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老子与粒子物理比较
送交者: maoxiaopu 2015年07月08日07:01:3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一篇第五章的第二节。有些内容需要结合该篇另外章节理解(网友如果快速阅读,不清楚之处可以跳过。另外此节的“象”就是“道”)。



二、老子与粒子物理学比较

1,道(象)与真空、场、以太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况

1.2 象”与真空

1.3 “象”与场

1.4 “象”与以太

2,道(“象、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

2.1 形态与结构——象、物”与丝弦、点粒子

2.2 形态与结构——“一、二、三”与丝弦、点粒子

2.3 “一、二、三”与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征

2.3.1 大小、稳定性、寿命

2.3.2 振荡、旋转、移动、碰撞、运动的永恒性

2.3.3 产生、消亡、转化、统一性

2.3.4 质量、能量、质能守恒、质能关系、连续性、量子化

2.3.5 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

3,“象”与四种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统一场、波动与传播

3.1 强、弱相互作用

3.2 电磁相互作用与电磁波

3.3 引力相互作用与引力波

3.4 统一理论

4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对应关系探讨

4.1 “一”与电子、电磁性

4.2 “物”与短命粒子

4.3 “三”与质子


二、老子与粒子物理学比较

1,道(“象”)与真空、场、以太

宇宙最开始只有两大类存在,一是“象”和“物”,这是所有实物的始源和本根。二是“情”以及“情”所具有的“信”,这是所有生命的始源和本相。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况(参见前文有关分析)

永恒不易:“象”至始至终都存在着,是自我同一的存在。这就是说,在恒久的过去、现在、遥远的未来,“象”保持同一、一直存在。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以下所述的几个特性,也都是永恒不易的。

绵延均匀:“象”各处延伸,均匀分布,遍布于宇宙之中,贯穿于物体之内。

芒忽闪动:“象”永远都在闪动不停,活力永恒。因其疾速闪烁,所以整个“象”呈现出隐约模糊的不定状态,犹如疾速振荡的琴弦,高速运转的车轮。

纤细轻柔:“象”是宇宙中最为纤细微弱、轻柔绵软的存在,具有柔韧性、粘合性。“象”可以进入任何坚固致密之物的内部而畅行无阻。所谓柔韧是指可以拉伸、弯曲、卷缩,但也可以恢复原状。所谓粘合性是指在断裂离散后可以再行结合粘接。

伸张收缩:“象”具有整体性的周期循环的特点,即胀缩循环。这实际上就是宇宙往复膨缩,更准确说就是空间胀缩循环。详见“老子与科学宇宙论”一节。

“象”的样态:“象”是丝网或蛛网那样的立体形态,即由宇宙间最纤细轻柔的线状物结成的立体网状结构。但因其高速闪烁,呈现出模糊不清、隐约不定的茫茫然状态。

“象”的其他特性:“象”是联结宇宙天体、宇宙万物的纽带(详见下文四种相互作用);“象”在闪动中产生瞬间生灭的纤细实物(详见下文基本粒子);“象”在扩张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稳定的纤细实物(详见下文基本粒子);“象”具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作用(详见“老子与宏观宇宙”一节的有关论述以及该节末尾对此段的简要说明)

1.2 “象”与真空

1真空不空与“象”。物理学中早前的真空是绝对空无,但量子场论诞生后,真空概念发生了改变。目前普遍认为真空不空,充满着各种“场”。这个看法与老子相通。老子虽未言及真空,但他的“无”(即“道”、“象”)却与真空相近。老子的“无”绝非全然空无,而是指“道”处于没有稳定纤细实物的状态,即始源状态和本根(“道”现今依然存在,本性不改)状态。在老子这里,宇宙间没有绝对真空、没有绝对之“无”。“道”亦即“象”到处存在,只是深隐不显、不可以通常方式察知。

2,真空振荡与“象”。物理学认为,真空中的各种量子场无不处于振动之中,但基态周围的振动不产生观测效应。这个看法与老子一致。“象”就处于永恒的闪动之中,而且无法感知。不过老子这里空间或者说真空中只有“象”,而物理学则有许多种场。

3,真空涨落与“象”。量子场论的真空涨落是指各量子场相互作用期间,会有瞬间生灭不可检测的虚粒子出现。真空涨落和虚粒子起先是为了解释粒子现象而提出的假设,后来慢慢认为虚粒子也是真实存在的(真空涨落是研究者的共识)。真空涨落与虚粒子与老子的“象”以及“象”在闪动中形成的倏忽不定、刹那生灭、非常纤细的“物”是相通的:

“象”处于永恒的晃动闪烁之中,这与真空涨落相近。区别在于,老子“象”的晃动实则就是物理学中的“场”的振动、振荡,而通常所谓的真空涨落并未指出是怎样的涨落、没有论及振动。若参照老子的“象”,就可以确定,真空涨落就是“象”的振动、也就是“场”的振动。

“象”在闪动中生出了“物”,此“物”瞬间生成、刹那消解(复归于“象”)这与猜测中的虚粒子情形相同。不过,必须注意,虚粒子虽与老子的“物”相仿,但老子的“物”与后来产生的稳定纤细实物如“一、二、三”(这里仅指其中的纤细实物,不涉及存在层面,下文除非另行指明,均放此)是不同的。假如依据老子,那么虚粒子也应与实粒子不同,而且虚粒子也不能转化为实粒子,这是因为“物”没有转化为“一、二、三”,比如,“一”是“象”扩张到一定程度直接生成的,而不是“物”转变为“一”。

4,“象”与真空极化。量子场论的真空极化是指量子真空场与粒子具有相互作用,导致一些物理效应。这与老子虽然可通,但差异或许更大(要想说清楚,可能颇费笔墨,因为量子场的理论体系与老子具有根本性的不同,况且极化中产生的粒子只能对应老子的“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稳定的纤细实物。虚粒子倒不存在什么障碍)

5,“象”与真空相变。量子场论的真空相变是指真空的对称性发生突变导致真空态变异。真空相变主要是为了解释科学假设诸如宇宙早期暴胀和夸克被幽禁而提出的猜想。这应该与老子没有相通之处。因为对称性是物理学中特殊的概念,整个五千文中未见对称性意蕴。

6,“象”与真空对称性破缺。与上文真空相变同样,与老子没有相通之处。

物理学中的真空其实还处于科学假设层面,这是因为无法观测和确证。只是因为真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能间接证实(逻辑推理方面的证实而非观测证实。一个现象的发生必有原因。现象是可观测的——诸如各种效应。但引起现象的原因尚无法观测,该原因虽未经实验验证,但完全可以推定其必然存在),所以多数研究者当成真实的存在。借助于老子,我们倒可以说,物理学的真空是确实存在的,其关于真空的各种假设也有部分正确性,比如虚粒子就是真实存在的。另外,物理学的真空是量子场最低能态,这倒与老子不甚相合(或许可以这样看,假如某区域中没有稳定的纤细实物活动、也没有另外的振动传入,只是“象”及其“物”,倒是可以从能量角度说,此区域“象”的能量最低),主要是因为两种体系难以通约、不大对应。更重要的是,真空是量子化的真空,这与老子大异。

1.3 “象”与场

1,空间分布。场被认为是分布于全空间之中,可延伸至无限远。这与老子的“象”完全一致。

2,不可观测。场无法直接观测,只是从宏观或微观效应(如引力场、电磁场)推测出应该存在场。不可观测的场与至为隐微的“象”也是完全一致的。

3,场与粒子。场比粒子更根本,粒子是场的激发态,当场退出激发态时,粒子就消失了。这与老子的“象、物”关系是一致的。“象”是“物”的根源、“象”在闪动中产生了 “物”,“物”又可复归于“象”而隐没。不过在细节上还是有所区别。在老子这里,“物”是“象”在闪动中生出,本就不稳定,具有复归的本性。而在场论中,粒子被看成场的激发态。当然,场的激发与“象”的闪动与也大略相通(倒可以赋予场的振动性,物理学中似乎没有讨论过场的振动)。场退出激发也可以认为是“物”自行复归。

这里重要之处是,参照老子“象、物”关系,可以确证场确实比粒子更基本,场可以独自存在,不是粒子产生场而是场产生粒子。另外,场与粒子可以相互转化。

4,场之间相互作用。场论认为空间中充斥着各种场,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与老子迥异。若果用场论的观念来看老子,则场只有一种,就是“象”,别无其他场,更无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之所以有这种巨大鸿沟,乃是因为老子的“象”功能效用比场丰富得多。

5,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场论认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场,即量子化的场进行的,实则是各种媒介粒子的交换。这也与老子大异。老子没有详细阐述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但可以确定, “一、二、三”与道亦即“象”之间实有作用和影响,并且主要是后者作用于前者。如果从场论观念考察,即将“象”当成场,那倒勉强可以认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场的。可场论是量子化的,其媒介粒子与老子也无对应。在交换中,媒介粒子是瞬间生灭的,这倒与老子的“物”相近。

综言之:与真空一样,场也没有直接观测到,仍属科学假设。但从效应来看,场必然是存在的。根据老子,我们可以确证:场确实存在,且比粒子更根本,是粒子的来源和本相。然而,场论中的场是量子化的,且有各种场分布于空间中,其相互作用被假定为媒介粒子的交换,这都与老子不同。事实上老子的“象”远比场的内涵丰富,涵摄了场而远超出场,两者没有多少可比性。

1.4 “象”与以太

以太假说与“象”有相同相近之处,但差异更多更显著。以太被认为是稀薄透明的流质,遍布空间、绵延不断、深入物体内部,是传播光波、电磁波甚至引力的媒质,这与老子的“象”相近(后文将表明,“象”也是波动的传播媒介)。但老子的“象”乃是宇宙本根,产生了实物微粒,并且是引力的本质(见后文相互作用),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以太所不具备的。

2,道(“象、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


2.1 形态与结构——“象、物”与丝弦、点粒子

弦论之前,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都被当成点状粒子。即使基本粒子具有更深一层的结构(比如夸克假说),那么深层粒子仍然作为点状粒子对待。点状粒子是理想化的粒子模型,起源于日常经验和古旧的原子论假设。目前最精密的显微镜,也只能直接看到原子级别的模糊轮廓,亚原子粒子是看不到的。

弦论提出了基本粒子的弦结构,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弦具有弹性,可以拉伸、扭曲,甚至可以断裂和结合。弦的断裂或弥合就是弦之间的相互作用。弦有开弦和闭弦两种基本形体,处于振动状态,不同的振动方式下呈现为不同的粒子。可以看出,弦论与老子的“象”、“物”很相似。

本书之所以能够将“象、物”以及“一、二、三”确定为丝线结构,首先是受到弦论的启发。点状粒子深入人心,以致笔者在很长时间内从未设想过丝线、蛛网这样的形态——虽然五千文中的相关表述本就意味着这样的形象。在90年代后期首次晓得了弦论的观点,促使笔者开始重新审视五千文的有关章节,从而趋向于丝线、蛛网样式。其次,若干年后,笔者重新研究老子五千文时,阅读了吠陀经典中的《无有歌》,其中就有“绳索”之类的表述(详见本书第九篇“老子与吠陀”一节),这样,笔者才毫无疑义地最终确定了“象”就是丝网、蛛网状的立体网状样态

“象”是丝线或蛛丝那样的联结而成的网状结构,在空间中绵延伸展,处于永恒的晃动之中。“象”在闪烁中生成了“物”,“物”必定是丝网破裂产生的纤细实物(“象” 因其疾速振动呈现为整体性的模糊隐约之状,一如高速振动的琴弦,故老子谓之“象”。“象”与“物”对举,那就表明“物”与“象”在表观上不同,结合“物” 的文字含义,可以确定“物”是具有自身外沿和形状,可以分辨、相互分离的结构。“象、物”的区别犹如清水与其中的气泡),因此,“物”必定是线状结构、线状形态。

那么“物”究竟是什么样的线状结构?基本可以排除这种情况:即“物”是一小块丝网围成的网球样态——也就是空心球网甚至是带毛刺的空心球网(为何排除这种情况,本书也没有确切理由。当然我们也不完全排除这一可能)。因此,“物”应该是丝线段形成的某种结构。我们知道,“象”具有柔韧性和粘合性,也就是具有可拉伸、可收缩;可卷曲、可扭转、可恢复;可断裂、可粘接的特性,所以,我们推测“物”应该是闭合的圈。当然,不排除是一小段丝线,甚至其他形态。

总之,“物”必定是丝线段结成的结构,并且很可能是圈状结构。

“象”生成了无数的“物”,我们认为这些“物”都可能是圈状结构,并且是相似的——假如不是全同的话。

“象” 所生成的“物”是不稳定的,瞬间生灭隐现。这种不稳定应该是“物”本身的结构造成的,也就是说不稳定是“物”自具的本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天性(内禀特性)。因而“物”这种圈状结构具有自我开散的特性,开散之后就与“象”弥合,成为“象”的一部分,这就是“物”的“复归”、“物”的消失。这种不稳定的内禀特性应该与象网在扩张和收缩阶段的张力(拉力)有关。在宇宙最初和最终阶段,象网张力或拉力出于极端状态,故其破裂后形成的“物”不可能长寿,只当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破裂生成的“物”才会长寿,这就是“道生一”,“一”是稳定的纤细实物构成的存在层面,见后文。

除了不稳定特性造成的复归、消解,还必定有“物”之间的碰撞、“物”与“象”的碰撞造成的复归、消解。这是因为“物”处于“象”中,“象”在疾速闪动中必定会碰到“物”;“物”是散乱且迅疾运动的,必定也有碰撞之事。

“物”会不会有晃动摇摆现象呢?我们认为应该有。一方面,“象”本就在闪动,其破裂的丝段形成的“物”应该继承了这种闪动。另一方面,“物”受到“象”闪动的影响,必然也会晃动摇摆。这就是说,无论是哪方面情况,“物”自出生起就在晃动摇摆。这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振动。

“物”会不会旋转呢?我们认为应该有。一方面,“象”处于拉伸状态,其断裂之后形成的圈状物大概会旋转。另一方面,“物”受“象”晃动影响而旋转。再一方面,“物”相互间碰撞造成旋转。

“物”这样的丝线圈状结构会不会有内在的扭曲呢?这个不好推断,很可能没有。

“物”在碰撞中会不会有结合现象呢?这倒很有可能,因为“象”具有粘合性。不过即便结合也是不稳定的,依然瞬间生灭。

“物”有多大呢?构成“物”的丝段其直径有多少呢?这无从知晓。不过老子讲过,“象”是宇宙间最为细微和柔缓者,因此,目前所能观测到的至微粒子,肯定不是“象”、“物”尺度,应该比“象”、“物”尺度大好多数量级。

综上所述,“物”是丝线结构,很可能是圈状,个别也可能是丝段样。“物”并不是点状粒子。“物”具有不稳定的本性,瞬间生灭。生成后在空间(亦即“象”中)疾速运动,并且还有摇摆、旋转的现象。“物”之生,乃是“象”之破裂而卷曲闭合,“物”之灭,乃是开散而弥合于“象”。

弦论仍然是量子化的理论,因此与“象”的情况不合,倒是与“物”的情形相近。不过弦论认为,弦的不同振动态就是不同的粒子,这与老子是截然不同的。这首先是因为,老子的“物”都是瞬间生灭的,而弦论中有稳定粒子。其次是因为老子的“物”具有许多动态特征,诸如疾速移动、旋转、摆动(摆动大略相当于物理学的振动),而弦论只提到振动态。弦论认为弦有开、闭两种,而我们推测老子的“物”很可能只有闭合一种,也许有个别的丝段样即开弦样态。弦论认为弦可以结合和断裂,这倒与老子的“物”以及“象”的情形基本一致。弦论还认为弦的尺度是普朗克数量级,不知道这个尺度与老子的“象、物”尺寸是否相应。弦论认为弦的张力(拉伸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趋于无限时以过渡到点状粒子,这与老子没有对应。超弦理论中,弦还具有超对称性,这也与老子没有对应。

由于“物”瞬间生灭,这与物理学中共振态粒子以及一些寿命很短的粒子之情形相近(也许,场论中假设的虚粒子就是加速器中产生的共振态粒子。不管怎样,“物”与它们相近)。我们推测,很可能“物”与加速器中的新粒子以及实验室、自然界中刹那生灭的粒子有某种对应关系,具体分析见后文。

2.2 形态与结构——“一、二、三”与丝弦、点粒子

先看“一”。

“一”是“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生成的稳定的纤细实物。之所以如此断定,是因为,如果“象”从头至尾都在生“一”,那就无法避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而宇宙没有明显的衍生阶段,从而天地万物是从头至尾都存在的(宇宙成为稳恒态宇宙),这就与老子的表述不合。

“一”中的纤细实物是实物中最为稳定、寿命最长的,“一”在“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生成(道在胀缩循环中的扩张阶段,即宇宙创生阶段),在“象”收缩到一定程度时消解复归(化为“象”。这是指道在胀缩循环阶段中的收缩阶段,即宇宙消亡阶段)。“一”的寿命仅次于道(“象”)。当然,这未必是说“一”中的每一个纤细实物都是如此,推测在一定条件下(比如激烈碰撞,比如“象”在局部区域收缩到一定程度),“一”中的纤细实物或许会消解而复归于道(“象”)。

“象”为何扩展到一定程度才生成稳定的“一”呢?我们推断与“象”的柔韧性有关,用物理学的术语就是与张力(甚至扭力)有关。早前的“象”所生之“物”都是不稳定的,当“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象”因为拉伸而张力发生变化,此时的“象”在破裂之后产生的丝线结构能够稳定存在,不会自行开散,一般也不会因为与“象”的碰撞、与“一”中其他粒子的碰撞、与道所生之“物”的碰撞而消解复归。

“一”中纤细实物也是丝线结构(“一”与“物”一样,必定也是“象”破裂而成),推测应该是闭合圈状样态(或许就是一个小圆圈)。可以肯定,“一”绝不是点状粒子。与前文对“物”的阐述相仿,“一”也在疾速移动、具有一定的旋转、摇摆特征。此外,“一”的移动、旋转、摇摆等特性或许比“物”要低一些,因为他们很可能比“物”大。“一”也会受到“象”的闪动的作用影响,也会在运动中与“物”、“一”中其他粒子碰撞(与“一”中其他纤细实物碰撞时可能会发生粘合联结,但这种粘合应该不稳定,只当道继续扩张到一定程度后,这种粘合才会稳定,这就是“一生二”),但“一”仍会保持自身,一般不会消解而复归于“象”。“一”的移动、旋转、摇摆并不固定,会在碰撞等作用中改变。

这个看法的理由是:“象、一、物”都是老子在虚极静笃中直观到的事实。老子用“象”这个词,寓意其隐约模糊、不能分辨;用“物”这个词,寓意其具有形体、可以分辨看清;用“一”这个词寓意其稳定且是后来纤细实物和万物的基元,更重要的是,用 “一”这个词,寓意其轮廓清晰、结构明朗,是确定的、稳固的、清晰的纤细存在。当然,这是本书的推测,但我们认为老子原意基本如此。既然“一”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么与“物”相较,则其移动、旋转、摇摆等不会如“物”那样剧烈。

然则“一”中的纤细实物为何不是小球状或近似点状形态呢?“象”网不是有粘合性吗,为何破裂后的丝段不能粘成一团呢?这是因为,首先,假如“一”中纤细实物可以凝缩成没有空隙的球团,那就很难舒展开来,在宇宙的回缩阶段,“一”很难复归于 “象”。其次,“象”网是丝线样存在,其破裂之后不会形成没有空隙的球团,最多只能是近似网球表面那样的空心球网,但这种结构恐怕不可能形成。最后,如果 “一”可以凝缩成球,那很难避免整个“象”网收缩成实心大球,从而宇宙不大可能演变了。

“一”中的纤细实物有多少种类呢?是唯一的一种吗?有两种情况。其一,只有一种。但分两种情况。一是结构大小等相同,可以视为全同。二是结构相似,大小不一。第二种情况或许可能性稍大,因为无法确定“象”裂解后的小丝段长短一致(即便确实是第二种情况,也绝不会有许多个尺寸。因为太大的直径,其稳定性必然差)。其二,不止一种,结构和大小均不等同。我们认为第一种可能性大,第二种要小一些,也就是说结构相同(或相似),大小一律(或不一)。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一”中的纤细实物必定是宇宙中结构最简单(不可再分解)、形体最微细(除了“象”之外),是所有后来实物的基本组成单元。就此而言,“一”才是基本粒子。

“一”生“二”会不会是所有的“一”全部结合成无数的“二”呢?是不是就没有“一”了呢?肯定不会。老子的“生”不是“变”,而是如母亲生育子女那样,自身依然存在的。下面的“二、三”也是如此。

关于“一”,另请参考前文有关讨论。

另外,由于象丝具有弹性(柔性),而“一”又是象丝破裂后的闭合结构,可以推测,在“一”形成时,象段必有回缩现象,因而“一”的周长比破裂前的原象段要小。参见下文“三与质子”的末段。

综上所述,“一”是丝线结构,很可能是闭合圈状,并不是点状粒子。“一”非常稳定,寿命仅次于“道”(象),在与“象”、“物”、“一”中其他纤细实物的碰撞等相互作用中,能够保持自身,一般不会消解。“一”在空间(亦即“象”中)运动,并且还有一定的摇摆、旋转甚至振动现象。“一”中纤细实物结构最简单、形体最微细,是所有实物的基元,可谓之基本粒子。“一”中纤细实物可能只有一种结构,即闭合线圈样态,但直径大小可能未必全同。但假如“一”具有不同结构,那每种结构必定是最为简单的。

再看“二”。

“二”是“一”的生成物不是道(象)的生成物。“二”中的纤细实物必然是“一”中纤细实物联结而成,因此也是丝线结构而不是点状粒子。由于“一”是圈状物,因而,“二”应是圈状物的某种结构,很可能是8字那样的结构形式(“象”丝有粘合性),当然也可能是套圈那样的形态,或许还是管状样态(两个或多个闭合线圈粘合在一起),甚至是其他结合态。

“道生一”之后,应该立刻开始“一生二”(下文“二生三”同此)。但是首先,“道生一”的速度不是非常快,也就是说“象”网的破裂不是随时随地疾速发生的,所以宇宙中 “一”的数量是缓慢增加的。其次,“一”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密度不够高,是缓慢增加的,所以在一定阶段,“一”在碰撞等作用中而结合成的“二”非常少。只是在后来,随着“道生一”的持续进行,“一生二”的速度会加快。再次,也可能因为象网的张力和振动的原因,使得最初生成的“二”并不稳定,只在象网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二”才稳定下来、不再复归于“一”。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即“一生二”是在大道扩张到一定程度后才进行的,原因应是象网张力和振动。

“二”也在“象”中运动。大概也有旋转、摆动等运动形式——如果有,其剧烈程度比起“物”、“一”来要小。“二”的移动、旋转、摇摆也不固定,会在碰撞等作用中改变,但这种改变也必“物”、“一”要小一些。

“二”是稳定的纤细实物,其寿命仅次于“象”、“一”。“二”也会会受到“象”闪动的作用影响、也会与“一”中的纤细实物碰撞作用,还会与“二”中的其他纤细实物碰撞作用。但“二”在这些碰撞作用中,一般会保持自身(不排除在剧烈状态下的分解),不会消解而复归于“一”。

“二” 有多少种类?是两种吗?“二”仅仅是由两个“一”中的纤细实物的结合态吗?这些都不易断言。假如“一”仅有一种结构、仅有一个种类,那我们推测“二”大概也只有一个种类、一种结构。但不排除有两个以上的种类和结构,因为“一”中纤细实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合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结构、成为不同的种类。假如 “一”有多个种类、多个形态,那么“二”必定是多个种类、多种结构形态。

那么“象”在“一生二”中就不起作用了?显然不是。“象”到处存在、连绵不断、振动不止,对所有的生成物都有作用,包括“一”。所以“一生二”必有象网的作用在内,至于起到什么作用,倒很难揣测。

关于“二”,另请参考前文有关讨论。

综上所述,“二”中纤细实物也是丝线结构,是“一”中纤细实物的某种结合粘结态,不是点状粒子。“二”的寿命没有“一”、“象”长,也不如“一”稳定,应该会在特殊的剧烈状态下分解而变成“一”。但一般而言,“二”是稳定的,在普通的运动、碰撞中保持自身,不易分解。“二”的种类和结构形态很可能是一种,当然也可能是两种以上。

再看“三”

“三”是“二”所生(原因见前面对“一”、“二”的分析)。“三”的基本情况与前文介绍的“二”相仿。这里分析三个问题。

其一,“三”中纤细实物的结构和种类。假如“二”是单一结构、单一种类,那么“三”可能也是单一结构、单一种类(不排除“二”以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的结合态,如此,就不是单一结构和种类了)。假如“二”是多种多结构,“三”必定也是多种多结构。与前文推测的相应,我们认为,“三”可能只有一种结构、一个种类。

其二,“象”和“一”在“三”生成中的作用。“象”必定起到作用,原因如前述对“二”的讨论。“一”在“三”的生成中是否起到作用以及起到何种作用尚难以断言。有一种可能,即“三”中的纤细实物也有“一”和“二”中纤细实物的结合态。也就是说,除了“二生三”之外,还有“一、二”生“三”。

其三,“三”可能是立体结构。这是因为,“三”是天地万物等具体实物的基本组成单元(“一”当然是所有纤细实物的基元、根基,但“三”却是后续生成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犹如质子那样)。至于“一”,应该是平面结构,而“二”可能是平面结构、也可能是立体结构。

“三” 之后,是否还有“四、五、六”之类,就无法确知了,老子原文是从“三”直接到万物。很可能是这样,“一、二、三”代表着非常深隐微细的存在层面,并且是各自稳定的、具有自身明确结构和形态、自身独特性质的纤细实物。此后的实物——包括纤细不显、难以察知的实物——都是“一、二、三”以不同的方式结合聚集而成,他们可能比较稳定也可能不太稳定,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容易分解为“三、二、一”。若果这个看法属实(我们认为基本真实),那么“一、二、三”就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粒子,当然“一”是最基本的,是基元、是所有实物性存在的基础。而“三”应该是具体实物(包括各种显现实物)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原文“三生万物”得出的推论)

这样,宇宙中存在着基本构成单元,分别是“一、二、三”,再加上“象”以及“物”,共同形成了深隐不显的存在层面。其中“象”及“物”可以称为“又玄”层面或“无”层面或“道”层面,这个层面是始源、本根。而“一、二、三”则可以称为“玄”层面或“有”层面,这个层面是基础、元质。

就在如今,这些层面依然存在且自性不改,道(象)依然在芒忽不定,闪烁不停,“物”忽隐忽现、瞬间生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仍在不断进行。现今的宇宙中,道(象、物)、“一、二、三”同时存在,但因为过于细微,人们无法感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深隐层面的情形。“象”在闪动、“物”在生灭,一片芒忽景象。在这隐约模糊的景象中,有各种具体明晰、结构稳定、大小形状不一的纤细实物在散乱而急速的移动、旋转、摇摆,他们在凌乱的碰撞中改变方向、速度,结合联接又随即分解。


2.3 “一、二、三”与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征

2.3.1 大小、稳定性、寿命

从前述分析可知,由“象”开始,到“一”、“二”、“三”,形状逐渐增大、结构渐趋复杂。

“象”是宇宙间最纤细微弱者,以老子虚极静笃的心境去直观远视,尚不能确切分辨,只看到疾速振荡中的茫然隐约、模糊朦胧景象。那么“象”中的丝线,其直径大约是多大呢?这无从推断。我们认为,丝线的直径,比我们今日所能观测到的最细最小的粒子尺寸要小许多倍。

“象”虽然有破裂之事,但在整体上却是永恒长存的,是宇宙间最长寿的不生也不灭的存在,也是宇宙中最稳定的存在。

“物”也是极端微细的实物,它是有确切边界和形态的可以分辨的瞬间存在,其整体尺寸肯定比“象”的丝线直径要大许多。但可能比“一”中的纤细实物小(也可能更大。或许是这样,有的大有的小,不是一律的)

“物”的寿命是最短的,是最不稳定的,瞬间生灭、刹那隐现。这与粒子物理学中假设的虚粒子、高能加速器中观测到的共振态粒子相近。

“一”应该比今日所观测到的基本粒子尺寸还要小许多,由“二”到“三”,或许逐渐接近已知的基本粒子尺寸。

“一”是除了“象”之外最长寿和稳定的纤细实物。在宇宙衍生的最初阶段生成,一直到宇宙消亡的最后阶段才全部复归于“象”。当然不排除剧烈情形下“一”的复归和消解。

“二”的寿命和稳定性比“象”、“一”要短,“三”则比“二”更短更不稳定。“二、三”寿命虽然短一些,稳定性也差一些,但比人们已知的恒星之类的天体、星云要长得多、稳定得多。

“象”、“物”、“一”、“二”、“三”都是隐微不显的存在,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无法感知到。

2.3.2 振荡、旋转、移动、碰撞、运动的永恒性

振动:“象”的闪烁、闪动其实就是物理学所谓的振动、振荡。套用场论观点,则可谓之场的振动、真空场的振荡。

由于“象”具有柔韧性、弹性(犹如蛛丝、橡皮筋),且可视为固体,所以“象”的振动就成为波动,就是弹性波、横波(光波和电磁波就是横波,引力波也被当成横波),估计也有偏振。如果有一个细微的小手,能够象甩绳子那样去甩“象”,就会看到波动及其向四面八方的传播。

“象”除了这种永恒的振动,还有整体性的伸张收缩,在这种胀缩循环中,宇宙生生灭灭。这种整体性的胀缩,是纵波。

前文述及的“一、二、三”的摇摆或许可以视为物理学中粒子振动,随着尺度增加,剧烈程度或者说频率逐渐降低。

旋转:“象”可能没有整体性的旋转,但在后来天地万物的形成过程中(比如星云、恒星、星系),应该会有局域性的旋转。这种旋转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二、三”因为扰动而分布不均,影响到局域内的“象”,使得局域内的“象”逐渐旋转。二是整体性的“象”除了扩展延伸之外,本就具有局域内的缓慢旋转。我们认为前者更有可能,后者虽然不能排除,但没有原文支持。

“物”、“一、二、三”中的纤细实物肯定有自旋运动,其旋转速度依次逐渐降低,因为他们的尺寸越来越大。自旋的方向都是不固定的,因为有频繁的碰撞(“象”、“物”、“一、二、三”之间的碰撞)作用。

粒子物理学有自旋概念,但并不是真的指粒子在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乃是为了阐述粒子现象而提出的抽象参数,自旋是指在抽象空间的旋转。

移动:“象” 充满了宇宙空间,只有整体性的扩张收缩,没有整体性的移动。当然,在极小区域去观测,肯定会有空间位置的变化,亦即移动。“物”、“一、二、三”则在 “象”中飘动飞行,速度应该非常快,尤其是“物”的移动速度当更快些。移动的速度方向是变化无章的,随着碰撞等相互作用而改变。

这些现象与粒子物理学的理论以及观测事实也是相符的。

碰撞:“象”、“物”、“一、二、三”必然有大量的碰撞发生,但除了“物”之外,“一、二、三”在碰撞中一般保持自身形态和结构不变,不会因为碰撞而分解化归,但其速度方向等会改变(当然,不排除在剧烈情形下有分解消散之事发生)。“一、二、三”的这种碰撞或许是完美的弹性碰撞,不过在生成阶段,这种碰撞也是“二”、“三”形成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一”具有电性或磁性,见后文),也就是说,在碰撞中联结粘合,形成了稳定结构。此时就不是弹性碰撞了(或许,“一”、“二”、“三”之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碰后各自离开。而“一”、“二”、“三”内部发生的碰撞主要是联结粘合)

碰撞最频繁的是“物”、“一、二、三”与“象”之间的碰撞。至于纤细实物之间的碰撞,其频繁程度要小很多。

这些与粒子物理学的理论以及观测事实也有相合之处。

纤细实物或基本粒子的这些特点,也证实了所有物质都在运动之中,没有恒定不动的存在。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演化之中。

2.3.3 产生、消亡、转化、统一性

产生:在物理学中,所有粒子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大爆炸后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物理化学反应,分阶段生成了不同的粒子、元素(参见“老子与宏观宇宙”一节)。而在老子这里,所有的实物都是大道的衍生物。在最初阶段,只有“象、物”,此时没有任何稳定的纤细实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张,进入“道生一”阶段,稳定的形态分明、结构至简的闭合丝线样纤细实物生成了,这就是“一”。 “一”生成后,就开始缓慢地“一生二”,于是,稳定的形态分明、结构简单的纤细实物生成了,这就是“一”以某种方式联结而形成的“二”。“二”中的纤细实物又以某种方式联结粘合,形成了形态分明、结构也相对简单的纤细实物,这就是“二生三”(“象”、“一”大概也已某种方式参与了“三”的生成)。“三”生成后,生育天体万物的基本单元也就具备了,在“象”、“物”、“一”、“二”的协助下、间接甚至直接的参与下,以“三”中纤细实物为基本构造单元,星云、恒星、天地万物就逐渐生成了,隐微世界中诞生出了可见宇宙。

可以看出,物质粒子的产生,老子与物理学相差远甚。

消亡:物理学中,对实物和粒子的消亡是有不同看法的,目前一般倾向于大爆炸的开模型。若此,则所有实物的最后结局都是消亡,全部转变为辐射波动,亦即电磁波,此后宇宙全无生机,永远保持这种状态(这种景象是黑洞理论的宇宙结局。否则将是长寿粒子——电子、质子、中微子——和电磁波充斥的景象)。如果是闭模型,则所有实物最后坍缩为奇点,也是全部消亡毁灭。奇点是否再次爆炸,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老子的纤细实物最终也要消亡,全部复归于“象”,这发生在大道(象)收缩的末期。此时所有的生命也都结束轮回、回归本真,成为道境之“情”。但“象”收缩到一定程度会变为拒斥,故无法凝聚一团,形成类似于奇点那样的物理学神话。

转化:除了上述总体性的产生消亡之外,物理学和老子都涉及衍生过程中的产生消亡——就物理学而言,准确讲是相互转换,就老子而言,准确讲是消解复归。

物理学中,有正反粒子的产生和碰撞后的湮灭。产生一般是在实验室中制造的,湮灭也基本是在实验室中发生的。高能粒子碰撞后产生正反粒子对,这实质上是粒子间的转化。正反粒子湮灭后变为辐射亦即电磁波(带能量的光子甚或电子)。强子中的奇异粒子也是成对出现(不是正反粒子对),只是衰变时各自行动。

老子这里,“一、二、三”是稳定纤细实物,但可能在特殊处境中会因为碰撞等作用而消解复归。“三”解构而复归为“二”、“二”解构复归于“一”、“一”解构开散而复归于道(“象”)。至于“物”的复归和产生则是一直进行的。当然,老子的“一二三”与基本粒子不在一个层面,也许,“三”之后的生成物具有实验物理学的观测事实,但在湮灭机制上仍然是不同的。从老子来看是大的实物粒子分解为更小的实物粒子,物理学则认为是相互转化。

老子这里也看不到关于正反粒子的直接或隐含的表述。

物理学中还有元素的放射衰变,一个重元素自发放射出粒子,自身变为更轻的元素。在老子这里未见此等情况。但必须注意,原子核或元素的衰变,表明其很不稳定,所以这个层面的粒子与老子的“一、二、三”毫无对应关系,只能对应“三”之后的生成物。从老子的表述分析,“三”之后的生产物——无论是纤细实物还是天地 ——都不如“三”稳定长寿,当然就更比不上“一、二”和“象”了。所以自发衰变与老子没有冲突,反倒证实了“三”之后的生成物具有不稳定性。

物理学中还有粒子间的相互转化。一个粒子吸收或发射能量(光子、电子等),转化为别的粒子,粒子间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也可转为别的粒子。这个现象与老子或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比如在剧烈情境下,“三、二、一”可以分别消解、转化(复归),变为“二、一、象”;比如在大道收缩宇宙消亡阶段,“三、二、一”必定分别逐次消解复归,变为“二、一、象”,但老子这里与物理学的解释大相径庭。尤须注意者,物理学中的粒子转化,大部分与老子的“一、二、三”不在一个存在层次上,应与“三”之后的生成物对应,参见下文有关讨论。

统一性:这里的统一性仅指实物的统一性。统一性本是物理学的假设前提,更是一种哲学信念。在早前,人们以为基本粒子各有其性,相互间不能转化,这些不能转化的实物粒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但是随着观测实验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基本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支持了往旧的哲学猜想: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相互作用,处于运动之中,且可以相互转化。不过,物理学不会停留于哲学信念,所以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最为基本的粒子,其他粒子都是这种粒子的嬗变体,据称希格斯粒子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但在目前,尚未发现其踪迹。

在老子这里,整个宇宙是统一的(这里不涉及生命。但我们应该清楚,构成生命机体的实物,本是道(象)所衍生),统一于大道。一方面大道是所有实物的始源和本根,各种实物追根刨底都是大道的衍生物,而最终,所有实物都会复归大道。另一方面,大道将整个宇宙连接为一体,是有机整体性、相互关联性的宇宙。再一方面,大道一直养护着宇宙万有,宇宙万有也归依于大道(包括消解、复归)

在纤细实物层面,“一”是所有纤细实物的基元,所有纤细实物都是由“一”构成的(“三”虽然由“二”结合而成,但其基本结构形态可以分解为“一”)。“三”则是所有具体实物的基本构造单元。“一、二、三”可以互转。“三”所构成的具体实物也可复归于“三”。如此等等。

2.3.4 质量、能量、质能守恒、质能关系、连续性、量子化

质量:质量是物理学基本概念,在物理学史中曾有不同的区分和定义,比如牛顿力学中就有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说法,后来的精密实验证实,引力质量(衡量物体吸引其他物体或被其他物体吸引的物理量与惯性质量(衡量物体对任何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外来作用的阻抗的物理量几乎等同,到了广义相对论中,这两个质量就被当成一个了。无论是经典力学还是相对论力学,质量的定义都着眼于运动,是从动力学角度作出的界定。但在通常的观念中,质量都是指物体含物质的多少。

老子五千文中没有质量意蕴,但是根据涵有物质的多少这个定义来看,完全可以将质量移植到老子这里。前文指出,“一”是所有实物的基质、基元,“二、三”以及后来的生成物,实际上都是“一”的某种聚合联结。所以,老子的质量可以这样准确定义:涵有“一”(指单个的纤细实物,非存在层面)的多少。当然,“象”肯定具有质量,但一方面这个质量无法确定,另一方面,我们这里只涉及实物或者说物质的质量,而“象”不应归于实物概念之下。

此外,可以肯定,宇宙间所有的质量都源自大道,整个宇宙的质量是守恒的。

从老子的道象和生演过程来看,不存在质量、能量为零的纤细实物。这也就是说,目前粒子物理学中光子、中微子等质量为零的假说,在老子这里是不成立的、不存在的。

能量:能量也是物理学基本概念,但在物理学史上一直比质量要复杂得多、抽象得多。人们对能量的认识和分类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现在则成为高度抽象并且模糊的概念,只能在具体学科的具体语境中相对确切地说明。目前,能量是指度量物质运动的物理量,在不同的物理学分支中又有不同叫法。如机械能(机械运动中的能量如动能)、内能(分子热运动的能力)、电能(电做功的能力)、化学能(化学反应时释放的能量)、原子能(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等等。

老子五千文也无能量意蕴,虽然存在大量的与“动、能”有关的描述,但实无物理学中能量概念。这其实毫无足怪。物理学的能量以及质量等,都是从测量和计数出发的,都是可以定量计算的物理量。而老子仅仅是定性说明、状态描绘。

物理学的能量概念很难移植到老子这里。这是因为无法确切地说明和分析。“象”一直振动不休,这种振动所含有的能,乃是所有运动能量的来源。但是“象”还具有柔韧性粘合性,处于永恒的扩张和收缩循环中,因此“象”还具有除了振动之外的机械能甚至化学能。“一”具有移动、摇摆、自旋等运动形式,其能力源自“象” 的振动,但“一”作为丝线闭合结构,还应有一定的张力甚至粘结力(源自“象”的柔韧性粘合性),这又是另外的能。我们认为,“象”的能可分为两类,一是振动和运动的能,一是结合的能。与此相应,“一、二、三”乃至后续的生成物的能都按此区分。但看起来似乎有些生硬,也不能完全涵盖物理学中不同的能(我们这里所说的能量,包含了物理学中的动量。比如“一、二、三”的自旋、摇摆等,应该属于动量,以下除非特别指明,能量均包含了动量。另外,若将动量与能量分开,则老子这里的动量也具有守恒性,其论证与下文对能量的论证一样)。然不管怎样,所有的能都源出“象”亦即大道,整个宇宙的总能量是守恒的,这却毫无疑问。

在老子生命论一章,我们还提到了生命本真具有驱动一中纤细实物的能力(或许还能够驱动“二、三”中的纤细实物,但“三”之上就无法驱动了),这也应该属于能量,这似乎导致总能量不守恒,准确说是总能量不稳定,因为生命本真的驱动能力,时隐时现、时用时不用

质能守恒:质能守恒是经过概念进深和反复实验才确证了的。

首先确定的是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不能凭空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故又称物质不灭定律。这个定律的确定也与人们发现物质相互转化有关。

在老子这里,整个宇宙的总质量必定是守恒的。这是因为,所有的实物都是“象”的“碎片”,这些碎片在“象”的循环往复(宇宙生灭)中最终要复归于“象”(参见本书对“复归”的辨析)。假如不守恒,那么“象”在无穷的循环过程中早就塞满了(除非有人发明出古怪的机制,比如始末守恒,过程中不守恒)。所以从质量概念审视,必定具有守恒性。“象”是宇宙本根,没有凭空创造任何实物,也没有随意消减实物,那么可以推断,在局域内也是这样的情况,更可推测,在衍生过程中以及在“隔绝”系统中,质量守恒是一直存在的。

能量守恒思想则要晚得多,因为不同分支学科的能量概念发展不一。目前通常的定义是,在任何与外界隔绝的系统中,无论发生什么变化,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说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能量不变。早前物理学中分支学科的能量概念是不同的,计量方法和单位也不同。但人们逐渐发现不同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在各种精密实验以及在能量单位的统一中,最后确证了所有的能量都可相互转化,而总能量不变。

在老子这里,能量守恒也是必然的。大道处于永恒的运作活动中,已经经历了无穷个胀缩循环,假如能量不守恒,那么“象”的振动运动之能和张力之能(结合之能)要么早就消失、要么趋于无限,于是宇宙早就不成体统、无法循环衍生了。大道是宇宙的本根,既然大道的能是守恒的,可以推测在局域、在过程中,能量必应守恒。

假如老子的大道不是循环胀缩过程,假如没有“复归”事实,那是推不出来质量、能量等守恒性的,完全可以不守恒。

由于物理学界接受了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因此,在一个孤立系统内,质量、能量不一定单独守恒,但质能两者的加和则是守恒的。所以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被合称为质能守恒。在今日的量子场论中,因为测不准关系,在许多假设性的理论和解释里,一个物理状态的始和终,其质能是守恒的,但在变化的过程中,质能不再守恒。

质能关系:经典力学中质量和能量是无关的物理量,虽然在实验中发现高速运动粒子质量增加,但人们以为是其他物质附着在了运动粒子上。爱因斯坦在其狭义相对论中,明确了质能关系(此前也曾有人提出),于是质量和能量之间就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了,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质能关系也很难引入老子体系,这主要是因为能量概念高度抽象和隐晦,在不同的物理领域,各有说法,很难统一到老子这里来。但是我们却可以借助于老子来审视质能关系。

“象”是所有实物的根源,所有的实物无非是象的丝网破裂之后的聚合态,质量(实物的总量)是守恒的。“象”也是所有运动能力的根源,“象”具有振动和张力(结合力),所有后续生成者的能力(运动、旋转、振动等运动形式的能力)都源出于“象”,能量(运动的能力)是守恒的。然则在老子这里,质量和能量能够相互转化吗?答案是否定的。

老子的质量可以归结于“象”的丝段,老子的能量可以归结于“象”的振动胀缩和柔性(张力、粘合力、弹力等)。那么丝段能够转化为振动和柔性吗?振动和柔性能够转变为丝段吗?这毫无可能,而且五千文从未有这样表述和隐含意蕴。丝段和振动柔性是截然不同的,绝不可能是丝段消失了转化为纯粹的振动柔性,也绝不可能是振动柔性消失了,变成丝段。我们只能说,振动柔性是丝段的振动柔性,是丝段具有的特性、样态,没有单纯存在的振动柔性。我们只能说丝段具有振动柔韧的天性本能,这天性本能是与生俱来永恒不易的,不存在没有振动柔韧的丝段。

这也就是说,从老子这里审视质量和能量,则二者截然有别。质量是物质多少,能量是物质运动和结合能力的度量,两者不可能相互转化。于是,质能关系亦即质量和能量相互转化在老子这里是不存在的,也是绝不可能的事。

那么在“一、二、三”以及天体万物存在层面,会不会有质能互转呢?我们认为在老子这里依然是:绝对不会。

可是,实验不是表明运动粒子的质量增加了吗?这是一个难以说清的问题,我们只指出这几点。首先,老子的体系与物理学是不同的,概念、存在、现象、性质等等,他们之间没有通约性,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对应起来,更何况对等呢。其次,即使从物理学来考虑,运动粒子的质量是否真实地增加了,似乎还有疑问。即使是真实增加了(不是观测效应),那么早前的解释比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更好,即有其他东西附着在了粒子上(如果借助老子,就应考虑“象”的作用以及“物”和“一”等纤细实物的作用)。再次,物理学中的物理量是观测量,而依据狭义相对论,就不是(至少不全是)真实的物理量变化,而是不同参照系中的观测效应。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高速运动中的粒子必定与“象”发生作用,首先体现为“象”对运动的阻滞牵拉,其次体现为电磁作用(后文将表明,“象”具有电性或磁性),这样一来,可能就造成了观测中粒子质量增加的现象,甚至也可能是粒子的质量真的增加了。

可是,原子弹爆炸不是证实了质能互转吗?不是成为爱因斯坦理论的坚实证据吗?漫说这种“证实”尚待证实(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固然有一些值得采纳的有益思想,但在本质上还是成问题的。他的相对论效应,之所以还在大行其道,恐怕是因为其理论预言的物理现象很难观测到。所以否定性的或者说不利于相对论的观测实验,不易达到需要的精度。而目前所谓的各种实验证实,大约都是些似是而非的证实,也就是说应该另作解释),仅仅从其他理论也能解释核裂变的巨大能量释放。就老子体系而言,核裂变的启示是,“三”以后的生成物,其结合能(粘合力、弹力等)是非常大的,如果碎裂他们并形成另一种实物,就会有巨大的振动出现,就会释放出巨能(纤细实物极高的振动和运动。这期间是否有协同、激发、共振等物理效应,是值得进一步分析的),核聚变也同样如此实际上如果考虑上博简《凡物流形》的“三生四成结”——见后文“三与质子” 末段——可以确定,当老子的“三”生成时,必然有相当的缩聚现象,以“三”为基本结构单位的后续粒子在生成时可能也有缩聚现象。这样微细粒子中本就蕴藏着巨大能量。故核聚变、核裂变必定伴随强大能量,目前看来主要是能量释放

狭义相对论是在假定光速不变并且光波是因果关系的保证的前提下,进行参照系变换的,从而得出不同参照系中物理量的相对性。相对性观念早已有之,无须狭义相对论来指明。但是,光速在任何参照系下不变,光信号是因果联系的保证(同时性界定),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由此也得出了许多奇谈怪论,至今仍争辩不休。广义相对论是几何化的引力理论,充斥着大量几何与数学运算,非专业人士所能搞懂。下文将会表明,引力实则是“象”的牵拉,所以不需要传播,更无须光速传播,而光速不变是否确实如此,还待验证。至于光速是否宇宙最高速度,更无法确证,已经有一些超光速的观测结果,但都被解释为视效应。另外,纤细实物的运动速度或许有限制,但生命本相的活动大概不会有此限制。

事实上,物理学中能量非常抽象也非常隐晦模糊,或许需要重新界定。

这就是说,在老子这里,质量和能量绝不可能相互转化,因而也不存在质能的共同守恒,只分别存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这是与目前物理学的重大分歧之一。

连续性:

连续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水流、运动、时间、空间等等,连续性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因而也成为通常观念。但自然界也存在大量的分立性、离散性,如具体的物品、水果、动物等等。当物理学真正成为科学(经典力学,含运动学和动力学),时间、空间(位置、坐标)就成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参数,用以描述和计算物体的运动和力,而他们都是连续量。再加上几何学(图形是连续变化的)与数学(微积分和小数,使得整个数学量渐趋连续性)联姻而成为物理定律的基本表达式,连续性成为天然正确的观念。随后,质量、能量、以太、场等等也成为基本概念,他们也被顺理成章、不假思索地当成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老子这里,“象”肯定是连续的(指整体性的连续,与极小区域的破裂无关),因而空间也是连续的(在“老子与宏观宇宙”一节我们表明,“象”的扩张就是空间的扩张,“象”可以与通常所谓的空间在方位意义上等同。牛顿的绝对空间只须改成膨胀性的绝对空间即可)。大道的胀缩循环是连续的,因而时间也是连续的。至于质量、能量等则是不连续的——准确讲,在纤细实物和显相的宏观层面,质量、能量不连续;在“道”层面:质量是连续的,能量中的振动能不连续,但柔性能(张力、弹力等)应该是连续的(缘由见下文)。

量子化

物理量的连续性在物理学中根深蒂固,以至于热力学中紫外灾难在很长时间无法解决。普朗克迫不得已提出了“作用量子”假设,以便解释热辐射现象,不料不仅在热力学中获得成功,还引起了物理学观念的深刻变革。人们普遍认为,宏观领域的连续性,在微观领域不适用。微观世界中,如果不是全部那也是绝大多数物理量都是离散的、是量子化的。这些物理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是跳跃性的阶梯性改变、都要取一定的分立值。

在量子场论中,所有的物理量全都变成了离散化的量。场、真空、质量、能量、相互作用(媒介粒子是量子化的作用场)、时间、空间、自旋、半径等等都取分立值。诚所谓破碎虚空、支离大道,一片沙漠化景象。

在老子这里,质量是不连续的,这是因为,实物的基元是“一”,即结构最简单、自身很稳定的纤细实物,所以质量只能取“一”的整数倍(如前所述,这里的质量只是指实物的质量。如果考虑“象”,那么,可以认为,质量既具有连续性,也具有不连续性。在“象”那里是连续的,在“象”的生成物中是不连续的)

能量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应该也是离散量。首先,依据物理学中能量的定义,老子这里的能量有两种形式,一是运动包含振动和胀缩,二是柔性(粘合、张力、弹力等)

振动的能与频率和振幅有关,但我们无法确定“象”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假如说,在宇宙最初和最末阶段,即没有实物的阶段,“象”在整体上是同一振幅同一频率(犹如简谐振动),如果是这样,区域总能量就是个固定值(“象”在整体上是无限大,所以总能量是无限的),此时是否离散或是否量子化就无意义,事实上这种假设中的统一振幅和同一频率是完全可以排除的(比如“物”的生成与复归,必定会对振动产生影响)。所以,无论在宇宙衍生的何种阶段,“象”的振动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但是其频率是否会从零到无穷呢,是否会连续变化呢?(不考虑振幅,因为老子的空间是连续的)这当然要考虑单位如何选取,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单位,连续变化的可能性应该可以排除。这就是说,仅从振动来说,能量是不连续的。

至于柔性能(粘合、张力、弹力等),不好确定其是否连续。但若仔细分析,应该可以视为分散的。从纤细实物来说,首先是粘合。粘合发生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二”是“一”结合起来的丝线结构。“一”是结构最简单的稳定的纤细实物,不论“一”有几种结构,他们联结而成的“二”是有限的结构。而“二”的每一种结构,其结合力或结合能是确定的、分立的。其次是卷曲形成的张力弹力。无论“一”的结构有几种,每一种“一”的张力弹力也是确定的、分立的。“二、三”乃至更大的纤细实物同样如此。但从“象”本身来说,其柔性(仅指拉伸和收缩过程中的张力、弹力)应该是连续的。

至于胀缩的能量则是连续的。

因而,能量在老子这里确有不连续性,尽管不是所有实在的能量都不连续。更准确讲,在纤细实物领域以及由纤细实物构成的物质领域,能量是不连续的。

如前所述,作为存在的“象”以及老子体系中的时间、空间,是连续的。当然,研究者为了研究方便,可以取分立值、进行量子化,可以运用量子化假设,但他们本质上是连续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2.3.5 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

波粒二象性

自从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想以来,人们在实验中观测到粒子都具有波和粒子的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波动,在另一种条件下表现为粒子。这种奇怪的现象有许多针锋相对的解释。有不少人认为,是实验设置改变了粒子的呈现方式。到底是粒子还是波,取决于人们想观测到什么(具体的实验设置蕴涵着观测的向度)。又有一些人认为,微观粒子本就具有粒子和波两种情形,我们之所以不能理解,我们之所以认为那个东西具有波和粒子两种属性,乃是因为我们的宏观经验中波动和物质是分立的,如果抛开宏观经验以及故有观念,如果我们能直接看到那个东西,我们会发现它是一团模糊的东西,既像经验世界的波动,又像经验世界的粒子。而在今日的量子场论中,场(类似于波)则比粒子更根本,粒子只是场的激发态。

那么老子的微观世界中是否也有波粒二象性?回答是否定的。从我们前文对“物”、“一、二、三”的描述和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纤细实物都是具有自己外形边界的丝线结构,尽管他们也在摇摆(振动)、移动、旋转,但毫无波动的存在形式,他们是实物而不是波动,他们也没有波动的属性。

那么老子的微观世界就没有波动吗?回答也是否定的。丝网或蛛网那样的“象”,其振动就是一种波动。但是这种波动不是纤细实物的运动形式,不是纤细实物的波动,乃是“象”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永恒运动形式,是“象”自身在波动,与纤细实物没有瓜葛。

可是,这样一来,老子的微观世界不就与大量的实验观测相违背了吗?事实上,没有什么冲突。这涉及两者在微观领域认知方面的根本性差异,也涉及到实验观测的手段和设计。我们在下文“波动与传播”、“老子与四种相互作用”两节再论。

笔者最初阅读老子五千文时,认为21章的数段文字就是在讲微观粒子的波粒两重性,并将“物”当成粒子,“象”当成波动,一会儿呈现为“象”,一会儿呈现为“物”,一会儿呈现“象物”共存态。若没有这种阴差阳错的误读,笔者或许不会生起研究老子五千文的兴趣。在研读的最初一段时间内,21章一直被笔者认为是波粒两重性的绝好说明。随着研读的进深,这种误读逐渐消除,最后则彻底抛弃了这种解读

不确定原理

针对波粒二象性,薛定谔和海森堡分别写出了描述这种情形的数学形式。薛定谔方程的蕴涵之一乃是在某一位置找到粒子的几率。海森堡则结合康普顿效应提出了测不准关系,亦即不确定原理。该原理说,粒子的位置(坐标)和它的动量(速度)不可被同时测定,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但他们误差的乘积有一个限制,即不小于某一数值。不仅如此,粒子的时间(时间坐标)和能量,粒子的自旋角动量和角度也都具有测不准关系。

不确定原理提出后,争论异常激烈。有人认为是测量手段和仪器的限制,随着仪器的改进,可以消除不确定性。也有人认为即使仪器再改良、再精密,但总有一个限度,所以测不准永远都存在。更有人认为是粒子的本性如此。最后一个看法现在是主流观点,因为波粒二象性被认为是微观世界的本性、真相。

由于老子这里不存在波粒二象性,粒子就是粒子,波动就是波动,所以测不准原理就不可能在老子体系中有其位置。而按照老子体系审查,测不准关系只是测量问题,是仪器精度和实验设置问题。不过可以断定,仪器精度必定有一个发展限度,因此,测不准在微观世界必定存在(是否符合海森堡的测不准关系?我们认为大概不会),观测必定有一个极限。

事实上,老子自己在虚极静笃中,也有类似于测不准的情形,但准确说是整体或远距观感上的“看”不清、“观”不明:宇宙本根呈现出隐隐约约、茫茫然然、模糊朦胧的景象。当然,在细节或近距直观中,老子“看”到,这种情形乃是因为丝网样的“象”在疾速振荡、高速振动。这也表明,“象”的振动频率是非常高的。

再者,由“道、无、象、物”到“一、二、三、万物”也是由不确定到确定的过程,由混沌无序到有序组织的过程。只是老子的不确定性存在于“道、无、象、物”层面,而不是纤细实物层面。也许有人认为,“道、无、象、物”与“一、二、三”等纤细实物存在相互作用,因此,“一、二、三”的运作活动也具有不确定性。但我们必须分清“一、二、三”自身性状与活动运作状态,从自身性征形态来说是稳固确定的,从运作活动来说存在不确定性——但这是因为象网振动的无序性,影响到“一二三”中纤细实物运动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象网的作用,其运动轨迹是确定的。


3,“象”与四种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统一场、波动与传播

四种相互作用是指强、电磁、弱、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发生在强子间的作用力,在模型中,其媒介粒子被称为胶子。原子核之所以稳固,就是强相互作用之果。强力是一种短程力,只有吸引效用。弱相互作用是发生在除光子之外的粒子间的作用力,是导致粒子衰变的力,其媒介粒子称为中间玻色子,弱力也是短程力。电磁相互作用是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有吸引和拒斥两种,其媒介粒子是光子,光波就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力是一种长程力,可以延伸到无限远,但其传播速度只是光速。引力相互作用是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吸引效用,引力也是远程力,延伸到无限远,以光速传播。

在今日通行的量子场论中,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媒介粒子实现的。而在场被量子化以前即经典场论中,一般认为相互作用是通过场(一种弥漫分布于粒子周围的非粒子状的存在)的传递才能实现。

波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其表现与实物运动有很大差异。波也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下面结合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阐述两种波,即电磁波、引力波。

3.1 强、弱相互作用

强、弱相互作用都是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物理学的基本粒子与老子的“一、二、三”无法确切对应(推测中的对应关系见下文)。所以,这里只从结构来比较相互作用。

老子的“一”是结构至简的丝线闭合结构,可能有多个种类的“一”,但更可能的情况是只有一种结构的“一”。我们这里只涉及单一结构的“一”。由于“象”具有粘合性,因此“一”也具有粘合性。“一”中的纤细实物以某种方式粘合甚至是套合在一起(此前可能也有粘合套合,但不稳定。这与象的张力甚至振动等都有关系,即“象”伸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张力甚至振动发生了变化,对“一”的粘合不再构成威胁,无力使其解构了),形成了具有稳定性的结构,这就是“二”。“三”以及其后纤细实物的形成与“二”相同。这就是说,老子这里的纤细实物之所以能结合在一起,是因为本身具有粘合性、联结力(也可以这样设想,粘合不是纤细实物直接粘接,而是由破裂的短小“象”段联结在一起,这虽然有可能,但我们以为可能性不大,参见前文)

物理学中的强相互作用是将强子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比如中子、质子结合成原子核),但这种相互作用乃是通过交换媒介粒子即胶子实现的。以质子为例,质子被认为是三个夸克组成,一个夸克发射一个胶子,自身的色荷发生了变化,胶子被另一个夸克吸收同时其色荷也发生了变化(变成发射胶子的夸克)。这种交换和变化是瞬间发生的,质子内随时发生着这样的交换和变化,于是,夸克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质子也就十分稳定没有裂解。

可以看出,物理学中的强相互作用与老子没有什么相似、相近、相通之处。一个是直接联结,一个是通过假想的交换粒子来结合。

弦理论中有一种对强相互作用的解释,倒与老子有点相近。它认为强相互作用不是通过交换媒介粒子实现的,而是有一种类似橡皮筋的弦,将夸克连接在一起。假如夸克之间距离增大,橡皮筋拉力增强,夸克又结合在一起,质子稳定了;假如夸克之间距离趋近,橡皮筋拉力降低,同时夸克间的电斥力增大,质子仍是稳定的。

物理学中的弱相互作用是促成粒子衰变的作用力。以中子(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衰变成质子(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为例,中子里一个下夸克通过释放一个W−玻色子转变成一个上夸克,W−玻色子衰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中微子,于是中子就成了质子。

弱相互作用模式也与老子没有什么相似、相近、相通之处。

3.2 电磁相互作用与电磁波

在量子场论中,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光子实现的。在量子化之前的经典物理学中,人们普遍认为是通过电磁场传递的。可以看出,前者与老子体系毫无共通之处,后者则有一些接近。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恰好与“象”在空间伸张和绵延有共通之处。现在人们能够接收到远在百亿光年之外的电磁波,人类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已经到了太阳系之外。在经典物理学来看,这么远的传播是通过弥漫于空间的“场”(在量子场论中,电磁波的传播实则是光子运动),但在老子这里必然是通过“象”。这是因为,大量观察证实,太空中只有稀稀落落的基本粒子和一些原子、分子,他们不可能充当传播媒介。经典物理学中或以场(以太)来解释这种传播,或认为不需要传播媒介,而在老子这里,由于“象” 绵延伸展于宇宙之中,所以完全有理由认为,这种远距离的传播是通过“象”的。

五千文第4、第56章描述大道的功用,有“和其光”之句,这个光在宇宙自然领域必指光明、光亮,亦即可见光,而可见光现在被认为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象”必然与电磁波有关系。这个解释看起来有些生硬牵强,但在后文我们将证明,“象”和“一”具有今日所称的“电”性或“磁”性。不过,这里我们还是通过逻辑和今日观测事实结合的方式,推定“象”是电磁波的传播媒介。

那么“象”能否承担这种传播媒介呢?完全可以。“象”是宇宙间最细微、最柔韧的蛛网或丝网那样的存在,绵延伸展、遍布空间,贯穿天体万物之内,没有什么可以阻截遮挡“象”。外太空电磁波源发出电磁波,这种波动通过“象”在宇宙空间中四处传播,到了我们地球这里,这情形犹如水波的传播。

按照今日的认识,波的传播速度与波源无关,只与介质有关,“象”在今日宇宙空间的分布是均匀的,可能只在星体周围略微稠密一些,这样,电磁波的传播是匀速的,至于速度是多少,应该通过实验测定。目前的测定结果是每秒钟30万公里,这应该就是电磁波的真实速度(测量都是在地球上进行的,是否代表了真实的在“象”中的传播速度还待进一步的测定。我们不妨假定如此)。以前人们定义的电磁波速是指在真空中的速度,然在老子这里,可以定义为在“象”中的传播速度,更准确讲是在纯“象”(这只是理想化的假定,从来不存在纯象状态。但因为太空中的实物粒子很少,可以视为纯“象”,当然“象”一直振动不休,在振动中会有瞬间生灭的“物”,但这似乎不会对电磁波的传播有多少影响)中的传播速度,这速度是本征或本然速度。不过,“象”一直在扩张(扩张速度见下文对引力的讨论,也可参考本书“老子与宏观宇宙”一节的有关分析),甚至在生育阶段很可能有大区域的弯曲旋转(这种很可能存在的弯曲旋转,不会对整体性的“象”的均匀分布和胀缩产生重要影响)。弯曲旋转应该不会对速度(速率)造成什么影响,扩张则可能有影响,因为扩张(包括生育)后“密度”变低,而按照今日物理学,波速与媒质的密度有关。扩张对传播速度的影响有多大,这就不清楚了。至少,我们可以将现在测定的速度当成宇宙衍生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稳定速度。这就是说,在理想化的纯“象”中,电磁波的速度是恒定的(仅仅根据目前的观测实验而言)

那么光速(即电磁波速)是不是宇宙速度的极限?这就不清楚了,需要观测发现以及实验验证。

那么速度合成原理还能成立吗?换句话说,狭义相对论认为的在任何参照系中光速不变还成立吗?速度合成原理应该成立,而狭义相对论的假定是不成立的。

实际上,老子的“象”在方位意义上就等同于我们今日所谓的空间。“象”的扩张和收缩就是空间膨胀和收缩。牛顿的绝对空间只须改成胀缩性的绝对空间即可。何况在漫长的宇宙过程中以及缓慢的胀缩循环中,短期内和局部区域内可以视为牛顿绝对空间。

波动还有反射、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这是自然属性、自然现象,对电磁波性象的进一步研究,也许可以从“象”的特性重新进行。

“象”的特性(如纤细微弱绵软柔韧等)使其可以传递横波、也可以传递纵波。电磁波的叠加、干涉等都可以在“象”这里得到说明。电磁波也有衰减(振幅降低),这个衰减应该不是“象”本身造成的,而应是纤细实物或者说各种粒子影响的结果。

上文主要论及的是远程电磁力或者说电磁波的传播。然则短程或极微区域里的电磁相互作用又是何等情况呢?在后文我们将证明“一”具有“电”性(或磁性),推定 “象”网也具有“电”性(或磁性),至于“二、三”是否具有“电”性(或磁性)尚不能断定。“象”、“一”是遍布于宇宙空间的,并能深入物质内部,我们这里只考虑“象”以及“一”在短程电磁现象中的作用。

设想一个带电小物体(磁体也同样,下同),置于某一空间。由于物体带电,就会对周围的“象”网、“一”产生效用,这种效用可能类似于同化(主要对于“象”网)、极化(主要对于“一”)那样的情况,使得“象”网与带电体同质(“象”网的“电”性并不是指正电或负电,只是指类似于电性的现象,“象”网本身就是“电”性的丝段构成的。“象”网之所以能粘合联结,也是因为本就是“电”性丝网)、使得带电体周围“一”中的纤细实物整齐地有方向性的排列(“一”是纤细实物,是闭合的圆圈样结构,具有自转现象,因而有磁极。注意,我们这里的推测都是根据经验中的电磁性质进行的,我们认为,经验中的电磁现象适用于深隐纤细的微观世界)。同时,可能会发生“象”网、“一”向着带电体周围聚拢的现象。“象”网、 “一”的这种情形就是人们所谓的带电体周围的电场。设有另外一个带电体靠近,则两个带电体的电场就会交合,会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应该与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宏观电磁现象一致。而从微观来看,若两个带电体同性,其同化、极化也就相同,就会吸引,否则就会排斥。相互作用的强度,应该与同化、极化的“强度”(如周围“象”网、“一”的聚拢程度、形变程度、排列程度等等)有关,更与距离有关。因为距离越远,能够协助或传递作用的“象”丝、“一”中的纤细实物越少,较远处的同化、极化越弱。

上面是从“象”网、“一”两方面来推测电磁作用的,但也可能只是“一”起到了这种作用。假如只是“一”起到作用,那就只与“一”的极化情形有关了。“一”会向带电物体聚拢,距带电物体越近,聚拢的“一”越多(“一”遍布于空间,但“一”中纤细实物在单位空间的分布密度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并且“一”被极化(排列方向)的程度越强;带电物体所带电量越大,聚拢的“一”越多,并且“一”被极化(排列方向)的程度越强。这可以解释带电物体的电场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

在极小的可能性中,只有“象”网参与了相互作用,“一”并未参与这种作用(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可以排除,因为“一”遍布于宇宙空间之中,且能深入物体之内)。此时带电物体的电场就是被同化了的周围的“象”网,引起“象”网向带电物体会聚,产生局部形变和“象”丝分布情况的改变。靠近带电物体的“象”丝较多,形变产生的“象”网拉力有所改变,带电物体带电量越大,这种变化越强烈,越是靠近带电物体,这种变化越大。这也可以解释带电物体的电场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

我们知道,“象”网处于疾速振动之中。带电物体会不会影响“象”网的振动呢?会不会使得“象”网的振幅增减甚至频率增减呢?这个不好确断,我们认为应该会有这种现象,但振幅或频率是增还是减少,增减多少就更难猜测了,若我们的推断确实,那就有电磁波形式的传播之事。假如确有较大影响,那么带电物体的电场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也应考虑这种情况。

此外,带正电的物体和带负电的物体,对“象”网的同化会有不同吗?同性相斥、异性相斥在“象”网中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认为,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 “象”、“一”都参与了电磁作用。“一”实现了相斥或相吸,而“象”网实现了相互作用的传递。“一”在宇宙中的分布密度我们无法确知,但推测应比“象” 小,并且“一”是离散的,本就是纤细实物组成的存在层面,所以,我们认为电磁作用主要是“象”在起作用,“一”主要是起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

完全可以确定,“象”就是电磁波的传播媒质,并且是各向同性的媒质(在大区域中)。这也就是说,“象”具有媒介功能,这是本书前文讨论中从未涉及过的。除了电磁波以外,所有超远程传递的,都必定通过“象”这种媒质进行。根据目前测量结果,电磁波在“象”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在不同的参照系中,会测出不同的传播速度,速度叠加原理是适用的。

还可以确定,“象”、“一”都参与了短程电磁相互作用。“象”传递这种作用,“一”则实现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短程电磁相互作用中,基本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首先,带电(磁)物体会影响周围“象”网的分布,具有一种类似于同化的现象,使得“象”网向带电(磁)物体周围集聚并影响了“象”网的张力,形成以带电(磁)物体为中心的发散状分布样态。带电(磁)物体所带电荷越多,“象”网的分布变化越强烈,“象”网在物体周围集聚越多,发射状所及越远。此外,带电(磁)物体或许会影响周围“象”网的振幅甚至频率。其次,带电(磁)物体会影响周围“一”中纤细实物的分布和排列样态,类似于极化现象。 “一”中纤细实物会向带电(磁)物体周围集中,其自旋和排列会变得有序,随着与带电(磁)物体的距离渐远,纤细实物的分布密度降低。“一”的这种被极化的现象使得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带电(磁)物体周围“象”、“一”的这种情形就类似于电(磁)场。当两个带电物体靠近时,“象”传递相互作用,而“一”除了参与相互作用之外,主要起到了吸引和排斥的作用。

带电(磁)物体在移动或变化时,会对“象”网产生影响,于是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象”网传播。

在粒子物理学中,研究电磁场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学科是量子电动力学。量子电动力学的基本方法就是将各种场进行量子化处理(最初是在研究电磁辐射时将电磁场量子化,此后,各类电子场、磁场、电和磁相互作用等都进行了量子化),采用重整化方式消解发散问题,将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描述成交换相应的媒介粒子,而且所有的粒子都被当成点粒子。这都与老子体系相差远甚。不过量子电动力学中的虚粒子倒是与老子的“物”略有相通,但仔细考察之下,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因为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物”的踪影,也就是说,老子的纤细实物不需要“物“充当交换粒子以便结合或离开、产生或湮灭(当然,也可以考虑,“一、二、三”中纤细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物”实现,这样就与量子场论合拍了,但是“二、三”中纤细实物的形成和稳定却绝不可能是交换“物”实现的)

3.3 引力相互作用与引力波

在经典力学里,引力是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相互吸引力,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广义相对论里,不存在引力而代之以空间弯曲。经典力学中物体受引力影响而呈弯曲的运动轨迹,但在广义相对论中,物体走的乃是四维时空中的直线。经典力学里,引力是瞬时超距的,其传播不需要时间。在广义相对论里,引力以光速传递,但未得到验证。而在量子场论中,引力变为引力场,引力的传递是通过假设中的引力子传递的,速度也是光速,但是引力子也未得到证实。

牛顿在考虑物体自由降落和行星运动等现象中,发明了万有引力概念,用以解释这些自然现象,结果非常成功,于是取代了笛卡尔一派的以太涡旋力,成为唯一正确的解释系统。但牛顿认为,引力的传播是瞬时超距的,也不需要媒介。广义相对论诞生后,引力消失了、空间弯曲了,弯曲空间取代了引力。广义相对论还认为,所有物体的运动和所有信号的传递不能超过光速,因此引力传播速度也不会超过光速。

老子体系中,确有类似于引力的表述,但其实质与牛顿体系的引力和广义相对论的弯曲空间根本不同,也绝不同于量子场论的引力场,倒是与量子化以前的绵延不断的引力场略有相通之处(关于引力,也可参考本书“老子与科学宇宙论”一章)

老子的“象”绵延伸展、遍布空间、柔韧轻缓、纤细微弱,其形态和性质部分类似于蛛网,具有牵拉能力,这就是老子的“引力”。所以,在老子这里,不是物体具有万有引力(实际上万有引力很神秘隐晦,只因其解释力和理论预言力很强,故在后来被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而是宇宙本根即大道(象)具有牵拉能力;不是什么怪诞的弯曲时空,而是物体沉浸在大道之中,被大道所约束;也不是繁忙交换引力子的量子化离散场,而是绵延不绝、连续不断的具有牵拉作用的“象”网。物理学引力的本质就是“象”,“象”具有牵引功用。

有人可能会说,“象”非常细微纤弱,而且能够进入任何坚固致密的物体而毫无遮挡。这样一来,岂不是无法牵引了吗?我们说,“象”确实是至微至弱的,但如此大的空间中,必定分布着许多“象”丝,他们的合力就很大了。“象”确实能够毫无阻挡的进入任何坚固致密的物体而无所阻滞,但这是指“象”丝。“象”丝处于永恒振动之中,并不在固定的小区域而僵死不动,因此必然会和物体发生大量的作用接触,于是,物体就受到了“象”的牵拉。当然,如果物体与“象”没有什么相对运动,这种牵拉就不显著、很难感受到,但当物体有了相对运动,就会受到牵制。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而没有逃离,从太阳出发而到行星的“象”的牵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后文我们将证明“象”、“一”具有“电”性,因而,太阳系的形成、行星绕太阳旋转等,除了“象”的牵拉甚至局域收缩之外,还有电磁的作用影响。

那这样一来,牛顿引力定律就无法应用了?我们的太空飞行、工业技术不是有许多都是以牛顿力学为基础吗?难道牛顿力学是不正确的吗?我们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仍然近似正确,因为它经过了实验鉴证和应用证实。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其一,牛顿万有引力公式是唯象理论(唯象,意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唯象理论是不及原因机制、不论内部结构,仅对现象和事实进行描述和概括的理论),无法解释引力的产生机制和实质内涵。其二,牛顿力学的引力思想是一种瞬时超距、不须介质的作用。其三,牛顿万有引力应用于太阳系时,必然遇到多体问题,这是目前的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子这里不存在多体问题)。其四,牛顿力学应用于宇宙,必定会得出空间任一点受到的引力趋向于无穷大(好在现今人们认为引力以光速传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无穷大尴尬)。另外,广义相对论虽然将引力变为空间弯曲,好似摆脱了引力困惑,但是却增添了更加虚玄荒诞的内容,不过这虚玄荒诞被精致的人为的数学构造所遮掩,令数学天分不足者望而生畏。当然,如果我们将空间弯曲改为“象”的局域旋动和弯曲(“象”在星云和星体的形成过程中很可能会有局域的一定程度的旋转、弯曲、集中等现象,见下文),那倒是能够讲通的。

所以,牛顿万有引力作为唯象理论或经验理论,可以继续应用。

既然在老子这里,引力作用实则是“象”的牵拉作用(另外还有电磁吸引作用。在“老子与科学宇宙论”一节,我们将表明,牵拉作用就是电磁作用,这是根据当今物理学四种相互作用做出的断定。这样一来,“引力”实则是电磁力,引力并不存在),那么引力根本不需要传播,不可能有引力传播之事。因而所谓的引力以光速传播也就没有立足之处,就不存在了。

从老子体系看星云、星体的孕育形成。先是“三”产生后逐渐生出了更大更重的实物粒子,这些实物粒子在碰撞结合以及分散运动中会产生局域空间的分布不均(除此之外,还因为“电”性而使得实物粒子结合或分开),引起“象”的柔曲,拉动周围“象”运动,这现象逐渐扩散,形成较大区域的局部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是旋动、卷缩(还要考虑“电”性的作用),于是,实物粒子逐渐集中(不是因为经典力学的引力效应)。最后形成星体。可以推测,在集中区域,“象”丝应该多一些;在星体周围,“象”应该密集一些;从星体向外,“象”逐渐稀薄、“象”丝减少;到了一定距离,“象”达到平均分布的水平。

这种推测与真实的情况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象”、“一”以及后来生成物的“电”性必须引起重视,或许真正引起收缩、旋转的是“电”性)。这也能够解释:距离近者牵引力大,距离远者牵引力小(未必是平方反比关系);星体大者牵引力大,星体小者牵引力小(未必是两物体质量的乘积)。而在远离星体的空间,“象”达到平均分布的程度,这时由星体产生的牵拉作用可以说是消失了,也就是说牛顿引力消失了。在此时此处的空间中植入一个物体,它的活动几乎是自然状态。此处的“象”比较稀薄、“象”丝稀少一些,它的活动仅仅受到周围“象”的微弱阻滞、牵拉,不会受到星体的远距离影响。

上面的推测还没有考虑“象”的破裂、粘合、恢复。不过即使考虑,也不会对上述推测产生重大影响。无非是这样的情况:从星体到“象”平均分布之境,“象”的分布由大到小最后略有增加。这是因为,“象”原是均匀分布的,星体等实物乃是大区域中“象” 的“碎片”聚合而成,所以星体之外一定范围内的“象”比外空间的“象”要少一些。至于“星体”周围,那要高许多。还可以进行更细致的推测,并引申出更具体的情形,但会越来越复杂,我们这里不再作这种工作。

另外需要注意区分这种情况:“象”的密集程度(“象”丝多少),与“象”丝牵拉力的大小。 “象”具有胀缩循环特性,所以“象”丝的牵拉力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但是在同一阶段,“象”丝的牵拉力在不同的区域应该是基本相等的。这是因为,“象” 丝是弹性细丝,局部区域因为星体等扰动而造成的“象”丝牵拉力变化会很快传递到远地的“象”丝,最后将达到一种协调平衡。

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了一种引力波,是指加速运动的物体会产生以光速传播的引力辐射。在老子这里,会有引力的波动(变化),其中的一部分情形类似于这种引力波。两个距离较近的天体,在其旋转或快速移动中,会对周围的“象”施加一定的作用影响,由于“象”是连绵不断的蛛网样存在,所以,这种影响可能会通过 “象”传递到另一星体,被另一星体所感受,如果这影响十分大(一般都不可能,因为现在已知的星体距离都很远),会对该星体的运行产生一定作用。当然,这种情况与引力波预言还不是同一件事。引力波是类似于加速运动的电荷辐射电磁波那样,加速运动的星体也会辐射引力波。当然,在老子这里是不存在这种引力波的,只存在对“象”的微弱的扰动变化。广义相对论还有引力透镜效应,是说在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使从旁经过的光线发生弯曲,就会在观测者那里会聚或多重成像效应,如同凸透镜那样的会聚效果。这在老子体系中也大体一致,“象”在运动和旋转的星体周围有一定的弯曲回旋,光的传播是通过“象”的,因此,应该有一定的会聚效果。

在整个宇宙胀缩循环中,“象”因为扩张和收缩,其柔性力(张力、弹力甚至扭力)是有变化的;在宇宙生灭过程中,“象”裂解的碎片形成了天体因而局部“引力”也会变化。所以,“引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是老子体系与我们通常的引力观念不同的地方。

“象” 的牵拉很可能会转变为拒斥。“象”是具有柔韧性的丝网,处于永恒的胀缩循环过程。由于“象”在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扩张,而不是收缩成点状、收缩到非常小的尺寸,因而我们推测,“象”收缩到一定程度就由牵拉变成了拒斥。假如这个推测正确,那么在宇宙衍生过程中,星体形成时造成的“象”的收缩或许会达到转变的程度(不一定每一个恒星都如此,而且恒星的形成乃是纤细实物的聚合,这种聚合除了“象”的卷缩回旋之外,还要考虑“电”性),这时就会有拒斥发生,就会变为斥力。

3.4 统一理论

统一理论是试图将相互作用合并在一个理论模型中的尝试。目前只做到了电、弱统一,电、强、弱三力统一的理论还在摸索中,至于终极统一理论(四种相互作用合一),现在还只是辉煌的梦想。大爆炸宇宙模型给了统一理论一剂强心针,人们设想在宇宙诞生的瞬时,一切都是统一的,不幸后来对称性破缺,统一作用分化了。现在越来越大的对撞机,试图复原宇宙早期的高能状态,以便窥测统一理论的端倪。但大统一和终极统一理论需要的能量实在是太高了,永远都达不到。

前文已经确定了,老子这里不存在科学理论中的引力,但“象”起到了牵引作用,所以科学中的引力作用实则就是“象”的牵拉作用。“象”就是早前人们想象中绵延不断的经典引力场(准确说,“象”涵摄了引力场,因为“象”的存在属性、功能效用远远超出了引力场概念)。“引力”不需要传播,它老早就在那儿了。

前文也确定了,电磁波是在“象”中传播的,“象”就是人们所称的经典电磁场(准确说,“象”涵摄了电磁场,因为“象”的存在属性、功能效用远远超出了电磁场概念);还基本确定了,在短程电磁相互作用中,“象”传递相互作用,而“一”主要是实现相斥相吸。量子电动力学以及量子化的场除了涨落振荡之外,与老子体系并无其他共通之处。

前文更确定了,强、弱相互作用与老子毫无共通之处。一则因为老子的纤细实物与物理学的基本粒子没有确切的对应关系,二则因为物理学认为两种作用是通过交换媒介粒子实现,而老子这里则是直接联结粘合。

那么统一理论在老子这里就不存在了吗?换言之,老子体系中有无统一性或统一理论。这当然有,而且非常明显。

“道、象、无”就是终极统一。首先,无论是实物还是相互作用还是“能量”,全都起源于大道(“无”、“象”)、植根于大道(“无”、“象”)、复归于大道,在道(“无”、“象”)中是统一的、同一的。用比较哲学化的同时也是老子的独特术语,就是:一切统一于“无”,“无”是最高的终极的统一。

其次,大道(“无”、“象”)是所有实物相互关联的唯一根基,无论是传播(如电磁波传播)、联结(如牵拉或引力效用)等都是通过大道进行的,都是由大道实现的。

再次,“道、象、无”永恒存在,虽然生出了实物、天体,但自身性征、作用、运演不受影响,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也就是说就在今天以及早前和未来,“道、象、无”都存在着,一如既往。

所以,大道或者说“象”、“无”,就是终极统一理论之所在。如果要与今日物理学对应,那么这种统一的具体内容之一体现在:电磁场和引力场是统一的,都统一于 “象”,都蕴涵在“象”中,都由“象”来承担。当然,我们只能定性说明,无法定量刻画。事实上,人类现在的数学能力也不可能给出整体上的定量描述。

不太准确地说,首先,经典物理学中连续绵延的电磁场和引力场(不是量子场论中量子化的场,也不是广义相对论中的时空弯曲)被“象”所涵摄。“象”同时具有经典电磁场和引力场的效能。其次,量子场论中电磁场和引力场(均是离散性量子化的场)的涨落振荡被“象”所涵摄,“象”同时具有量子场论中电磁场和引力场的部分效能。这其实是说,经典场论和量子场论都有部分性征与老子的“象”相通一致,但又有部分性征与老子相异不同。老子的“象”是绵延不断的,传播着电磁波,且具有牵引之效,这与量子场论的量子化场和媒介粒子交换不同,而与经典场论相类;老子的 “象”又永恒振荡,在振动中产生刹那生灭的“物”,这与经典场论不同,但与量子场论的涨落相近。

统一场:上面的统一性也可以称作统一场论,因为弱、强相互作用与老子没有相通处,而引力是“象”网的作用、电磁力则是“象”网和“一”的共同作用,并且“一”在电磁相互作用中主要是起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效能。所以,“象”网就是统一场、大道就是统一场、“无”就是统一场。这种统一场是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场,但与物理学的统一场还有区别,物理学的统一场是用同一种数学方式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会分化的相互作用。而在老子这里,引力和电磁力还是有分别的,两力只是通过同一种媒介即“象”网来实现,两力本身还有区别。当然,也许两力在老子那里本是一种力,都是“象”网产生的作用——正如我们前文分析的那样,两力都是通过 “象”网的分布或者说通过起作用的“象”丝的数量及其张力来确定在老子与科学宇宙论一节,我们已经表明,根据今日物理学分析,象网的牵拉力就是电磁力,故而电磁和引力在老子这里,在象网中实则是同一种力。于是象网就是统一场

也许情况确是这样:没有什么引力和电磁力,只有“象”网的作用。引力和电磁力无非是我们根据现有知识概念去解构、分化、透视老子的“象”网而得出的结果。这样的话,宇宙间只有一种统一,就是大道、就是象、就是无,这就是物理学追求的统一场。人们所谓的电磁力,无非是带电(磁)性的物体在“统一场”中受到的作用力;人们所谓的引力,不过是物体相对“象”网移动时受到的牵拉力(依据物理学四种力的分类,这种牵拉力可以归结为电磁力,若此,引力不存在,只有电磁力)。“统一场”没有分化,没有变成不同的形式,也不是不同的场的集合,仅只是不同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统一场”的不同方式的作用而已。假如强、弱相互作用不是我们前文认为的是纤细实物的直接联结或作用(而是如碰撞之类),那么他们也是统一场对不同性征的存在具有的不同方式的作用。

无论怎样,这种统一与物理学的终极统一之梦大有不同。终极统一试图用一个数学模型完整地描述统一的相互作用,给出分化的条件(所谓对称性破缺),当条件满足时,自动地转为引力、强、电、弱相互作用。事实上统一理论不仅仅是数学形式或物理理论的统一,更主要的是物质结构和物质组成上的统一,就是说从正负电子,到基本粒子,再到核子、原子、分子,都能给予统一说明;对各种物理参数如自旋、力矩、磁矩、角动量,宇称、质能守恒、动量守恒等都能给予统一描述。其中有一种超弦模型持这样的见解:物质的始源是电和磁,电和磁形成了电磁波,又组成了正电子和负电子,再由正、负电子组成基本粒子以及核子,由核子再组成原子核,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共同组成原子和分子,进而形成天地万物。这个见解与我们后文的分析有更多的相通之处。

“一”应该称作基元统一或电磁性统一。“一”是道(“象”)的最初生成物,广泛存在于宇宙之中。后文我们将证明 “一”以及“象”具有电性或磁性,因此,物理学中的电磁相互作用就与“一”有相通之处。但因为两种体系有根本性差异,所以主要是表观上能够相通。

“三”应该蕴涵着强相互作用。从“三生万物”分析,“三”中的纤细实物是所有实物诸如天地万物的基本构成单位。由物理学可知,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质子、中子,因而“三”或许可以对应质子、中子(本书认为:“三”是比质子中子更细微的粒子,可能比假设中的夸克还要细微。但既然夸克层面是强相互作用,那么在更精细的结构中,大约仍是强相互作用在发挥效能)。这种对应仍属表观层次的对应,因为老子体系和物理学体系有很大区别。

事实上强相互作用,应该是象丝的粘合力、结合力。以“三”中纤细实物为基本结构单位形成了质子、中子或者形成了原子核,而“三”中纤细实物之所以能够结合,是因为象丝本具的粘合联结能力。根据象丝的特性,伸张时呈现牵拉,收缩到一定程度变成推拒(由大道、象网的循环往复、扩张收缩推出的结论),这大概能够解释强相互作用在一定尺度内距离变小时减弱、增大时增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超过一定距离强相互作用消失。

那么“二”是不是可以对应弱相互作用呢?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老子的“二”是十分稳定的纤细实物,而弱相互作用中的粒子(无论是实物粒子还是媒介粒子)都是不稳定的衰变粒子。不过,元素衰变可能真是“一、二”、以及象网振动共同促成的,甚至“二”的作用比较突出。因为复杂结构的元素(大质量)不稳定,在象网、“一、二”的作用下容易解构,变成比较稳定的实物元素。

物理学的统一理论在路向上与老子恰好相对。老子的宇宙是生成性的宇宙,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所以各种相互作用是生成的,原本不存在,只当纤细实物逐次生成后,相互作用才显现出来。自然,人们可以设想,这些相互作用原本蕴涵在大道之中,但我们还是应该遵循老子的表述。物理学的统一理论不是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而是由一种单一的有分化出多样的有,是一定条件下的由有到有的分离过程。

4,“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对应关系探讨

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基本粒子能够独立存在(不论其寿命长短),具有自身的物理性征。基本粒子不可再分,即使在想象中能够继续分割,但分割之后就不能独立的、现实的存在着,并且物理性征改变或消失。在标准模型中,总共有62种基本粒子,分为三大类即费米子、玻色子、希格斯粒子。费米子构成了物质世界,玻色子仅仅传递相互作用力(在老子这里,相互作用是象网和“一”甚至也包括“二、三”进行的,但主要是象网。老子体系中没有物理学中假设的仅仅传递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所以下文不涉及玻色子),希格斯粒子是所有粒子的质量来源。标准模型又将费米子分为三代,每一代的差异仅仅体现在质量上,其余性质基本相同。费米子又分为轻子、夸克,人们熟知的强子(分为重子和介子)就是由夸克构成的。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而参与弱、电磁、引力(质量不为零时)相互作用的粒子。轻子共有12种,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电子、电子中微子、正电子、反电子中微子。

第二代是μ子、μ子中微子、反μ子、反μ子中微子。

第三代是τ子、τ子中微子、反τ子、反τ子中微子。

三代粒子除了质量不同外,其余物理性质完全一致。如μ子的质量是电子的200多倍,而τ子的质量是电子的3000多倍。电子和中微子是长寿粒子,一般认为是无限长。μ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并不稳定,寿命为2.2微秒(是自由状态下仅次于中子的长寿粒子,μ子最初是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的),μ子衰变时转化为电子、反电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τ子1977年在加速器上发现)也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但更不稳定,比μ子寿命短100多万倍,约为2.9×10−13秒。中微子不带电,永远以光速运行,有人认为中微子静止质量为零,也有人认为不为零。中微子只参与很少的弱相互作用,几乎很难检测到,但人们认为宇宙空间充斥着大量中微子,在超新星爆发等恒星活动中会产生无数中微子。在大爆炸模型中,推测中微子的数量和光子一样多,是质子和中子数量的1010倍。

强子:依据标准模型,强子由夸克、反夸克和胶子组成,但在实验中从未发现夸克、反夸克,仅有间接的存在证据。最常见的强子是质子和中子。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非常稳定,寿命无限长,在夸克模型中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构成。中子不带电(也有认为中子内部有电荷分布,但整体上看却是电中性的),其寿命在基本粒子中也是比较长的,自由状态下存活近900秒,而在与质子构成的原子核中却可以活得无限长。在夸克模型中,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在所有已知的近千种粒子中(绝大多数是实验室中发现的,并且绝大多数是强子),只有电子、中微子、质子以及中子是稳定长寿的,他们的反粒子也是同样(反粒子在自然界、宇宙中极为罕见。事实上反粒子基本是在实验室中粒子对撞时发现的),此外,光子的寿命也是无限长,其反粒子就是光子自己。其余的粒子都是不稳定的,它们产生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动“衰变”成两个或更多个其他类型的较轻的粒子。不稳定粒子中,长寿者大约存活10−10秒,短命者只有10−20秒,共振态强子仅10−24秒。

所有基本粒子都有反粒子,正反粒子相撞,会湮灭无存成为能量或者说辐射(变成光子)。

老子的纤细实物与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很难确切对应,实际上也许不存在对应关系。这是因为,老子的“一、二、三”应该比基本粒子更基本,是更深层次的“粒子”。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基本性征的对比来凸显一些问题,这对我们领会老子,对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应该都有益。

从老子的描述和物理学的观测实验现象来看,寿命和结构应是基本的考察点,其他的诸如大小、运动等对比考察,是得不到具体结论的。

从寿命来看,基本粒子中只有电子、质子(这里不再考虑中子)、中微子很稳定,寿命大约无限长。光子的寿命虽然很长,但光子是电磁场量子化的产物,在前文我们已经确定了,电磁场实则被“象”所涵摄,所以光子不在考察之列。除了这几种稳定长寿的基本粒子之外。其他的粒子都在纳秒级或更低。老子的“一、二、三”却是十分稳定的纤细实物,寿命都非常长,而老子的“物”则是瞬间生灭的。

从结构来看,基本粒子中,电子和中微子被认为是没有结构的,是点状粒子。另据实验观测,质子确有结构(但不一定是现今认为的由三个夸克构成)。老子这里,所有纤细实物都应是线状闭合结构,“一”的结构最简单,“二、三”及往后的生成物,结构渐趋复杂。当然,质量也在增加。

这样一来,“一”只可能与电子或中微子对应,质子则只能与“二”、“三”对应。联系到“三生万物”一句的意蕴(“三”是所有具体实物的基本组成单位。仅有“一”和“二”还不能形成具体实物,必须在“三”生成后,具体实物才可能形成),我们认为质子充其量只能对应“三”,但更应该对应“三”之后形成的纤细实物。

老子的“一、二、三”会不会与粒子的三代对应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小。这是因为,三代粒子中,有的显然具有内部结构,而“一”必然是最单纯最简单的结构,不应该由更为简单的结构组成。而且,粒子的三代中,每一代的类型有些过多了。

4.1 “一”与电子、电磁性

“一”是道(“象”)的最初生成物,是结构最简单(闭合线状结构,或许就是小圆圈),质量最小,寿命最长的纤细实物。是所有后续生成物的基元,是所有后续生成物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后续生成物如“二”、“三”等,如果分解的话,就会变成“一”;如果我们细看的话,会发现许多“一”在其中。“一”很可能只有一种形态,但大小未必全同(如果是多种形态,那么每一种形态都是最简单的)

五千文39章有对“一”之功效的具体描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去除“侯王、神”两句,这实际上是在阐述“一”在天地万物的生成、运演中的作用、效能。

“天清”、“地宁”甚至“谷盈”,可以从经典物理学的引力来解释。但是,首先,老子这里引力被“象”所涵摄,“象”具有牵拉之能,可老子39章却是讲“一”,而不是讲 “道”(“象”)。所以,尽管引力能够解释天清、地宁等,尽管“道”(“象”)也确实具有这样的功效,但对老子的表述严格分析后可知,“一”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具有这样的功效。甚至在天清、地宁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道”(“象”)的作用更强、更大,是主要的作用。其次,在五千文中,除了人生社会领域里,老子偶尔将“道”、“一”等同看待外,在宇宙自然领域,绝未等同起来。所以,39章就是在阐述“一”,不是在阐述“道”(“象”)。

关于“一”的电性(磁性)分析,见39章差异、岐解及问题末段

那么科学中如何解释天清、地宁、谷盈这些现象呢?这应该就是电磁学的观点和电磁的观测实验。现已知道,所有物体或多或少都有磁性,而磁性被认为是电流或者电荷分布造成的。天之所以清,与电磁作用有关,地之所以宁,与地球的电和磁有关,何况电磁波是宇宙、地球中到处都有的存在,与“一”的分布是一致的。这就有理由认为,“一”具有电性或磁性。在这种认定中,“谷盈、万物生”也就容易解释了,至于“神之灵”以及“侯王天下贞”仍不易理解。也许“神”是指雷电,而侯王的天下贞则无非是说立根植本、秉本执要。

“一” 具有电性或磁性,可以推知“象”必然也具有电性或磁性,因为“一”本是“象”段,是“象”破裂后的丝段形成的某种闭合结构。当然,人们可以设想“象”不具有电性和磁性,所谓“一”的电性或磁性乃是闭合线状结构具有的特性,这也是可行的解释。但我们认为,“象”应该是具有电性或磁性的。这是因为,“象”具有粘合性,“象”之所以能粘合,可能正是因为电性或磁性之故。

那么“一”、“象”到底是电性还是磁性呢?很可能只是电性,而磁性是电性派生的,是电性运动中的自然现象。也就是说电性的“象”、电性的线状闭合物即“一”,在运动中自然地呈现出磁性来(这是我们依据天体和自然界的电、磁现象以及物理学对磁性的解释做出的推测,所以不一定牢靠)

我们知道“一”的运动方式有空间移动、自旋、摇摆等。由于“一”是闭合线状结构,且很可能是小圆圈,那么“一”的自旋就相当于线圈通电,于是在圆圈垂直方向出现磁的南北极。这也表明,不存在磁单极子,因为“一”是最初的生成物,是后续生成物的基元,在“一”中就没有磁单极,那么往后的生成物应该也不会有。

假如“象”和“一”是磁性存在,那么电性就是运动中的磁性形成的。不过这种可能性较小。

既然“一”应该具有电性(或磁性),那么前文的对应里,中微子可以排除了,只剩下电子与“一”对应。然则“一”会不会就是电子呢?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首先,电子虽然带单位电荷,但还有正电子(在宇宙和自然界中,正电子的数量极其稀少)。其次,还有正电荷存在。再次,有可能会有分数电荷。最后,据个别实验现象和研究者的推断,电子可能还有精细结构。那么电子是否会是“二、三”呢?这也不易断定。

我们知道,“一”具有自旋现象,其旋转方向无非是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假如“一”不具有电性,那么这两种旋转方式没有什么值得特殊注意的地方,但“一”具有电性,则两种旋转方式就应该代表两类“一”,即“道生一”的“一”,至少应该涵有两个种类的纤细实物。那么这是不是就是正负电子呢?应该不是,目前所谓的正负电子是指分别带正电荷与负电荷,其余的属性(包括自旋)都相同。而“一”的这两种类型与正负电子的情形不符。但是,正负电子相撞后二者消失变成电磁辐射,这又与老子的描述有相通之处,“一”虽然很稳定,但在特殊处境下可以消解复归于“象”,而“象”就包含了今日所谓的电磁场。两类不同的“一”相撞(类似于正负电子相撞),结果“一”消解了、不见了,变成了“象”(类似于正负电子湮灭而变成电磁辐射)。仅就此现象而言,“一”又可以与电子对应。但总的来看,“一”与电子还不在统一存在层面上。

事实上,老子体系与物理学体系是不通约的。正电子、正电荷、负电荷等,只是根据实验室、自然现象中呈现的物理性征做出的类推、断言。而老子则是直观明见,这是两者比较参证时应与注意的。在很小的可能性里,“一”可以对应光子,但一则光子没有质量、二则光子没有电性或磁性,所以这种对应不可靠,除非将来人们对光子有更进一步了解。

“象”、“一”具有电性(或磁性),是带有电性(或磁性)的存在,这应该是比较可靠的推定。既然这样,后续生成物诸如“二、三”以及天地万物应该也具有一定的电性(或磁性)。只是在不同的组成结构中,表现千差万别而已。

“一”虽然不应是电子,但应该是电子的基元、基质,电子应该是“一”的某种结合态。电子或许可以与“二、三”对应,或许只能对应后来生成的纤细实物。

“二” 是“一”生成的纤细实物,是“一”以某种方式粘合联结的产物。“二”的电性(或磁性)与“一”相比,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这当取决于“一”的联结粘合方式。“二”也在旋转、移动、摇摆,但对于整体的电性(或磁性)有什么作用,就不易知晓了。“三”的情形与“二”相仿(从“三生万物”推测,“三”已经是立体结构了)

前文曾提到轻子的三代问题(强子也有三代问题,因种类繁复,不再论及),不知道与老子的“一、二、三”会不会有什么对应关系。假如能够对应,那么“一”或许还真是电子。但我们认为应该是巧合。老子的“三”虽然未必对应质子等强子,但“三”确实是具体实物的基本构成单位,所以不可能仅仅对应轻子的第三代。

4.2 “物”与短命粒子

观测实验中发现了大量短命粒子,量子场论也假定了许多寿命更短的虚粒子。这些粒子可能与老子的“物”有对应关系。

老子的“物”是具有轮廓外沿、能够分辨的与“象”区别的纤细实物,也是丝线状,但是否都是闭合结构就无法断言了,可能有些“物”是闭合结构,有些仅是线状小 “象”段。“物”的寿命极为短暂,是刹那生灭的。质言之,“象”在疾速振荡中有破裂,破裂的“象”段构成了“物”,“物”自身并不稳定,有消散复归于 “象”的天性。所以“物”在生成后很快就散开(“物”的消散除了自身不稳定天性,也与“象”的振动有关),与“象”粘合联结在一起了,自身消失,复归于“象”。(前文多次指出,“象”具有柔韧性,裂解后可以自行粘合。我们还推测“象”是具有电性(或磁性)的存在,这应该是“象”能够粘合联结的主要原因)

量子场论中为了解释粒子与场、粒子间相互作用以及自作用等现象,发明了虚粒子假设,但现在许多人认为虚粒子是真实存在的。虚粒子瞬间生灭、无法观测,在其产生和消灭过程中,量子场的质能是不守恒的,但在产生前和消灭后,质能守恒。我们认为,这种虚粒子假设,虽然与老子的“象”、“物”未必真能对应,然量子场论描述的这种情形却与老子相仿。这里需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一个是质能守恒,老子这里只有质量和能量分别守恒,质量和能量不能相互转化。所以老子“象”、 “物”转化过程中,质量和能量是分别守恒的,而量子场论在此过程中并不守恒,但在过程的始末则是守恒的。另一个是虚粒子的作用,量子场论中的虚粒子是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但老子这里似乎只是自生自灭的纤细实物,没有其他作用。但假如参与了相互作用,那就与量子场论更接近一些。我们推测,在宇宙最初的“象” 阶段,“物”没有什么作用,仅仅是生生灭灭的实物。但在“一、二、三”、天地万物阶段,可能会有作用,至少“物”会与深隐层面的纤细实物发生碰撞,而这就是作用。显然,这种作用是一种自发自然现象,与虚粒子的固定作用是不同的。

在高能加速器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短命粒子,比如共振态强子。这些粒子其实是人为制造的新粒子。当然我们可以推断说,在恒星等星体内部,如果条件相同,也会存在这样的短命粒子。大型加速器是用高速粒子相互对撞,对粒子进行破碎后间接观测其现象,再予以分析推断。我们以为,破碎后的新粒子大概就是“象”段,是原粒子结构消散后的小丝段(当然未必全都结构消散,有的可能会消解为更细微的结构),他们不可能稳定,只能迅速复归于“象”了。在一些碰撞中会有“能量”放出,这实际上是碰撞对极小区域的“象”的振荡发生了影响,“象”振动加速、振幅增加(叠加性质),这就是“能量”释放;另外,原结构碎裂,其粘合力释放(类似于结合能释放,犹如拉紧的橡皮筋断裂),对象网产生作用,这也是“能量”释放。

在实验中还发现一些自发辐射而衰变的短命粒子。这个现象值得细致研究。从老子体系来看,这些粒子结构不稳定,会自行(也许有“象”振动的作用,如4章和56章的“同其尘”)分解为稳定结构,如果分解中有一部分转化为“象”,会对极小区域的“象”的振荡产生些微影响,表现为“能量”的变化。至于化学元素的衰变,属于“三”之后的存在层面,这里不再探讨。

4.3 “三”与质子

质子很稳定,据实验观测可能有内部结构。一个质子就是一个氢原子核,是构成实物的基本单元。“三”也很稳定,是构成具体实物的基本单位。“三”是“二”以某种方式粘合联结的,是具有内部结构的丝线样立体形态。看上去“三”和质子似乎有一定对应关系。但是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这似乎不易解释。二是质子的质量很大。我们知道“二”是由“一”联结粘合的,无论“一”有几个种类,也无论“二”的结构组成如何,推测“二”的质量不会比“一” 大很多。同样,“三”由“二”组成,推测“三”的质量也不会比“二”大很多(当然这种推测不一定可靠),所以“三”与质子可能不在同一存在层面上,也就是说,质子也许是“三”的后续生成物。但是,另外的看法也可以成立,那就是,“三”对应着质子,质子(“三”)之所以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乃是因为其具体的组成结构而造成;质子(“三”)之所以质量较大,是因为内部的结构单位(“二”)较多较复杂(不一定或根本就不是两个或三个“二”的结合,而是许多个“二”的结合,并且在这种结合中“象”段甚至“一”也参与了)

本书认为,质子应是“三”的后续生成物,是以“三”中纤细实物为构成单位的实物粒子。

质子以及中子都有内部电荷分布,这似乎能够为我们推断的“象”、“一”是电性(或磁性)存在提供支持。

另外,在上博简《凡物流形》一篇(该篇不是从“道、一、二、三”论述,而是“一、二、三、四”。见本篇附录部分),有“叁生弔成结(即三生四成结。图版中有重文符号,故原文应是“三生四、四成结”)一说。“结”本指绳子打结,有纠缠、聚合义。假如《凡物流形》不是今人伪造,那么可以断定该篇是老子弟子(可能就是老莱子一派的学者)所作。“结”可能意味着“四”(即老子的“三”)在形成时有收缩聚合现象。也就是说,当“二”结合在一起形成“三”(《凡物流形》的“三生四”)时,并不是单纯的粘接、联结,还有整体性的凝聚、缩合,犹如气球放气变小那样。这是一个重要现象,我们推测,不仅是“三”有所凝缩,“一、二”可能也如此。设想一个被拉伸的橡皮筋,中间断裂之后,其断裂的部分必然收缩。“一”是象网伸张到一定程度破裂后的闭合线圈样存在,故在形成中必定有回缩现象。也就是说,假如象段破裂前是十厘米,破裂后形成的象圈(即“一”),其周长肯定不到十厘米,至于缩小到多少则无法断言。“一”的缩合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二”是“一”中纤细实物结合而成,“二”是否也有回缩凝聚尚不能确知,或许也有。但是“三”的凝缩应该不是或不主要是“一”那样,而是因为另外的缘故(可能是结构缘故),造成了必然的凝缩。事实上,如果没有凝缩,密实的星体、原子、分子等是不可能形成的(物理学以为是引力造成的凝缩,但引力在老子这里无非是象网的牵拉,并且实质上是电磁作用),星体、万物只是疏松的团块。凝缩或许与物理学和化学中的结合能也有关系(结合能还有象丝之间的粘接)。核裂变释放能量,可能就是许多“凝缩”的铀变成“疏松”的其他纤细实物,放出了巨大能量,核聚变则相反。


拙作《道德经新论》(副标题:揭开宇宙和生命的玄秘),全书计分九篇,共300万字,历经20年,已于日前完成。兹发布于网络,供有兴趣者参研、指正。参见本人博客,内有下载链接、内容简介、阅读建议、章节目录等拙作无意出版、仅作网上交流。http:///3178680977 ;      /_http_/mkongjian.blog.163.com/; http://user.qzone.qq.com/1171724360/main
X-Ver: 1501100 Auth: 1894651248674206 Host: uswj208.appspot.com
第二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mg3P0MW
第一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kT9kXAR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一篇第五章的第二节。有些内容需要结合该篇另外章节理解(网友如果快速阅读,不清楚之处可以跳过。另外此节的“象”就是“道”)。

二、老子与粒子物理学比较

1,道(象)与真空、场、以太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况

1.2 象”与真空

1.3 “象”与场

1.4 “象”与以太

2,道(“象、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

2.1 形态与结构——象、物”与丝弦、点粒子

2.2 形态与结构——“一、二、三”与丝弦、点粒子

2.3 “一、二、三”与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征

2.3.1 大小、稳定性、寿命

2.3.2 振荡、旋转、移动、碰撞、运动的永恒性

2.3.3 产生、消亡、转化、统一性

2.3.4 质量、能量、质能守恒、质能关系、连续性、量子化

2.3.5 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

3,“象”与四种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统一场、波动与传播

3.1 强、弱相互作用

3.2 电磁相互作用与电磁波

3.3 引力相互作用与引力波

3.4 统一理论

4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对应关系探讨

4.1 “一”与电子、电磁性

4.2 “物”与短命粒子

4.3 “三”与质子


二、老子与粒子物理学比较

1,道(“象”)与真空、场、以太

宇宙最开始只有两大类存在,一是“象”和“物”,这是所有实物的始源和本根。二是“情”以及“情”所具有的“信”,这是所有生命的始源和本相。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况(参见前文有关分析)

永恒不易:“象”至始至终都存在着,是自我同一的存在。这就是说,在恒久的过去、现在、遥远的未来,“象”保持同一、一直存在。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以下所述的几个特性,也都是永恒不易的。

绵延均匀:“象”各处延伸,均匀分布,遍布于宇宙之中,贯穿于物体之内。

芒忽闪动:“象”永远都在闪动不停,活力永恒。因其疾速闪烁,所以整个“象”呈现出隐约模糊的不定状态,犹如疾速振荡的琴弦,高速运转的车轮。

纤细轻柔:“象”是宇宙中最为纤细微弱、轻柔绵软的存在,具有柔韧性、粘合性。“象”可以进入任何坚固致密之物的内部而畅行无阻。所谓柔韧是指可以拉伸、弯曲、卷缩,但也可以恢复原状。所谓粘合性是指在断裂离散后可以再行结合粘接。

伸张收缩:“象”具有整体性的周期循环的特点,即胀缩循环。这实际上就是宇宙往复膨缩,更准确说就是空间胀缩循环。详见“老子与科学宇宙论”一节。

“象”的样态:“象”是丝网或蛛网那样的立体形态,即由宇宙间最纤细轻柔的线状物结成的立体网状结构。但因其高速闪烁,呈现出模糊不清、隐约不定的茫茫然状态。

“象”的其他特性:“象”是联结宇宙天体、宇宙万物的纽带(详见下文四种相互作用);“象”在闪动中产生瞬间生灭的纤细实物(详见下文基本粒子);“象”在扩张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稳定的纤细实物(详见下文基本粒子);“象”具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作用(详见“老子与宏观宇宙”一节的有关论述以及该节末尾对此段的简要说明)

1.2 “象”与真空

1真空不空与“象”。物理学中早前的真空是绝对空无,但量子场论诞生后,真空概念发生了改变。目前普遍认为真空不空,充满着各种“场”。这个看法与老子相通。老子虽未言及真空,但他的“无”(即“道”、“象”)却与真空相近。老子的“无”绝非全然空无,而是指“道”处于没有稳定纤细实物的状态,即始源状态和本根(“道”现今依然存在,本性不改)状态。在老子这里,宇宙间没有绝对真空、没有绝对之“无”。“道”亦即“象”到处存在,只是深隐不显、不可以通常方式察知。

2,真空振荡与“象”。物理学认为,真空中的各种量子场无不处于振动之中,但基态周围的振动不产生观测效应。这个看法与老子一致。“象”就处于永恒的闪动之中,而且无法感知。不过老子这里空间或者说真空中只有“象”,而物理学则有许多种场。

3,真空涨落与“象”。量子场论的真空涨落是指各量子场相互作用期间,会有瞬间生灭不可检测的虚粒子出现。真空涨落和虚粒子起先是为了解释粒子现象而提出的假设,后来慢慢认为虚粒子也是真实存在的(真空涨落是研究者的共识)。真空涨落与虚粒子与老子的“象”以及“象”在闪动中形成的倏忽不定、刹那生灭、非常纤细的“物”是相通的:

“象”处于永恒的晃动闪烁之中,这与真空涨落相近。区别在于,老子“象”的晃动实则就是物理学中的“场”的振动、振荡,而通常所谓的真空涨落并未指出是怎样的涨落、没有论及振动。若参照老子的“象”,就可以确定,真空涨落就是“象”的振动、也就是“场”的振动。

“象”在闪动中生出了“物”,此“物”瞬间生成、刹那消解(复归于“象”)这与猜测中的虚粒子情形相同。不过,必须注意,虚粒子虽与老子的“物”相仿,但老子的“物”与后来产生的稳定纤细实物如“一、二、三”(这里仅指其中的纤细实物,不涉及存在层面,下文除非另行指明,均放此)是不同的。假如依据老子,那么虚粒子也应与实粒子不同,而且虚粒子也不能转化为实粒子,这是因为“物”没有转化为“一、二、三”,比如,“一”是“象”扩张到一定程度直接生成的,而不是“物”转变为“一”。

4,“象”与真空极化。量子场论的真空极化是指量子真空场与粒子具有相互作用,导致一些物理效应。这与老子虽然可通,但差异或许更大(要想说清楚,可能颇费笔墨,因为量子场的理论体系与老子具有根本性的不同,况且极化中产生的粒子只能对应老子的“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稳定的纤细实物。虚粒子倒不存在什么障碍)

5,“象”与真空相变。量子场论的真空相变是指真空的对称性发生突变导致真空态变异。真空相变主要是为了解释科学假设诸如宇宙早期暴胀和夸克被幽禁而提出的猜想。这应该与老子没有相通之处。因为对称性是物理学中特殊的概念,整个五千文中未见对称性意蕴。

6,“象”与真空对称性破缺。与上文真空相变同样,与老子没有相通之处。

物理学中的真空其实还处于科学假设层面,这是因为无法观测和确证。只是因为真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能间接证实(逻辑推理方面的证实而非观测证实。一个现象的发生必有原因。现象是可观测的——诸如各种效应。但引起现象的原因尚无法观测,该原因虽未经实验验证,但完全可以推定其必然存在),所以多数研究者当成真实的存在。借助于老子,我们倒可以说,物理学的真空是确实存在的,其关于真空的各种假设也有部分正确性,比如虚粒子就是真实存在的。另外,物理学的真空是量子场最低能态,这倒与老子不甚相合(或许可以这样看,假如某区域中没有稳定的纤细实物活动、也没有另外的振动传入,只是“象”及其“物”,倒是可以从能量角度说,此区域“象”的能量最低),主要是因为两种体系难以通约、不大对应。更重要的是,真空是量子化的真空,这与老子大异。

1.3 “象”与场

1,空间分布。场被认为是分布于全空间之中,可延伸至无限远。这与老子的“象”完全一致。

2,不可观测。场无法直接观测,只是从宏观或微观效应(如引力场、电磁场)推测出应该存在场。不可观测的场与至为隐微的“象”也是完全一致的。

3,场与粒子。场比粒子更根本,粒子是场的激发态,当场退出激发态时,粒子就消失了。这与老子的“象、物”关系是一致的。“象”是“物”的根源、“象”在闪动中产生了 “物”,“物”又可复归于“象”而隐没。不过在细节上还是有所区别。在老子这里,“物”是“象”在闪动中生出,本就不稳定,具有复归的本性。而在场论中,粒子被看成场的激发态。当然,场的激发与“象”的闪动与也大略相通(倒可以赋予场的振动性,物理学中似乎没有讨论过场的振动)。场退出激发也可以认为是“物”自行复归。

这里重要之处是,参照老子“象、物”关系,可以确证场确实比粒子更基本,场可以独自存在,不是粒子产生场而是场产生粒子。另外,场与粒子可以相互转化。

4,场之间相互作用。场论认为空间中充斥着各种场,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与老子迥异。若果用场论的观念来看老子,则场只有一种,就是“象”,别无其他场,更无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之所以有这种巨大鸿沟,乃是因为老子的“象”功能效用比场丰富得多。

5,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场论认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场,即量子化的场进行的,实则是各种媒介粒子的交换。这也与老子大异。老子没有详细阐述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但可以确定, “一、二、三”与道亦即“象”之间实有作用和影响,并且主要是后者作用于前者。如果从场论观念考察,即将“象”当成场,那倒勉强可以认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场的。可场论是量子化的,其媒介粒子与老子也无对应。在交换中,媒介粒子是瞬间生灭的,这倒与老子的“物”相近。

综言之:与真空一样,场也没有直接观测到,仍属科学假设。但从效应来看,场必然是存在的。根据老子,我们可以确证:场确实存在,且比粒子更根本,是粒子的来源和本相。然而,场论中的场是量子化的,且有各种场分布于空间中,其相互作用被假定为媒介粒子的交换,这都与老子不同。事实上老子的“象”远比场的内涵丰富,涵摄了场而远超出场,两者没有多少可比性。

1.4 “象”与以太

以太假说与“象”有相同相近之处,但差异更多更显著。以太被认为是稀薄透明的流质,遍布空间、绵延不断、深入物体内部,是传播光波、电磁波甚至引力的媒质,这与老子的“象”相近(后文将表明,“象”也是波动的传播媒介)。但老子的“象”乃是宇宙本根,产生了实物微粒,并且是引力的本质(见后文相互作用),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以太所不具备的。

2,道(“象、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


2.1 形态与结构——“象、物”与丝弦、点粒子

弦论之前,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都被当成点状粒子。即使基本粒子具有更深一层的结构(比如夸克假说),那么深层粒子仍然作为点状粒子对待。点状粒子是理想化的粒子模型,起源于日常经验和古旧的原子论假设。目前最精密的显微镜,也只能直接看到原子级别的模糊轮廓,亚原子粒子是看不到的。

弦论提出了基本粒子的弦结构,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弦具有弹性,可以拉伸、扭曲,甚至可以断裂和结合。弦的断裂或弥合就是弦之间的相互作用。弦有开弦和闭弦两种基本形体,处于振动状态,不同的振动方式下呈现为不同的粒子。可以看出,弦论与老子的“象”、“物”很相似。

本书之所以能够将“象、物”以及“一、二、三”确定为丝线结构,首先是受到弦论的启发。点状粒子深入人心,以致笔者在很长时间内从未设想过丝线、蛛网这样的形态——虽然五千文中的相关表述本就意味着这样的形象。在90年代后期首次晓得了弦论的观点,促使笔者开始重新审视五千文的有关章节,从而趋向于丝线、蛛网样式。其次,若干年后,笔者重新研究老子五千文时,阅读了吠陀经典中的《无有歌》,其中就有“绳索”之类的表述(详见本书第九篇“老子与吠陀”一节),这样,笔者才毫无疑义地最终确定了“象”就是丝网、蛛网状的立体网状样态

“象”是丝线或蛛丝那样的联结而成的网状结构,在空间中绵延伸展,处于永恒的晃动之中。“象”在闪烁中生成了“物”,“物”必定是丝网破裂产生的纤细实物(“象” 因其疾速振动呈现为整体性的模糊隐约之状,一如高速振动的琴弦,故老子谓之“象”。“象”与“物”对举,那就表明“物”与“象”在表观上不同,结合“物” 的文字含义,可以确定“物”是具有自身外沿和形状,可以分辨、相互分离的结构。“象、物”的区别犹如清水与其中的气泡),因此,“物”必定是线状结构、线状形态。

那么“物”究竟是什么样的线状结构?基本可以排除这种情况:即“物”是一小块丝网围成的网球样态——也就是空心球网甚至是带毛刺的空心球网(为何排除这种情况,本书也没有确切理由。当然我们也不完全排除这一可能)。因此,“物”应该是丝线段形成的某种结构。我们知道,“象”具有柔韧性和粘合性,也就是具有可拉伸、可收缩;可卷曲、可扭转、可恢复;可断裂、可粘接的特性,所以,我们推测“物”应该是闭合的圈。当然,不排除是一小段丝线,甚至其他形态。

总之,“物”必定是丝线段结成的结构,并且很可能是圈状结构。

“象”生成了无数的“物”,我们认为这些“物”都可能是圈状结构,并且是相似的——假如不是全同的话。

“象” 所生成的“物”是不稳定的,瞬间生灭隐现。这种不稳定应该是“物”本身的结构造成的,也就是说不稳定是“物”自具的本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天性(内禀特性)。因而“物”这种圈状结构具有自我开散的特性,开散之后就与“象”弥合,成为“象”的一部分,这就是“物”的“复归”、“物”的消失。这种不稳定的内禀特性应该与象网在扩张和收缩阶段的张力(拉力)有关。在宇宙最初和最终阶段,象网张力或拉力出于极端状态,故其破裂后形成的“物”不可能长寿,只当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破裂生成的“物”才会长寿,这就是“道生一”,“一”是稳定的纤细实物构成的存在层面,见后文。

除了不稳定特性造成的复归、消解,还必定有“物”之间的碰撞、“物”与“象”的碰撞造成的复归、消解。这是因为“物”处于“象”中,“象”在疾速闪动中必定会碰到“物”;“物”是散乱且迅疾运动的,必定也有碰撞之事。

“物”会不会有晃动摇摆现象呢?我们认为应该有。一方面,“象”本就在闪动,其破裂的丝段形成的“物”应该继承了这种闪动。另一方面,“物”受到“象”闪动的影响,必然也会晃动摇摆。这就是说,无论是哪方面情况,“物”自出生起就在晃动摇摆。这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振动。

“物”会不会旋转呢?我们认为应该有。一方面,“象”处于拉伸状态,其断裂之后形成的圈状物大概会旋转。另一方面,“物”受“象”晃动影响而旋转。再一方面,“物”相互间碰撞造成旋转。

“物”这样的丝线圈状结构会不会有内在的扭曲呢?这个不好推断,很可能没有。

“物”在碰撞中会不会有结合现象呢?这倒很有可能,因为“象”具有粘合性。不过即便结合也是不稳定的,依然瞬间生灭。

“物”有多大呢?构成“物”的丝段其直径有多少呢?这无从知晓。不过老子讲过,“象”是宇宙间最为细微和柔缓者,因此,目前所能观测到的至微粒子,肯定不是“象”、“物”尺度,应该比“象”、“物”尺度大好多数量级。

综上所述,“物”是丝线结构,很可能是圈状,个别也可能是丝段样。“物”并不是点状粒子。“物”具有不稳定的本性,瞬间生灭。生成后在空间(亦即“象”中)疾速运动,并且还有摇摆、旋转的现象。“物”之生,乃是“象”之破裂而卷曲闭合,“物”之灭,乃是开散而弥合于“象”。

弦论仍然是量子化的理论,因此与“象”的情况不合,倒是与“物”的情形相近。不过弦论认为,弦的不同振动态就是不同的粒子,这与老子是截然不同的。这首先是因为,老子的“物”都是瞬间生灭的,而弦论中有稳定粒子。其次是因为老子的“物”具有许多动态特征,诸如疾速移动、旋转、摆动(摆动大略相当于物理学的振动),而弦论只提到振动态。弦论认为弦有开、闭两种,而我们推测老子的“物”很可能只有闭合一种,也许有个别的丝段样即开弦样态。弦论认为弦可以结合和断裂,这倒与老子的“物”以及“象”的情形基本一致。弦论还认为弦的尺度是普朗克数量级,不知道这个尺度与老子的“象、物”尺寸是否相应。弦论认为弦的张力(拉伸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趋于无限时以过渡到点状粒子,这与老子没有对应。超弦理论中,弦还具有超对称性,这也与老子没有对应。

由于“物”瞬间生灭,这与物理学中共振态粒子以及一些寿命很短的粒子之情形相近(也许,场论中假设的虚粒子就是加速器中产生的共振态粒子。不管怎样,“物”与它们相近)。我们推测,很可能“物”与加速器中的新粒子以及实验室、自然界中刹那生灭的粒子有某种对应关系,具体分析见后文。

2.2 形态与结构——“一、二、三”与丝弦、点粒子

先看“一”。

“一”是“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生成的稳定的纤细实物。之所以如此断定,是因为,如果“象”从头至尾都在生“一”,那就无法避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而宇宙没有明显的衍生阶段,从而天地万物是从头至尾都存在的(宇宙成为稳恒态宇宙),这就与老子的表述不合。

“一”中的纤细实物是实物中最为稳定、寿命最长的,“一”在“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生成(道在胀缩循环中的扩张阶段,即宇宙创生阶段),在“象”收缩到一定程度时消解复归(化为“象”。这是指道在胀缩循环阶段中的收缩阶段,即宇宙消亡阶段)。“一”的寿命仅次于道(“象”)。当然,这未必是说“一”中的每一个纤细实物都是如此,推测在一定条件下(比如激烈碰撞,比如“象”在局部区域收缩到一定程度),“一”中的纤细实物或许会消解而复归于道(“象”)。

“象”为何扩展到一定程度才生成稳定的“一”呢?我们推断与“象”的柔韧性有关,用物理学的术语就是与张力(甚至扭力)有关。早前的“象”所生之“物”都是不稳定的,当“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象”因为拉伸而张力发生变化,此时的“象”在破裂之后产生的丝线结构能够稳定存在,不会自行开散,一般也不会因为与“象”的碰撞、与“一”中其他粒子的碰撞、与道所生之“物”的碰撞而消解复归。

“一”中纤细实物也是丝线结构(“一”与“物”一样,必定也是“象”破裂而成),推测应该是闭合圈状样态(或许就是一个小圆圈)。可以肯定,“一”绝不是点状粒子。与前文对“物”的阐述相仿,“一”也在疾速移动、具有一定的旋转、摇摆特征。此外,“一”的移动、旋转、摇摆等特性或许比“物”要低一些,因为他们很可能比“物”大。“一”也会受到“象”的闪动的作用影响,也会在运动中与“物”、“一”中其他粒子碰撞(与“一”中其他纤细实物碰撞时可能会发生粘合联结,但这种粘合应该不稳定,只当道继续扩张到一定程度后,这种粘合才会稳定,这就是“一生二”),但“一”仍会保持自身,一般不会消解而复归于“象”。“一”的移动、旋转、摇摆并不固定,会在碰撞等作用中改变。

这个看法的理由是:“象、一、物”都是老子在虚极静笃中直观到的事实。老子用“象”这个词,寓意其隐约模糊、不能分辨;用“物”这个词,寓意其具有形体、可以分辨看清;用“一”这个词寓意其稳定且是后来纤细实物和万物的基元,更重要的是,用 “一”这个词,寓意其轮廓清晰、结构明朗,是确定的、稳固的、清晰的纤细存在。当然,这是本书的推测,但我们认为老子原意基本如此。既然“一”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么与“物”相较,则其移动、旋转、摇摆等不会如“物”那样剧烈。

然则“一”中的纤细实物为何不是小球状或近似点状形态呢?“象”网不是有粘合性吗,为何破裂后的丝段不能粘成一团呢?这是因为,首先,假如“一”中纤细实物可以凝缩成没有空隙的球团,那就很难舒展开来,在宇宙的回缩阶段,“一”很难复归于 “象”。其次,“象”网是丝线样存在,其破裂之后不会形成没有空隙的球团,最多只能是近似网球表面那样的空心球网,但这种结构恐怕不可能形成。最后,如果 “一”可以凝缩成球,那很难避免整个“象”网收缩成实心大球,从而宇宙不大可能演变了。

“一”中的纤细实物有多少种类呢?是唯一的一种吗?有两种情况。其一,只有一种。但分两种情况。一是结构大小等相同,可以视为全同。二是结构相似,大小不一。第二种情况或许可能性稍大,因为无法确定“象”裂解后的小丝段长短一致(即便确实是第二种情况,也绝不会有许多个尺寸。因为太大的直径,其稳定性必然差)。其二,不止一种,结构和大小均不等同。我们认为第一种可能性大,第二种要小一些,也就是说结构相同(或相似),大小一律(或不一)。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一”中的纤细实物必定是宇宙中结构最简单(不可再分解)、形体最微细(除了“象”之外),是所有后来实物的基本组成单元。就此而言,“一”才是基本粒子。

“一”生“二”会不会是所有的“一”全部结合成无数的“二”呢?是不是就没有“一”了呢?肯定不会。老子的“生”不是“变”,而是如母亲生育子女那样,自身依然存在的。下面的“二、三”也是如此。

关于“一”,另请参考前文有关讨论。

另外,由于象丝具有弹性(柔性),而“一”又是象丝破裂后的闭合结构,可以推测,在“一”形成时,象段必有回缩现象,因而“一”的周长比破裂前的原象段要小。参见下文“三与质子”的末段。

综上所述,“一”是丝线结构,很可能是闭合圈状,并不是点状粒子。“一”非常稳定,寿命仅次于“道”(象),在与“象”、“物”、“一”中其他纤细实物的碰撞等相互作用中,能够保持自身,一般不会消解。“一”在空间(亦即“象”中)运动,并且还有一定的摇摆、旋转甚至振动现象。“一”中纤细实物结构最简单、形体最微细,是所有实物的基元,可谓之基本粒子。“一”中纤细实物可能只有一种结构,即闭合线圈样态,但直径大小可能未必全同。但假如“一”具有不同结构,那每种结构必定是最为简单的。

再看“二”。

“二”是“一”的生成物不是道(象)的生成物。“二”中的纤细实物必然是“一”中纤细实物联结而成,因此也是丝线结构而不是点状粒子。由于“一”是圈状物,因而,“二”应是圈状物的某种结构,很可能是8字那样的结构形式(“象”丝有粘合性),当然也可能是套圈那样的形态,或许还是管状样态(两个或多个闭合线圈粘合在一起),甚至是其他结合态。

“道生一”之后,应该立刻开始“一生二”(下文“二生三”同此)。但是首先,“道生一”的速度不是非常快,也就是说“象”网的破裂不是随时随地疾速发生的,所以宇宙中 “一”的数量是缓慢增加的。其次,“一”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密度不够高,是缓慢增加的,所以在一定阶段,“一”在碰撞等作用中而结合成的“二”非常少。只是在后来,随着“道生一”的持续进行,“一生二”的速度会加快。再次,也可能因为象网的张力和振动的原因,使得最初生成的“二”并不稳定,只在象网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二”才稳定下来、不再复归于“一”。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即“一生二”是在大道扩张到一定程度后才进行的,原因应是象网张力和振动。

“二”也在“象”中运动。大概也有旋转、摆动等运动形式——如果有,其剧烈程度比起“物”、“一”来要小。“二”的移动、旋转、摇摆也不固定,会在碰撞等作用中改变,但这种改变也必“物”、“一”要小一些。

“二”是稳定的纤细实物,其寿命仅次于“象”、“一”。“二”也会会受到“象”闪动的作用影响、也会与“一”中的纤细实物碰撞作用,还会与“二”中的其他纤细实物碰撞作用。但“二”在这些碰撞作用中,一般会保持自身(不排除在剧烈状态下的分解),不会消解而复归于“一”。

“二” 有多少种类?是两种吗?“二”仅仅是由两个“一”中的纤细实物的结合态吗?这些都不易断言。假如“一”仅有一种结构、仅有一个种类,那我们推测“二”大概也只有一个种类、一种结构。但不排除有两个以上的种类和结构,因为“一”中纤细实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合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结构、成为不同的种类。假如 “一”有多个种类、多个形态,那么“二”必定是多个种类、多种结构形态。

那么“象”在“一生二”中就不起作用了?显然不是。“象”到处存在、连绵不断、振动不止,对所有的生成物都有作用,包括“一”。所以“一生二”必有象网的作用在内,至于起到什么作用,倒很难揣测。

关于“二”,另请参考前文有关讨论。

综上所述,“二”中纤细实物也是丝线结构,是“一”中纤细实物的某种结合粘结态,不是点状粒子。“二”的寿命没有“一”、“象”长,也不如“一”稳定,应该会在特殊的剧烈状态下分解而变成“一”。但一般而言,“二”是稳定的,在普通的运动、碰撞中保持自身,不易分解。“二”的种类和结构形态很可能是一种,当然也可能是两种以上。

再看“三”

“三”是“二”所生(原因见前面对“一”、“二”的分析)。“三”的基本情况与前文介绍的“二”相仿。这里分析三个问题。

其一,“三”中纤细实物的结构和种类。假如“二”是单一结构、单一种类,那么“三”可能也是单一结构、单一种类(不排除“二”以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的结合态,如此,就不是单一结构和种类了)。假如“二”是多种多结构,“三”必定也是多种多结构。与前文推测的相应,我们认为,“三”可能只有一种结构、一个种类。

其二,“象”和“一”在“三”生成中的作用。“象”必定起到作用,原因如前述对“二”的讨论。“一”在“三”的生成中是否起到作用以及起到何种作用尚难以断言。有一种可能,即“三”中的纤细实物也有“一”和“二”中纤细实物的结合态。也就是说,除了“二生三”之外,还有“一、二”生“三”。

其三,“三”可能是立体结构。这是因为,“三”是天地万物等具体实物的基本组成单元(“一”当然是所有纤细实物的基元、根基,但“三”却是后续生成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犹如质子那样)。至于“一”,应该是平面结构,而“二”可能是平面结构、也可能是立体结构。

“三” 之后,是否还有“四、五、六”之类,就无法确知了,老子原文是从“三”直接到万物。很可能是这样,“一、二、三”代表着非常深隐微细的存在层面,并且是各自稳定的、具有自身明确结构和形态、自身独特性质的纤细实物。此后的实物——包括纤细不显、难以察知的实物——都是“一、二、三”以不同的方式结合聚集而成,他们可能比较稳定也可能不太稳定,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容易分解为“三、二、一”。若果这个看法属实(我们认为基本真实),那么“一、二、三”就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粒子,当然“一”是最基本的,是基元、是所有实物性存在的基础。而“三”应该是具体实物(包括各种显现实物)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原文“三生万物”得出的推论)

这样,宇宙中存在着基本构成单元,分别是“一、二、三”,再加上“象”以及“物”,共同形成了深隐不显的存在层面。其中“象”及“物”可以称为“又玄”层面或“无”层面或“道”层面,这个层面是始源、本根。而“一、二、三”则可以称为“玄”层面或“有”层面,这个层面是基础、元质。

就在如今,这些层面依然存在且自性不改,道(象)依然在芒忽不定,闪烁不停,“物”忽隐忽现、瞬间生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仍在不断进行。现今的宇宙中,道(象、物)、“一、二、三”同时存在,但因为过于细微,人们无法感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深隐层面的情形。“象”在闪动、“物”在生灭,一片芒忽景象。在这隐约模糊的景象中,有各种具体明晰、结构稳定、大小形状不一的纤细实物在散乱而急速的移动、旋转、摇摆,他们在凌乱的碰撞中改变方向、速度,结合联接又随即分解。


2.3 “一、二、三”与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征

2.3.1 大小、稳定性、寿命

从前述分析可知,由“象”开始,到“一”、“二”、“三”,形状逐渐增大、结构渐趋复杂。

“象”是宇宙间最纤细微弱者,以老子虚极静笃的心境去直观远视,尚不能确切分辨,只看到疾速振荡中的茫然隐约、模糊朦胧景象。那么“象”中的丝线,其直径大约是多大呢?这无从推断。我们认为,丝线的直径,比我们今日所能观测到的最细最小的粒子尺寸要小许多倍。

“象”虽然有破裂之事,但在整体上却是永恒长存的,是宇宙间最长寿的不生也不灭的存在,也是宇宙中最稳定的存在。

“物”也是极端微细的实物,它是有确切边界和形态的可以分辨的瞬间存在,其整体尺寸肯定比“象”的丝线直径要大许多。但可能比“一”中的纤细实物小(也可能更大。或许是这样,有的大有的小,不是一律的)

“物”的寿命是最短的,是最不稳定的,瞬间生灭、刹那隐现。这与粒子物理学中假设的虚粒子、高能加速器中观测到的共振态粒子相近。

“一”应该比今日所观测到的基本粒子尺寸还要小许多,由“二”到“三”,或许逐渐接近已知的基本粒子尺寸。

“一”是除了“象”之外最长寿和稳定的纤细实物。在宇宙衍生的最初阶段生成,一直到宇宙消亡的最后阶段才全部复归于“象”。当然不排除剧烈情形下“一”的复归和消解。

“二”的寿命和稳定性比“象”、“一”要短,“三”则比“二”更短更不稳定。“二、三”寿命虽然短一些,稳定性也差一些,但比人们已知的恒星之类的天体、星云要长得多、稳定得多。

“象”、“物”、“一”、“二”、“三”都是隐微不显的存在,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无法感知到。

2.3.2 振荡、旋转、移动、碰撞、运动的永恒性

振动:“象”的闪烁、闪动其实就是物理学所谓的振动、振荡。套用场论观点,则可谓之场的振动、真空场的振荡。

由于“象”具有柔韧性、弹性(犹如蛛丝、橡皮筋),且可视为固体,所以“象”的振动就成为波动,就是弹性波、横波(光波和电磁波就是横波,引力波也被当成横波),估计也有偏振。如果有一个细微的小手,能够象甩绳子那样去甩“象”,就会看到波动及其向四面八方的传播。

“象”除了这种永恒的振动,还有整体性的伸张收缩,在这种胀缩循环中,宇宙生生灭灭。这种整体性的胀缩,是纵波。

前文述及的“一、二、三”的摇摆或许可以视为物理学中粒子振动,随着尺度增加,剧烈程度或者说频率逐渐降低。

旋转:“象”可能没有整体性的旋转,但在后来天地万物的形成过程中(比如星云、恒星、星系),应该会有局域性的旋转。这种旋转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二、三”因为扰动而分布不均,影响到局域内的“象”,使得局域内的“象”逐渐旋转。二是整体性的“象”除了扩展延伸之外,本就具有局域内的缓慢旋转。我们认为前者更有可能,后者虽然不能排除,但没有原文支持。

“物”、“一、二、三”中的纤细实物肯定有自旋运动,其旋转速度依次逐渐降低,因为他们的尺寸越来越大。自旋的方向都是不固定的,因为有频繁的碰撞(“象”、“物”、“一、二、三”之间的碰撞)作用。

粒子物理学有自旋概念,但并不是真的指粒子在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乃是为了阐述粒子现象而提出的抽象参数,自旋是指在抽象空间的旋转。

移动:“象” 充满了宇宙空间,只有整体性的扩张收缩,没有整体性的移动。当然,在极小区域去观测,肯定会有空间位置的变化,亦即移动。“物”、“一、二、三”则在 “象”中飘动飞行,速度应该非常快,尤其是“物”的移动速度当更快些。移动的速度方向是变化无章的,随着碰撞等相互作用而改变。

这些现象与粒子物理学的理论以及观测事实也是相符的。

碰撞:“象”、“物”、“一、二、三”必然有大量的碰撞发生,但除了“物”之外,“一、二、三”在碰撞中一般保持自身形态和结构不变,不会因为碰撞而分解化归,但其速度方向等会改变(当然,不排除在剧烈情形下有分解消散之事发生)。“一、二、三”的这种碰撞或许是完美的弹性碰撞,不过在生成阶段,这种碰撞也是“二”、“三”形成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一”具有电性或磁性,见后文),也就是说,在碰撞中联结粘合,形成了稳定结构。此时就不是弹性碰撞了(或许,“一”、“二”、“三”之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碰后各自离开。而“一”、“二”、“三”内部发生的碰撞主要是联结粘合)

碰撞最频繁的是“物”、“一、二、三”与“象”之间的碰撞。至于纤细实物之间的碰撞,其频繁程度要小很多。

这些与粒子物理学的理论以及观测事实也有相合之处。

纤细实物或基本粒子的这些特点,也证实了所有物质都在运动之中,没有恒定不动的存在。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演化之中。

2.3.3 产生、消亡、转化、统一性

产生:在物理学中,所有粒子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大爆炸后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物理化学反应,分阶段生成了不同的粒子、元素(参见“老子与宏观宇宙”一节)。而在老子这里,所有的实物都是大道的衍生物。在最初阶段,只有“象、物”,此时没有任何稳定的纤细实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张,进入“道生一”阶段,稳定的形态分明、结构至简的闭合丝线样纤细实物生成了,这就是“一”。 “一”生成后,就开始缓慢地“一生二”,于是,稳定的形态分明、结构简单的纤细实物生成了,这就是“一”以某种方式联结而形成的“二”。“二”中的纤细实物又以某种方式联结粘合,形成了形态分明、结构也相对简单的纤细实物,这就是“二生三”(“象”、“一”大概也已某种方式参与了“三”的生成)。“三”生成后,生育天体万物的基本单元也就具备了,在“象”、“物”、“一”、“二”的协助下、间接甚至直接的参与下,以“三”中纤细实物为基本构造单元,星云、恒星、天地万物就逐渐生成了,隐微世界中诞生出了可见宇宙。

可以看出,物质粒子的产生,老子与物理学相差远甚。

消亡:物理学中,对实物和粒子的消亡是有不同看法的,目前一般倾向于大爆炸的开模型。若此,则所有实物的最后结局都是消亡,全部转变为辐射波动,亦即电磁波,此后宇宙全无生机,永远保持这种状态(这种景象是黑洞理论的宇宙结局。否则将是长寿粒子——电子、质子、中微子——和电磁波充斥的景象)。如果是闭模型,则所有实物最后坍缩为奇点,也是全部消亡毁灭。奇点是否再次爆炸,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老子的纤细实物最终也要消亡,全部复归于“象”,这发生在大道(象)收缩的末期。此时所有的生命也都结束轮回、回归本真,成为道境之“情”。但“象”收缩到一定程度会变为拒斥,故无法凝聚一团,形成类似于奇点那样的物理学神话。

转化:除了上述总体性的产生消亡之外,物理学和老子都涉及衍生过程中的产生消亡——就物理学而言,准确讲是相互转换,就老子而言,准确讲是消解复归。

物理学中,有正反粒子的产生和碰撞后的湮灭。产生一般是在实验室中制造的,湮灭也基本是在实验室中发生的。高能粒子碰撞后产生正反粒子对,这实质上是粒子间的转化。正反粒子湮灭后变为辐射亦即电磁波(带能量的光子甚或电子)。强子中的奇异粒子也是成对出现(不是正反粒子对),只是衰变时各自行动。

老子这里,“一、二、三”是稳定纤细实物,但可能在特殊处境中会因为碰撞等作用而消解复归。“三”解构而复归为“二”、“二”解构复归于“一”、“一”解构开散而复归于道(“象”)。至于“物”的复归和产生则是一直进行的。当然,老子的“一二三”与基本粒子不在一个层面,也许,“三”之后的生成物具有实验物理学的观测事实,但在湮灭机制上仍然是不同的。从老子来看是大的实物粒子分解为更小的实物粒子,物理学则认为是相互转化。

老子这里也看不到关于正反粒子的直接或隐含的表述。

物理学中还有元素的放射衰变,一个重元素自发放射出粒子,自身变为更轻的元素。在老子这里未见此等情况。但必须注意,原子核或元素的衰变,表明其很不稳定,所以这个层面的粒子与老子的“一、二、三”毫无对应关系,只能对应“三”之后的生成物。从老子的表述分析,“三”之后的生产物——无论是纤细实物还是天地 ——都不如“三”稳定长寿,当然就更比不上“一、二”和“象”了。所以自发衰变与老子没有冲突,反倒证实了“三”之后的生成物具有不稳定性。

物理学中还有粒子间的相互转化。一个粒子吸收或发射能量(光子、电子等),转化为别的粒子,粒子间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也可转为别的粒子。这个现象与老子或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比如在剧烈情境下,“三、二、一”可以分别消解、转化(复归),变为“二、一、象”;比如在大道收缩宇宙消亡阶段,“三、二、一”必定分别逐次消解复归,变为“二、一、象”,但老子这里与物理学的解释大相径庭。尤须注意者,物理学中的粒子转化,大部分与老子的“一、二、三”不在一个存在层次上,应与“三”之后的生成物对应,参见下文有关讨论。

统一性:这里的统一性仅指实物的统一性。统一性本是物理学的假设前提,更是一种哲学信念。在早前,人们以为基本粒子各有其性,相互间不能转化,这些不能转化的实物粒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但是随着观测实验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基本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支持了往旧的哲学猜想: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相互作用,处于运动之中,且可以相互转化。不过,物理学不会停留于哲学信念,所以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最为基本的粒子,其他粒子都是这种粒子的嬗变体,据称希格斯粒子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但在目前,尚未发现其踪迹。

在老子这里,整个宇宙是统一的(这里不涉及生命。但我们应该清楚,构成生命机体的实物,本是道(象)所衍生),统一于大道。一方面大道是所有实物的始源和本根,各种实物追根刨底都是大道的衍生物,而最终,所有实物都会复归大道。另一方面,大道将整个宇宙连接为一体,是有机整体性、相互关联性的宇宙。再一方面,大道一直养护着宇宙万有,宇宙万有也归依于大道(包括消解、复归)

在纤细实物层面,“一”是所有纤细实物的基元,所有纤细实物都是由“一”构成的(“三”虽然由“二”结合而成,但其基本结构形态可以分解为“一”)。“三”则是所有具体实物的基本构造单元。“一、二、三”可以互转。“三”所构成的具体实物也可复归于“三”。如此等等。

2.3.4 质量、能量、质能守恒、质能关系、连续性、量子化

质量:质量是物理学基本概念,在物理学史中曾有不同的区分和定义,比如牛顿力学中就有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说法,后来的精密实验证实,引力质量(衡量物体吸引其他物体或被其他物体吸引的物理量与惯性质量(衡量物体对任何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外来作用的阻抗的物理量几乎等同,到了广义相对论中,这两个质量就被当成一个了。无论是经典力学还是相对论力学,质量的定义都着眼于运动,是从动力学角度作出的界定。但在通常的观念中,质量都是指物体含物质的多少。

老子五千文中没有质量意蕴,但是根据涵有物质的多少这个定义来看,完全可以将质量移植到老子这里。前文指出,“一”是所有实物的基质、基元,“二、三”以及后来的生成物,实际上都是“一”的某种聚合联结。所以,老子的质量可以这样准确定义:涵有“一”(指单个的纤细实物,非存在层面)的多少。当然,“象”肯定具有质量,但一方面这个质量无法确定,另一方面,我们这里只涉及实物或者说物质的质量,而“象”不应归于实物概念之下。

此外,可以肯定,宇宙间所有的质量都源自大道,整个宇宙的质量是守恒的。

从老子的道象和生演过程来看,不存在质量、能量为零的纤细实物。这也就是说,目前粒子物理学中光子、中微子等质量为零的假说,在老子这里是不成立的、不存在的。

能量:能量也是物理学基本概念,但在物理学史上一直比质量要复杂得多、抽象得多。人们对能量的认识和分类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现在则成为高度抽象并且模糊的概念,只能在具体学科的具体语境中相对确切地说明。目前,能量是指度量物质运动的物理量,在不同的物理学分支中又有不同叫法。如机械能(机械运动中的能量如动能)、内能(分子热运动的能力)、电能(电做功的能力)、化学能(化学反应时释放的能量)、原子能(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等等。

老子五千文也无能量意蕴,虽然存在大量的与“动、能”有关的描述,但实无物理学中能量概念。这其实毫无足怪。物理学的能量以及质量等,都是从测量和计数出发的,都是可以定量计算的物理量。而老子仅仅是定性说明、状态描绘。

物理学的能量概念很难移植到老子这里。这是因为无法确切地说明和分析。“象”一直振动不休,这种振动所含有的能,乃是所有运动能量的来源。但是“象”还具有柔韧性粘合性,处于永恒的扩张和收缩循环中,因此“象”还具有除了振动之外的机械能甚至化学能。“一”具有移动、摇摆、自旋等运动形式,其能力源自“象” 的振动,但“一”作为丝线闭合结构,还应有一定的张力甚至粘结力(源自“象”的柔韧性粘合性),这又是另外的能。我们认为,“象”的能可分为两类,一是振动和运动的能,一是结合的能。与此相应,“一、二、三”乃至后续的生成物的能都按此区分。但看起来似乎有些生硬,也不能完全涵盖物理学中不同的能(我们这里所说的能量,包含了物理学中的动量。比如“一、二、三”的自旋、摇摆等,应该属于动量,以下除非特别指明,能量均包含了动量。另外,若将动量与能量分开,则老子这里的动量也具有守恒性,其论证与下文对能量的论证一样)。然不管怎样,所有的能都源出“象”亦即大道,整个宇宙的总能量是守恒的,这却毫无疑问。

在老子生命论一章,我们还提到了生命本真具有驱动一中纤细实物的能力(或许还能够驱动“二、三”中的纤细实物,但“三”之上就无法驱动了),这也应该属于能量,这似乎导致总能量不守恒,准确说是总能量不稳定,因为生命本真的驱动能力,时隐时现、时用时不用

质能守恒:质能守恒是经过概念进深和反复实验才确证了的。

首先确定的是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不能凭空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故又称物质不灭定律。这个定律的确定也与人们发现物质相互转化有关。

在老子这里,整个宇宙的总质量必定是守恒的。这是因为,所有的实物都是“象”的“碎片”,这些碎片在“象”的循环往复(宇宙生灭)中最终要复归于“象”(参见本书对“复归”的辨析)。假如不守恒,那么“象”在无穷的循环过程中早就塞满了(除非有人发明出古怪的机制,比如始末守恒,过程中不守恒)。所以从质量概念审视,必定具有守恒性。“象”是宇宙本根,没有凭空创造任何实物,也没有随意消减实物,那么可以推断,在局域内也是这样的情况,更可推测,在衍生过程中以及在“隔绝”系统中,质量守恒是一直存在的。

能量守恒思想则要晚得多,因为不同分支学科的能量概念发展不一。目前通常的定义是,在任何与外界隔绝的系统中,无论发生什么变化,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说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能量不变。早前物理学中分支学科的能量概念是不同的,计量方法和单位也不同。但人们逐渐发现不同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在各种精密实验以及在能量单位的统一中,最后确证了所有的能量都可相互转化,而总能量不变。

在老子这里,能量守恒也是必然的。大道处于永恒的运作活动中,已经经历了无穷个胀缩循环,假如能量不守恒,那么“象”的振动运动之能和张力之能(结合之能)要么早就消失、要么趋于无限,于是宇宙早就不成体统、无法循环衍生了。大道是宇宙的本根,既然大道的能是守恒的,可以推测在局域、在过程中,能量必应守恒。

假如老子的大道不是循环胀缩过程,假如没有“复归”事实,那是推不出来质量、能量等守恒性的,完全可以不守恒。

由于物理学界接受了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因此,在一个孤立系统内,质量、能量不一定单独守恒,但质能两者的加和则是守恒的。所以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被合称为质能守恒。在今日的量子场论中,因为测不准关系,在许多假设性的理论和解释里,一个物理状态的始和终,其质能是守恒的,但在变化的过程中,质能不再守恒。

质能关系:经典力学中质量和能量是无关的物理量,虽然在实验中发现高速运动粒子质量增加,但人们以为是其他物质附着在了运动粒子上。爱因斯坦在其狭义相对论中,明确了质能关系(此前也曾有人提出),于是质量和能量之间就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了,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质能关系也很难引入老子体系,这主要是因为能量概念高度抽象和隐晦,在不同的物理领域,各有说法,很难统一到老子这里来。但是我们却可以借助于老子来审视质能关系。

“象”是所有实物的根源,所有的实物无非是象的丝网破裂之后的聚合态,质量(实物的总量)是守恒的。“象”也是所有运动能力的根源,“象”具有振动和张力(结合力),所有后续生成者的能力(运动、旋转、振动等运动形式的能力)都源出于“象”,能量(运动的能力)是守恒的。然则在老子这里,质量和能量能够相互转化吗?答案是否定的。

老子的质量可以归结于“象”的丝段,老子的能量可以归结于“象”的振动胀缩和柔性(张力、粘合力、弹力等)。那么丝段能够转化为振动和柔性吗?振动和柔性能够转变为丝段吗?这毫无可能,而且五千文从未有这样表述和隐含意蕴。丝段和振动柔性是截然不同的,绝不可能是丝段消失了转化为纯粹的振动柔性,也绝不可能是振动柔性消失了,变成丝段。我们只能说,振动柔性是丝段的振动柔性,是丝段具有的特性、样态,没有单纯存在的振动柔性。我们只能说丝段具有振动柔韧的天性本能,这天性本能是与生俱来永恒不易的,不存在没有振动柔韧的丝段。

这也就是说,从老子这里审视质量和能量,则二者截然有别。质量是物质多少,能量是物质运动和结合能力的度量,两者不可能相互转化。于是,质能关系亦即质量和能量相互转化在老子这里是不存在的,也是绝不可能的事。

那么在“一、二、三”以及天体万物存在层面,会不会有质能互转呢?我们认为在老子这里依然是:绝对不会。

可是,实验不是表明运动粒子的质量增加了吗?这是一个难以说清的问题,我们只指出这几点。首先,老子的体系与物理学是不同的,概念、存在、现象、性质等等,他们之间没有通约性,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对应起来,更何况对等呢。其次,即使从物理学来考虑,运动粒子的质量是否真实地增加了,似乎还有疑问。即使是真实增加了(不是观测效应),那么早前的解释比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更好,即有其他东西附着在了粒子上(如果借助老子,就应考虑“象”的作用以及“物”和“一”等纤细实物的作用)。再次,物理学中的物理量是观测量,而依据狭义相对论,就不是(至少不全是)真实的物理量变化,而是不同参照系中的观测效应。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高速运动中的粒子必定与“象”发生作用,首先体现为“象”对运动的阻滞牵拉,其次体现为电磁作用(后文将表明,“象”具有电性或磁性),这样一来,可能就造成了观测中粒子质量增加的现象,甚至也可能是粒子的质量真的增加了。

可是,原子弹爆炸不是证实了质能互转吗?不是成为爱因斯坦理论的坚实证据吗?漫说这种“证实”尚待证实(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固然有一些值得采纳的有益思想,但在本质上还是成问题的。他的相对论效应,之所以还在大行其道,恐怕是因为其理论预言的物理现象很难观测到。所以否定性的或者说不利于相对论的观测实验,不易达到需要的精度。而目前所谓的各种实验证实,大约都是些似是而非的证实,也就是说应该另作解释),仅仅从其他理论也能解释核裂变的巨大能量释放。就老子体系而言,核裂变的启示是,“三”以后的生成物,其结合能(粘合力、弹力等)是非常大的,如果碎裂他们并形成另一种实物,就会有巨大的振动出现,就会释放出巨能(纤细实物极高的振动和运动。这期间是否有协同、激发、共振等物理效应,是值得进一步分析的),核聚变也同样如此实际上如果考虑上博简《凡物流形》的“三生四成结”——见后文“三与质子” 末段——可以确定,当老子的“三”生成时,必然有相当的缩聚现象,以“三”为基本结构单位的后续粒子在生成时可能也有缩聚现象。这样微细粒子中本就蕴藏着巨大能量。故核聚变、核裂变必定伴随强大能量,目前看来主要是能量释放

狭义相对论是在假定光速不变并且光波是因果关系的保证的前提下,进行参照系变换的,从而得出不同参照系中物理量的相对性。相对性观念早已有之,无须狭义相对论来指明。但是,光速在任何参照系下不变,光信号是因果联系的保证(同时性界定),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由此也得出了许多奇谈怪论,至今仍争辩不休。广义相对论是几何化的引力理论,充斥着大量几何与数学运算,非专业人士所能搞懂。下文将会表明,引力实则是“象”的牵拉,所以不需要传播,更无须光速传播,而光速不变是否确实如此,还待验证。至于光速是否宇宙最高速度,更无法确证,已经有一些超光速的观测结果,但都被解释为视效应。另外,纤细实物的运动速度或许有限制,但生命本相的活动大概不会有此限制。

事实上,物理学中能量非常抽象也非常隐晦模糊,或许需要重新界定。

这就是说,在老子这里,质量和能量绝不可能相互转化,因而也不存在质能的共同守恒,只分别存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这是与目前物理学的重大分歧之一。

连续性:

连续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水流、运动、时间、空间等等,连续性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因而也成为通常观念。但自然界也存在大量的分立性、离散性,如具体的物品、水果、动物等等。当物理学真正成为科学(经典力学,含运动学和动力学),时间、空间(位置、坐标)就成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参数,用以描述和计算物体的运动和力,而他们都是连续量。再加上几何学(图形是连续变化的)与数学(微积分和小数,使得整个数学量渐趋连续性)联姻而成为物理定律的基本表达式,连续性成为天然正确的观念。随后,质量、能量、以太、场等等也成为基本概念,他们也被顺理成章、不假思索地当成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老子这里,“象”肯定是连续的(指整体性的连续,与极小区域的破裂无关),因而空间也是连续的(在“老子与宏观宇宙”一节我们表明,“象”的扩张就是空间的扩张,“象”可以与通常所谓的空间在方位意义上等同。牛顿的绝对空间只须改成膨胀性的绝对空间即可)。大道的胀缩循环是连续的,因而时间也是连续的。至于质量、能量等则是不连续的——准确讲,在纤细实物和显相的宏观层面,质量、能量不连续;在“道”层面:质量是连续的,能量中的振动能不连续,但柔性能(张力、弹力等)应该是连续的(缘由见下文)。

量子化

物理量的连续性在物理学中根深蒂固,以至于热力学中紫外灾难在很长时间无法解决。普朗克迫不得已提出了“作用量子”假设,以便解释热辐射现象,不料不仅在热力学中获得成功,还引起了物理学观念的深刻变革。人们普遍认为,宏观领域的连续性,在微观领域不适用。微观世界中,如果不是全部那也是绝大多数物理量都是离散的、是量子化的。这些物理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是跳跃性的阶梯性改变、都要取一定的分立值。

在量子场论中,所有的物理量全都变成了离散化的量。场、真空、质量、能量、相互作用(媒介粒子是量子化的作用场)、时间、空间、自旋、半径等等都取分立值。诚所谓破碎虚空、支离大道,一片沙漠化景象。

在老子这里,质量是不连续的,这是因为,实物的基元是“一”,即结构最简单、自身很稳定的纤细实物,所以质量只能取“一”的整数倍(如前所述,这里的质量只是指实物的质量。如果考虑“象”,那么,可以认为,质量既具有连续性,也具有不连续性。在“象”那里是连续的,在“象”的生成物中是不连续的)

能量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应该也是离散量。首先,依据物理学中能量的定义,老子这里的能量有两种形式,一是运动包含振动和胀缩,二是柔性(粘合、张力、弹力等)

振动的能与频率和振幅有关,但我们无法确定“象”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假如说,在宇宙最初和最末阶段,即没有实物的阶段,“象”在整体上是同一振幅同一频率(犹如简谐振动),如果是这样,区域总能量就是个固定值(“象”在整体上是无限大,所以总能量是无限的),此时是否离散或是否量子化就无意义,事实上这种假设中的统一振幅和同一频率是完全可以排除的(比如“物”的生成与复归,必定会对振动产生影响)。所以,无论在宇宙衍生的何种阶段,“象”的振动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但是其频率是否会从零到无穷呢,是否会连续变化呢?(不考虑振幅,因为老子的空间是连续的)这当然要考虑单位如何选取,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单位,连续变化的可能性应该可以排除。这就是说,仅从振动来说,能量是不连续的。

至于柔性能(粘合、张力、弹力等),不好确定其是否连续。但若仔细分析,应该可以视为分散的。从纤细实物来说,首先是粘合。粘合发生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二”是“一”结合起来的丝线结构。“一”是结构最简单的稳定的纤细实物,不论“一”有几种结构,他们联结而成的“二”是有限的结构。而“二”的每一种结构,其结合力或结合能是确定的、分立的。其次是卷曲形成的张力弹力。无论“一”的结构有几种,每一种“一”的张力弹力也是确定的、分立的。“二、三”乃至更大的纤细实物同样如此。但从“象”本身来说,其柔性(仅指拉伸和收缩过程中的张力、弹力)应该是连续的。

至于胀缩的能量则是连续的。

因而,能量在老子这里确有不连续性,尽管不是所有实在的能量都不连续。更准确讲,在纤细实物领域以及由纤细实物构成的物质领域,能量是不连续的。

如前所述,作为存在的“象”以及老子体系中的时间、空间,是连续的。当然,研究者为了研究方便,可以取分立值、进行量子化,可以运用量子化假设,但他们本质上是连续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2.3.5 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

波粒二象性

自从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想以来,人们在实验中观测到粒子都具有波和粒子的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波动,在另一种条件下表现为粒子。这种奇怪的现象有许多针锋相对的解释。有不少人认为,是实验设置改变了粒子的呈现方式。到底是粒子还是波,取决于人们想观测到什么(具体的实验设置蕴涵着观测的向度)。又有一些人认为,微观粒子本就具有粒子和波两种情形,我们之所以不能理解,我们之所以认为那个东西具有波和粒子两种属性,乃是因为我们的宏观经验中波动和物质是分立的,如果抛开宏观经验以及故有观念,如果我们能直接看到那个东西,我们会发现它是一团模糊的东西,既像经验世界的波动,又像经验世界的粒子。而在今日的量子场论中,场(类似于波)则比粒子更根本,粒子只是场的激发态。

那么老子的微观世界中是否也有波粒二象性?回答是否定的。从我们前文对“物”、“一、二、三”的描述和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纤细实物都是具有自己外形边界的丝线结构,尽管他们也在摇摆(振动)、移动、旋转,但毫无波动的存在形式,他们是实物而不是波动,他们也没有波动的属性。

那么老子的微观世界就没有波动吗?回答也是否定的。丝网或蛛网那样的“象”,其振动就是一种波动。但是这种波动不是纤细实物的运动形式,不是纤细实物的波动,乃是“象”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永恒运动形式,是“象”自身在波动,与纤细实物没有瓜葛。

可是,这样一来,老子的微观世界不就与大量的实验观测相违背了吗?事实上,没有什么冲突。这涉及两者在微观领域认知方面的根本性差异,也涉及到实验观测的手段和设计。我们在下文“波动与传播”、“老子与四种相互作用”两节再论。

笔者最初阅读老子五千文时,认为21章的数段文字就是在讲微观粒子的波粒两重性,并将“物”当成粒子,“象”当成波动,一会儿呈现为“象”,一会儿呈现为“物”,一会儿呈现“象物”共存态。若没有这种阴差阳错的误读,笔者或许不会生起研究老子五千文的兴趣。在研读的最初一段时间内,21章一直被笔者认为是波粒两重性的绝好说明。随着研读的进深,这种误读逐渐消除,最后则彻底抛弃了这种解读

不确定原理

针对波粒二象性,薛定谔和海森堡分别写出了描述这种情形的数学形式。薛定谔方程的蕴涵之一乃是在某一位置找到粒子的几率。海森堡则结合康普顿效应提出了测不准关系,亦即不确定原理。该原理说,粒子的位置(坐标)和它的动量(速度)不可被同时测定,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但他们误差的乘积有一个限制,即不小于某一数值。不仅如此,粒子的时间(时间坐标)和能量,粒子的自旋角动量和角度也都具有测不准关系。

不确定原理提出后,争论异常激烈。有人认为是测量手段和仪器的限制,随着仪器的改进,可以消除不确定性。也有人认为即使仪器再改良、再精密,但总有一个限度,所以测不准永远都存在。更有人认为是粒子的本性如此。最后一个看法现在是主流观点,因为波粒二象性被认为是微观世界的本性、真相。

由于老子这里不存在波粒二象性,粒子就是粒子,波动就是波动,所以测不准原理就不可能在老子体系中有其位置。而按照老子体系审查,测不准关系只是测量问题,是仪器精度和实验设置问题。不过可以断定,仪器精度必定有一个发展限度,因此,测不准在微观世界必定存在(是否符合海森堡的测不准关系?我们认为大概不会),观测必定有一个极限。

事实上,老子自己在虚极静笃中,也有类似于测不准的情形,但准确说是整体或远距观感上的“看”不清、“观”不明:宇宙本根呈现出隐隐约约、茫茫然然、模糊朦胧的景象。当然,在细节或近距直观中,老子“看”到,这种情形乃是因为丝网样的“象”在疾速振荡、高速振动。这也表明,“象”的振动频率是非常高的。

再者,由“道、无、象、物”到“一、二、三、万物”也是由不确定到确定的过程,由混沌无序到有序组织的过程。只是老子的不确定性存在于“道、无、象、物”层面,而不是纤细实物层面。也许有人认为,“道、无、象、物”与“一、二、三”等纤细实物存在相互作用,因此,“一、二、三”的运作活动也具有不确定性。但我们必须分清“一、二、三”自身性状与活动运作状态,从自身性征形态来说是稳固确定的,从运作活动来说存在不确定性——但这是因为象网振动的无序性,影响到“一二三”中纤细实物运动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象网的作用,其运动轨迹是确定的。


3,“象”与四种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统一场、波动与传播

四种相互作用是指强、电磁、弱、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发生在强子间的作用力,在模型中,其媒介粒子被称为胶子。原子核之所以稳固,就是强相互作用之果。强力是一种短程力,只有吸引效用。弱相互作用是发生在除光子之外的粒子间的作用力,是导致粒子衰变的力,其媒介粒子称为中间玻色子,弱力也是短程力。电磁相互作用是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有吸引和拒斥两种,其媒介粒子是光子,光波就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力是一种长程力,可以延伸到无限远,但其传播速度只是光速。引力相互作用是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吸引效用,引力也是远程力,延伸到无限远,以光速传播。

在今日通行的量子场论中,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媒介粒子实现的。而在场被量子化以前即经典场论中,一般认为相互作用是通过场(一种弥漫分布于粒子周围的非粒子状的存在)的传递才能实现。

波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其表现与实物运动有很大差异。波也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下面结合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阐述两种波,即电磁波、引力波。

3.1 强、弱相互作用

强、弱相互作用都是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物理学的基本粒子与老子的“一、二、三”无法确切对应(推测中的对应关系见下文)。所以,这里只从结构来比较相互作用。

老子的“一”是结构至简的丝线闭合结构,可能有多个种类的“一”,但更可能的情况是只有一种结构的“一”。我们这里只涉及单一结构的“一”。由于“象”具有粘合性,因此“一”也具有粘合性。“一”中的纤细实物以某种方式粘合甚至是套合在一起(此前可能也有粘合套合,但不稳定。这与象的张力甚至振动等都有关系,即“象”伸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张力甚至振动发生了变化,对“一”的粘合不再构成威胁,无力使其解构了),形成了具有稳定性的结构,这就是“二”。“三”以及其后纤细实物的形成与“二”相同。这就是说,老子这里的纤细实物之所以能结合在一起,是因为本身具有粘合性、联结力(也可以这样设想,粘合不是纤细实物直接粘接,而是由破裂的短小“象”段联结在一起,这虽然有可能,但我们以为可能性不大,参见前文)

物理学中的强相互作用是将强子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比如中子、质子结合成原子核),但这种相互作用乃是通过交换媒介粒子即胶子实现的。以质子为例,质子被认为是三个夸克组成,一个夸克发射一个胶子,自身的色荷发生了变化,胶子被另一个夸克吸收同时其色荷也发生了变化(变成发射胶子的夸克)。这种交换和变化是瞬间发生的,质子内随时发生着这样的交换和变化,于是,夸克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质子也就十分稳定没有裂解。

可以看出,物理学中的强相互作用与老子没有什么相似、相近、相通之处。一个是直接联结,一个是通过假想的交换粒子来结合。

弦理论中有一种对强相互作用的解释,倒与老子有点相近。它认为强相互作用不是通过交换媒介粒子实现的,而是有一种类似橡皮筋的弦,将夸克连接在一起。假如夸克之间距离增大,橡皮筋拉力增强,夸克又结合在一起,质子稳定了;假如夸克之间距离趋近,橡皮筋拉力降低,同时夸克间的电斥力增大,质子仍是稳定的。

物理学中的弱相互作用是促成粒子衰变的作用力。以中子(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衰变成质子(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为例,中子里一个下夸克通过释放一个W−玻色子转变成一个上夸克,W−玻色子衰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中微子,于是中子就成了质子。

弱相互作用模式也与老子没有什么相似、相近、相通之处。

3.2 电磁相互作用与电磁波

在量子场论中,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光子实现的。在量子化之前的经典物理学中,人们普遍认为是通过电磁场传递的。可以看出,前者与老子体系毫无共通之处,后者则有一些接近。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恰好与“象”在空间伸张和绵延有共通之处。现在人们能够接收到远在百亿光年之外的电磁波,人类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已经到了太阳系之外。在经典物理学来看,这么远的传播是通过弥漫于空间的“场”(在量子场论中,电磁波的传播实则是光子运动),但在老子这里必然是通过“象”。这是因为,大量观察证实,太空中只有稀稀落落的基本粒子和一些原子、分子,他们不可能充当传播媒介。经典物理学中或以场(以太)来解释这种传播,或认为不需要传播媒介,而在老子这里,由于“象” 绵延伸展于宇宙之中,所以完全有理由认为,这种远距离的传播是通过“象”的。

五千文第4、第56章描述大道的功用,有“和其光”之句,这个光在宇宙自然领域必指光明、光亮,亦即可见光,而可见光现在被认为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象”必然与电磁波有关系。这个解释看起来有些生硬牵强,但在后文我们将证明,“象”和“一”具有今日所称的“电”性或“磁”性。不过,这里我们还是通过逻辑和今日观测事实结合的方式,推定“象”是电磁波的传播媒介。

那么“象”能否承担这种传播媒介呢?完全可以。“象”是宇宙间最细微、最柔韧的蛛网或丝网那样的存在,绵延伸展、遍布空间,贯穿天体万物之内,没有什么可以阻截遮挡“象”。外太空电磁波源发出电磁波,这种波动通过“象”在宇宙空间中四处传播,到了我们地球这里,这情形犹如水波的传播。

按照今日的认识,波的传播速度与波源无关,只与介质有关,“象”在今日宇宙空间的分布是均匀的,可能只在星体周围略微稠密一些,这样,电磁波的传播是匀速的,至于速度是多少,应该通过实验测定。目前的测定结果是每秒钟30万公里,这应该就是电磁波的真实速度(测量都是在地球上进行的,是否代表了真实的在“象”中的传播速度还待进一步的测定。我们不妨假定如此)。以前人们定义的电磁波速是指在真空中的速度,然在老子这里,可以定义为在“象”中的传播速度,更准确讲是在纯“象”(这只是理想化的假定,从来不存在纯象状态。但因为太空中的实物粒子很少,可以视为纯“象”,当然“象”一直振动不休,在振动中会有瞬间生灭的“物”,但这似乎不会对电磁波的传播有多少影响)中的传播速度,这速度是本征或本然速度。不过,“象”一直在扩张(扩张速度见下文对引力的讨论,也可参考本书“老子与宏观宇宙”一节的有关分析),甚至在生育阶段很可能有大区域的弯曲旋转(这种很可能存在的弯曲旋转,不会对整体性的“象”的均匀分布和胀缩产生重要影响)。弯曲旋转应该不会对速度(速率)造成什么影响,扩张则可能有影响,因为扩张(包括生育)后“密度”变低,而按照今日物理学,波速与媒质的密度有关。扩张对传播速度的影响有多大,这就不清楚了。至少,我们可以将现在测定的速度当成宇宙衍生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稳定速度。这就是说,在理想化的纯“象”中,电磁波的速度是恒定的(仅仅根据目前的观测实验而言)

那么光速(即电磁波速)是不是宇宙速度的极限?这就不清楚了,需要观测发现以及实验验证。

那么速度合成原理还能成立吗?换句话说,狭义相对论认为的在任何参照系中光速不变还成立吗?速度合成原理应该成立,而狭义相对论的假定是不成立的。

实际上,老子的“象”在方位意义上就等同于我们今日所谓的空间。“象”的扩张和收缩就是空间膨胀和收缩。牛顿的绝对空间只须改成胀缩性的绝对空间即可。何况在漫长的宇宙过程中以及缓慢的胀缩循环中,短期内和局部区域内可以视为牛顿绝对空间。

波动还有反射、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这是自然属性、自然现象,对电磁波性象的进一步研究,也许可以从“象”的特性重新进行。

“象”的特性(如纤细微弱绵软柔韧等)使其可以传递横波、也可以传递纵波。电磁波的叠加、干涉等都可以在“象”这里得到说明。电磁波也有衰减(振幅降低),这个衰减应该不是“象”本身造成的,而应是纤细实物或者说各种粒子影响的结果。

上文主要论及的是远程电磁力或者说电磁波的传播。然则短程或极微区域里的电磁相互作用又是何等情况呢?在后文我们将证明“一”具有“电”性(或磁性),推定 “象”网也具有“电”性(或磁性),至于“二、三”是否具有“电”性(或磁性)尚不能断定。“象”、“一”是遍布于宇宙空间的,并能深入物质内部,我们这里只考虑“象”以及“一”在短程电磁现象中的作用。

设想一个带电小物体(磁体也同样,下同),置于某一空间。由于物体带电,就会对周围的“象”网、“一”产生效用,这种效用可能类似于同化(主要对于“象”网)、极化(主要对于“一”)那样的情况,使得“象”网与带电体同质(“象”网的“电”性并不是指正电或负电,只是指类似于电性的现象,“象”网本身就是“电”性的丝段构成的。“象”网之所以能粘合联结,也是因为本就是“电”性丝网)、使得带电体周围“一”中的纤细实物整齐地有方向性的排列(“一”是纤细实物,是闭合的圆圈样结构,具有自转现象,因而有磁极。注意,我们这里的推测都是根据经验中的电磁性质进行的,我们认为,经验中的电磁现象适用于深隐纤细的微观世界)。同时,可能会发生“象”网、“一”向着带电体周围聚拢的现象。“象”网、 “一”的这种情形就是人们所谓的带电体周围的电场。设有另外一个带电体靠近,则两个带电体的电场就会交合,会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应该与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宏观电磁现象一致。而从微观来看,若两个带电体同性,其同化、极化也就相同,就会吸引,否则就会排斥。相互作用的强度,应该与同化、极化的“强度”(如周围“象”网、“一”的聚拢程度、形变程度、排列程度等等)有关,更与距离有关。因为距离越远,能够协助或传递作用的“象”丝、“一”中的纤细实物越少,较远处的同化、极化越弱。

上面是从“象”网、“一”两方面来推测电磁作用的,但也可能只是“一”起到了这种作用。假如只是“一”起到作用,那就只与“一”的极化情形有关了。“一”会向带电物体聚拢,距带电物体越近,聚拢的“一”越多(“一”遍布于空间,但“一”中纤细实物在单位空间的分布密度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并且“一”被极化(排列方向)的程度越强;带电物体所带电量越大,聚拢的“一”越多,并且“一”被极化(排列方向)的程度越强。这可以解释带电物体的电场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

在极小的可能性中,只有“象”网参与了相互作用,“一”并未参与这种作用(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可以排除,因为“一”遍布于宇宙空间之中,且能深入物体之内)。此时带电物体的电场就是被同化了的周围的“象”网,引起“象”网向带电物体会聚,产生局部形变和“象”丝分布情况的改变。靠近带电物体的“象”丝较多,形变产生的“象”网拉力有所改变,带电物体带电量越大,这种变化越强烈,越是靠近带电物体,这种变化越大。这也可以解释带电物体的电场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

我们知道,“象”网处于疾速振动之中。带电物体会不会影响“象”网的振动呢?会不会使得“象”网的振幅增减甚至频率增减呢?这个不好确断,我们认为应该会有这种现象,但振幅或频率是增还是减少,增减多少就更难猜测了,若我们的推断确实,那就有电磁波形式的传播之事。假如确有较大影响,那么带电物体的电场分布、相互作用及其大小也应考虑这种情况。

此外,带正电的物体和带负电的物体,对“象”网的同化会有不同吗?同性相斥、异性相斥在“象”网中是如何实现的呢?我们认为,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 “象”、“一”都参与了电磁作用。“一”实现了相斥或相吸,而“象”网实现了相互作用的传递。“一”在宇宙中的分布密度我们无法确知,但推测应比“象” 小,并且“一”是离散的,本就是纤细实物组成的存在层面,所以,我们认为电磁作用主要是“象”在起作用,“一”主要是起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作用。

完全可以确定,“象”就是电磁波的传播媒质,并且是各向同性的媒质(在大区域中)。这也就是说,“象”具有媒介功能,这是本书前文讨论中从未涉及过的。除了电磁波以外,所有超远程传递的,都必定通过“象”这种媒质进行。根据目前测量结果,电磁波在“象”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在不同的参照系中,会测出不同的传播速度,速度叠加原理是适用的。

还可以确定,“象”、“一”都参与了短程电磁相互作用。“象”传递这种作用,“一”则实现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短程电磁相互作用中,基本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首先,带电(磁)物体会影响周围“象”网的分布,具有一种类似于同化的现象,使得“象”网向带电(磁)物体周围集聚并影响了“象”网的张力,形成以带电(磁)物体为中心的发散状分布样态。带电(磁)物体所带电荷越多,“象”网的分布变化越强烈,“象”网在物体周围集聚越多,发射状所及越远。此外,带电(磁)物体或许会影响周围“象”网的振幅甚至频率。其次,带电(磁)物体会影响周围“一”中纤细实物的分布和排列样态,类似于极化现象。 “一”中纤细实物会向带电(磁)物体周围集中,其自旋和排列会变得有序,随着与带电(磁)物体的距离渐远,纤细实物的分布密度降低。“一”的这种被极化的现象使得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带电(磁)物体周围“象”、“一”的这种情形就类似于电(磁)场。当两个带电物体靠近时,“象”传递相互作用,而“一”除了参与相互作用之外,主要起到了吸引和排斥的作用。

带电(磁)物体在移动或变化时,会对“象”网产生影响,于是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象”网传播。

在粒子物理学中,研究电磁场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学科是量子电动力学。量子电动力学的基本方法就是将各种场进行量子化处理(最初是在研究电磁辐射时将电磁场量子化,此后,各类电子场、磁场、电和磁相互作用等都进行了量子化),采用重整化方式消解发散问题,将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描述成交换相应的媒介粒子,而且所有的粒子都被当成点粒子。这都与老子体系相差远甚。不过量子电动力学中的虚粒子倒是与老子的“物”略有相通,但仔细考察之下,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因为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物”的踪影,也就是说,老子的纤细实物不需要“物“充当交换粒子以便结合或离开、产生或湮灭(当然,也可以考虑,“一、二、三”中纤细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物”实现,这样就与量子场论合拍了,但是“二、三”中纤细实物的形成和稳定却绝不可能是交换“物”实现的)

3.3 引力相互作用与引力波

在经典力学里,引力是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相互吸引力,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广义相对论里,不存在引力而代之以空间弯曲。经典力学中物体受引力影响而呈弯曲的运动轨迹,但在广义相对论中,物体走的乃是四维时空中的直线。经典力学里,引力是瞬时超距的,其传播不需要时间。在广义相对论里,引力以光速传递,但未得到验证。而在量子场论中,引力变为引力场,引力的传递是通过假设中的引力子传递的,速度也是光速,但是引力子也未得到证实。

牛顿在考虑物体自由降落和行星运动等现象中,发明了万有引力概念,用以解释这些自然现象,结果非常成功,于是取代了笛卡尔一派的以太涡旋力,成为唯一正确的解释系统。但牛顿认为,引力的传播是瞬时超距的,也不需要媒介。广义相对论诞生后,引力消失了、空间弯曲了,弯曲空间取代了引力。广义相对论还认为,所有物体的运动和所有信号的传递不能超过光速,因此引力传播速度也不会超过光速。

老子体系中,确有类似于引力的表述,但其实质与牛顿体系的引力和广义相对论的弯曲空间根本不同,也绝不同于量子场论的引力场,倒是与量子化以前的绵延不断的引力场略有相通之处(关于引力,也可参考本书“老子与科学宇宙论”一章)

老子的“象”绵延伸展、遍布空间、柔韧轻缓、纤细微弱,其形态和性质部分类似于蛛网,具有牵拉能力,这就是老子的“引力”。所以,在老子这里,不是物体具有万有引力(实际上万有引力很神秘隐晦,只因其解释力和理论预言力很强,故在后来被人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而是宇宙本根即大道(象)具有牵拉能力;不是什么怪诞的弯曲时空,而是物体沉浸在大道之中,被大道所约束;也不是繁忙交换引力子的量子化离散场,而是绵延不绝、连续不断的具有牵拉作用的“象”网。物理学引力的本质就是“象”,“象”具有牵引功用。

有人可能会说,“象”非常细微纤弱,而且能够进入任何坚固致密的物体而毫无遮挡。这样一来,岂不是无法牵引了吗?我们说,“象”确实是至微至弱的,但如此大的空间中,必定分布着许多“象”丝,他们的合力就很大了。“象”确实能够毫无阻挡的进入任何坚固致密的物体而无所阻滞,但这是指“象”丝。“象”丝处于永恒振动之中,并不在固定的小区域而僵死不动,因此必然会和物体发生大量的作用接触,于是,物体就受到了“象”的牵拉。当然,如果物体与“象”没有什么相对运动,这种牵拉就不显著、很难感受到,但当物体有了相对运动,就会受到牵制。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而没有逃离,从太阳出发而到行星的“象”的牵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后文我们将证明“象”、“一”具有“电”性,因而,太阳系的形成、行星绕太阳旋转等,除了“象”的牵拉甚至局域收缩之外,还有电磁的作用影响。

那这样一来,牛顿引力定律就无法应用了?我们的太空飞行、工业技术不是有许多都是以牛顿力学为基础吗?难道牛顿力学是不正确的吗?我们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仍然近似正确,因为它经过了实验鉴证和应用证实。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其一,牛顿万有引力公式是唯象理论(唯象,意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唯象理论是不及原因机制、不论内部结构,仅对现象和事实进行描述和概括的理论),无法解释引力的产生机制和实质内涵。其二,牛顿力学的引力思想是一种瞬时超距、不须介质的作用。其三,牛顿万有引力应用于太阳系时,必然遇到多体问题,这是目前的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子这里不存在多体问题)。其四,牛顿力学应用于宇宙,必定会得出空间任一点受到的引力趋向于无穷大(好在现今人们认为引力以光速传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无穷大尴尬)。另外,广义相对论虽然将引力变为空间弯曲,好似摆脱了引力困惑,但是却增添了更加虚玄荒诞的内容,不过这虚玄荒诞被精致的人为的数学构造所遮掩,令数学天分不足者望而生畏。当然,如果我们将空间弯曲改为“象”的局域旋动和弯曲(“象”在星云和星体的形成过程中很可能会有局域的一定程度的旋转、弯曲、集中等现象,见下文),那倒是能够讲通的。

所以,牛顿万有引力作为唯象理论或经验理论,可以继续应用。

既然在老子这里,引力作用实则是“象”的牵拉作用(另外还有电磁吸引作用。在“老子与科学宇宙论”一节,我们将表明,牵拉作用就是电磁作用,这是根据当今物理学四种相互作用做出的断定。这样一来,“引力”实则是电磁力,引力并不存在),那么引力根本不需要传播,不可能有引力传播之事。因而所谓的引力以光速传播也就没有立足之处,就不存在了。

从老子体系看星云、星体的孕育形成。先是“三”产生后逐渐生出了更大更重的实物粒子,这些实物粒子在碰撞结合以及分散运动中会产生局域空间的分布不均(除此之外,还因为“电”性而使得实物粒子结合或分开),引起“象”的柔曲,拉动周围“象”运动,这现象逐渐扩散,形成较大区域的局部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是旋动、卷缩(还要考虑“电”性的作用),于是,实物粒子逐渐集中(不是因为经典力学的引力效应)。最后形成星体。可以推测,在集中区域,“象”丝应该多一些;在星体周围,“象”应该密集一些;从星体向外,“象”逐渐稀薄、“象”丝减少;到了一定距离,“象”达到平均分布的水平。

这种推测与真实的情况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象”、“一”以及后来生成物的“电”性必须引起重视,或许真正引起收缩、旋转的是“电”性)。这也能够解释:距离近者牵引力大,距离远者牵引力小(未必是平方反比关系);星体大者牵引力大,星体小者牵引力小(未必是两物体质量的乘积)。而在远离星体的空间,“象”达到平均分布的程度,这时由星体产生的牵拉作用可以说是消失了,也就是说牛顿引力消失了。在此时此处的空间中植入一个物体,它的活动几乎是自然状态。此处的“象”比较稀薄、“象”丝稀少一些,它的活动仅仅受到周围“象”的微弱阻滞、牵拉,不会受到星体的远距离影响。

上面的推测还没有考虑“象”的破裂、粘合、恢复。不过即使考虑,也不会对上述推测产生重大影响。无非是这样的情况:从星体到“象”平均分布之境,“象”的分布由大到小最后略有增加。这是因为,“象”原是均匀分布的,星体等实物乃是大区域中“象” 的“碎片”聚合而成,所以星体之外一定范围内的“象”比外空间的“象”要少一些。至于“星体”周围,那要高许多。还可以进行更细致的推测,并引申出更具体的情形,但会越来越复杂,我们这里不再作这种工作。

另外需要注意区分这种情况:“象”的密集程度(“象”丝多少),与“象”丝牵拉力的大小。 “象”具有胀缩循环特性,所以“象”丝的牵拉力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但是在同一阶段,“象”丝的牵拉力在不同的区域应该是基本相等的。这是因为,“象” 丝是弹性细丝,局部区域因为星体等扰动而造成的“象”丝牵拉力变化会很快传递到远地的“象”丝,最后将达到一种协调平衡。

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了一种引力波,是指加速运动的物体会产生以光速传播的引力辐射。在老子这里,会有引力的波动(变化),其中的一部分情形类似于这种引力波。两个距离较近的天体,在其旋转或快速移动中,会对周围的“象”施加一定的作用影响,由于“象”是连绵不断的蛛网样存在,所以,这种影响可能会通过 “象”传递到另一星体,被另一星体所感受,如果这影响十分大(一般都不可能,因为现在已知的星体距离都很远),会对该星体的运行产生一定作用。当然,这种情况与引力波预言还不是同一件事。引力波是类似于加速运动的电荷辐射电磁波那样,加速运动的星体也会辐射引力波。当然,在老子这里是不存在这种引力波的,只存在对“象”的微弱的扰动变化。广义相对论还有引力透镜效应,是说在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使从旁经过的光线发生弯曲,就会在观测者那里会聚或多重成像效应,如同凸透镜那样的会聚效果。这在老子体系中也大体一致,“象”在运动和旋转的星体周围有一定的弯曲回旋,光的传播是通过“象”的,因此,应该有一定的会聚效果。

在整个宇宙胀缩循环中,“象”因为扩张和收缩,其柔性力(张力、弹力甚至扭力)是有变化的;在宇宙生灭过程中,“象”裂解的碎片形成了天体因而局部“引力”也会变化。所以,“引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是老子体系与我们通常的引力观念不同的地方。

“象” 的牵拉很可能会转变为拒斥。“象”是具有柔韧性的丝网,处于永恒的胀缩循环过程。由于“象”在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扩张,而不是收缩成点状、收缩到非常小的尺寸,因而我们推测,“象”收缩到一定程度就由牵拉变成了拒斥。假如这个推测正确,那么在宇宙衍生过程中,星体形成时造成的“象”的收缩或许会达到转变的程度(不一定每一个恒星都如此,而且恒星的形成乃是纤细实物的聚合,这种聚合除了“象”的卷缩回旋之外,还要考虑“电”性),这时就会有拒斥发生,就会变为斥力。

3.4 统一理论

统一理论是试图将相互作用合并在一个理论模型中的尝试。目前只做到了电、弱统一,电、强、弱三力统一的理论还在摸索中,至于终极统一理论(四种相互作用合一),现在还只是辉煌的梦想。大爆炸宇宙模型给了统一理论一剂强心针,人们设想在宇宙诞生的瞬时,一切都是统一的,不幸后来对称性破缺,统一作用分化了。现在越来越大的对撞机,试图复原宇宙早期的高能状态,以便窥测统一理论的端倪。但大统一和终极统一理论需要的能量实在是太高了,永远都达不到。

前文已经确定了,老子这里不存在科学理论中的引力,但“象”起到了牵引作用,所以科学中的引力作用实则就是“象”的牵拉作用。“象”就是早前人们想象中绵延不断的经典引力场(准确说,“象”涵摄了引力场,因为“象”的存在属性、功能效用远远超出了引力场概念)。“引力”不需要传播,它老早就在那儿了。

前文也确定了,电磁波是在“象”中传播的,“象”就是人们所称的经典电磁场(准确说,“象”涵摄了电磁场,因为“象”的存在属性、功能效用远远超出了电磁场概念);还基本确定了,在短程电磁相互作用中,“象”传递相互作用,而“一”主要是实现相斥相吸。量子电动力学以及量子化的场除了涨落振荡之外,与老子体系并无其他共通之处。

前文更确定了,强、弱相互作用与老子毫无共通之处。一则因为老子的纤细实物与物理学的基本粒子没有确切的对应关系,二则因为物理学认为两种作用是通过交换媒介粒子实现,而老子这里则是直接联结粘合。

那么统一理论在老子这里就不存在了吗?换言之,老子体系中有无统一性或统一理论。这当然有,而且非常明显。

“道、象、无”就是终极统一。首先,无论是实物还是相互作用还是“能量”,全都起源于大道(“无”、“象”)、植根于大道(“无”、“象”)、复归于大道,在道(“无”、“象”)中是统一的、同一的。用比较哲学化的同时也是老子的独特术语,就是:一切统一于“无”,“无”是最高的终极的统一。

其次,大道(“无”、“象”)是所有实物相互关联的唯一根基,无论是传播(如电磁波传播)、联结(如牵拉或引力效用)等都是通过大道进行的,都是由大道实现的。

再次,“道、象、无”永恒存在,虽然生出了实物、天体,但自身性征、作用、运演不受影响,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也就是说就在今天以及早前和未来,“道、象、无”都存在着,一如既往。

所以,大道或者说“象”、“无”,就是终极统一理论之所在。如果要与今日物理学对应,那么这种统一的具体内容之一体现在:电磁场和引力场是统一的,都统一于 “象”,都蕴涵在“象”中,都由“象”来承担。当然,我们只能定性说明,无法定量刻画。事实上,人类现在的数学能力也不可能给出整体上的定量描述。

不太准确地说,首先,经典物理学中连续绵延的电磁场和引力场(不是量子场论中量子化的场,也不是广义相对论中的时空弯曲)被“象”所涵摄。“象”同时具有经典电磁场和引力场的效能。其次,量子场论中电磁场和引力场(均是离散性量子化的场)的涨落振荡被“象”所涵摄,“象”同时具有量子场论中电磁场和引力场的部分效能。这其实是说,经典场论和量子场论都有部分性征与老子的“象”相通一致,但又有部分性征与老子相异不同。老子的“象”是绵延不断的,传播着电磁波,且具有牵引之效,这与量子场论的量子化场和媒介粒子交换不同,而与经典场论相类;老子的 “象”又永恒振荡,在振动中产生刹那生灭的“物”,这与经典场论不同,但与量子场论的涨落相近。

统一场:上面的统一性也可以称作统一场论,因为弱、强相互作用与老子没有相通处,而引力是“象”网的作用、电磁力则是“象”网和“一”的共同作用,并且“一”在电磁相互作用中主要是起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效能。所以,“象”网就是统一场、大道就是统一场、“无”就是统一场。这种统一场是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场,但与物理学的统一场还有区别,物理学的统一场是用同一种数学方式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会分化的相互作用。而在老子这里,引力和电磁力还是有分别的,两力只是通过同一种媒介即“象”网来实现,两力本身还有区别。当然,也许两力在老子那里本是一种力,都是“象”网产生的作用——正如我们前文分析的那样,两力都是通过 “象”网的分布或者说通过起作用的“象”丝的数量及其张力来确定在老子与科学宇宙论一节,我们已经表明,根据今日物理学分析,象网的牵拉力就是电磁力,故而电磁和引力在老子这里,在象网中实则是同一种力。于是象网就是统一场

也许情况确是这样:没有什么引力和电磁力,只有“象”网的作用。引力和电磁力无非是我们根据现有知识概念去解构、分化、透视老子的“象”网而得出的结果。这样的话,宇宙间只有一种统一,就是大道、就是象、就是无,这就是物理学追求的统一场。人们所谓的电磁力,无非是带电(磁)性的物体在“统一场”中受到的作用力;人们所谓的引力,不过是物体相对“象”网移动时受到的牵拉力(依据物理学四种力的分类,这种牵拉力可以归结为电磁力,若此,引力不存在,只有电磁力)。“统一场”没有分化,没有变成不同的形式,也不是不同的场的集合,仅只是不同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统一场”的不同方式的作用而已。假如强、弱相互作用不是我们前文认为的是纤细实物的直接联结或作用(而是如碰撞之类),那么他们也是统一场对不同性征的存在具有的不同方式的作用。

无论怎样,这种统一与物理学的终极统一之梦大有不同。终极统一试图用一个数学模型完整地描述统一的相互作用,给出分化的条件(所谓对称性破缺),当条件满足时,自动地转为引力、强、电、弱相互作用。事实上统一理论不仅仅是数学形式或物理理论的统一,更主要的是物质结构和物质组成上的统一,就是说从正负电子,到基本粒子,再到核子、原子、分子,都能给予统一说明;对各种物理参数如自旋、力矩、磁矩、角动量,宇称、质能守恒、动量守恒等都能给予统一描述。其中有一种超弦模型持这样的见解:物质的始源是电和磁,电和磁形成了电磁波,又组成了正电子和负电子,再由正、负电子组成基本粒子以及核子,由核子再组成原子核,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共同组成原子和分子,进而形成天地万物。这个见解与我们后文的分析有更多的相通之处。

“一”应该称作基元统一或电磁性统一。“一”是道(“象”)的最初生成物,广泛存在于宇宙之中。后文我们将证明 “一”以及“象”具有电性或磁性,因此,物理学中的电磁相互作用就与“一”有相通之处。但因为两种体系有根本性差异,所以主要是表观上能够相通。

“三”应该蕴涵着强相互作用。从“三生万物”分析,“三”中的纤细实物是所有实物诸如天地万物的基本构成单位。由物理学可知,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质子、中子,因而“三”或许可以对应质子、中子(本书认为:“三”是比质子中子更细微的粒子,可能比假设中的夸克还要细微。但既然夸克层面是强相互作用,那么在更精细的结构中,大约仍是强相互作用在发挥效能)。这种对应仍属表观层次的对应,因为老子体系和物理学体系有很大区别。

事实上强相互作用,应该是象丝的粘合力、结合力。以“三”中纤细实物为基本结构单位形成了质子、中子或者形成了原子核,而“三”中纤细实物之所以能够结合,是因为象丝本具的粘合联结能力。根据象丝的特性,伸张时呈现牵拉,收缩到一定程度变成推拒(由大道、象网的循环往复、扩张收缩推出的结论),这大概能够解释强相互作用在一定尺度内距离变小时减弱、增大时增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超过一定距离强相互作用消失。

那么“二”是不是可以对应弱相互作用呢?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老子的“二”是十分稳定的纤细实物,而弱相互作用中的粒子(无论是实物粒子还是媒介粒子)都是不稳定的衰变粒子。不过,元素衰变可能真是“一、二”、以及象网振动共同促成的,甚至“二”的作用比较突出。因为复杂结构的元素(大质量)不稳定,在象网、“一、二”的作用下容易解构,变成比较稳定的实物元素。

物理学的统一理论在路向上与老子恰好相对。老子的宇宙是生成性的宇宙,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所以各种相互作用是生成的,原本不存在,只当纤细实物逐次生成后,相互作用才显现出来。自然,人们可以设想,这些相互作用原本蕴涵在大道之中,但我们还是应该遵循老子的表述。物理学的统一理论不是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而是由一种单一的有分化出多样的有,是一定条件下的由有到有的分离过程。

4,“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对应关系探讨

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基本粒子能够独立存在(不论其寿命长短),具有自身的物理性征。基本粒子不可再分,即使在想象中能够继续分割,但分割之后就不能独立的、现实的存在着,并且物理性征改变或消失。在标准模型中,总共有62种基本粒子,分为三大类即费米子、玻色子、希格斯粒子。费米子构成了物质世界,玻色子仅仅传递相互作用力(在老子这里,相互作用是象网和“一”甚至也包括“二、三”进行的,但主要是象网。老子体系中没有物理学中假设的仅仅传递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所以下文不涉及玻色子),希格斯粒子是所有粒子的质量来源。标准模型又将费米子分为三代,每一代的差异仅仅体现在质量上,其余性质基本相同。费米子又分为轻子、夸克,人们熟知的强子(分为重子和介子)就是由夸克构成的。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而参与弱、电磁、引力(质量不为零时)相互作用的粒子。轻子共有12种,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电子、电子中微子、正电子、反电子中微子。

第二代是μ子、μ子中微子、反μ子、反μ子中微子。

第三代是τ子、τ子中微子、反τ子、反τ子中微子。

三代粒子除了质量不同外,其余物理性质完全一致。如μ子的质量是电子的200多倍,而τ子的质量是电子的3000多倍。电子和中微子是长寿粒子,一般认为是无限长。μ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并不稳定,寿命为2.2微秒(是自由状态下仅次于中子的长寿粒子,μ子最初是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的),μ子衰变时转化为电子、反电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τ子1977年在加速器上发现)也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但更不稳定,比μ子寿命短100多万倍,约为2.9×10−13秒。中微子不带电,永远以光速运行,有人认为中微子静止质量为零,也有人认为不为零。中微子只参与很少的弱相互作用,几乎很难检测到,但人们认为宇宙空间充斥着大量中微子,在超新星爆发等恒星活动中会产生无数中微子。在大爆炸模型中,推测中微子的数量和光子一样多,是质子和中子数量的1010倍。

强子:依据标准模型,强子由夸克、反夸克和胶子组成,但在实验中从未发现夸克、反夸克,仅有间接的存在证据。最常见的强子是质子和中子。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非常稳定,寿命无限长,在夸克模型中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构成。中子不带电(也有认为中子内部有电荷分布,但整体上看却是电中性的),其寿命在基本粒子中也是比较长的,自由状态下存活近900秒,而在与质子构成的原子核中却可以活得无限长。在夸克模型中,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在所有已知的近千种粒子中(绝大多数是实验室中发现的,并且绝大多数是强子),只有电子、中微子、质子以及中子是稳定长寿的,他们的反粒子也是同样(反粒子在自然界、宇宙中极为罕见。事实上反粒子基本是在实验室中粒子对撞时发现的),此外,光子的寿命也是无限长,其反粒子就是光子自己。其余的粒子都是不稳定的,它们产生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动“衰变”成两个或更多个其他类型的较轻的粒子。不稳定粒子中,长寿者大约存活10−10秒,短命者只有10−20秒,共振态强子仅10−24秒。

所有基本粒子都有反粒子,正反粒子相撞,会湮灭无存成为能量或者说辐射(变成光子)。

老子的纤细实物与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很难确切对应,实际上也许不存在对应关系。这是因为,老子的“一、二、三”应该比基本粒子更基本,是更深层次的“粒子”。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基本性征的对比来凸显一些问题,这对我们领会老子,对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应该都有益。

从老子的描述和物理学的观测实验现象来看,寿命和结构应是基本的考察点,其他的诸如大小、运动等对比考察,是得不到具体结论的。

从寿命来看,基本粒子中只有电子、质子(这里不再考虑中子)、中微子很稳定,寿命大约无限长。光子的寿命虽然很长,但光子是电磁场量子化的产物,在前文我们已经确定了,电磁场实则被“象”所涵摄,所以光子不在考察之列。除了这几种稳定长寿的基本粒子之外。其他的粒子都在纳秒级或更低。老子的“一、二、三”却是十分稳定的纤细实物,寿命都非常长,而老子的“物”则是瞬间生灭的。

从结构来看,基本粒子中,电子和中微子被认为是没有结构的,是点状粒子。另据实验观测,质子确有结构(但不一定是现今认为的由三个夸克构成)。老子这里,所有纤细实物都应是线状闭合结构,“一”的结构最简单,“二、三”及往后的生成物,结构渐趋复杂。当然,质量也在增加。

这样一来,“一”只可能与电子或中微子对应,质子则只能与“二”、“三”对应。联系到“三生万物”一句的意蕴(“三”是所有具体实物的基本组成单位。仅有“一”和“二”还不能形成具体实物,必须在“三”生成后,具体实物才可能形成),我们认为质子充其量只能对应“三”,但更应该对应“三”之后形成的纤细实物。

老子的“一、二、三”会不会与粒子的三代对应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小。这是因为,三代粒子中,有的显然具有内部结构,而“一”必然是最单纯最简单的结构,不应该由更为简单的结构组成。而且,粒子的三代中,每一代的类型有些过多了。

4.1 “一”与电子、电磁性

“一”是道(“象”)的最初生成物,是结构最简单(闭合线状结构,或许就是小圆圈),质量最小,寿命最长的纤细实物。是所有后续生成物的基元,是所有后续生成物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后续生成物如“二”、“三”等,如果分解的话,就会变成“一”;如果我们细看的话,会发现许多“一”在其中。“一”很可能只有一种形态,但大小未必全同(如果是多种形态,那么每一种形态都是最简单的)

五千文39章有对“一”之功效的具体描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去除“侯王、神”两句,这实际上是在阐述“一”在天地万物的生成、运演中的作用、效能。

“天清”、“地宁”甚至“谷盈”,可以从经典物理学的引力来解释。但是,首先,老子这里引力被“象”所涵摄,“象”具有牵拉之能,可老子39章却是讲“一”,而不是讲 “道”(“象”)。所以,尽管引力能够解释天清、地宁等,尽管“道”(“象”)也确实具有这样的功效,但对老子的表述严格分析后可知,“一”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具有这样的功效。甚至在天清、地宁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道”(“象”)的作用更强、更大,是主要的作用。其次,在五千文中,除了人生社会领域里,老子偶尔将“道”、“一”等同看待外,在宇宙自然领域,绝未等同起来。所以,39章就是在阐述“一”,不是在阐述“道”(“象”)。

关于“一”的电性(磁性)分析,见39章差异、岐解及问题末段

那么科学中如何解释天清、地宁、谷盈这些现象呢?这应该就是电磁学的观点和电磁的观测实验。现已知道,所有物体或多或少都有磁性,而磁性被认为是电流或者电荷分布造成的。天之所以清,与电磁作用有关,地之所以宁,与地球的电和磁有关,何况电磁波是宇宙、地球中到处都有的存在,与“一”的分布是一致的。这就有理由认为,“一”具有电性或磁性。在这种认定中,“谷盈、万物生”也就容易解释了,至于“神之灵”以及“侯王天下贞”仍不易理解。也许“神”是指雷电,而侯王的天下贞则无非是说立根植本、秉本执要。

“一” 具有电性或磁性,可以推知“象”必然也具有电性或磁性,因为“一”本是“象”段,是“象”破裂后的丝段形成的某种闭合结构。当然,人们可以设想“象”不具有电性和磁性,所谓“一”的电性或磁性乃是闭合线状结构具有的特性,这也是可行的解释。但我们认为,“象”应该是具有电性或磁性的。这是因为,“象”具有粘合性,“象”之所以能粘合,可能正是因为电性或磁性之故。

那么“一”、“象”到底是电性还是磁性呢?很可能只是电性,而磁性是电性派生的,是电性运动中的自然现象。也就是说电性的“象”、电性的线状闭合物即“一”,在运动中自然地呈现出磁性来(这是我们依据天体和自然界的电、磁现象以及物理学对磁性的解释做出的推测,所以不一定牢靠)

我们知道“一”的运动方式有空间移动、自旋、摇摆等。由于“一”是闭合线状结构,且很可能是小圆圈,那么“一”的自旋就相当于线圈通电,于是在圆圈垂直方向出现磁的南北极。这也表明,不存在磁单极子,因为“一”是最初的生成物,是后续生成物的基元,在“一”中就没有磁单极,那么往后的生成物应该也不会有。

假如“象”和“一”是磁性存在,那么电性就是运动中的磁性形成的。不过这种可能性较小。

既然“一”应该具有电性(或磁性),那么前文的对应里,中微子可以排除了,只剩下电子与“一”对应。然则“一”会不会就是电子呢?我们认为可能性不大。首先,电子虽然带单位电荷,但还有正电子(在宇宙和自然界中,正电子的数量极其稀少)。其次,还有正电荷存在。再次,有可能会有分数电荷。最后,据个别实验现象和研究者的推断,电子可能还有精细结构。那么电子是否会是“二、三”呢?这也不易断定。

我们知道,“一”具有自旋现象,其旋转方向无非是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假如“一”不具有电性,那么这两种旋转方式没有什么值得特殊注意的地方,但“一”具有电性,则两种旋转方式就应该代表两类“一”,即“道生一”的“一”,至少应该涵有两个种类的纤细实物。那么这是不是就是正负电子呢?应该不是,目前所谓的正负电子是指分别带正电荷与负电荷,其余的属性(包括自旋)都相同。而“一”的这两种类型与正负电子的情形不符。但是,正负电子相撞后二者消失变成电磁辐射,这又与老子的描述有相通之处,“一”虽然很稳定,但在特殊处境下可以消解复归于“象”,而“象”就包含了今日所谓的电磁场。两类不同的“一”相撞(类似于正负电子相撞),结果“一”消解了、不见了,变成了“象”(类似于正负电子湮灭而变成电磁辐射)。仅就此现象而言,“一”又可以与电子对应。但总的来看,“一”与电子还不在统一存在层面上。

事实上,老子体系与物理学体系是不通约的。正电子、正电荷、负电荷等,只是根据实验室、自然现象中呈现的物理性征做出的类推、断言。而老子则是直观明见,这是两者比较参证时应与注意的。在很小的可能性里,“一”可以对应光子,但一则光子没有质量、二则光子没有电性或磁性,所以这种对应不可靠,除非将来人们对光子有更进一步了解。

“象”、“一”具有电性(或磁性),是带有电性(或磁性)的存在,这应该是比较可靠的推定。既然这样,后续生成物诸如“二、三”以及天地万物应该也具有一定的电性(或磁性)。只是在不同的组成结构中,表现千差万别而已。

“一”虽然不应是电子,但应该是电子的基元、基质,电子应该是“一”的某种结合态。电子或许可以与“二、三”对应,或许只能对应后来生成的纤细实物。

“二” 是“一”生成的纤细实物,是“一”以某种方式粘合联结的产物。“二”的电性(或磁性)与“一”相比,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这当取决于“一”的联结粘合方式。“二”也在旋转、移动、摇摆,但对于整体的电性(或磁性)有什么作用,就不易知晓了。“三”的情形与“二”相仿(从“三生万物”推测,“三”已经是立体结构了)

前文曾提到轻子的三代问题(强子也有三代问题,因种类繁复,不再论及),不知道与老子的“一、二、三”会不会有什么对应关系。假如能够对应,那么“一”或许还真是电子。但我们认为应该是巧合。老子的“三”虽然未必对应质子等强子,但“三”确实是具体实物的基本构成单位,所以不可能仅仅对应轻子的第三代。

4.2 “物”与短命粒子

观测实验中发现了大量短命粒子,量子场论也假定了许多寿命更短的虚粒子。这些粒子可能与老子的“物”有对应关系。

老子的“物”是具有轮廓外沿、能够分辨的与“象”区别的纤细实物,也是丝线状,但是否都是闭合结构就无法断言了,可能有些“物”是闭合结构,有些仅是线状小 “象”段。“物”的寿命极为短暂,是刹那生灭的。质言之,“象”在疾速振荡中有破裂,破裂的“象”段构成了“物”,“物”自身并不稳定,有消散复归于 “象”的天性。所以“物”在生成后很快就散开(“物”的消散除了自身不稳定天性,也与“象”的振动有关),与“象”粘合联结在一起了,自身消失,复归于“象”。(前文多次指出,“象”具有柔韧性,裂解后可以自行粘合。我们还推测“象”是具有电性(或磁性)的存在,这应该是“象”能够粘合联结的主要原因)

量子场论中为了解释粒子与场、粒子间相互作用以及自作用等现象,发明了虚粒子假设,但现在许多人认为虚粒子是真实存在的。虚粒子瞬间生灭、无法观测,在其产生和消灭过程中,量子场的质能是不守恒的,但在产生前和消灭后,质能守恒。我们认为,这种虚粒子假设,虽然与老子的“象”、“物”未必真能对应,然量子场论描述的这种情形却与老子相仿。这里需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一个是质能守恒,老子这里只有质量和能量分别守恒,质量和能量不能相互转化。所以老子“象”、 “物”转化过程中,质量和能量是分别守恒的,而量子场论在此过程中并不守恒,但在过程的始末则是守恒的。另一个是虚粒子的作用,量子场论中的虚粒子是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但老子这里似乎只是自生自灭的纤细实物,没有其他作用。但假如参与了相互作用,那就与量子场论更接近一些。我们推测,在宇宙最初的“象” 阶段,“物”没有什么作用,仅仅是生生灭灭的实物。但在“一、二、三”、天地万物阶段,可能会有作用,至少“物”会与深隐层面的纤细实物发生碰撞,而这就是作用。显然,这种作用是一种自发自然现象,与虚粒子的固定作用是不同的。

在高能加速器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短命粒子,比如共振态强子。这些粒子其实是人为制造的新粒子。当然我们可以推断说,在恒星等星体内部,如果条件相同,也会存在这样的短命粒子。大型加速器是用高速粒子相互对撞,对粒子进行破碎后间接观测其现象,再予以分析推断。我们以为,破碎后的新粒子大概就是“象”段,是原粒子结构消散后的小丝段(当然未必全都结构消散,有的可能会消解为更细微的结构),他们不可能稳定,只能迅速复归于“象”了。在一些碰撞中会有“能量”放出,这实际上是碰撞对极小区域的“象”的振荡发生了影响,“象”振动加速、振幅增加(叠加性质),这就是“能量”释放;另外,原结构碎裂,其粘合力释放(类似于结合能释放,犹如拉紧的橡皮筋断裂),对象网产生作用,这也是“能量”释放。

在实验中还发现一些自发辐射而衰变的短命粒子。这个现象值得细致研究。从老子体系来看,这些粒子结构不稳定,会自行(也许有“象”振动的作用,如4章和56章的“同其尘”)分解为稳定结构,如果分解中有一部分转化为“象”,会对极小区域的“象”的振荡产生些微影响,表现为“能量”的变化。至于化学元素的衰变,属于“三”之后的存在层面,这里不再探讨。

4.3 “三”与质子

质子很稳定,据实验观测可能有内部结构。一个质子就是一个氢原子核,是构成实物的基本单元。“三”也很稳定,是构成具体实物的基本单位。“三”是“二”以某种方式粘合联结的,是具有内部结构的丝线样立体形态。看上去“三”和质子似乎有一定对应关系。但是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这似乎不易解释。二是质子的质量很大。我们知道“二”是由“一”联结粘合的,无论“一”有几个种类,也无论“二”的结构组成如何,推测“二”的质量不会比“一” 大很多。同样,“三”由“二”组成,推测“三”的质量也不会比“二”大很多(当然这种推测不一定可靠),所以“三”与质子可能不在同一存在层面上,也就是说,质子也许是“三”的后续生成物。但是,另外的看法也可以成立,那就是,“三”对应着质子,质子(“三”)之所以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乃是因为其具体的组成结构而造成;质子(“三”)之所以质量较大,是因为内部的结构单位(“二”)较多较复杂(不一定或根本就不是两个或三个“二”的结合,而是许多个“二”的结合,并且在这种结合中“象”段甚至“一”也参与了)

本书认为,质子应是“三”的后续生成物,是以“三”中纤细实物为构成单位的实物粒子。

质子以及中子都有内部电荷分布,这似乎能够为我们推断的“象”、“一”是电性(或磁性)存在提供支持。

另外,在上博简《凡物流形》一篇(该篇不是从“道、一、二、三”论述,而是“一、二、三、四”。见本篇附录部分),有“叁生弔成结(即三生四成结。图版中有重文符号,故原文应是“三生四、四成结”)一说。“结”本指绳子打结,有纠缠、聚合义。假如《凡物流形》不是今人伪造,那么可以断定该篇是老子弟子(可能就是老莱子一派的学者)所作。“结”可能意味着“四”(即老子的“三”)在形成时有收缩聚合现象。也就是说,当“二”结合在一起形成“三”(《凡物流形》的“三生四”)时,并不是单纯的粘接、联结,还有整体性的凝聚、缩合,犹如气球放气变小那样。这是一个重要现象,我们推测,不仅是“三”有所凝缩,“一、二”可能也如此。设想一个被拉伸的橡皮筋,中间断裂之后,其断裂的部分必然收缩。“一”是象网伸张到一定程度破裂后的闭合线圈样存在,故在形成中必定有回缩现象。也就是说,假如象段破裂前是十厘米,破裂后形成的象圈(即“一”),其周长肯定不到十厘米,至于缩小到多少则无法断言。“一”的缩合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二”是“一”中纤细实物结合而成,“二”是否也有回缩凝聚尚不能确知,或许也有。但是“三”的凝缩应该不是或不主要是“一”那样,而是因为另外的缘故(可能是结构缘故),造成了必然的凝缩。事实上,如果没有凝缩,密实的星体、原子、分子等是不可能形成的(物理学以为是引力造成的凝缩,但引力在老子这里无非是象网的牵拉,并且实质上是电磁作用),星体、万物只是疏松的团块。凝缩或许与物理学和化学中的结合能也有关系(结合能还有象丝之间的粘接)。核裂变释放能量,可能就是许多“凝缩”的铀变成“疏松”的其他纤细实物,放出了巨大能量,核聚变则相反。


拙作《道德经新论》(副标题:揭开宇宙和生命的玄秘),全书计分九篇,共300万字,历经20年,已于日前完成。兹发布于网络,供有兴趣者参研、指正。参见本人博客,内有下载链接、内容简介、阅读建议、章节目录等拙作无意出版、仅作网上交流。http:///3178680977 ;      /_http_/mkongjian.blog.163.com/; http://user.qzone.qq.com/1171724360/main
X-Ver: 1501100 Auth: 1894651248674206 Host: uswj208.appspot.com
第二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mg3P0MW
第一版下载链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天蓉:《走近混沌》-25-27-全文完
2013: 地球不围着你转!
2012: 2012回国记(2):感受国内的财富增长
2012: 大学正军训忙~,看了他们3年的所谓军训
2011: 建议中国院士不能兼职官员?
2011: 学习苹果WWDC 2011视频讲座的笔记(9)
2010: (zt)唐骏“最近有点烦”:四流学校又如
2010: 除了中国人、汉字、孔子和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