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之死,美國夢之破滅? |
送交者: Shrimp 2002年03月06日14:59:3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博士之死,美國夢之破滅? 文/冬之雪 又一個博士死了,黃穀陽,這位曾為中國國家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做出貢獻的年輕博士,在槍殺了曾經是他上司的俄裔女科學家霍茲瑪亞(Tanya Holzmayer)之後,用點三八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2002年2月27日)。這是我抵達北美半年多以來聽到的最令人震驚的消息。翻看黃穀陽的簡歷,他走過的每一步無不令人羨慕!他年輕,死前只有38歲!復旦大學學士,1986年赴美留學,1992年獲馬薩諸塞大學Amherst分校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隨後在華盛頓大學國際著名的科學家Leroy Hood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直到1995年,1996-1997年,在杜邦的AgBiotech做一個研究組的組長,之後是生物訊息公司Double Twist的資深科學家和生產經理,同時,1997年,他還在德拉瓦州立大學任教,1998年任復旦大學客座教授,1999年擔任中國國家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科學家,卻過早地離開了人世,令人痛惜!然而,他不是因為疾病,不是由於勞累,而是在槍殺了他人之後死在自己的槍口下,屬於畏罪自殺之列,因而他的死極不光彩的!一個多月前(2002年1月31日),儲勇之死那樣引起眾人的同情。一個博士,一個doctor candidate,就這樣客死他鄉! 人死不能復生,我們不能也無法指責黃穀陽了。對他的為人,也許熟悉他的人最有發言權。這是一個充滿活力永不言敗的年輕人!在女人的心目中他又是一個事業成功充滿魅力的成熟男人!這樣一個前途無量的科學家,為何為自己選擇這樣一條不歸路?對他殺人以及自殺的原因,我們不好胡亂猜測,留待警方去深入調查了。然而,博士之死留給我們的是什麼呢?我相信,此事會引起人們諸多的思考。北美,這個多少中國學子希望前往求學的地方,當他們被告知一件接着一件令人不寒而慄的消息時,能否影響他們的北美夢?我們不妨安靜下來,細細體會一下北美華人的生活,以及他們遭遇到的種種。 毫無疑問,北美華人承受着比在國內更大的生存壓力。只要你一踏上北美的土地,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巨大的生存壓力就壓倒了你的肩上。你得“安心”工作,你得討老闆的歡心。大多數北美的打工族最快樂的時刻也許就是合同續簽的一瞬間,可高興之後,你仍然要提心弔膽,惟恐哪一天失去工作。我想,這就是大多數打工族的北美真實生活。如果你的目標僅僅是打工賺錢養家糊口的話,也許你能感受到片刻的快樂和北美生活的寧靜。但是,如果你想干一番事業,想在北美闖蕩天下的話,你所面臨的壓力會比打工族大了不知多少倍!黃穀陽,就屬於後一種事業型的人物。他不願只是每天上下班,只拿老闆付給的工資,他要奮鬥!他要干一番事業!我們可以想象他所面臨的壓力,但我們卻無法感受!目前北美還有無數象黃穀陽這樣的奮鬥者,他們,現在生活得好嗎? 除了壓力之外,北美華人又是心靈的孤獨者。只要你是第一代移民,你一般都存在着語言問題,忍受着由於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誤解甚至屈辱,你無法和別人交流,別人因此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你。我不知道是否黃穀陽博士會不會因此存在着心理上的障礙,但我相信,他一定也是心靈的孤獨者。不就是被抄了魷魚嗎?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呢?在北美,每天不知道要發生多少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國人不會因為你的被抄而懷疑你的能力。北美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地方,你如果對老闆不滿意,你也可以抄老闆!這就是北美!當然我們不知道黃博士的死是否和被抄有關。我們只是猜測而已。對黃博士來說,他的祖國已經完全接納了他,他已經是中國國家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華大基因正等待着他!然後,他卻去了,永遠地去了,國內基因界無不痛惜!人這個生命載體是極其脆弱的,心靈的孤獨可以摧毀一個完美的人生!我們需要交流,尤其和國內親人的交流!如果,黃博士向妻子以及國內的親朋好友說出自己內心的憂悶,也許結果不會是這樣! 我們說要知足常樂,要笑對生活,笑對人生。人生苦短,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我們是要為人類的發展留下點什麼,否則我們會愧對後人!我們在北美,每天在積累着生活的經驗!這裡畢竟不是我們熟悉的土地,沒有和中華文化相同的土壤,所以,我們會遇到無法想象的困苦!儘管你的收入已經步入北美的上層,但是你還是要忍受着這些困苦!所以,我們必須笑着面對這一切!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會美好!當中國的親人送你踏上征程的時候,他們對你是懷有很高的希望的,為國爭光啊,不要給國人丟臉!我們不去評價博士之死的是非,國人在深深的痛惜之餘,會對仍在北美奮鬥發展的同胞提出更高的希望!中國兒女當自強!回國發展,挺起你的腰杆!讓你的中國,在世人的眼中發光!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