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语言(Transcendental Language)”
语言,是哲学中两大派别之一,分析哲学,在当代发展的研究对象。如同分析哲学的旗手,维特根斯坦,所说,“不能清晰表达的意思请不要谈”。这说明,首先,维氏承认世界上存在着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再次,语言不能表达不等于不存在。再再次,要传播复杂的思想,人类除了语言无法用其他方法来使他人理解真理。这些理由,就是提出“超越语言(Transcendental Language)“研究的原因。
除了维氏发现的存在无法表达的意思之外,在东方思想和哲学中,特别是印度佛教和中国道教中,朴素“悟性”概念地提出,本身就是针对不便或不可表达之意,而表述的一种理解状态。当然,他们没有提出”语言替代“的概念,而是简单地如维氏,采取避开不谈的方法,“悟的着就悟,悟不到回家睡觉”。不便谈不谈固然避免了误导他人,但在另一方面,也没有达到传播真理或交换思想的目的,导致探索的终止。所以,凡是遇到语言表述困难而采取逃避态度,都可以看成一种消极的行为,它本身也并非是完善的方法。所以,我认为应该专门研究这种”非正常表达,不得已而为之“的语言,既,“超越语言(Transcendental Language)”,来解决这个问题。
超越语言,只针对“语言的表达界限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而设立。这个“超越语言集”应该基于以下五个原则。
1) 它不应该包含通常语言表达修养不足意义上的“词不达意”
2) 它不应包括表述哲学思想的语言时晦涩难懂的个人特殊用词
3) 它不应该“文学化”,既,以修辞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而是用简明直接的表述
4) 它超越数学符号和逻辑表达式的界限
5) 超越语言超出了经验的范围,超出了思想的范围,而是思想和经验的“替代体”。
哲学的发展,特别是上个世纪以来哲学的两大派别,“大陆存在哲学”和“语言分析哲学”,都明显地感到了语言表述的困难。前者采用“晦涩的表达”,如海德格尔;后者采取避而不谈,如维氏。其结果,都不能起到思想和真理交流的作用,哲学家们连在两个基本阵营内都无法完全统一。这种从上个世纪以来的哲学研究现状,促使哲学欲继续发展,则必须找到和建立自己的“本体语言”,来解决这一新的困难。这就是这里提出“超越语言”的时代背景。
哲学本体论在从上世纪七十年以来的停滞不前的状况,也自然包括语言作为工具的陈旧状态。发现新的语言工具,是发现和研究新的本体,哲学进步的必要条件。将超越语言作为转向研究,不仅是语言学发展的一种可能,更是使之受益的哲学转向新的目标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