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收到一些華家長的應急求救郵件或電話。 多半是家長收到孩子學校反面信息,不知如何回復或應答。
這類家長比較普通的對那些反面意見的態度是:焦慮不安。認為事態嚴重, 對孩子犯錯感到煩惱。擔心老師對孩子有成見,將來對給好分不利。
一般情況下, 如是小學二年級之前家長, 我會建議家長:先在回郵中套高帽。對校方意見不管正反,先表示感謝對方關心及花時間。明示家長願意全力配合學校幫助孩子。之後從自己家庭角度說明一下家長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或要求更具體信息,弄清情況。 如是三年級之以上孩子,俺會建議家長先找孩子了解一下原因,聽一下孩子的想法。 這時,孩子不管是被誤解或冤枉,先鼓勵他們自己去與老師或校方先溝通。(特別初中後,孩子更需鍛煉先自己去約指定心裡老師去諮詢解決問題方式(初中後每個學生都有一指定心裡輔導教師諮詢任何矛盾,想法及其他。 同時發郵給校方,告之家長已與孩子有溝通,如實有需要家長介入必要,請告之,家長會極力配合校方工作。感謝讓家長知道信息。 哈,這種標準化回復,往往奏效且校方還無話可說, 得重視對待。而這些家長們要麼一味指責孩子,不與他們溝通,要麼直接於校方敵視,不溝通情況下就認定結論且感到天大的冤枉。
在美與他人有不同意見或對事物有不同看法,非常正常。一方先表達後,往往等待對方答覆。這時,有良好的溝通渠道和態度,對解決問題有利。 先肯定對方的誠意,再加自己對意見的看法,這種方式,在平時交流中處處可見。 算是套路。
中式思維: 領導, 上級,學校等權力機關所出信息,不容爭辯。 個人之間對他人的負面評論,從小也無專門的思維方式疏通教育。
美學校及大部分家庭, 從小教育個體接受正反信息。 對負面信息可以選擇保留自己的看法及提出異議,但表達時需要委婉。 這種溝通方式,即可降低矛盾發生,有可有機會為自己辯駁。
這種思維方式由於部分華人家長顯有信息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顯有引導,造成不少二代仍在人際交流及處事方面處於劣勢。光以性格內相解釋不善於交流而造成不易被他人了解或贊同的結果實在是在自我解嘲。 而這種能力的缺失將直接影響工作後的自我發揮。
Sent from my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