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论儒家正统
送交者: 信济 2010年05月09日23:35:3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论儒家正统

——兼答网友落基山人《回到孔子,抛弃<大学>之路》

 

作者:信济      [http://blog.creaders.net/xinjilong/]

 

以孔解孔的理解孔子,我完全赞成,不过因此就否定后人对孔子的创造性理解与发挥也没有必要,毕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边界;虽以孔子之圣,也不能逆睹三千年。西周三百年政治确有可观,出于周公以下几代人的努力而奠基于周公的擘划,所以孔子一生崇拜周公,但孔子与周公也已有很大不同。

《论语》实际为孔门萃言,除孔子外还有其他几个重要弟子的思想身影,尤其重要的一个是颜子,另一个就是曾子,其成书很可能也是出于曾子及其门人。颜子早逝,后世流传者有限,但在孔门内一直倍受推崇,孔子自称不如,曾子也钦佩的称许之为“吾友”(《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无非是因为他善于学习,能抓重点,所以境界高、德行厚,就有限的记载来看也确实是这样庄子肯定是受了颜子一脉很大影响的,所以虽嬉笑怒骂,凡涉颜子则不置微词)。曾子的流传要丰富的多。《论语》以外,《礼记》(无论大戴版还是小戴版)和《孝经》中都有他的影响。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大学》。《大学》分经传两部分,核心思想在经,而经出于曾子,目前好像还是主流见解。当然,这也无关宏旨,最重要的还是思想而不是思想者,不过《大学》中的三相八阶旨序(程朱称为三纲八目)与孔子从志学到从心一以贯之的心路自况确实是很吻合的,强调的正是知行合一的进德之路,对所有儒家天道的信仰者至今都是指引,对当今天下政治秩序的重构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易传》、《中庸》、《孟子》、《荀子》要偏颇些——前两者涉玄虚,后两者侈谈性,都不是孔子原意——但也都是围绕自周孔以来的天道观、仁爱观和中庸观所做的发挥,用“以重其言”四字概括传承,不免太过。后来董子、文中子、朱子、阳明子、明遗三儒,也都是针对各自的时代边界与需要而围绕先贤各自发挥,而大要不远周孔颜曾。儒家之成大家显学,垂数千载而尽其用于中国社会,正在坚持主流而服务当世,不是周公、孔子一两人说了算的。

山人兄似乎对宋儒意见很大,因为确实是他们把孔子的以礼治国讲成以德治国,并且抬高不重礼易而重仁义的孟子,后世思想的僵化也与他们有关。其实大可不必。最强调礼的是周公,因为他本人的地位和他所处的时代都有最强调的条件和需要(即使如此,西周的封建是突出中央的天下封建,符合中国的地理文化国情,与欧洲和日本的散漫封建不同,也与西式民主没有什么关系)。孔子身居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季,已经在把外化的礼抽象为内化的仁了。唐以上中国社会尚有贵族气息,所以依周礼勉强尚有可能;宋以下科举大行,牒谱废坏,依周礼已无可能,如汉唐一样勉强照搬更无必要。宋儒自王安石到朱子,大家中除了叶适以外,几无不爱孟子者,也是因为他们人人都爱自创,而孟子最能自创,却又万变不离周孔颜曾之宗。宋儒在辽金强对的重压下如其前辈一般做了他们能做的事,我们也只应学习古人、超越古人,在传承圣贤大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与社会需要,提出自己的创见。

关于所谓道统,历来有些无聊的门户争论。其实只要是有利于中国有利于时代又不失圣贤大体的,即使彼此不谐,如孟子和荀子,也都可以称为儒家正统。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2009: X 同学确实不宜用英文写帖子
2007: 甘二醇不是糖漿,不要把無知當有趣
2007: 请苏西坡,南泥湾,USAUSA等同学出个主
2006: 120滞美中国教授/科学家用英文公开致信
2006: 奇怪:看北大是怎样总结“十五”的成绩
2005: 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钱颖一: 大学
2005: 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钱颖一: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