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屠呦呦的青蒿素靠无成本合作
送交者: 香椿树1 2015年10月09日08:22:1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前文说中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晚了40年, 因为青蒿素的成果是40年以前取得, 40年以前就得到验证的重大成果。 当然,40年以前中国是专制封闭不符合普适价值的社会主义国家, 取得什么样的科学成就也不应该获奖, 万维网友小思说的明白。那么, 按着中国现在的发展方向, 中国能不能取得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 前文说, 靠搭老婆顺风车挂名写论文, 整天捣鼓老鼠打架,还非说老鼠打架决定人类未来,宇宙的奥秘, 这样的科学大牛主导国家科学研究, 中国再过20年内拿不出值得获奖的成果。 所以说中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早了20年。  为啥20年? 因为20年以后这样的科学骗子该推出历史舞台了。 当然, 诺贝尔炸药奖总向需要拆迁的地方集中, 最近炸药频繁送往中国, 文学炸药包送了俩, 和平炸药包也送了俩, 拆迁效果不大, 所以现在开始送科学炸药包,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科研成果,所以才翻出40年前老毛制造出来的青蒿素。

这是题外话, 不得不承认, 青蒿素是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在贫穷落后的中国是靠什么取得这样先进国家都无法取得的成果的? 如果认为屠呦呦是天才, 不但方舟子不信, 你我大概都不信, 不然屠教授青蒿素之前科学上毫无建树, 青蒿素之后40年依然成果凋零?

事实证明青蒿素的成果就是体制因素, 并且, 体制因素的原理并不复杂, 那就是无成本合作。 当年参与青蒿素研究的人员达数千人, 没有一个人私藏成果, 更不用说用“专利”保密来限制他人获取信息。  青蒿素, 不但科学重要, 商业利益更为重大。 最近又发现青蒿素可以抗癌,换作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能复制青蒿素的奇迹吗?  换做今天的中国, 能够复制青蒿素的奇迹吗?

显然, 青蒿素的成功如同当年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和游击战理论, 每个敌手都心知肚明, 但是,就是无法应对。 你让蒋介石的将军只会抓壮丁抓来的士兵执行孤军穿插他们会不会开小差? 你让他们执行潜伏夜战, 他们会不会打自己长官的黑枪? 以上乃是画蛇添足, 耐心的朋友请看老田的原文。


锁链与壮丁.jpg


老田前不久访问了一个老工程师,他参加过“两弹一星”的技术攻关过程,他说中国当时的技术力量,无论是就人员数量还是技术装备水平而言,都远远不如 苏联和美国,但是中国从原子弹爆炸到突破氢弹技术的障碍,在时间上都反过来比苏联和美国短得多。他说取得这样的“奇迹”不是偶然的,根据自己的体会,文革 期间技术能够进步的关键奥秘有三个,而且这些奥秘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具备的。

第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真正的技术民主。他说,由于当时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管卡压和专制学阀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 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和老资格的科学家可以同场辩论,有的时候为了争论技术问题通宵达旦,甚至拍桌 子,邓稼先这样的老科学家也常常参与跟毛头小伙子的拍桌子辩论,这样充分的学术民主带来了思想和技术的快速进步。不仅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在这样的过程 中间也加快了技术梯队的成长过程。这个老工程师还谈到,当时由于人与人关系的普遍平等,许多社会和阶级的藩篱都实质上不存在了,一些老工人也参与拍桌子讨 论,许多细节问题和工艺障碍也能够集思广益,结果使得整个的项目进程相对均衡,而不是局限于关键技术的率先突破,这就避免了后续试验中间细节引致的失败, 所以当时许多项目的试验,几乎都是一次成功,所有的问题和隐患常常是在技术民主中间,已经得到充分的“鸣放”和重视,提前就有了很多的预案和设计。

第二个非常关键的地方是彻底地破除了“技术私有观念”。这个老工程师回顾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 一纸介绍信到,只要符合保密的规定,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技术创新如果联系着市场潜在 利益,当然就格外需要保密,即便是仅仅联系着个人的职称和学术地位评价,相关人员也肯定有藏私的必要,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一切私有观念都遭到彻底批判,许 多有助于巩固私有观念的评价体系都被破坏,所以人们能够空前地敞开自己的所得,公之于众。这样,全国只要任何一个研究所,任何一个研究人员在技术上有了突 破,其他的相关人员或者项目,都不再有必要进行重复劳动了,都可以无成本地共享最新的技术成就。彻底破除私有观念,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的技术大协作” 成为可能,有限的技术力量和经费能够空前地节约和有效地利用,避免了许多可能的浪费。 .

第三个原因是几乎“如人使臂、如臂使指”那样的高灵敏协调机制。这个老工程师提到,在卫星项目中间,有一个同步控制问题当时只能是用机械方式实现,这 个就要求四个完全一样的小弹簧。项目单位反映到主管的聂荣臻元帅那里,说上海工业力量比较强,希望请上海的同志帮助解决。聂荣臻给张春桥写了个小纸条,张 春桥给马天水打了个电话,马天水连夜召集上海几十个单位的老工人技师开会,一个校办工厂的老工人说他能够实现,回去之后连夜就把符合要求的弹簧做出来了, 合计不到24小时。在这样的过程中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讲条件讲价钱,所以几乎没有耗费什么谈判时间和交易费用。

老田前不久还访问了一个南京大学的老师,他在1969年参与主持我国的电子计算机项目。据他所说,当时的项目立项完全不需要去找路子跑关系,国家直接 按照技术力量优势所在,甚至在没有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就拨给南京大学1000万元经费,指定用于电子计算机项目,项目办公室成立之后,不需要他去找江苏 省委,而是项目立项的同时由国家指定江苏省委配合研究工作,无条件地承担项目的协调工作,许多电子部系统的七字头的工厂,就按照研究进度和要求来进行配合 试验,江苏省和南京市的相关部门直接受项目小组的领导,结果是“产、学、研”的高度紧密结合。项目经费绝对不容许个人为私人目的动用,许多工厂在利用自己 的技术和工艺积累基础上来参与这个项目,已经有的技术和工艺都不再重复投资和花钱。 .

计算机项目的背景是1963年毛泽东说要继续大跃进,不能老是跟在洋人的后头搞“爬行主义”,要尽可能地采用已有的先进技术,跟踪科技发展的先进水 平,这个意见在三届人大上通过。为此,中央科学小组、国家科委党组于1963年12月提出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报告、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纲要及科学技术事业规划,这个规划是在原有的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参照世界科学技术进展状况制定的,总的要求是动员和组 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在重要的急需的方面掌握六十年代的科学技术,力求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科 学技术水平的道路上,实现大跃进。这样在文革期间政治上初步稳定之后,许多科学技术项目就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研究机构,除了南京大学之外,清华大学也是计算 机项目实施的重点单位,到1970年代末期,已经产生丰硕的成果,一个清华的教授告诉我说当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中国实际上和美国是基本同步的,后来由于 这些项目和“运十飞机”的命运一样下马,这样我们国家在今天的关键技术领域,就被西方国家远远甩在后面。清华大学在1970年代中期就拉出了单晶硅,现在 反而不会了。还有一个人告诉过我,前几年某研究单位以单晶硅立项,结果得到数千万的研究经费,最后是在美国去拉出单晶硅来结项的,事情竟然演变到这个样 子,特别值得那些真诚关心中国技术进步的人们深思了。 ..当时中国能够以有限的技术力量,去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优势在于全国技术力量的无成本合作,有限的经费和人力资源能够集中使用,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基础 上搞集中突破,降低相互学习的成本并实现研究队伍的迅速成熟和壮大。而中国今天的问题还在于,中国不仅落在后面,在市场规则急功近利的“短视”眼界里根本 就丧失了追赶的动力,而且在中国技术力量和经费和西方国家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还硬要一味地抄袭西方的技术发展路线,这注定只能是产生“爬行主义”后果, 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都不可能产生在中国。


0%(0)
0%(0)
  看看天朝的航空发动机发展史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无内容 - 张小耆 10/14/15 (1581)
  The issue is what are .. - c_y_lo 10/13/15 (158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20 free PC apps to ease daily tasks
2013: 做既严又理解孩子的父母若干诀窍
2012: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皇帝穿新装,愚不
2012: 法美学者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上帝粒子
2011: 辛亥革命100年:我们纪念什么?
2011: 日记
2010: 找老婆是找大陆人,台湾人,还是香港人
2010: 香椿树: 讨论一个简单可行的登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