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揭开宇宙和生命的玄秘:20年300万《道德经新论》网络发布
送交者: maoxiaopu 2014年11月29日15:22:0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揭开宇宙和生命的玄秘——300万字《道德经新论》网络发布


何谓“道”?宇宙的起源、本根、归宿;万有的路向、原理、依准。

何谓“德”?众生的本相、本质,生命的由来、根据。

何谓《道德经》?讲述宇宙和生命的经典。


老子描述和讲论的宇宙真相和生命真谛,是在“虚极静笃”中直接“看到”的,不是通常以为的想象、虚构、思辨、推测。

老子的“虚极静笃”与佛陀的深度禅定是一致不二的,两人的生命论内容,在根本方面也完全一致。


宇宙和生命概述:

一、“道、象”、物质、循环生演

1,“道”是所有实物的始源、本根、归宿,永恒存在、性征不改。“道”实即立体蛛网状的“象”网,处于反复胀缩、永恒循环过程。在扩张阶段是天体、万物生出繁衍的阶段,在收缩阶段是天体、万物消弭的阶段。“象网”非常细微、高速振动、各向延伸、均匀分布。

2,所有微细实物,都不是点状实心,而是闭合丝线样式(类似于超弦理论中的弦段)。“道生一”的“一”就是稳定的象网“碎片”,“一”具有类似于自然界“电”(或磁)的性质,是电子的深层构造单位。也是后续所有生成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3,宇宙是整体有序的,“象网”对一切事物均有牵拉作用,这类似于物理学的万有引力(“象网”还有推拒作用,类似于虚构的万有斥力)。“象网”和“一”均有电磁性,所以电磁作用是最基本的作用。牵拉和电磁都是象网或通过象网的,所以,“象网”包括“一”是秩序的根据,是“熵减”的由来。同时,物理学的四种相互作用(或者另外的分类)统一于“象网”,“象网”是大统一、终极统一之所在。换言之,大道就是终极统一、根本统一。

二、生命、“情、德”、反复生灭
1,生命的本始老子称作“情”,这是因为“情”能够滋生情感、欲望。生命在其本始状态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我完足、不需要借助于其他东西存在、活动。此时的基本特质是“无名无知、无欲无求”。

2,在宇宙开端中,存在无数的“情”,每个“情”在能力(潜能)、状态等方面是等同的,唯一的区别是各自的“信”不同,凭借着“信”(可以当成个体标识)可将每一个“情”区分开来。

3,当宇宙(大道、象网扩张)开始生演之后,“情”受到外境诱激,产生了情趣、愿欲,从而有了逐取容摄外物的行为,于是生命机体开始出现了。随着宇宙生衍的继续和繁杂,生命机体的形态、机能也日趋复杂。

4,生命机体都有死亡,死亡是“情”与身体的分离。分离之后,身体成为单纯的实物,“情”如果不再对外物有情趣欲求,那就复归本来的状态了,此即佛陀的涅槃解脱,也即老子1章的“常无欲,以观(呈现)其眇”。如果继续有欲望有情趣,那就会寻找合适的场所,再次组建机体。此即佛陀的轮回流转,也即老子1章的“常有欲,以观其徼”。

5,具有欲望、情意的“情”,与原始本真的“情”相差很大,故老子另外起了个名字,这就是“德”,谓其能得(能够容摄实物)、效仿(能够依循大道和实物性理)、惠泽(养护滋育身体)。“德”是生命的本相、本质,是生命机体之所以具有生命现象的根据、凭靠,对身体有着“长育亭毒养覆”之能效。

6,“德”是人们常说的“心灵、精神、心性、灵魂”的本体、实体。在人生社会、交往相处中,人们的心性、气质、行为、情感等,实则就是“德”的呈现、发挥,所以,伦理品德乃是“德”的外显、显相。


人生和社会概述:

1,“德(或情,下文并列使用)”和身体:

所有的生物(指有情生物)都是原本等同的“情、德”建成的身体,是“情、德”对外物外境具有情意欲望后,寻找合适的物质处境、逐取容摄外物,并予以组织调理的结果。身体是“情、德”的物质化显相,也是“情、德”进一步展现自我的凭借(比如各种情感情绪、意志欲望、感受体验、认知思维等都需要通过身体来实现)。
“情、德”在身体中,具有两类基本天能。一类是对身体的调养维护(为方便理解,无妨将“德”当成灵魂),一类是通过身体展示自我“情欲名观(即情感情意、欲望意志、认知思维、感受体验)”。前者通常无法知晓,后者就是人们熟知的心灵本能、精神活动。两种天能本性具有一定的冲突,当心灵活动过繁过烈(情欲炽盛、大喜大悲等),必然影响“德、情”对身体的调养维护,使得身体活力生机和协作和洽出现障碍。

2,人生意义和追求:
身体的健康存活、“情欲名观”的展现,是人生的根本意义、也是终极追求。简单说,人活着就是“德身”(心身)和谐、安度一生。如何使得身体健康呢?首先,维系身体的物质和处境正常和充裕。其次,上已述及,“情、德”的呈现活动和调养活动存在一定的冲突,因而,必须将呈现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再次,“情欲名观”呈现活动过繁过烈,必定意味着人际相处中,冲突纷争的频繁激烈。这必然会对身体直接有损(间接的损害则是通过情绪等影响身体)。最后,人们追逐名利、贪图享受,一方面会导致各种争斗,另一方面本就意味着大量的身心付出、身心疲累。所以,追逐和享受也需要限度。
所以,若要达到身心康泰、德身和谐,就需要采取一种老子所说的“中、和”之态,也就是“知止知足、恬淡超然、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等等,而这恰与大道性理等同或相近,所以,依道而行就是实现人生意义以及价值追求的坦途。

3,与道合同、复归本初:

对有志于复归本真、涅槃解脱者来说,正确的并且也是唯一的途径,就是绝灭“情、欲”,即对外物外境没有丝毫的依恋眷顾、欲求爱取。如此则不会摄取外物组建机体。对现世之人来说,就是内心深处达到无情无欲的境地。至于“虚极静笃”和深度禅定,只是体证洞晓真相的方法,绝非解脱复归的法门。当然,如能达到“虚极静笃”,那么更可坚定修行的信念决心,而且在修行实践中不会出错。

4,社会自发组织和被控组织:
人类早期没有什么人文创制,因而人类以纯粹的天德自性生存活动、交往相处。这时会自发组成有序社会,该社会的秩序是良性的稳定的秩序,其中的每一个体之 “德”都醇厚信实、天真质朴。本书将此社会称为天德社会(即老子的“上德”和“下德”社会)。但随着人文创制的增进,天德渐趋嬗变异化,比如诚信变成虚伪狡诈、自然欲求变为宰制压制、贪婪无度等。社会中也出现了强力者、智谋者,他们仗恃强势和智谋,驱动别人实现自己的私利私欲,于是社会分层、等级形成、私有普遍、人各为己。这时的秩序就是被控秩序,社会组织则是被控组织,此时的秩序是恶性的、不稳定的。在老子这里,精英人士,是社会趋向败毁离乱的罪魁祸首。老子提出的社会改良,也是从精英人士入手。

5,知常明真、辅“自然”、不妄作:
老子的“常”和“自然”都是指本性、规律,是恒久普遍的自性机理。除了人类之外,自然界和植物动物都是根据自性机理、依从法则规律生存活、运演关联,所以人类灾难深重。老子的“不敢为、不妄作”、“自然”、“无为”,就是不要在本性规律之外妄自兴作、肆意妄为,否则自招祸患、自遗其咎。人类的“常、自然”,除了身体本能之外,实际上就是心理秉性(“自然德性”、“天德自性”),而这可以通过“以身观身”相互推得,可以通过内省体验洞明通晓。需要注意,许多通常人们所说的人性、本性,实际上是后天处境引导塑造之果,比如自私、嫉妒、虚荣、虚伪、巧诈,以及利他、奉献等等。关于人性、本性,详见第三篇各章,尤其是老子德性论、老子心灵学、老子认知论等。


拙作《道德经新论》(副标题:揭开宇宙和生命的玄秘),全书计分九篇,共300万字,历经20年,已于日前完成。兹发布于网络,供有兴趣者参研、指正。

下载链接:
1,百度云盘:http://pan.baidu.com/s/1kT9kXAR
2,天翼云盘:http://cloud.189.cn/t/b6rumejUfIni
3,360云盘:http://yunpan.cn/csdM5RZcTEHuf (提取码:99a8)

三个网盘文件一致。下载后请对比
                             MD5值:7415C8E37A6D817477F27D8E562C5FEF
                             SHA1值:D7C79ED4B837B07DC24158E889DE3A9F4B614763
压缩包中提供了三种文档格式。第一是WORD版,第二是HTML版,第三是PDF版。阅读时根据个人喜好。
压缩包中另有检索软件等。

另可参考本人博客:http:///3178680977
                                http://mmkkjjmmxxpp.bokee.com/                              

著者声明:
    1,著者并无出版之想,请勿为此费心。
    2,任何个人和团体,在非商业、非获利前提下,可以任意复制、交流、引用,且无须征得著者同意。
    3,欢迎各学科研究者、各行各业有兴趣者,在本书基础上深化研究。同时欢迎对本书的不足和错谬之处予以指正、修订。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在美肯定他人的个体更容易适应环境。
2013: 内部购买力是怎样被破坏的
2012: 当年的知青民办教师给她学生的一封信
2012: 一滴反射阳光,细微之处见未来,为国捐
2011: What is the core value of
2011: 圣经里怎样论及生命?(七)
2010: 国家地理镜头下的朝鲜(ZT)
2010: 《新京报》:“肖氏反射弧”何以国际领
2009: 创造还是进化?
2009: aa881:从中国学生不会玩“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