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体质与边缘化
作者: 老王 (推荐: 一读者) 2002年3月25日 07:15 http://www.clibrary.com
从人类学、社会学上说,“海归”是一个很不精确的概念。如果说“海归”
就是从中国出洋又回来的一些人,这个“洋”及其本质和表现,可太复杂太多样
了。再如果要引申“海归”做为一个群体,对比海内的所谓“土鳖”,这内在体
质的花花绿绿就更明显了。
一般的观察,目前这个海龟回潮期,回来的和有意回来的,基本上应该是在
外渡过学习、身份、和最初工作的一群。从回国日期算起,大约八到十年留洋是
底线吧。分布上恐怕还要偏右一些,即长一些。年龄以三十五为中数加减三到五。
这样推断,这批人的大多数,多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初出走,基本上是
大学或硕士毕业,或短暂工作经历。这一代的“体质”便以这个大的历史社会文
化框架为背景。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出校门的这些人,对于中国国情的了解,双重局限。
校门出便出国,这是其一。更主要的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这个时期,中
国二十世纪后半期四十年的传统已经在转折关头。因此,这些人对于影响中国现
代社会文化的那些内在东西,并没有深切的了解和体会。在这个背景下留洋,为
将来归国的不适应种下一个根子。常见的海龟口吻:中国现在怎么这么差劲?因
为没有过去的参照系,才有这种断言。这是留洋前的“体质”缺陷。
留洋本身的目的性、期待值、以及生存压力下的生活指向作用,使得十多年
的留洋,也无法真正融入和体会“洋”的本质。加之原本社会经验的欠缺,没有
本族文化的切实参照体系,因此对洋文化的了解也浮皮潦草。问问有多少留洋者
认真系统学习过洋社会的文化本体,有几人亲身参与实践过洋文化的社会现实,
便不难理解,海龟“体质”的双重弱点。即“先天”的不足,和“后天营养”不
良。
这种状况,导致并加剧了所谓文化迁移适应里的“边缘化”过程。通俗一些,
便是所谓两头不沾,浮皮潦草的杂拌。对本族文化和社会,正巧缺了真正进入社
会的人生体验。对于洋文化和社会,流于蜻蜓点水的表面认识。这也决定了他们
对于国内发展认识上、情感上的矛盾状态。
另一个外在因素,是中国社会的剧变式跃进。按理说,一个成熟平稳改良进
化的社会,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再适应障碍。因为它有本质的稳定和可预期性。但
海龟外出的这十多年,恰是中国跳跃式变迁的时期,新旧交替混杂,迷雾重重,
一日三变。难怪海龟的短暂一瞥和隔洋相望,难以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视野,和
沉稳可靠的坐标和出发点。
并不有助于事态的另一个敏感问题,是所谓中国与大多数留学聚集的西方文
化的历史和现实冲突与矛盾。这不仅加重了留洋和海龟群体找准自身坐标的难度,
更增添了情感上的牵扯甚至压力。这也是为什么海龟的许多代表性看法和言行,
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外在原因。内在原因,是文化迁移适应本身stress的
必然反应。
双重“体质”缺陷、隔洋观望与蜻蜓点水式了解与交流,情绪情感纠葛,构
成了海龟水土不服的三大病因。另一个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是所谓能留能
走的条件。这本是吸引海龟的一个有利条件,但硬币的另一面,恰好也是无法真
正沉下心来,破釜沉舟,或背水一战的原因。须知,在上述背景下,文化迁移再
适应(re-entry)过程本就艰难,两可之间,先把自身置于“不败”之
地,也很难“求后生”了。
在这个框架下,国内日益变化的万花筒外观,内在的社会文化意识的剧烈变
迁,以及对海归的矛盾心态,都是海归们难以短期内适应,和隔海观望能体会的。
再说的个人化一些,本来留洋、归国,都是个体一生发展的阶段性事件。目
的性、期待值、对个体生活态度价值体系的意义都模糊不明的状态下,留洋和归
国问题,在这个人生阶段上,意义也不明,因此,判断与决断,受过多外界因素
干扰,难上难。这也是个体发展的普遍性体质问题之一,只是海归有其特殊性。
所谓出国咨询,我首先问一句话,你出国为了什么。自己能否自圆其说是我
决定是否投入的标准。归国咨询也一样。
体质的先天缺憾和后天影响,边缘化的心态和意识,文化冲突的矛盾心态,
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改造过程,不是基于眼下的实际利益,而是个体一生的长
远发展。(光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