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中国为什么感到彷徨?
送交者: 老幺 2002年04月19日18:44:4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中国为什么感到彷徨?

作者:老幺

(一)

这是个漏洞百出的标题。我们可以找出一万件事实,证明中国并没有彷徨,或者至少,彷徨的并不只有中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伟大光荣正确的领导、勤劳朴实勇敢的人民---如此伟大的国度、如此优秀的民族,怎么可能感到彷徨呢?

换一种角度说,彷徨也不完全是贬义词,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彷徨甚至可说是一种另类的美丽。就国家而言,彷徨往往孕育着革新。76-78“三年徘徊”之后是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89-91“治理整顿”之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当朝宰辅朱老板也曾说过,他的日子比香港董老板难过,更比不上澳门的何老板,由此也见中国的彷徨所在。

(二)

中国的彷徨,如果真的有的话,或许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城市就业的困难,包括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2. 农村生活的贫困
3. 富裕阶层投资渠道的匮乏

总而言之,简而言之-----有力使不上,有才用不了,有钱没处化。

或许情况没有这么危言耸听,毕竟稳定压倒一切。有力气的多打几副麻将也就凑合了,有才华的多上几次互联网也就过瘾了,有钱的多逛几次夜总会也就满足了。要再有力气,你也可以骂台湾;要懂点外语,你还可以去国外;要真有钱,你更可以海外并购,总之你也不会太闲。

(三)

都说中国机会多多,老幺也如此坚信----只不知此机会是否为公开的机会、公平的机会、公正的机会?

日本的人均耕地数量比中国少多了,可是日本人竟然没有被饿死!
美国的农民数量比中国少多了,可是美国的粮食产量竟然比中国多!

我相信每一个有民族尊严的中国人看到这些事实都会感到惭愧。所以让中国农民富裕的唯一办法是“消灭”中国农民!(农民兄弟别跟我急,为你们好呢!)“消灭”农民并不是要从肉体上消灭农民,而是让农民享有与工人同样的权力和义务。这样一来,中国的城市就业人口将为13亿,而不是目前的4亿;农村的就业人口呢?也是13亿!

注意老幺指的是就业人口,而不是实际人口。也就是说,只要雇佣双方同意,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权力在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农村工作,“城里人”可以去做养猪专业户,“乡下人”也可以上写字楼办公。

实际上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出现已经“消灭”了数亿农民,如果哪一天中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人口少于1亿,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必然迈上了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四)

好了,现在假定农民都进城了,而城市的就业机会有限,其中必然有竞争机制,虽然并不当然地就是优胜恶汰。

现在国内有一种所谓“大学生就业困难”的problem。以老幺来看,此problem根本不能称之为problem。“大学生”何许人也?在老一辈,大学生或许还真是“天之骄子”,方圆数百里出那么一个,现在的大学生可是遍地开花。然而中国的人才真的是如此过剩吗?

我看不见得。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人口比中国少,“大学生”可比中国多,其“就业形势”固然因经济萧条比往年严峻,但也多能找到好的出路。原因无它,所谓“美国是机会的土地”是也。老幺这里并不刻意地褒奖“美帝国主义”,然而美国之所以成为帝国并不是如国内许多人所想的一般整日纸醉金迷或仅仅是通过战争发迹的,而更在于对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甚至可以说是盘剥利用。

昨天有网友写信说,我们中国人以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学金为荣,认为这归功于我们中国人的大脑,但美国人或许会归功于美国的制度。不然为什么有着同样大脑的中国人在国内就不能取得同样的成功,而各国的大脑在美国都能取得这样那样的成功?

这个问题老幺没有答案。

(五)

好了,现在假定中国也有了这样那样的科研机构去“养”那帮看起来不是很有用的理论科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有了这样那样的投资银行、律师楼、会计师楼去“养”那帮只提供“服务”似乎从不创造任何价值的高级白领,那第3个问题,“富裕阶层投资渠道的匮乏”,也就解决了大半。

老幺相信,只有消除目前对经济行为这样那样的法律或者事实上的种种限制(如公司成立的最低注册资本、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别对待等等),中国的就业瓶颈才能得到暂时的缓解,中国的经济才能更上一层楼,中国才有可能挑战新的挑战。

至于今后的路怎么走,那要靠诸位了。

Laoyao2008@yahoo.com.cn
2002年4月19日,于美国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