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解(3)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篇第二)
(语体文: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的时候能够立足于社会,四十岁的时候做到不糊涂,五十岁的时候认识了天命,六十岁的时候听到什么话都能保持镇静,七十岁的时候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只有足够聪明,我们才能发现这样的规律:如果说“立”、“不惑”、“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人生重大的成功,则取得了作为人生第一次重大成功的“立”之后,前后两次重大成功的间隔都是十年:从“三十而立”到“四十而不惑”是十年;从“四十而不惑”到“五十而知天命”也是十年;从“五十而知天命”到“六十而耳顺”,还是十年;从“六十而耳顺”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仍然是十年。
因为找到了规律,我们能够产生这样的想象:“孔子”“志于学”的时候,应该是“二十”岁,这样一来,孔子或许可以少做五年的无用功。
因为找到了规律,我们还能够产生预测的冲动,做出这样的预测:孔子取得下一个人生重大成功,应该是在他“八十”岁的时候。
“找规律”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2、“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第二)
(语体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不违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答:“父母活着,就按照礼去侍奉,死了,按照礼去安葬,按照礼去祭祀。”)
要想传播知识,我们首先必须有某种知识,孔子现在拥有的知识是:孝就是一个人对待父母能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另一方面,要想传播知识,我们还必须找到合适的传播对象——“孟懿子(孟孙)”太笨,居然听不出“无违”是半截子的话,不知道追问孔子不应该违背的是什么;合适的传播对象是“樊迟”,因为这个樊迟有求知欲,想知道孔子所说的“无违”到底指的是什么。
“传播知识”受到了隐秘的肯定。
孟懿子对孔子无头无脑的答语“无违”,竟然无动于衷,这或许是这段话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另外,孔子对樊迟的答语有淋漓痛快的意味——总算把想说的话全给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