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彭运生谈艺录(63)
送交者: 彭运生 2017年06月20日16:36:2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彭运生谈艺录(63)



把诗中的问题当作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杜牧的诗《江南春》。

“多少楼台烟雨中”有省略,补足之后当是:(宽广达千里的南朝故地上有)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一个人,他有神通——他能看见方圆千里范围内的啼莺、“绿映红”,还有“水村山郭酒旗风”和“南朝四百八十寺”,但是现在,他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在这块区域内,到底有“多少楼台”是在“烟雨中”?他如今面临这样的问题,不是因为他原本有神通的眼睛丧失了神通,而是因为丧失了让他的眼睛发挥神通的条件——如今的气象特点是“烟雨”。烟雨意味着不明亮,因为不明亮,我们的眼睛就没有足够的用武之地,进而陷入到问题难以解答而导致的苦恼之中。这首诗隐秘地否定了“烟雨”所象征的“不明亮”。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是杜牧的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和“秋尽江南草未凋”,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通过看才能感知到的事物。看不是简单的行为,因为,看需要我们有眼睛,还需要足够的光亮——譬如“明月”提供的光亮。最后,要想回答“玉人(在二十四桥中的)何处教吹箫”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得依靠眼睛的看。这首诗隐秘地肯定了“看”。

据我所知,《唐诗鉴赏辞典》之类的书中,上所言及的杜牧诗中的两个问题,都没有被当作问题来对待。杰作中的“问题”显得玄妙莫测,但读者往往不把杰作中的问题当问题。或许常人不喜爱诗中的任何问题,尤其是诗的末尾处的问题。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太可怕了,刚刚发现大秘密
2016: 转贴:寒门子弟上名校的压力
2015: 杨虹:“为了三十年后长大了的孩子…”
2015: 范例哲学﹕“新”- 是如何来的﹖(2)
2014: 范儿517——「T?DSB」:恒心与自律是成
2013: 为什么说光速不是一个常数?
2013: 剥夺中国人民出生国籍的理论祸首
2012: 唐骏应该向谁道歉?
2012: 小说:今夜党员多了好几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