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风骨---贺复旦计算机教授朱洪70华诞 |
送交者: algcomp 2009年10月21日07:17:38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科学·风骨 ---贺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著名教授朱洪70华诞 前些时候看到网上一则消息,一个复旦大学学生在朱洪教授的指导下解决了一个世界级的计算机难题。我随即给朱老师发了一个Email表示祝贺。并赞扬他几十年来为计算机科学教育事业做出的诸多贡献。两天后朱洪很客气地回复了一个Email,并表示他的学生或许对我做的研究有兴趣。受宠若惊之余,我给朱老师打了一个电话。得知九月是朱的七十诞辰。想到要为这位奉献近五十年的科学家做点什么,并把他的治学、研究精神转述给我们年青的一代。也就有了写一写“朱洪”的想法。有了想法必须尽快下笔,“文学”靠的是“激情”。遗憾的是几个小数据需要本人的合作,朱生平对自己要求严格,为人低调。数据迟迟没有发过来。我只能把写好的草稿存在一个“安全”之处。相信常人多有这样的一个体验:越是小心,越出差错。两周之后,我终于等到了回答。可是初稿找不到了。翻箱倒柜三四次,就是没有发现。“只有放弃,等它自动蹦出来!” 确定了这个“哲学”方向之后,果然三天之后就出现在我的手边。科学研究,艺术创作有时候也是这样,放一放,答案就在眼前! 朱洪的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做数学中的函数论。中国的函数论有三大块。一是陈建功的复旦大学,另二学派是李国平的武汉大学和熊庆来的北京复变函数论。朱洪的研究在大学三年级就开始了。由于论文阅读报告表现出色,陈建功希望把他带去杭州大学。当时陈要去杭大就任校长。这下系主任岂肯放行,留校、重视集中而来。有趣的是,没过几年,在文革中朱洪被派去“帮助”这位系主任。朱洪当时参与研发数控机床,有一篇意大利文的论文看不懂。著名大数学家 “戴罪立功”, 花了几周与朱洪一道读通论文。朱洪不久后写出了全国第一台数控机床的控制程序,并发表了论文。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在《十年来的中国数学》1949-1959看到过朱洪的名字。青年的朱洪风华正茂, “俨然”一个青年数学家。 朱洪八零年左右被派往布朗大学进修计算机科学。当年的布朗大学是计算机理论的重镇。朱先跟随Savage,此人有一个很有名的定理,并写了很多著名的教材。然后又师从Sedgewick。 Sedgewick后来去了普林斯顿,主建了著名的普林斯顿计算机科学系。在布朗期间,朱洪和他的导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这篇有关并行网络优化的论文,在最重要的计算理论年会上发表(STOC 1982)。是继洪加威之后,第二个在 STOC上发表论文的大陆学者。而洪加威是当年国际顶尖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大陆学者至今尚很难超越其成就。由此可见朱洪的功力。(STOC上发表过很多著名的论文,比如 Cook 的NP完全性定理。)朱洪的这个工作在Akl的《并行算法》一书中亦有详细的介绍。 朱洪的另一个早期计算机研究是在排序问题上。他的工作极为深刻。当代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Knuth 在他的宏伟著作《程序设计的艺术》(多卷,正在完成第四卷)中引用了朱洪的二篇论文,并说其中一个定理的证明是极其困难的。 我第一次见到朱洪是在1982年11月西安召开的一个小型讨论会上。当时他报告的正是排序问题。因为一松信来讲学,西电的张泽增老师乘势组织了一个 “计算复杂性”的研讨会。张邀请全国懂算法的教师来西安,为开启算法和复杂性的研究做准备。主角是刚从美国归来的洪加威。那时他刚以 “三个中国人” 的算法震动了美国计算机理论界。参加会议的大多后来成了中国算法复杂性理论界的中坚。如贵州大学李祥,李在文革中“藏在”贵州深山里苦读十年递归论,证明了一个重要的定理。哈尔滨的徐美瑞(已故),刚从美国归来,与名学者Book合作多篇论文。南京大学陈沐天,他可能是当时国内少数几个读懂了Aho《算法分析》一书的人。山东师大周广福,周当年已在《计算机学报》上发表自动机的论文。好象还有郑大苏锦祥,主攻计算机语言也了解算法。 我大学毕业论文导师李琼章也在应邀之列。李老师非常博学,专研。尽管只有一个中专学历,当时武汉大学的算法理论课只有他一个人能开。课讲得特别棒,深入浅出,再难的你也能懂。可谓华中、华南地区计算机的一代名师。他为人谨慎,但鼓励年轻人冲闯。所以就把名额让给了刚大学毕业的我。 本文主角朱洪当年仅四十二、三岁。看上去比其他人年青,人又随和,爱开玩笑。去历史古迹参观时,朱洪充当一个义务讲解员,知识丰富得很。 第二次见到朱洪,是在83年长沙开的第一届全国计算机理论会议。会议由陈火旺主持。这是一次重要的官方会议。邀请了吴文俊,吴允曾(已故)作特邀报告。唐稚松等十人作专题报告(其中四人后来成为院士)。分组报告也只有十九位。朱洪和我均在第一组,也就是算法复杂性组。 会上我遇到同是南京去的新科硕士王元元,王应该是张锦文(已故)之后国内最懂现代集合论的理论专家。他来年邀请我参加他们学校主办的全国“离散数学”会议。这大概是一九八四年的五、六月,也是第三次见到朱洪。在这个会议上朱洪作大会报告,这时的他已是中国计算机科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了。 我当时正在搞调动。当年用人单位放人很难,就请朱老师为我写一封信,说明我是理论计算机科学的“人才”,希望原单位能放行。朱老师立即答应,第二天就把写好的信给了我。加上洪加威老师的信,我得以去南工也就是现在的东南大学。朱洪教授的热心助人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海外学者回中国都想去好的大学看一看。朱老师接待了很多人,毫无复旦大教授的架子。很多研究算法的海外青年教授因此都成了朱洪的朋友。 朱洪也有不开心的地方,教授、博导提得比较晚。这与他的个性有一定的关系。他是一个眼里不能进沙子的人,觉得不对的一定要说。朋友有时劝他:不是很原则的事,与您也没有太大关系,就算了。他很生气:“正义在哪?真理在哪?” 纯粹一个刚有余而柔不足。这基本上也是中国第一代算法复杂性的通病。 不过有一个例外。朋友唐守文从不与人当面争论,修养极高。这位60年代中学数学竞赛第一名,是70-80年代中国最著名的数学才子。因为推崇师兄洪加威,82-83年转入复杂性理论研究。唐在短短的几年中,发表很多非常高水平的论文,与世界理论界完全“接轨”。通俗一点的说,已与恢复高考后早期留美并获博士学位的堵丁柱、李明非常旗鼓相当。有人开玩笑说唐守文能一天证明一个新定理。不料正走向业务巅峰的当口,其它挫折不断,愤而离开学术界。国内算法复杂性失去一个中流,重任又落回到朱洪他们身上。(时间应该是89,90年。) 大约是98年,朱洪再次访问美国。我请他来犹他看一看。大学同学章建平以犹他州立大学的名义请他 作报告。他当时正在主攻NP完全问题的线性规划算法。(与他以前的一个学生合作,) 可能是因为问题太难,我见到他的时候,他不是很开心。人老了不少,反应也欠敏捷。然而谈到计算机理论,依然是兴高采烈。他为研究生作了一个零知识证明的精彩讲座。又跟我谈了很多计算几何的问题,使我受益非浅。大概是因为线性规划算法需要很多几何,计算几何也就成了朱洪第三阶段的研究中心了。 最近几年,朱洪教授频频参加国际会议的组织工作,同时又向多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挑战。与他的学生和合作者一起做出了很多成绩,发表了相当出色的论文。是我所知道的少数几位仍然在第一线工作的退休学者。2007年初再次见面时,他去维州工学院作了一个报告。报告中解决了一个相当深刻的问题。相关论文被欧洲最好的学术会议录用。这时的朱洪非常开心,给人以老当益壮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自己遗憾的事,朱洪也不例外。他没有能拿一个博士学位,也从来没有申报院士。“报一下又何妨呢?”朱洪总是说:“我水平不够,心里清楚”。他的内心肯定是挣扎过的。他知道对某些事单凭出色学术贡献是不够的。 至于攻读博士学位,他有过很好的机会。当年在布朗进修期间,他的指导建议他攻读博士。那个年代是可以不考GRE,TOEFL的。朱洪认为复旦的讲师已高过一个博士,转过头读书有损祖国的荣誉,就婉谢了指导教授的好意。当年存有同样想法的访问学者不在少数。华中科技大学的黄文奇教授也有同样的经历。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是很看重自身的清名的。国家后来倒是需要拥有博士学位的教授。然而他们这种自强不息的风骨值得钦佩。 朱洪的教学成就非常突出。他教书以严格著称,培养了一批批年青的计算机理论人才。本文开头提到的他的学生的工作就是突出的例子。由于朱洪近三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复旦大学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无形的中国算法理论的研究中心。他的学生中多个与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的清华研究中心有合作。朱洪十多年前的学生程岐也是其中之一。这位留美年青教授多次在顶级的会议和杂志上发表重要论文,是华人青年计算机科学的突出代表。 谨以此文祝贺大陆著名算法理论家朱洪教授七十生日。也借此祝贺计算机理论特别是算法复杂性的前辈老师们。祝愿您们为中国,世界培养更好的优秀人才。更祝您们有一个愉快的退休生活! 陈溧 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作者系八十年代中国最年轻的计算机理论科技工作者之一, 中国科学院首届(1986)全国青年奖励研究基金获得者。)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8: | 申时行: (红批) 让越蛮自己了断 | |
2008: | 美国家庭从五方面立刻省下现金zt | |
2006: | 薛涌:清查北大--引才是假,骗钱是真 | |
2006: | 田谎言:丁教授是搞学问的? | |
2005: | 大戏即将落幕:老丘放出胜负手 | |
2005: | 数学工作者引以为戒的闹剧 | |
2004: | 一个清华计算机系毕业生的印度班加罗尔 | |
2004: | 顶级学术权威被西安交大扫地出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