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7. 认知的“引导”作用 |
送交者: luis 2022年06月16日17:42:48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7. 认知的“引导”作用
无论中外,哲人们早就用“知—情—意”的三分法,描述心理结构的拼盘了,顺序呢,也大都是这样子滴,足以见证“东圣西圣,心同理同”的金句,多么有道理了。其中说得最清楚的,要数康德六十郎当岁的时候,在《判断力批判》导言里写下的那句话:心灵有三种机能,就是认知的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再加上欲求的能力。“知—情—意”的排位一目了然,不是?
西方哲学这样子定位,自然源于它的“认知理性”精神,以及把“人”当成了“理性”的动物。前面说了,这样子排序,属于首尾倒置,因为要是没有了求知欲的动机源头,打哪来的认知能力,以及愉快不愉快的情感呀?这篇帖子里,先来说明一下,心理结构的三分拼盘中,认知是怎样从属于意志的。
“求知爱智”的系列还会解释,“认知”是指人们基于认知需要(首先是求知欲或好奇心),描述和理解事实存在的行为及其成果,主要包括了通过感官实现的感性认知,通过逻辑思维实现的理性认知,通过直觉领悟实现的悟性认知,彼此间也有渗透交叠,这里就不具体讨论了。
前面说了,正由于认知是基于求知欲,围绕事实展开的,它才有了真假的特征和价值:要是某种认知符合它描述的事实,就有了“真”的特征,并且会因为满足了好奇心的缘故,呈现出“真—好”的正面价值。反过来看,要是某种认知不符合它描述的事实,就有了“假”的特征,并且会因为满足不了好奇心的缘故,呈现出“假—坏”的负面价值。
那么,认知在心理结构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照老习惯,还是从低俗的例子说起吧:你觉得营养不足了,于是就把胃缺食的生理需要,变成了吃东西的自觉念头。这个转型过程中,察觉到了肚子咕咕叫的认知,无疑发挥了重要效应;否则的话,你就像个植物人,“需要”只是“需要”,不是“想要—意志”了,嗯哼。
可是哈,难道这就能证明流行的说法,认知位于意志之前,总是打头阵的么?答案就俩字:非也。理由很简单,无论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是怎样地不可缺少,并且十分重要,它都纯粹属于“工具好”,仅仅为“需要”转型成“想要—意志”,出到了一臂之力,“引导”人们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要弥补哪个方面的缺失,维系哪个方面的存在。
再往下看,你有了吃东西的自觉念头——文言又叫“食欲”,接着咋整呀?当然是留心周围,有没有果腹的玩意儿了,所以肯定又要用到认知的机能;否则的话,你怎么把可口的美味与长了霉的馒头分开,扔掉后者,直奔前者嘛。
敬请各位从这个角度出发,理解圣经《创世纪》里,说亚当和夏娃吃下“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就有了“智慧”的那段话:人生智慧的头号使命,其实就是帮助人们,做出价值维度上的评判,哪些东西是好的,哪些东西是坏的,从而“引导”人们从事行为,弥补自己的缺失,维系自己的存在。
西方理性哲学的头号大师苏格拉底,也这样子曰过:“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情对自己是合适的,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以由于做自己了解的事,就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从而活得滋润;不做自己不了解的事,就不会犯错,从而避免祸患”,并据此提出了“德性即智慧”的命题。
说白了,人这个不仅身上没长毛,而且少了两只脚的物种,居然能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顶天立地,号称“三才”之一,主要就得益于认知要素的这种“引导”,能够帮助自己,了解各种事实的好坏价值,以及对错价值,然后再去从事各种行为。难怪洋人们喜欢说,“我‘知道’我在‘干’什么”了。
特别是诉诸逻辑思维的理性认知,设法揭示藏在不确定现象后面的确定性本质,许多情况下,的确有效地帮助人们辨析了各种事实的复杂价值,成功地引导人们达成了目的,从而让他们在很多方面,以及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主要通过本能反应、经验记忆的途径满足需要的其它动物,结果能在动物世界里鹤立鸡群,甚至还时不时地自信心爆棚,自以为只是“理性”,不再“动物”了,呵呵。
这样子看,西方那一帮子哲人,在各大文明传统中独树一帜,极大地突出了理性认知的重要意义,并且给出了“理性动物”的定义,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滴,不应该一棍子打死,全盘否认他们做出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如同“斯是思史”系列解释的那样子,西方主流哲学看重“认知”,彰显“理性”,发展“科学”的理念,还对人类进入“现代”历史阶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致马克斯·韦伯说的“现代化即理性化”,尽管遮住了“科学化”的关键效应,很大程度上还是能够成立的。无论如何,你要是问,为什么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答案只能从这方面找了,嗯哼。
尤其对于浸淫在“血亲情理”精神中的儒人们来说,欠缺逻辑思维的理性认知,更是文化心理结构中最大的一块短板了,不仅在古代,造成了“技术也发达,就是没科学”之类的奇怪现象,而且到今天,还在严重阻碍现代化的进程,负面作用的程度,或许怎么夸大,都算不上过分,不是?
也因此,从30年前搞中西文化比较起,浅人一直推崇西方哲学的这种认知理性精神,希望用它弥补血亲情理积淀的深度缺失,顺便提升一下儒化学者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别只顾着激情洋溢,心血来潮地发宣言,喊口号,弯弯绕,玩玄妙,却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在学术论著里,给出点严密细致的推理论证……
不过哈,事情的另外一面是,恰恰由于汲取了认知理性精神中的质疑批判态度,俺老汉也发现了这种精神的内在悖论,表现在它不仅呈现出用“理性”排斥其他的独断主义,而且经历了用“理性”压倒“认知”的异化演变,由此产生的消极效应,尽管算不上罄竹难书,至少是浅人的随笔系列写不完滴。
温馨警示一点:浅人第二擅长的“逮谁批谁”,有个鲜明的特点,最喜欢“从里面攻破堡垒”,俗话或曰“自我批判”。对付认知理性精神,用的自然也是这招了,要么诉诸“为知识而知识”的非认知价值中立,捅破西方大师把非认知需要偷运进来的暗度陈仓,要么坚持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揭穿他们经常把概念搞混了,陷入自相矛盾的低级谬误,嗯哼。
所以哈,无论西方主流哲学推崇理性认知,做出了怎样的理论贡献,当前问题上,俺老汉还是有一说一,事实至上:心理结构的三分拼盘里,认知归根结底是为意志服务的,一心想着帮助需要得到满足,自己完成了引导作用后,就静悄悄地站在旁边观看,如同前面说过的那样子,很像个打酱油滴,不是?
那么,总是这样子憋屈的认知,能不能找个机会,小三上位一回呢?你还别说,这个好像真可以有:亚里士多德已经指出,人们纯粹出于好奇心的时候,知识就不再是替非认知需要打工的了,而是升格成认知行为追求的唯一目的,文言又叫“为知识而知识”。
然而呢,再仔细琢磨琢磨,这样子宝贵的机会,不还是求知欲给的嘛,那认知又凭什么喧宾夺主,骑到意志头上作威作福啊?换个方式说哈,尽管在“为知识而知识”的情况下,认知不再是听从非认知需要使唤的手段了,可它仍然属于认知需要的忠实奴仆,甘心接受这个动机的任意驱使。
所以吧,对于“需要—想要—意志”的三位一体来说,认知始终是个配角,老围绕着它打转转,因为要是没有这个三位一体作为源头,认知就既失去了产生的动力,也找不到描述的对象,连自身还会不会存在,都成了问题啦。
一言以蔽之,心理结构的三驾马车中,认知总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努力帮助意志瞄准自己的目标。这个使命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不是“知”,而是“意”,才是位居第一的,有资格构成人性逻辑的原初起点。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1: | 哈哈哈,你们打了“疫草”没有啊 | |
2021: | 大师也有无奈时– 血液病学家陆道培院 | |
2020: | 907、从武研所飞出的蜜蜂和蝴蝶;草绳 | |
2019: | 唐诗解(修订5) | |
2018: | 463 宇宙跑步机和公侯伯子男运算公式 | |
2018: | 声闻四果、声闻菩提总结及正知见 | |
2017: | 外媒:吴小晖是被一支特别调查小组带走 | |
2017: | 活着如何做一个不是恶霸的大地主 (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