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本主义矛盾论 |
送交者: 余东海 2020年12月07日16:46:0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仁本主义矛盾论
一 矛盾是个多义词,在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互不相容的关系。而在辩证法中,指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又互相依赖、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中取后一种解释。
或谓儒学没有辩证法,儒家不讲辩证法,门外话也。儒学当然有辩证法。程颢先生说:“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则阴消,善增则恶减。”
一言揭示了宇宙万物的矛盾性和矛盾的四种特性:普遍性、对立性、统一性和变化性。对者,相对、对立也。万物都有对立性,如阴和阳,善和恶,阳增长了阴就消减,善增加了恶就减少。这就是古典辩证法。
儒家不仅讲辩证法,而且讲得最好,最中正。易经就是辩证思维,所阐发的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
易经联系观揭示的原理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等;发展观揭示的原理有:世界发展的永恒性,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内外因辩证关系等等。
易经矛盾观揭示的原理有: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天人合一论、对立统一论、物极必反论、量变质变论、道德决定论等五论。
易经辩证法即仁本主义辩证法,可称为中道辩证法,中华特色辩证法。仁本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有七,其二就是辩证法,重在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仁本主义其它六种基础理论是:
仁本世界观,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是仁本主义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仁本认识论,回答“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仁本人性论,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和人性善恶的问题;仁本价值观,阐明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思维取向和价值标准;仁本政治观,阐述儒家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仁本历史观,即唯仁史观,核心义是文化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关系。
以上六种理论都与辩证法密切相关。
辩证法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辩证法规律是黑格尔的《逻辑学》中阐述的,本来不无道理,但被马恩嫁接于唯物论,纯属霸王硬上弓的强加。因为辩证法只能以“性与天道”、即太极为本,不能以物为本。物本主义与辩证法存在着本质矛盾,根本开不出辩证法的三个规律来。东海《仁本主义辩证法》一文指出:
“唯物论本身就是违反辩证法的。宇宙万物皆阴阳对立统一,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只有兼备阴阳两种性质和信息的太极,才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才有占据“第一性”的资格。只有以太极即“性与天道”为本,开出来的辩证法才能不偏不倚。马氏说辩证法,只能是口头禅,在实践中难免庸俗化,甚至沦为诡辩术和狡辩法。”
所以,唯物主义辩证法,错不在辩证法而在唯物主义。只要嫁接到唯物主义世界观上,任何好东西都会变坏,没有例外。
关于人性善恶之矛盾,黑格尔说:“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他们就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性是恶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的思想。”恩氏高度肯定这句话并加以阐释,赞扬黑氏“在善恶对立的研究上”比费尔巴哈深刻。
此言本无大错,本性是善,但人性易恶。但是,恩氏和马氏一样都无知误解和故意曲解了黑格尔的观点,把恶当成了历史发展的动力,简称“恶动力论”,东海有《马恩给罪恶披上华丽的外衣》一文批判之。另外,黑格尔思想体系庞大,影响巨大,某些思想如辩证法和认识论不无可取,但他关于中华文化、文明和孔子的一切言论全是妄言妄语。东海曾有旧作批判,兹不赘。
如果说马家的政治经济学和所谓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极权暴政提供了最好的理论武器,马家伪辩证法就为现代乡愿和邪恶辩护士提供了最好的思想工具。把恶当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罪恶就获得了正面的价值和功能,等于为各种反正义、反人道、反人类恶行发放了通行证,一切罪恶都可以被赋予正面意义。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切民粹主义暴行和极权主义暴政,就取得了理论的合法性和历史的合理性,个人、一部分人乃至整个阶级或民族的牺牲,一切人道主义灾难,都可以被视为历史进步所要付出的代价。夫复何言?夫复何言!
黑格尔和马氏将形而上学定义为“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云,也是无知乱说。易有变易、不易、简易三原则,易经思维具有整体性、运动性、全面性的特点,儒家形而上学对事物的相互联系及其产生、消灭和运动等等都有深刻的认知。
二 矛盾论是辩证法的要义。张载的《正蒙太和》中有一段话,可以作为仁本主义辩证法的古典论述和归纳。他说:“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爱恶之情同出于太虚,而卒归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其神矣夫!”
大意是说,作为阴阳二气之本体的太虚是无形的一,相感而聚散变化,现而为具体形象世界。一有形象,就有对立和斗争,潜在矛盾转化为现象矛盾。对立斗争最终又会因为两者的调和而消解。
显而易见,这种“仇必和而解”、以和谐统一为主的辩证法,与“仇必仇到底”、 以矛盾斗争为主的伪辩证法截然不同。“矛盾斗争为辅、和谐统一为主”才是真正的辩证法,是仁本主义矛盾论的一大特征。
阴阳是宇宙生命中最根本的一对矛盾。阴阳二气为后天阴阳,乾元坤元则为先天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是宇宙生命本体,天地之心,道体,也是一个形而上的矛盾统一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乾坤二元的统一就是道体。这里的一,是统一义。
这里有必要破除一个重大持久的误会:不少学者乃至大师论及阴阳的时候,或谓阳为善、阴为恶,或谓阳主善、阴主恶。皆似是而非,失之千里。
乾阳坤阴,阳刚阴柔,乾阳主导,坤阴顺承,都是超越善恶的至善。《易传·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道岂有不善哉,性命之理岂有不善哉,仁义、柔刚和阴阳岂有不善哉。
天地之性包括乾阳坤阴,至善无恶,恶是后天的。阴属恶、阴主恶之“阴恶论”,为恶的存在提供了形而上、先天性的依据,问题严重,流弊深重,纯属邪说。
太极是乾坤阴阳的统一体,阴恶论无异于以太极为善恶的统一,如是,意味着天道、天理、天性、道心都内涵了恶性。那当然非真实。
阴是必须的,恶是必去的。乾阳坤阴,相反相成,不可或缺。缺了坤阴,宇宙便不能开张,包括人类生命在内的万物万象便不能成立,故阴是必须的。恶则可以缺也应该缺,必须去,个体和社会,去恶越彻底越好。个体成德成圣的过程,社会从据乱世、升平世、向太平世渐次进化的历程,就是不断遏恶扬善的进程。
天尊地卑,阳尊阴卑,理所当然。但阴卑不等于阴恶,地卑阴卑不能引申为地恶阴恶。可以卑阴但不能恶阴,不能以阴为恶而憎恶坤阴。董仲舒说:“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阳德阴刑,阳主阴辅,故政治上德主刑辅。然刑罚非恶。以德为主、惩恶罚罪的义刑属于仁政,属于善。
阴可喻小人,但不能绝对化。程颐说:“阴为小人,利为不善,不可一概论。夫阴助阳以成物者君子也,其害阳者小人也。夫利和义者善也,其害义者不善也。”(《二程集-伊川先生语五》)阴害阳为小人,助阳则为君子。
注意,将恶归属于阴与将阴归属于恶,是两回事。可以说善为阳、恶为阴,但不能反过来说阴为恶。阴阳乖戾、阴气过盛、阴凌驾于阳会导致恶果,这与将阴本身等同于恶也是两回事。
阴阳需要平衡和协调。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良医的重要职责就是协调和平衡阴阳。阴过盛固然不行,阳过盛同样不行。善恶则不一样,善越盛越好,恶越少越好,没有恶最好,圣贤就是与恶绝缘的纯善、大善之人,大同就是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的大善社会。阴阳需要平衡协调,善恶则不能搞平衡。
根据性质不同,矛盾可分为良性、恶性和无记性三种。良性矛盾指善与善、正与正、文明与文明之间的矛盾,对立为辅,融合为主,统一为主。恶性矛盾指善与恶、正与邪、文明与野蛮之间的矛盾,解决的方法侧重于斗争。无记性矛盾指非善非恶、无善无恶的矛盾,如阴与阳、刚与柔之类。根据范畴不同,良性、恶性矛盾属于人类社会,无记性矛盾属于自然万物。
《易经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的矛盾统一称为道,道即太极,继之成之为本性,然后产生善恶之别,分为善习和恶习。太极作为形而上的道体,无善无恶,具有超越善恶的至善性。也可以说,阴阳矛盾是至善的。
三 任何学派宗派内部,也有观念差异和矛盾,不可能人人完全一致,遑论不同学派宗派,必然矛盾重重。然矛盾可分为两种:可调和的矛盾和不可调和的矛盾。
儒家内部矛盾容易调和,儒家与各正学正派之间的矛盾、包括与佛道和自由主义的矛盾比较容易调和,各正派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调和。同时,自由主义左右两派的矛盾,无论怎么观念撕裂和斗争激烈,也可以调和。如果它们激烈到不可调和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其自由主义左派已经有名无实,已与两极主义同流合污了。
儒家与邪派、正派与邪派、邪派与邪派之间的矛盾,邪派内部的矛盾,都具有不可调和性。
儒马不两立,正邪不同流。注意,中庸之道是择善固执,刚正不阿,不是在正邪善恶之间采取折中主义。正邪善恶、孔孟马列之间没有中庸。在正邪善恶、孔孟马列之间折中,不是中庸,而是庸懦、庸鄙和乡愿,中庸之贼也,与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类似。
汉娜·阿伦特将罪恶分为两种,一种是极权统治的极端之恶,一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赵高指鹿为马,群臣点头;马帮以马为主或指马为儒,诸儒称是,都属于平庸之恶。
市井庸众因不思想、无判断、盲目服从极权主义而作恶,文化群体因邪说洗脑、权力恐惧或名利诱惑而助恶,都属于平庸之恶的范畴。市井庸众如此,可以理解;文化群体如此,不可原谅。在道德崩溃的时代,文化群体负有替天传道、以文化人的责任。文化群体庸鄙,家国天下何望!
正邪矛盾不可调和,邪派内部矛盾亦不可调和。另外,共信秦法家的暴秦,共同拜上帝的长毛,共拜一神的伊教,无不热衷内斗凶猛,动辄你死我活。
各国马帮的内斗,可谓马鉴不远。注意,毛时代的种种政治和思想斗争,无论怎样尖锐激烈怎样你死我活,其实都属于马家内斗。包括官与官、官与民、民与民之斗,左派和右派、毛派和反毛、亲美和反美之斗,都是拜物教徒的内斗。迫害者和受害者、胜利者和失败者皆非正人,遑论君子。
不少人有一种误会,认为只要有共识,就可以和谐团结。殊不知,错误的共识不仅无助于和谐团结,反而最容易制造矛盾斗争。共识越是错误,矛盾斗争越是深刻激烈。
有人以为,假如伊斯兰主义真能把人类的思想信仰统一起来,也是很好的,大家立场相同,三观一致,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斗、斗争和战争。纯属想当然。伊教历史和现实都雄辩地证明:论伊教六亲不认、内斗内战、自相残杀的普遍性和残酷性,长毛红毛都有所不及。
矛盾之可调和和不可调和之别,就是良性恶性之别。良性的矛盾,是善与善、正与正、文明与文明之间的矛盾,一般不至于恶化到你死我活、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恶性的矛盾,或发生于恶与恶、邪与邪、野蛮与野蛮之间,或发生于善与恶、正与邪、文明与野蛮之间,都很容易恶化和激化。
四 关于矛盾论和辩证法,近年在东海客厅陆续发表过一些零思碎想,也与厅友们有过讨论,兹摘录部分于左。
【公私】私心与公心、私利与公益、自爱与爱人、自利与利人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既有冲突,又可和谐。自私自利自爱是人之常情,只要守住不损公、不损人的底线,就非恶,就是善,对立的两个方面就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双赢多赢。市场经济就是最好的证明,充分尊重私欲私利私有财产,严格保护个人利益追求,却自动地实现了社会公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公私】或谓“仁爱和自私、恶毒矛盾,正义和邪恶矛盾。”仁爱和恶毒、正义和邪恶矛盾是恶性矛盾,解决方法重在斗争,或导良,或革命,去邪除恶。但自私不同于恶毒。否则,那些追逐私利和私欲满足的经济人岂非成了恶毒之人?自爱与爱人、自立与立人不矛盾,自利与利人、自私和仁爱也不矛盾。儒家只倡寡欲不讲无欲,只倡政治无私不讲生命、生活无私。生而为人而无私心私欲者,非正常人也。
【东海律】在所有矛盾中,最难解决的是善恶矛盾。在个人内在矛盾中,最难解决的是良知与恶习的矛盾。矛盾的解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良知驱除恶习,意味着正常化、君子化;一种是恶习遮蔽良知,意味着反常化、盗贼化。后一种矛盾虽然解决,但会造成深刻的精神内伤,或分裂,或反常,或深度抑郁。
【三矛盾】有三种矛盾。一种是正善与正善之间的矛盾,双方相互交融,和谐共存,并行不悖。正人与君子之间的矛盾就是良性矛盾,矛盾为辅,同一为主,虽有矛盾,无碍和谐。另外两种,一种是正与邪、善与恶之间的矛盾,一种是邪恶与邪恶之间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都具有不可调和性,解决矛盾、达致和谐的方法是转化或消灭邪恶。
【信仰】或以为,假如极端主义宗教真能把人类的思想信仰统一起来,也是很好的,大家立场相同,三观一致,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斗、斗争和战争。东海曰:这纯属想当然,与马帮梦可以一比。所有伊教历史和伊国伊区的现实,无不雄辩地证明:论伊人六亲不认、内斗内战、自相残杀的普遍性和残酷性,长毛红毛都有所不及。
【冲突】矛盾冲突有大小深浅之异,有良性恶性之别。文明与文明之间,纵有冲突,也是良性的,较小较浅,容易解决。文明与野蛮之间,必有冲突,一起冲突,很容易恶化、深化和扩大化。野蛮与野蛮之间也很容易起冲突,你死我活。野蛮败于文明,或许还有活路,有改邪归正的机会。因为文明对野蛮,有恻隐之心,会尽量给出路。野蛮败于野蛮,下场最为悲惨,后果不堪设想。因为野蛮对野蛮,必然凶残无度,辣手无情,肉体消灭而后快。
【东海律】敌视、迫害圣贤君子的人和势力,必具有双非性:非正常,非正义。有时候,得罪它们也是一种文化启蒙和道德教化的需要。君子之间也有可能互相得罪、相互矛盾,但一般不至于恶化为文化性、道德性的敌我矛盾。即使政治立场不同,分属两个阵营,君子与君子不会产生个人仇恨。
【开蒙】或说:“存在有三种,本体,主体,客体。凡自身内部有一种矛盾对立统一体可以产生力量支配其独立自主存在的就是主体,否则就是客体。本体支配主体,主体支配客体。”似是而非。宇宙中并不存在那种“自身内部没有矛盾统一”的主体。宇宙万物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故朱熹说:“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变化】量变质变规律是仁本主义辩证法之一。政治改革、社会变革和个人思想道德的原则性转化,都符合这一规律。某些人文化立场忽然改变,比如从毛粉变成儒生,貌似突变,其实有其量变基础,是对毛思想和儒文化的了解深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辩证法】将苏联的崩溃归咎于外部原因特别是的阴谋,或者将主要原因归于外部,是马家学者的习惯性思维。殊不知,这个观点违背了马哲关于内因外因的定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唯物主义错误,把这个观点归于唯物辩证法,错误,但这句话本身完全正确。它属于《易经》辩证法。
【辩证法】苏联的崩溃,根本因在自身。也不仅仅是什么战略错误的问题,而是文化性、道德性、制度性的反常,是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反常。建立和维持在无尽的人道灾难、人民苦难之上的政权,脆而不坚、坚而不久是必然的,这是因果的必然,易理的必然,天理的必然,无药可救,无可挽救。
【问题】是非之别与善恶之别有何区别?答:是非之别是正确与错误之别,属于是思想观点问题。善恶之别是正义与邪恶之别,属于敌我矛盾。换言之,是非关乎思想,善恶关乎品德。思想与品德既有关,不能割裂;又有别,不能混为一谈。
【暴君】东海曰暴君也有奴性,不少人不了解。其实,暴君不仅有奴性,而且特别深重。乐为权力所役是奴才,身为权欲所役更奴性。暴君就是权欲邪欲之奴,最无畏无耻的恶奴贱奴!根据恶性与奴性成正比的东海律,暴君恶性最重,故奴性亦最重。古今中西所有暴君,无非贱奴耳。
【矛盾】极权主义人格有两种貌似相反、其实相成的特点和表现。例如,自高与自卑,自负与自弃,恶性与又奴性,怯懦与鲁莽,逢迎与污蔑,强盗逻辑与娼妓巧令,草菅人命与草菅己命等等。两种特点和表现构成极权主义人格的两面一体,两方面极端矛盾又高度统一。两极主义人格就是这样的的矛盾统一体。
【东海律】有一个相当普遍的错误,误把道德与利他等同起来,又将道德与利益、利他与利己割裂开来矛盾起来,把两者当成有我无你的死对头。关此,重申三条东海律:一、道德本身就是最大的利益;二、道德与利益、利他与利己矛盾统一;三、利他又利己是最佳选择,其次是利他不损己,其次是利他而损己。损己利他是特殊情况下的道德选择,非儒家家法。补充一条孟子律:利己主义利他主义都不道德。2020-11-1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7日北京之春 转发请注明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280/127202045357.htm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9: | 中国人需要加入人类的“文明过程” | |
2019: | 类似于用低级CPU机能运作得更流畅去解 | |
2018: | 关于Ritmuller钢琴 --一个传奇钢琴品牌 | |
2017: | 彭运生谈艺录(143) | |
2017: | Trump: | |
2016: | Today is the 75th anniversary | |
2016: | 去雾霾环境污染, 要求一次性支付2乘111 | |
2015: | 今年2015年末北美东部生物异象严重!但 | |
2015: | 集会最高法院,终结高校入学歧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