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應被墮落的英國文化影響 |
送交者: 咸陽遊俠 2004年11月06日13:15:1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中國不應被墮落的英國文化影響 我小的時候提起英國首先會想到牛頓,丘吉爾,日不落帝國甚至紳士風度,想起環遊地球八十天,想起福爾摩斯,想起足球。可是這個曾經充滿驕傲的大英帝國,現在變成了一個徹底的下三濫國家。從撒切爾夫人倒梅傑到布萊爾,這個國家在國際政治上越來越弱,技術創新能力越來越差,經濟文化方面更是乏善可陳。本文不打算研究英國墮落的原因,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英國的墮落正在對中國產生極其不好的影響,說白了就是擔心英國把中國給教壞了。 現在什麼是英國的文化?現在英國的文化就是娛樂八卦文化。 隨便打開中國任何一個綜合新聞網站,你都會看到很多關於英國的消息,英國文化對當今中國有深刻影響。中國人學到了什麼英國文化呢?我們顯然學的不是霍金《時間簡史》的科學文化,事實上這也不是當今英國的主流文化。當今英國的主流文化,就是以《太陽報》為代表的花邊新聞八卦文化。 很多中國人喜歡看英超足球聯賽,但是的中國新聞媒體顯然對貝克漢姆和辣妹的緋聞更感興趣。如果你在中文網站看到“喬丹”這兩個字,現在它們多半不是指的美國那個籃球天才,而是一位英國艷星!這件事有點不可思議,但是新浪網對“艷星喬丹”的報道簡直到了喪心病狂令人髮指的程度,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每次上新浪看體育新聞總會看到這位三版女郎的消息,她既不是體育明星也不是超級演員,出名完全是因為胡搞亂搞的緋聞!然而不論是英國太陽報還是中國新浪網,對其報道的歷時之長,頻率之高,絕對比英國首相布萊爾有過之無不及! 我不知道英國人為什麼那麼愛看娛樂八卦,反正英國文化的主流現在就是娛樂八卦。英國記者是偷拍跟蹤的祖宗,甚至玩死了他們的戴安娜王妃。美國人談論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英國人談論太陽報。 娛樂八卦本來各國都有,為什麼說英國最嚴重呢?因為英國的八卦文化已經影響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甚至影響到了科學家。某些中國人搞科研是為了發文章評職稱,美國人搞科研是為了能源部的經費,英國人搞科研的理由最不一般,是為了娛樂大眾。 英國科學家早在數年前貝克漢姆還沒現在這麼出名的時候就專門研究過其左腳香蕉球的物理定律,精確計算過如果有一台計算機代替貝克漢姆計算出腳的力量和角度,這個計算機至少得計算多長時間。如果你經常關注,就會發現英國科學家研究的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科研項目: 英國科學家開發出手機防盜打系統,英國科學家稱帶耳機聽電話輻射更強,英國科學家成功再現古羅馬時期女性化妝品,英國科學家稱:50年內設計一張臉不再是夢,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喝茶能夠改善記憶力,英國科學家:夫妻生活最佳時間是每日1時和22時,英國科學家稱首相布萊爾為原子彈受害者。。。。。。 當中國人在忙着宇宙飛船,美國人在思考超弦理論統一物理學的時候,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夫妻生活最佳時間。霍金是英國的物理學家,但英國人更關注這個只有三個手指能動的殘疾科學家的感情生活,英國大眾對他為什麼離婚比他的黑洞理論熟悉得多。 俄羅斯真理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英國科學家,是中國媒體中最道貌岸然而實際俗不可耐的三個新聞來源。 受英國墮落文化影響最大的是哪裡?香港。香港被英國殖民統治數十年,別的什麼沒學會,學會了記者就是狗仔隊。伏明霞梁錦松,田亮郭晶晶,演技怎麼樣無所謂,誰有緋聞誰TM就是明星。香港記者甚至改變了娛樂界的遊戲規則,香港觀眾看電影不看情節不看演技,專門看明星演員,專門看有緋聞的明星演員。在這樣的形勢下演員們沒緋溫就活不下去。台灣最先受到影響,國民黨八九十年代不行了以後台灣徹底學會了香港這套“英式規則”,以至於璩美鳳借緋聞成明星! 香港台灣都是彈丸之地,就算爛透了也無所謂,問題關鍵在於英國文化正在向大陸滲透。一開始是通過港台中轉潛移默化,這樣首先是廣東省開始墮落沒文化。現在內地乾脆越過港台直接向英國取經,太陽報直接轉載,中國科學家直接向英國科學家學習。一時間大陸娛記如雨後春筍,最近聽說北京已經出了自己的娛樂八卦專門報刊,估計不久的將來中國也將有自己的《太陽報》了! 在美國大學的物理系有法國和英國留學生留學生。有一次物理系組織外國研究生學口語,老師教美式發音,一個法國學生聽了之後不幹了:我們以前學的都是英式發音啊!美國老師非常誠懇的說,我建議你還是學美式發音,因為你要搞物理需要錢,但是說實話英國沒有錢。 我們的記者能不能學學紐約時報?能不能多看看華爾街日報?能不能不看太陽報?新浪網能不能不再追蹤艷星喬丹? 像英國這樣一個濫國家,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到底有什麼值得妞妞同學不惜冒着父親大人腐敗被曝光的風險,忍受着《時差七小時》的巨大痛苦去留學的?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3: | 我所知道的張光斗與黃萬里 | |
2003: | 一流博士從何而來 | |
2002: | 盧瑟福--近代原子科學的奠基人 | |
2002: | 當不了教授,就別當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