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文憑泛濫“含金量”在貶值----救救文憑 |
送交者: 陳芳 2002年03月08日17:46:4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文憑的“含金量”在貶值 文憑是一種特殊的資格證明,是擁有較高知識水準的象徵,名校的文憑更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符號。當今社會,學歷證書、考級證明、資格證書等已成為求職、評職稱、晉升的必備憑證。 最近,深圳某單位給南昌大學寄去4份不同樣式的南昌大學文憑並要求鑑別真偽。經鑑定,4份文憑全是假的。 文憑本是一個人學歷的證明,取得一張文憑往往要十幾年寒窗苦讀。而現在文憑的水分卻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一些人花點小錢買個假文憑,就可以“畢其功於一役”,還可以堂而皇之地將這些文憑裝入自己的檔案袋,找工作變得容易了,升官也有了資本。 雖然全國持假文憑者真實的數字誰也說不清楚,但虛報學歷和持假文憑的人不在少數卻是事實。更令人憂慮的是,如今還出現了不少經過合法程序獲得的名“真”實“假”的文憑。 說它“真”,是因為這些文憑上都蓋著正規大學的章,有校長的簽字。說它“假”,是因為這種文憑並不能證明持有者的水平和學歷。一些學校打著函授和繼續教育的名義,隨意開班,學員只要交上幾百上千元即可買個“文憑”;一些門路廣的幹部、商人,儘管沒有上過一天課,卻可以通過關係從學校弄個“正兒巴經”的文憑;還有一些人則乾脆找“槍手”代考混文憑。與街上買來的假文憑不同,這類假文憑更具有蒙蔽性和欺騙性。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指出,這哪裡是在追求真才實學,完全是在不擇手段地給自己貼金,難道我們國家真到了本科生嚴重過剩的地步?各行各業非要博士、碩士才能勝任?這種變了質的“文憑熱”,使文憑、學問的“含金量”大大貶值。 治治“權學交易”的不正之風 假文憑、混文憑為何會如此泛濫?從經濟學角度看,有需求才會有供給。不管是買來的還是混來的,利用好“文憑”這塊“敲門磚”,則可以騙取工作,抬高身價,甚至騙取官銜薪俸、名譽地位。 近些年來,人們發現不少領導幹部繁忙工作之餘不忘給自己“充電”,這本是一件好事,知識要不斷更新,與時俱進需要繼續教育。但是,也有少數幹部,平時見不著他們學習,幾年之後,卻搖身一變成了某某名牌大學的碩士或博士。 這些幹部碩士或幹部博士,學費由公家出,論文有他人代寫,考試別人代考。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拿”文憑,為升官積累資本。官運亨通之餘,還可“錦上添花”補個“教授”或“博導”什麼的。 最近江蘇省的一些政協委員強烈呼籲,管一管領導幹部攻讀學位中存在的“權學交易”的不正之風。委員們說,文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水平,但是如果搞成了絕對化,必定出假。巨貪胡長清不就弄了個北大的假文憑嗎。其實這種假文憑基本是一戳就穿的窗戶紙。組織人事部門算一算時間,就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在北京求學了。 “權學交易”下產生的文憑,不僅敗壞了學風,使我國的學位水準大打折扣;更為那些不學無術、濫竽充數的人提供了升官的台階,而對那些踏實學習、認真工作的人則是一個打擊。經年日久,文憑的軀殼雖在,但已沒有了“含金量”,人們不能不對神聖的學術殿堂產生信任危機。 “權學交易”是雙重腐敗,某些高校也負有責任。一直以來,大學是傳播文化創造文明的聖地。然而,受利益驅動,一些名校也不再是世外桃源,開始為少數領導授予了“泡沫”大小不等的文憑。 與此相反,世界上有許多著名大學是寧願不要資助,也絕不降格以求的。當年,著名的哈佛大學拒絕了斯坦福夫婦的巨額捐贈,喪失了一次發展的機會,但誰又否認這不是保護哈佛教育精髓的明智之舉呢?如今,那對夫婦較勁辦的斯坦福大學經過百十年的修煉,也已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 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劉裕品坦言,高素質、高學歷的領導人的確讓人佩服。但我也了解有的高級領導幹部,他們的能力、工作水準很高,但簡歷上只注有“高中文化”。對他們來說,到大學弄個博士碩士如探囊取物,可就是這份實事求是的“低”學歷,同樣讓人十分欽敬。 重學歷不如重“學力” 專家指出,我們在人事體制方面表現出的某種“唯文憑”和“文憑越高越好”的傾向,對整個社會起著不可低估的導向作用。在西方,一般政府公務員大學本科畢業即可,碩士、博士則多是為從事學術研究而培養。而我國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崗位、職稱評定、職務升遷等都是以文憑為重要依據,這使文憑在實際工作中有了太強的剛性。
新浪網主席吳征的復旦大學博士論文《中國的大國地位和國際傳播戰略》由北京長征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圖為該書扉頁。(多維社) 這種說不清卻摸的著的用人導向,加上學界也滲入了浮躁的學風,進而將文憑視作可以與金錢進行等價交換的資源,為製造貶值的文憑創造了空間。大家一窩蜂地去攻讀所謂的碩士博士,頗有文憑“大躍進”的趨勢。一些學校寬進寬出的作法,使得文憑的信譽大大降低。但是,泡沫文憑畢竟造不出真才子,更不用說具有優秀素質的領導幹部。 對買來的假文憑,好治理。新人進單位是什麼文憑,大家都心知肚明,沒多久,又升了個層次,人事部門稍微了解一下他的學習情況恐怕就可以知道。實在有疑問,甄別證書工作還可請學校的主管部門或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等權威認證部門幫助認證。 說到混來的文憑,接受採訪的專家、學者竟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它們的危害性要遠甚於那些買來的假文憑。這些泡沫文憑的始作俑者是誰,雖然沒有研究,但至少在分析誰該對此問題負責時,恐怕不能只看學校以外的因素。
新浪網主席吳征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證書影印件。這一張博士文憑是怎樣騙來的,將有詳細報導。(資料照片) 上海市政協委員蔣天縱就建議說,要對職稱評定、職務提升、論文評審等實行公示制度,接受群眾監督,有條件的可上校園網站公示,這必然使那些靠“剪刀漿糊”混學位的人沒了市場,文憑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就會大大提高。 朗訊科技貝爾實驗室公關部負責人介紹,他們在挑選人才時,往往會先看他的學業是否與招聘方向對口,看他的個人學習成績如何,然後對被選者作面試,要求應聘者做45分鐘的基礎英文演講,而每位應聘者的表現,絕對不是一張“文憑”所能掩飾的。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多高學歷也會在應聘中露餡。 文憑不能說明一切,真才實學才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用人標準。入世後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看來,用人部門要轉變觀念、提高識人能力、完善用人機制,重學歷不如重“學力”,只有這樣,真正的人才才能脫穎而出。 陳芳、沈文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