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明:我和方舟子分手、决裂的前前后后(五) |
送交者: nm2 2007年10月23日10:10:3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作者:亦明_2007 回复日期:2007-10-17 23:11:10 【注:本来是打算回忆我与方舟子的“交往”历史的。但写着写着,就发现出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以前不曾仔细考虑过、或者对方舟子的陈述信以为真的。发现了问题,就要跟踪追击,所以,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演变成了“打方舟子/新语丝的假”。笔者以后的文章,也都将信马由缰,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但大致顺序仍旧按照时间的先后来排列。 上文曾提到,新语丝网站的两个部分各自有其不同凡响的头衔:它的电子文库“是目前收藏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最为齐全的公共存档点”;它的《新语丝》月刊是 “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这“最为齐全”和“世界上第一”的claims,到底是真是假,笔者将会在后面作一个分析。 下面就是这个分析的一部分。】 “新语丝电子文库”考 今天想来,方舟子的自我标榜技巧,并不仅仅在於他善於“泄露”个人的“光荣历史”,而更在於他敢於并且勇于争抢各项桂冠。这话怎么说呢? 前面提到,方舟子说他的新语丝网站的电子文库“是目前收藏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最为齐全的公共存档点”;它的《新语丝》月刊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不论是在十年前,还是在今天,这两大桂冠都是相当沉重的。方舟子是如何把它们戴到自己和新语丝的脑袋上的呢? 先看看第一顶桂冠。在新语丝的“电子文库简介”中,有这样一段话: “新语丝电子文库于1995年6月设立,为收藏中文文史资料电子版(国标版)的FTP存档处,以收藏《新语丝》杂志和中国文学经典作品为主,兼收其它资料,是目前收藏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最为齐全的公共存档点。”http://www.xys.org/intro.html 在我最初接触新语丝时,这段话就已经存在,现在这段话仍然还在那里。我当时虽然对这个claim有点将信将疑,但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现在,我既然已经知道了方舟子的种种劣迹,就不免要对他所说的一切,都抱持一个怀疑的态度,仔细考证一下它们到底是真还是假。我对这个电子文库的考证结果如下。 在1998年左右,海外的中文网站很多都以收藏“中国文学经典作品为主”。 而所谓“收藏”,不外是把众多文学爱好者自发输入网络系统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收”起来,“藏”到自己的网站,几乎没有网站的收藏全部由该网站自己雇人输入。那么,各网站到底是怎么“收”呢?不外是“互通有无”,这家抄那家,那家抄这家。新语丝网站当然也不例外。既然是互通有无,又何来“最为齐全”之说呢?所以,在前面提到的那篇《中华读书报》的文章中,记者列出“黄金书屋、清韵书院、书味频道、新语丝”等几家网站,并且还把新语丝排在了最后。 方舟子何许人也,眼中岂能容得下沙子?所以他当即为撰文反驳。他说: “昨天才在给国内一家报纸的文章中称赞“《光明日报》附属的《中华读书报》办得尤其出色”,刚把稿件寄出,就在新出的一期《中华读书报》(1999.3.31)上看到一篇署名‘本报记者陈洁惠’的报道《网上文学原生态》,就象是自己来否证我的赞语似的,真让我哭笑不得。”(方舟子:《网上 “纯”文学与“纯”新闻——评〈中华读书报〉的报道》)。 在新语丝的网站上,有一个“不良记者”名单,中国大陆媒体的任何记者,假如在有意无意之间惹怒了方舟子,都要被悬挂在那里“枭首示众”。但我查了一下,“陈洁惠”这个名字并没有获得这项“殊荣”。(见:http: //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badjournalists.txt)。这当然不是方舟子网开一面,对陈记者手下留情,而是新语丝网站在当时还没有那个势力。但在这篇文章中,方舟子要把陈洁惠“往死里整”的劲头,和今天他“修理”任何对手的凶狠,并没有任何区别。方舟子对陈记者的第一轮狼牙棒就是这句话:陈记者“不过是在重弹三年前流亡作家苏晓康就已弹过的‘被压抑的交流欲、发表欲一时都借网络宣泄’的老调,而具体提到网事时,又跟苏晓康一样,既无知而又臆断。” 把一个国内记者和“流亡作家苏晓康”两次联系在一起,不仅说他/她重弹这位“流亡作家”的老调,而且还说这两个人“一样”,方舟子的用心到底有多么阴险狠毒,凡是在国内生活过三十年以上的人,都会明白。 但即使方舟子对陈记者如此仇恨,他在当时也不能不承认新语丝电子文库“是以转载已发表的文章或已出版的书为主”,并且默认《中华读书报》作者所说的事实,即,它与“一般的书吧站点”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说,至少在1999年3月底,新语丝的这个电子文库根本就不是什么“目前收藏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最为齐全的公共存档点。” [方舟子在1999年12月20日说:“至于新语丝电子文库,则从建立到管理都是我一个人的事。1995年4月我在ACT贴了《电子版中国文学经典总目录》(所以老猫选输的《宋诗一百首》一开头就说‘方舟子的《电子版中国文学经典总目录》……’),列出了我已收集到的电子版中国文学经典目录,并列出哪些应该考虑优先完成的。”(方舟子:《造谣、谩骂也成商业化——兼谈新语丝的历史和未来》)。从这段话来看,新语丝电子文库至多也就只能称为“收藏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目录’最为齐全的公共存档点”。] 进入21世纪,中文网络上兴起了一股版权热,很多这类盗版文库都受了重创。新语丝的电子文库当然也不例外。现在,这个文库中有很多作品的链接都是空的,它们大概就是那时留下的痕迹。所以说,新语丝电子文库在当时不可能是什么“收藏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最为齐全的公共存档点”,它现在就更不可能是了。 “《新语丝》月刊”考 早在1997年7月15日,方舟子在《〈新大陆〉诗刊“网络中文诗歌选辑”引言》中宣布:“一九九四年二月,方舟子、古平等人创办网络第一份中文文学刊物《新语丝》(http://www.xys.org)月刊,网上的文学爱好者开始有了一个较为正式的发表园地。” 那么,《新语丝》月刊是不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呢?我们还是接着看方舟子批驳陈记者的那篇文章。陈记者说,“第一份网上中文纯文学期刊创刊于1995年,叫《橄榄树》。它的前者《中文诗歌网》就是份正经八板的期刊,有老总,有编辑,还有网上编前会,投稿的人还不少。” 对此,方舟子批驳说: “读到此处,我不由哈哈一笑,因为实在没有料到竟然还会有人把臭名昭著的‘中文诗歌网’当成‘正经八板的期刊,有老总,有编辑’。‘中文诗歌网’不仅不是‘正经八板的期刊’,连期刊都不是,而是一个开放型的、谁都可以加入并张贴的电子邮件谈论组,国内称为‘邮件列表’(很奇怪的翻译);不仅没有老总、编辑,刚开始的几年连管理员都没有,后来因为有几个张贴者——包括《橄榄树》的新老编辑们——在那里骂街骂得实在太不象话,才‘选’出了一个管理员稍稍约束一下。 “《橄榄树》创刊于1995年3月,当时是一份诗刊,所以可以称做是‘第一份网上中文诗刊’,但是到了1997年1月,则改成了综合性文学刊物。当《橄榄树》诗刊创刊的时候,《新语丝》、《未名》这两份网上文学刊物都早已办了一年多,而当《橄榄树》变成了文学刊物的时候,网上也早已有了《西线》、《花招》这些文学刊物;所以,无论从哪一年算起,《橄榄树》都不是第一份网上文学期刊。也许,这里的奥妙在于‘纯文学’,但是我至今也没搞明白《橄榄树》现在所自诩的‘纯文学’之‘纯’是什么意思。是说只登纯粹的文学作品吗?但是看《橄榄树》的征稿启事,‘稿件以文学创作、批评、史料以及翻译作品为主,体裁举凡诗歌、小说、散文、戏曲、影视等均可,内容和篇幅不限。’乃是什么体裁都登而且内容不限的,又‘纯’在哪里?看《橄榄树》上刊登的作品,其文学性,又何尝比《新语丝》、《未名》、《西线》、《花招》等更早的刊物更‘纯’?‘全球首份纯文学中文期刊’云云,不过是一份后进刊物为了标榜自己的先锋性质而杜撰出来的知情者谁也不买它的账的广告用语,而这位记者却天真地相信了。” 诸位读者一定不要嫌我的引文太长而把它越过不读。只有把上面的引文全部读完,诸位才能够看清方舟子把《新语丝》月刊说成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的真相。 首先,在这段话中,方舟子绝口不提他的《新语丝》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但却拼命反对把《橄榄树》说成是“第一份网上中文纯文学期刊”。 第二,方舟子承认,在《橄榄树》创刊之前,有“两份网上文学刊物都早已办了一年多”了。这两份刊物就是《新语丝》和《未名》。而在新语丝网站2000年的网页上,有“刊物大全”这个链接,打开它,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刊物列表,排在新语丝之前的,有如下刊物: • 1991.4.5. 华夏文摘(综合性文摘周刊) 也就是说,在2000年之前,与《新语丝》杂志性质相似、但创办早于它的网络刊物至少有十家。即使是“文学刊物”,《新语丝》也比《未名》晚了一个月,排在第二位。 第三,实际上,《新语丝》杂志自始至终都自称为“文化性综合月刊”,并非 “文学刊物”。 比如,在最近一期(2007年第9期)《新语丝》月刊的首页上,其官方介绍如下: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版专题增刊。” 这与《新语丝》创刊号上的声明几乎一模一样:“《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等方面的稿件,目前设四个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小品)和‘网萃’(中文网佳作选)。本刊每月十日出版,并不定期出版专题增刊。” 也就是说,用方舟子否定《橄榄树》是“第一份网上中文纯文学期刊”的理由和逻辑,我们也可以完全地、彻底地否定《新语丝》是“第一份网络中文纯文学刊物”。至少,《新语丝》根本就不是什么“纯文学刊物”。所以说,就算方舟子把自己的脑袋按照这顶“世界第一”桂冠的尺寸任意砍削,他戴上之后,谁都可以看出,那顶帽子根本就不是他的! 但是,方舟子就是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从1998年起,方舟子开始担任《中国青年报》的专栏作家,掌握了在国内的“话语权”,专门作“中文国际网络纵横谈”。因此,他说什么,国内还真就有人信什么。比如,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鸣奋在他的《网络华文文学刍议》一文中,就拾方舟子的牙慧,把《新语丝》说成是“第一份网络中文纯文学刊物”: “1993年10月,方舟子(生物学博士)开始在海外中文诗歌通讯网上张贴其诗集《最后的预言》,并出入于ACT。他有感于ACT中的鱼龙混杂,与古平等人于1994年2月创办了第一份网络中文纯文学刊物《新语丝》 http://www.xys.org,以邮递目录的形式刊发诗歌和网络文学。该刊是第一份不隶属于任何机构、以远离时事政治为特色、自始至终百分之百刊登创作稿件的中文电子刊物,风格清新。1996年10月,它建立了万维网主页。其服务器曾几次搬家,目前位于美国加州。海外汉语网络文学刊物陆陆续续出了不少。除《新语丝》外,影响较大的还有诗刊《橄榄树》http://www.wenxue.com,它是诗阳、鲁鸣等人在1995年3月成立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靠着这套“出口转内销,然后再出口”的手段,方舟子真的来了个乾坤大挪移,自己也就真的是在“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了!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6: | 我对这几个月论战的印象 | |
2005: | 丘成桐指责田刚“抄袭”一案之实证分析 | |
2005: | 北大为何一再对田的身份黬默不语 | |
2003: | 高校除弊的背后之弊 | |
2003: | 南京大学低调图变 | |
2002: | 他们为什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zt | |
2002: | 制造奴才与制造蠢才--胡评中国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