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校大起底 |
送交者: daomeidan 2002年03月21日17:42:1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中国名校大起底 北洋水师覆灭同年(1895年),西式高等教育蹒跚进入中国。如今的大陆资深名校,多有在炮声中西迁南徙、因政权更迭或城市兴衰而起落离合的经历。一部多难的民族史,留给中国高校人的是沉重的使命感与深刻的遗憾,当然也不乏激越与高昂。 京城双峰 清华自1911年庚款建校始,即被寄以培养中国领导人的使命;1925年清华设大学院,旋升格为大学,海龟派云集,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名震遐迩。1931年,梅贻琦走马上任,清华进入了全盛期,共设文理工法农5个学院。抗战时期,清华与北大、南开在昆明合组西南联大,梅贻琦是联大主席,清华在各方面占压倒优势。相反,北大自五·四运动后屡遭当局猜忌,经费常无着落。北洋政府垮台后,北大也险被拆分,几近亡校;之后全赖蒋梦麟校长(1930~1945年)苦心维持。所幸还都京师后,胡适、傅斯年倾注心力,将北大再造为真正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北大搬出天安门附近的沙滩红楼,迁址西郊燕园,尽并燕京、清华文理科。同年,清华取代交大成为工科老大。文革期间,两校卷入政治暴风雪中,各自的笔杆子曾以“梁效”为名合写大批判书,武斗中还曾涌现出聂元梓、蒯大富等臭名昭著的头头。及至改革,清华在重大基建工程中如鱼得水,工科训练使清华人务实、功效、稳妥。而北大新恢复的基础学科却受到市场经济的质疑;随着文科巨擘的故去,北大元气大伤,燕园里弥漫着输掉SCI和辩论赛的悲壮气氛。北大的觉醒,始于1998年百年校庆对其偶像价值的重新发掘。1999年国家教育部决定3年内向北大、清华各增加拨款18亿元,清华在经费分配上占优的历史从此结束。不久许智宏出任校长,北大补上了教学革新上的欠帐,学术上有了世纪大讲堂,又重新砌起了“南墙”;但遗留问题还很多:文凭满天飞,院系合并有始无终,经济学院等“老大难”也未见改观。近一阶段的清华有点背运:同样在并校问题上,中央工艺美院合于清华,似乎没有得到太多宣扬;90周年校庆刚过,朱总理就辞去了管院院长之职;并且根据一些新的统计数据,清华在好几项硬指标上输给了它的邻居;接下来又在布什演讲的提问中失分。好在清华人“厚德载物”,争取出国或保研(每年2000多名本科毕业生中的2/3本硕连读),不发牢骚。 沪上双雄 1952年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许多旧的名校被裁撤、支解、重组,前苏联那套严格分家的学科体系,一举取代了学科融通的英美模式。现在我们知道,耶鲁大学的最强学科中,赫然有生命科学;斯坦福的工程学院与教育学院同居全美第二;即使是在理工科翘楚的MIT,哲学与政治学也都有一席之地。所以上世纪末的大陆高校合并潮,正是回归通行的英美模式。1952年调整成全了一些名校,譬如复旦。复旦骨子里有种与生俱来的自主和独立精神。1905年,为反对法人干预教育,震旦公学校董马相伯支持140余名学生全体退学,宣布出资创办复旦公学。此后,作为历次爱国民主运动的中坚力量,复旦保护和培养了许多共产党员,因而在解放后陈望道校长手上,从容地鲸吞为上海滩的一流学校。而今,复旦几乎忘记了了多年来处在私立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阴影下的日子,遑论1937年内迁重庆北碚的艰辛。它有点自嘲,有点浪漫,有点小资情调,却不管校方是否喜欢扶植几个社团或者一份刊物。当然,复旦记得它的宽容传统,也还在积蓄力量:2000年4月,较北大合并北医大稍晚几周,复旦也把与上海交大毗邻的上海医科大学揽入怀中。说到上海交大,一般可追溯到1896年在上海创立的南洋公学。南洋公学由招商和电报两局众商捐资筹建,申办者是常州实业家盛宣怀。此公曾入李鸿章幕府,1895年创办北洋大学堂,庚子年首倡“东南互保”,后因触发了保路风潮而被清廷革职,又被革命党人两次抄家,所以在历史上没有得到类似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所获的那种正面评价。南洋公学1905年改称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12年改称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被纳入交通总长叶恭绰自任校长的交通大学。交大辖下的上海、唐山、北京3校部不久各自独立。1928年,南京政府接管3校,再合为交通大学,这回是以沪校为本部,而把管理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分设在北平和唐山。抗战期间3校几经迁移,但始终从属于一个交通大学。1946年,交大沪校(老上海交大)、唐校(今在成都的西南交大)、京校(今北方交大)先后独立。10年后,老上海交大2/3人马迁到西安,现上海交大继承了徐家汇的风水宝地和名称,当然还有财源,因而羽翼渐丰;而西安交大吃了地理位置的亏,除了在河南,四川和重庆等少数地方还能招到第一流的新生外,对华中地区的吸引力不如南大、科大。 华东双璧 100年前,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时,一定没有料到10年后南京竟成了民国的首都,而那所学堂在改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会以“科学名世”,俨然与北大齐名。南高师在1920~1923年间陆续将自身优质资产注入老东南大学。老东南大学引入了校董会制度,在留美博士郭秉文治校5年间不断扩张,学科之全为国内所仅见。1928年国民党掌握了大半个中国。这一年,新官上任的蔡元培在江浙两省和北平推行他提出的“大学区制”改革,老东大被迫以文理科之身加入中央大学——中大最初是江苏省内各大学的大杂烩,经过一番折腾而“瘦身”之后才成为最高学府——从老东大分出去的一些院系,独立成了上海商学院、河海工科大学和上海医学院等,延续至今。九·一八事变后,中大师生抗日情绪高涨,被国民政府下令解散,教师解聘,学生一律离校“听候甄别”。在其后持续的“易长风潮”中,罗家伦出任中大校长。这位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有着31岁出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的不凡经历,到任后调整院系,延揽贤达,为中大赢得了安定与发展的10年。到1947年,中大已拥有7个学院,而北大只有6个。1950年,易名的南京大学依然壮观;但在1952年调整中,它再次失去了诸院系,只补回了一个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且从此要面临如此多的同城兄弟。如当时分出去的原南京工学院,占着中央大学的原校址,1988年复称东南大学,影响甚至盖过浙大,近来又合并了南大看不上眼的3所学校,日渐坐大。南大想吃掉东南几无可能,分校建在浦口又引来诟病。分校建在江北犹且令南大人不悦,整个校园座落在合肥,无疑更使科大人忧虑。合肥虽然环境好,物价低,周边鲁豫赣3省又没有重量级大学,但毕竟在吸引人才、方便就业等方面欠缺太多。据说,有一次合肥的市领导去访问美国马里兰州,怎么解释,人家也不明白合肥在中国的位置,幸亏说了一句就是科大所在的那座城市,人家才释然。科大原本长在皇城根下,这位中科院1958年播下的龙种,文革当中被逐出京城,最后被安徽省收留了;合肥市把安徽师大打发到芜湖,腾出地方来安置这位落难的公子。经过10年的二次创业,科大在80年代脱颖而出,以少年班和海外校友名噪一时。但进入90年代后,安徽省财政吃紧,科大无奈之中并了烟草学院,现在又要把研究生院建到苏州。科大每年招收的研究生不足千人,却仍保持了“特色鲜明,水平突出”(“211工程”验收专家小组语)的声誉,在SCI高影响因子区域连续两年名列国内榜首。MIT校友朱清时校长说,康乃尔大学的偏僻程度比科大更甚,而加州理工大学目前只认科大、北大、清华。的确,科大人“不要命”的学风,就连与之争执不下的浙大和华科大的网友也不得不佩服。 后起之秀 浙江大学是本省唯一耀眼的大学,但它最近比较烦。3年前杭大、浙农大和浙医大回归时,可没想到磨合期要这么长……但是想想抗战时期的老浙大,在多山的贵州省,由竺可桢老人家拉扯成国立5大名校,容易嘛?“君子之学,唯求其是”,而今,浙大少说也在新评选的重点学科数目上恢复到了第五名,本省的尖子生也不用老往上海、南京跑了。所以,重组新浙大的方向并没有错,也难怪当初海内外好评如潮,关键是这里面不能有太多的行政干预因素,否则被调整学校的感受,岂不与1952年浙大文理学院被复旦并掉一样吗?浙大复兴的雄心或许会暂时受挫,但凭借浙江省的人才优势和丰沛财力,如果能在管理上再得力一些,未来恢复昔日“东方剑桥”的魅力也不是神话。与浙江省的心态有点相似,广东省对于缺少名校也一直耿耿于怀。广东人比较看重中山大学,这是国共合作之初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的一所高校,没有黄埔军校有名,却是建国后的华南第一名校。本来,中山大学自我感觉不错,孰料1999年网大把它排在第25名,中山大学很不甘心啊,马上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可即使与这个医学界大佬结合,也才有6名院士!好在广东省扬言要把新中山大学“逼”成一流大学,经费不成问题,校长黄达人计划3年内拿出2.4亿元用来引进人才。教育部似乎也在着力扶持中山大学,在年初发布的重点学科中,中山大学居然拿到了20个,与武汉大学、西安交大并列,这是以前所不敢想的。政策上的这种倾斜,无疑会扩大中山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的差距,后者尽管不像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或者华中科技大学那样,对同城的文理科大学构成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却也系由中南5省12所院校的有关系科合并于1952年,不容忽略。在广州,值得一提的还有暨南大学这所“华侨最高学府”,它承继的是南京暨南学堂,1958年在穗重建。 星满苍穹 广东省一发狠,“唯楚有才”的湖南就担心了。虽然省会长沙有湖南大学(原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和国防科大三所不错的学校——一个占了宋朝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的馆舍,可以凭借湖湘文化特色自骄;一个以拥有15名院士以及“南湘雅、北协和”中的湘雅医院加盟为傲;还有一个前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迁到长沙,也是全国重点——但长沙似乎总缺点什么,不谈广州,甚至比不上武汉、厦门的都市魅力。先说武汉,这个九省通衢据说有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湖山相连、可赏樱花的武汉大学。武大生物和文法独步华中,新合并的3所大学都不错,可风头似乎被同城的华中科技大学抢去了,华科大本来以理工科见长,却搞了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合并同济医科等校后改称现名,总想跟东边的科大叫板,不太正眼看长沙。再说依山傍海的厦门大学,风光同样秀丽,现有中科院院士7名,不光是特区大学中最好的,在全国也小有名气。长沙的忧虑且不管它,东南半壁已经形成了名校群落,竞争环境中想落后都不容易,而广袤的中原却是一片沉寂。山东大学50年代援建的郑州大学勉强算个亮点,可山东大学本身也不够强,虽说合并2所高校后新增博士授权点40个,可是重点学科数还是没摊上前20名。本不想说青岛海洋大学,但却被它跟山大的一段纠葛吸引了。山大在1930年迁入私立青岛大学校园后,曾一度自称国立青岛大学;1952年调整中,山大很多院系被充实到省内外的9所院校;1958年回迁济南时,山大留在青岛的系科发展成为现在的青岛海洋大学。当然,北眺东北三省,就可见鹤立者如哈尔滨工业大学(1950年代与清华齐名,近与哈建筑合校)、吉林大学(前身是东北人民大学,5校合并后有4.7万学生)、大连理工大学,兴许还有张学良曾任校长的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精于矿冶)。西北望,就看到兰州大学,尽管甘肃底子薄,兰大却不像川大那样满足于省内称王,而是敢与西交一较长短——西安的科教实力,很大程度上来自西迁的东部高校,除了西交,西北大学也在抗战期间集中了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的力量;而西北工业大学更绝,混合着3个历史时期西迁的7所名校的工学院或航空系的血液。 京畿群英 北洋大学是中国最早的理工科大学。蔡元培认为北大不宜办工科,也划给了北洋。北洋辉煌时,毕业生可免试进入哈佛、耶鲁。1951年,北洋调整为工科一家独大的天津大学,此后不管外省人怎么看,天大一直是天津人的骄傲。当然,张伯苓办的私立南开学校,自1919年升格为大学至今,因其在数理化方面的造诣,再加上西南联大的荫泽,虽经历了同天津城一样的风雨班驳,却风韵犹存、不减当年,随着天津的复兴,当有所作为。在京畿要地,有很多学科门类较窄的高校,冠以中央名号的,有理工、航空航天、师范(1902年建校)、外国语、邮电、科技、广播、电影等;还有冠以中央名号的,如财经、民族、音乐、戏剧、美术等;此外还有协和医大、外经贸大、国防大学等。原来它们大都由各部委管辖,并且对应到地方上的专业院校,当然,现在很多被收归教育部统管了。冠以中国名号的也不少,如青年政治、政法、农业、地质、矿业、药科等,它们当中最杰出者要数中国人民大学,其校友有近300人担任省部级干部,2万多人担任司局级干部,可谓是第二党校。人大1952年命名组建于北京,前身主要是红色延安的陕北公学。它的经济、管理、法学、新闻等社会学科都很强,文科基地数超过北大,遥遥领先于复旦、北师大和武大。可叹的是,在中国特色的政治风浪面前,这些一时的名校都显得异常脆弱。然而,一个独具品格的大学,其精神会被莘莘学子继承、葆有。聚散离合,兴衰浮沉,都不能回避一个宗旨,就是所谓的名校务必给师生们留以符合人性的,自由而均衡的发展空间——只因有太多的高校人拒绝虚伪、浮躁与不公,只因高等教育回馈给老百姓的东西还太少、太迟。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