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比较 |
送交者: aokrayd 2003年07月05日16:36:1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From: www.soscef.org 由于王晓波先生地大力推荐,罗素的名字渐渐变得熟悉起来。罗素先生作东方的智慧一 书,其意即寓含有一平等的东方的智慧之意,否则就勿需名为西方的智慧而只需称人类 的智慧或优秀的智慧了。且其东方之含义亦决不应仅指中国而为含中亚及南亚及日本诸 国。罗素先生大家风范,全书深入浅出,语言简洁明晰,实不为对西方智慧作全面深入 认识之一入门捷径。然其书即有某种比较之意,网上则效法甚多。但罗素实一哲学流派 之开山大师,又为数学巨匠和文学大师,自有资格作此类比较。然吾辈小子实难望其项 背。但网上之言论,本也不在于严谨之学术比较,而多为荼余饭后,有感而发,本也不 求严谨博学。虽然如此,但也需多有思索而略有心得,总不能信口胡言。如这位网友所 做之比较,则实在只是对我国文明大肆诋毁而已,且又对历史文化缺乏基本之常识,这 样信口胡言,则不免给人无知者无畏的感觉了。文化比较本是至深至难之事,因对一文 化能得以精通即极属不易,更何况精通多种文化?该文本身过于浅薄实不必一一加以驳 斥,但其所持观点在网上似乎还颇有市场,吾辈不才,对文化智慧之类大题目不敢妄 言,但对这种所谓比较,却也还有一点感想。 今日西欧之文明种族昔日之兴起实为蛮族,此点欧人亦不诲言。盖文明自有发展,实不 必以此为耻。西方蛮族文明发展之初实为从基督教开始,因当时希腊罗马诸文明均以近 毁灭,而基督教的选民观点,则实开种族优越感之先。但持此类优越观,欧洲内部之于 异教徒征伐则连年不绝。而葡西殖民这初实只为求财富二字,是以其在南美之作为全以 收刮财富为先,其之统治残酷之极,杀戮极盛。参考西印度帝国之毁灭一书即可见其之 种种暴行令人怵目惊心。然若如圣经所言,人类实均源于同一祖先,则其恶毒之罪行于 情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便有西方学者极力夸大AZTEC和MARYA祭祀之残酷和宗教之 邪恶,甚至于论证象形文字乃魔鬼之文字。如此一来,则种种暴行摇身一变而成为替天 行道了。对方即是魔鬼,或不为真正意义之人类,则无论如何残酷均不算过份。其实此 类伎俩亦不新鲜,其于阿拉伯长期征战中便对阿拉伯人极尽诋毁之能事,虽然当时阿拉 伯之文明远胜于西方。而随西方之殖民扩张以及本国之经济文化发展,此类种族优越观 亦愈演愈烈。如清教徒之移民北美则禁止于印第安人通婚,盖以防低等种族之血液降低 了白人种族的等级。当时之学者多有为其类观点摇旗呐喊。 及其与中国印度相接触,情况又略有不同。当时之中国即以幅员辽阔,行政系统井然。 中国文化无法简单地加以丑化为低等文明。而西方当时之政策又实有违背道义之举,如 鸦片战争即英人自己亦置疑其道德上之正当性。但即想奴役中国人民,掠夺中国的财 富,自会有学者为之效劳。其观点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大约是文明停滞论或是文明循环论 了。大致总是承认中国确有文明,但此类文明久已停滞不前或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为战 争所破坏。既然如此,西方侵略者实为带来先进文明之福音传播者,因此顺便收刮点细 软也是应该的了。此类论调颇有用心之研究,且粗看之下亦不无道理,所以在今日之西 方仍为一重要论点,如剑桥中国史中认为鸦片战争实为中国人拒绝贸易之罪,在国人所 亦多有信奉者,河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反驳此类观点实超过本人之能力。但就西方 而言今有年鉴学派为代表以详尽的史实分析驳斥了此类西方中心观的产物,而亦有如李 约瑟之中国科学技术史详细于以讨论。中国学者前辈如钱穆陈寅恪,现代如葛兆光黄仁 宇,还有许多大家如周一良陈垣等都从各方面的讨论中揭示了历史的真相,种种著作实 不胜枚举。只需稍另注意便可知此类殖民主义的观点实无从立足。今日殖民主义虽以终 结,但国家利益之冲突,民族独立与发展之冲突实方兴未艾,所以此等观点常会死灰复 燃,国人自己却不能不加以警惕。 今人以日本做比较,往往痛恨满清之闭关自守不思进取,并进而形成一广泛观点即为中 华民族乃一不知学习先进之民族。其实就历史而言实在是极不公平。以佛教传入为例, 由汉之佛教传入一时即以流行于中国上层士人。魏晋之际,士子莫不以能通佛理为修养 之体现。盖佛教之认识论精微细致,逻辑严谨,实胜当时国人学术多矣。一见之下,自 然倾倒,虽有少数人以为异端而加以抵制但终不成为当时主流。更有玄藏归国,太宗郊 迎以示隆重,又建白马寺以为供养,更亲作圣教序以儒道释并论,极赞佛教之见识精 微。而此一时之大学者亦往往于佛教颇有心得。是以佛教终灭于印度而却存于中国,并 进而产生中国自已的佛教禅宗。若不善学习不喜学习又岂能有此成果?且清之末年,中 国文化本已是下降趋势,而清以异族入关自格外尊大以显正统。而当时西方文化之传 入,又以船坚炮利之武力为后盾,并进而以奴役中国人民为目地,是以中国之抵触情绪 较浓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即使如此,中国之迅速翻译文献,遣送学子西渡求学,改革 本国体制以求适应世界之趋势,亦不可谓不求学习以上进。以当时中国文明以独步于东 亚两千年,一时间难以调整心态,也并不是不可理解。金克木以中日比较以为日本转型 之易而中国转型之难实在于中国自身之强,并非掩饰之语。沟口雄三先生以巨蟒褪皮以 寓中国实深悟其之艰辛,今人观前人实应多几分理解同情而非一味责难。且自佛教传入 到禅宗之兴起,其间足有两三百余年,而今日之西方文化博大精深又岂是一时便能有成 效?非得两三百年持续努力,皓首穷经不可。所以这正是我辈人当努力的地方,又何需 苛责古人? 而回顾当时士人的反应又有可值注意的地方。鲁迅胡适一辈尤引人注目。五四时期此一 辈人大声疾呼,要年青人不再读中国书,要废除汉字,一时耸人听闻。盖当时之中国实 为生死存亡之际,而政治文化均不见生机,有识之士急欲输入西方之新鲜血液,于传统 便不得不大力抨击,盖非常之期作非常之语,下猛药以求见效。而其实此辈中人均有极 深之传统根底。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论魏晋之文化,胡适作水经注考红楼,钱玄同亦 小学大家,均是一派大师风范,且深味传统之精髓。但于当时之时,实不能不做惊人之 语以求能惊醒世人之效,即言语偏激或有所偏离事实亦在所不惜,正所谓爱之深则恨之 愈切。便即使如此,此等言论亦只能作一时权宜之计。是以吴晗六十年代即明言二千年 专制实为革命口号之方便,究其实只是明清六百年而已。只因革命时期可激进可片面, 但和平建设时期却非得平心静气公正客观不可,不如此则不能持之以恒行之有效地进行 建设。是以当前对传统的态度实应于五四以来大不相同,而更应注重尊重与继承。 然当时于传统大加鄙夷者却还有一类人,即所谓高等华人。其见侵略者之船坚炮利便欣 欣然甘做鹰犬,其政治上即为西方之附庸,经济上亦为爪牙大肆收刮国人,文化上则肆 意诋毁,以显其先知先觉之先进地位,因之则内残国民以献媚于外亦为爱国之举,或为 文明之行为,先进之代表。此类人当日不少,今日也是多见。其即不以族人为念当然也 不会把本国文化放在心上,而却常常还表示出一幅先行者的忧国忧民姿态来。则如果不 理解其本质而随声附合,却不免是不自觉中做了帮凶了。 随着殖民主义的退潮,现代关于文化比较则更注意种族发展的客观因素,如地理环境, 气候变迁和各种历史上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本也就应是如此,种族的发展本就是 人与环境的一个互动过程,理解这一点则更能以平静客观的心态对待民族的历史。比如 中国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包容性显然与其文明之初即存在多个近乎平行发展的源头有 关,而中亚与欧洲则不存在此类地理条件。如汉唐之远征中亚,显然与当时关东沃野千 里,政治经济活动之中心均处于中原一带有关,至宋明则于西北多呈守势,亦与甘陕地 区土地日益贫脊而长江流域得以充分开发有关,并不一味取决于时人之意愿,理解此点 则能与前人之心态以更为客观,不必斤斤计较与一些无益的争论。 文化比较之一大弊病即易流于优劣之争,我个人觉得文明发展有先后之别,但并无优劣 之分,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与生物世界的多样性一般,实是人类发展的必需。文化比较应 重在学习借鉴和交流,而决不应流于意气之争,这样才能通过比较真正总结出有益的经 验教训。比如佛教在中国迅速地由重戒律的小乘转为救世之大乘,玄藏大师本是精于唯 识宗,而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的却是直指心性的禅宗,何以文化交流中会产生如此倾向 的取舍?则比较中印两国之民族性格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则较能看出此类问题,则更 进而看出本民族文化的缺陷与不足。再如建国以来于数学教育常于以极端的重视,显然 是痛感本国文化中的缺陷,但若于法德等民族于以比较,则可见单纯的数学教育实不足 以弥补文化之不足,而必需于逻辑哲学历史等诸多学共同努力。此类比较则能真正显出 比较的意义来。 我一直以为民族一如个人,有兴有衰。所不同者,民族通过一代代个体的延续则绵延不 绝。但每一代人所继承遗产不同,其所面临形势不同,命运亦即大有差异,或者昌盛, 而或者竟至于灭亡。没有一个运动员能永远领跑,也没有一个民族能如此。以为是上帝 选民的以色列终至于亡国,以为能控制全世界的罗马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天朝大国亦变 成了昔日荣光,又焉知GOD BLESS的美国必不会重蹈昔日帝国之覆辙?此诚所谓三分 天命七分人意,面对浩渺宇宙,未知命运,个人也罢,种族也罢,都应多几分谦卑,多 一些敬畏。 然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强敌环侍而终能历千年而不至于灭亡者,实有赖于 此精神。当今之时,中华民族更应悉心整理本国文化,虚心学习外国文明。而儒家讲大 同,佛教讲解脱,基督讲救世,人类发展固然充满血腥与黑暗,但人类总体却始终向往 追求着一种理想。中国之于世界更应为此作出贡献。却不能如岛国恶邻,眼见强盗一时 占了些便宜便决然去做更为凶恶的强盗,正是罗素所谓保存了自己的缺点再去学了西方 的缺点。网上不少言论见了帝国侵略殖民一时的便宜,便也大肆去歌颂元朝的丰功伟 绩,此类比较学习,恐怕就是误入岐途了。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