關的待遇:戶口進城、畢業後被招乾等。90年代以後完全不同:上大學要交很多錢,畢業後不包分配,根據市場需求雙向選擇。這時候讀大學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接受高等教育,而是考生在對自己的未來做一次價格不菲的投資。

  而我們的高考招生體制在這些變化面前卻沒有多少改變,不論是考生先填志願再考試還是先考試再填志願,似乎在高校與考生之間應有的相互選擇之中,高校的權利永遠都是最大的。高校與考生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高校可以依據分數和其他條件選擇自己中意的學生;而學生在報志願的過程中大都處於一個迷茫的狀態。經歷過高考的人都有這個深刻的感受:報志願的時候只是聽說哪幾個名校不錯,自己很少親身經歷;自己適合哪些專業也很不明白,只是聽說哪些專業熱門。在考試結果很難如願的時候,自然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考生不畏犧牲青春回爐復讀的情況。

  在國家、社會、高校、考生這個高考的關係圈裡,考生是弱勢群體。降低高考復讀熱不應該單純地壓制和限制考生復讀,高校應該積極向考生宣傳自己,國家應積極調整高考錄取政策,以便更大限度地體現考生的利益。考生是高等教育這個市場的“消費者”,他們應該有更多的自主權。至於考生偏向熱門專業而冷落了一些國家亟需人才的冷門專業的問題,也不能把責任全部推到考生身上。現在都市場經濟了,相關責任部門只要在宏觀政策上加以積極引導,加上市場短缺造成的缺口壓力,高考考生會把自己的志向逐步轉向國家急需的一些專業上去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