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澳洲求学 27岁上海滩面对“意外”的现实 |
送交者: 梅姜 2003年03月26日18:19:4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在星巴克有些吵闹的音乐声中,我的朋友介绍我认识了John。John是一个典型的上海男孩,皮肤雪白,文质彬彬。他手上举着一杯“拿铁”咖啡,带着点嘲弄的味道说,也许我可以去咖啡馆寻个职业。12年前,John的父母也算是倾其所有,把15岁的John送到澳大利亚,开始新的求学历程。当初John去澳大利亚也属无奈,谁让他只差一点点,就没有踏入上外附中的大门呢。当时John和父母的想法几乎差不多,去澳大利亚学外语,总该比在上海要好得多吧。几乎是憋着一口气,他来到了澳大利亚,相信美好的前景就在不远处等着他。时光荏 苒,12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去年,我终于按捺不住回国的心情,立刻打点行装,奔回上海。虽说现在还有不少的孩子盼着到国外求学,但对于我来说,最温馨的日子,还是守在爹娘身边,吃上一笼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小笼包子。再说,我心里也一直在和当年的同学较劲。你们考上附中怎么了,考上国内的名牌大学怎么了,看我这个“海归派”现身,到底是谁更能适应上海的需要。可我万万没有想到,有那么严峻的现实在等着我。 “海归派”的臭名声 我在上海属于没有根基的那种,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为了我读书,他们到现在也舍不得买房子,还是挤在亭子间里。我知道父母的不易,在澳大利亚读书也就特别刻苦。从高中到大学再到MBA,虽说生活不太富裕,但也算可以混得下去。但说心里话,还是当年一个初中同学到澳大利亚出差,我们碰巧见面,才引发了我回国的激情。按说我这个同学当年也不算出色,可他现在已经是上海一家外企的中坚力量。交谈中他似乎是在无意间泄露,和我同年纪的他,年薪已经拿到近40万。从他走,我的心里就没停止过翻腾。说实话,我哪里比他差呀,起码我这口地道的英语,就比他自以为不错的洋泾浜不知好多少。而我当时的收入连他的一半都不如,而且东换一个工作西换一个工作,始终没有稳定感。想想爸妈的亭子间,我终于下定决心回上海打天下。 早些年,“海归”曾是精英的代名词,可我回来后,询问了很多家猎头公司才知道,我们这些出国不用考试,在大家眼里文凭不难拿的“海归”,还有许多速成的海归,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分量。他们说,我们这些回来的,都是在国外混不下去的人,还说如果你在国外混得好,你也不会回来。说穿了,我们这一派“海归”属于“臭海归”。 猎头公司不重视我,我只好自己去闯闯了。 没有后援团的支撑 大概2个月后,一个朋友给我介绍了一家公司。当时竞争职位的有2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哈佛的毕业生。本来我以为总该是在一个平等的条件下竞争吧,可自从哈佛的那个毕业生进门后,人事经理就根本没给我见面的机会。后来我才听说,老板也是哈佛的毕业生。这种校友间的亲密照料,是别人谁都没有办法跨越的鸿沟。 想想我的师兄师姐们,多数也是在澳大利亚正混着一个不咸不淡的工作,守着他们丰厚的社会保障生活,我的心也就凉了半截。这时候是找不到亲人了。 再后来,我就去找一些收入稍低些的外企,希望找到就业的机会。可还是就业无门。 我现在分析上海外企在乎的,是你在本专业上的工作经验,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外企之所以要在国内的分公司推行本土化进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土的专门性人才对各方面都比较精通,可以大大减少他们的开支。而我在澳大利亚换过几个工作,本行的商业管理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实践,所以,在这些企业中,我的英文、我的文凭几乎等于没用。 当然,我们的这种“失业”,并不是指连一份谋生糊口的饭碗都找不到,而是能够聘用我们的职位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太远。有一家公司倒是愿意用我,可开出的薪水只有4000元/月。 出国前把一切都想好 人才专家点评点评人:上海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咨询分公司赵立民先生 听了John的故事,赵先生连片刻都没有迟疑地说,这种情况很常见。所以出国留学前,一定要选好专业。首先要去选国外著名的学院就读,因为这个学院的校友会,是就业最好的资源。如果没有办法去世界一流学院读书,就要选一个很好的专业喽。比如化工专业,很容易在一些外企的研发中心觅得职业。在国外学医的,也很容易在药厂的医药研发中心求职。因为他们在国外接受的先进理论教育,和专业的英文技能,是国内大学培养的学生中很难具备的。法律系、会计系的学生,如果再有国际会计师资格证书、律师证书,也是国内目前的抢手货。 相对而言,不知名学院的经济学、MBA等学科,不客气地说,就是白读,即使回国,也很难找到和期望相匹配的工作,就连和国内的名校学生竞争都难。 其实选择学校只要遵循一个宗旨,就业的时候才不会尴尬:专业性越强,就业机会越大。也就是说,先选择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学校和专业出国留学,并最好先在国内同一领域积攒一些工作经验,毕业后再争取在所在国锻炼一段时间,回国时以一名业内国际化专业人士的身份出现,才可能让“海归”这两个字增值。 讲述你职场中遭遇的故事 人生中也许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室度过,与上司、同事相处的时间,也许常常超过与恋人、家人相处的时间。在求职时,工作时,你遇到过什么烦恼吗?办公室的人际关系是否遭遇过考验?与领导的交流,是否总不能如你所愿?为什么还不升迁?为什么加薪无望?……讲述你职场中经历的故事吧,除了倾诉,还会有专门的人力资源专家,帮助你揭开心头的迷惑。(文/梅姜)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