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西方人与素质教育 |
送交者: ACI 2002年07月27日17:46:2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中国人、西方人与素质教育 -------------------------------------------------------------------------------- ● 宋兴无(多伦多) “素质教育”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不仅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国策”,而且也被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评价教育成败的最根本标准。然而,遗憾的是,素质教育至今事倍功半的结果,其中有历史和现实原因,这里笔者只谈两个本质成因:内容不清晰,理解有误区。 素质教育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新词语。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6年“九五”计划明确提出,要改革培养人才的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由此,素质教育正式成为国策。 台湾东吴大学校长刘源俊对素质教育的提法十分赞赏,认为它比“通才教育”和“全人教育”都好。他强调“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修心灵”,“养气质”,“学知识”和“习方法”四个方面。 中国教育部一位副部长的解释是,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第一个误区是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不少有识之士敏锐地认识到,“素质”高低与“应试”与否不相关。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素质”是就教育的目的而言的,而“考试”是为评估而采用的一种测量手段。中国目前走上极端的应试教育之害有目共睹,但从学生眼睛等身体健康问题,到“一分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弊端,都不是素质教育可以解决的。素质教育同样需要有考试,同样要有分数制。如果按伽利略的科学定义“科学就是测量”来理解,考试是最科学、最公平的一种测量手段。文革时期的推荐制度也从反面证实了这一点。因此,考试只是个“度”的掌握问题,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同时,素质教育也不应以削弱考试为目的,而应把人的素质之提高作为取向。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西方教育,尤其是美国教育强调“素质”。一个国家的富强与这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是密切相关的,但与目前中国所讨论的“素质”却没有必然联系。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正规学校教育中根本没有专门针对“素质”的教育内容,而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技能的培养。要求理工科的学生选修一点人文方面的课程,其目的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通俗地说,西方现代教育主要是教人“做事”,而不是“做人”。
西方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西方现行教育的弊端,在许多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尝试。其中与素质教育最为接近的是源于德国、现已在50多个国家实践的“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全人教育”明确无误地声明,它是针对19世纪以来西方教育的弊端,是以塑造未来为目的的教育。“全人教育”一改现行教育以“做事”为目的,倡导以“育人”为本份,强调以开发人的理智、情感、入世、身心、文艺、创造力和精神潜能为教育目的。不难看出,这大体是中国一直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之教育方针的西方版本。 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理解上的误区之形成有许多原因,如分数、学历等重虚轻实行为的极端化,但留学生和出国访问官员对发达国家的误读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在“素质”方面,中国人的“自愧不如”是与中国的开放同步发展的,其主要是来自一种平面的对比。例如:中国人不排队,随地扔赃物,乃至吐痰等,而西方人却自觉排队,车让行人先走,让女士先行等。这些差别的确是存在的,但往往与生活水平、资源多寡和人口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把这类现象上升到“素质”的高度,实在是小题大做。
素质是一个根植于东方文化的“集合概念”,是一个人的教育、修养、品德、知识、能力、文化积淀、习性等诸多因素的外化。素质教育是东方文化和东方教育传统的一个特色,在西方现代教育史上基本没有这个概念。它以人为本、以社会(家庭等)为基点,以“育人”为目的。中国古代教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素质教育的一个模式,中国近几十年来一直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模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另论。 由此,中国目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但其内容必须进一步清晰,理解上的误区必须纠正。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