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中国为何没有科学大师出现?
送交者: 曲园 2002年08月25日22:34:48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曲园

"中国何以没有科学大师出现?",其实是一个非常老,同时又很聚讼纷纭的话题.
谢泳先生曾有一篇文章,题为"四九年后中国何以没有出现物理学大师?",以一个
行外人的眼光分析极权社会结构对于青年人物理才能的压制,道出了不少真言.
最近世界数学大会在中国召开,不少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师级科学家驾临北京,媒体
对于这些科学家言论行止作了长篇累牍,不厌其烦的报道,显示了公众对于科学
大师们的"追星式"的狂热.这至少折射出两个问题,首先,科学家以其独特的人格和
事业依然赢得了公众的崇敬,可以轻而易举地引发普通潜藏在心底的"理想主义激情";
其次,中国没有,或者说缺乏科学大师.正因为此,Kawking,Witten,Nash等人的到来
就显得特别难得,成为中国学术界和整个社会的一件盛事.我相信这些人物在中国
所受到的礼遇会超过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而以他们一惯低调的作风,这些隆重
的礼遇甚至会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既然国人对于科学大师如此尊崇,为何中国却
产生不了此类人物呢?


首当其冲,而且也被广泛采用的原因是基础科学的资金投入不够.当然,充足的研究
经费对于基础研究很重要,而且确实国外在这方面的投入比我们多得多.但另一方面,
又觉得经费投入不是根本,甚至不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换句话说,即使我们大幅度地
增加投入,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也不见得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梦寐以求的
"大师"更不见得会随之出现.事实上据我所知,国内有不少研究结构得到的经费支持
有很大的增长,但并未听闻这些单位取得了什么突出的进步.与此相反的例子就是抗战
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据说那个时候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这也是很容易想见的),师生
团结一心,把这个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从而创造了中国教育史和科学文化史上的奇迹.
如果中国曾经有过什么大师,大概也要从西南联大的教授中去寻找.拿现在大学和研究
结构和西南联大作一个比较,那么首先最明显的差别就是人的精神面貌上的差别.的确,
那时候的人身上有一种精神在,此外还有那种不复再现的自由的学术气氛和民主的决策
机制.这些精神上的财富和优良的体制比多少的经费投入都更重要,更可贵.可以想见,
西南联大的学术空气和办学模式如果不是由于政治气候的变迁而被迫中断,中国出现
一批学术大师应该是可待之事.然而由于四九年的改朝换代,马克思主义作为官方意识
形态占据学术领地,独立自主的学术研究已不可能.人文科学饱受摧残,人文精神丧失
殆尽自不待言,而自然科学尽管受到了当局的"特别重视",但除了"两弹一星",中国在
自然科学上并无建树.这里固然有科技政策军事化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似乎是,
在极权社会,自然科学由于缺乏人文精神的支撑而难以"一枝独秀",尽管这样的结果并非
权力当局的初衷.当然,我也注意到例外的情况,譬如前苏联四,五十年代朗道研究所的
辉煌成功,所以这里面还有一个文化传统和历史根基的问题.而中国既然缺乏前苏联那样
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良好基础,因而也就不会出现在自然科学的某一领域异军突起的"例
外"了.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极权政治会给自然科学带来和人文科学同样大的伤害.这不仅是
因为专制社会中僵化的科研体制,非学术的带有政治色彩的评价体系以及严重泛滥的学
术腐败使得科学活动变得效率低下,而且在于在这样一种社会结构中科学家二等公民的
政治地位严重妨碍了科学家本人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发挥已经对于科研工作的投入精
神.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中国工作稍微出色一些的科学工作者在晚年
常会谋求或接受一个"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头衔,其中非常突出的甚至可以得到"人
大副委员长"或"政协副主席"这样的位置.这一现象透露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的科学家
需要政治上的"提携"或"认可"来给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句号,从而获得毕生事业的"功德
圆满".与此平行的一个现象,则是权力当局喜欢给在青年科学家中评个先进,树个模范.
"评先进,树模范"活动往往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或者说出于"政治的需要".在这里,科学
家是一个被审视,被奖赏的对象,"先进"和"模范"们得到的并非"社会的承认"或"同行的
承认",而是"权力的承认".在以上两种现象中,被"策封"的科学家(很多时候他们的确是
同行中的较优秀者)会得到或物质或荣誉上的奖赏,但既蒙恩泽,就要通过"政治正确"作为
回报.于是我们看到,科学家在权力部门那里只是只是政治上的二等公民,他们需要通过
来自权利部门的承认来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肯定.然而,一个时时要"政治进步"的科学家,
也就丧失了知识分子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被权力选中的科学家大概也就不可能
独特的自我,汪洋肆恣的创造力,以及对其事业全身心投入并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
从而也就不可能做出第一流的工作.这大概也就是我们有很多的"模范",却缺乏大师的
原因,因为真正的大师与权力部门的承忍无关.所以,根植于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官本位"
文化,应该为中国科学大师的缺席负责.

数位大师驾临中国,国人仰之若天然,同时也激发了对于本土大师的呼唤.各方人士都纷纷
指点迷津,开出药方.但大师们终要乘鹤西去,而中国科学的昌明,大师的出现,在我看来,实
在 是有赖于政治环境的能否改善.我辈庸人,还是如鲁迅所说,先去配育产生大师的"土壤"
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