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大学, 公立大学, 私人基金, 和科学研究 |
送交者: 部长, 2003年11月05日18:56:2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正象私营企业往往会体现出比公立企业更大的活力一样,民间性质/私立的学校,研究机构可以寄托更多样化的研究理念、兼容更多样化的研究价值观。可以吸纳来自民间更多的基金和热情来做基础研究,从而减轻国家的预算负担,增加效率。 在欧洲、中世纪的那些王公们往往都以科学、艺术、宗教的庇护者自居,早期的学者,达芬奇(我想他更大程度应当算是个科学家或工程师)、莫扎特莫不受惠于此。工业革命后,欧洲和美国都涌现出一批“富起来”的工业家,他们继承了从经济上支持科学发展的传统。对早期量子力学发展有贡献的著名的索尔维会议用的就是工业家索尔维的钱。北京大学前身之一燕京大学用的是一个美国私人基金建立的。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用的也是私人基金;最早提出研究“复杂性”的圣达菲研究院也是私人所建。在国内,清华大学的高等研究中心也是模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所建。当然还有哈佛大学这样无数大大小小私立大学,她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或者充当一切经典学科(哲学、宗教、历史)的保护者(耶鲁大学)、或者为了服务教会等等。这些学校乍看上去和普通公立大学无异,但其价值观和办学指导思想可谓是大大不同。 UIUC(伊利诺伊大学乌班纳·香槟分校)这样的公立大校可以说是为国民经济、国计民生服务的典范,从最早培养农业机械方面的专门人才、到上世纪中叶开始发展凝聚态物理学(巴丁、施里佛、莱盖特等都来自该校)、计算机科学(还记得Netscspe浏览器吗?她的发明人也是出自这里)和一系列工程学科。UIUC是一个世俗的、“以大为美”的不断为美国培养工程与科学领域硕士、博士的流水线。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追求的方向基本就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别看大家整天往哈佛、Caltech跑,最后能在中国再造一个UIUC就是伟大的成绩。UIUC的成功,丝毫不能掩盖那些“以小为美”的私立学校的光芒、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仍然是我们最熟悉的世界级名校。 当然中国现在也有私立大学,但他们基本上都是以赚钱为目的,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学价值观,所以不可能成长为国外那样的私立大学,光是拿他们两者相提并论,进行比较,就已经让人很不舒服,就好象我们拿爱因斯坦去比民间科学家一样令人不舒服。 如果我们也想让中国有自己的哈佛,有自己的高等研究中心(清华的那个是海外资金,先不算是我们自己的)。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最近二十几年发展经济,在中国已经有了不少“首富”,他们会不会象百年前的南通人张蹇一样开始为自己的家乡兴办教育、赞助科学呢?现在看来还不会,原因很复杂,包括中国税制需要完善(在国外,促进公共福利基金会都是免税的),“首富”们要有科学素养(不然,把钱都给了民间科学家去推翻相对论怎么办),“首富”们要有为公众服务的意识(最近几年,很多大学以上文凭的受教育者也逐渐走进“首富”行列)。我们是否需要促进这个进程?如果要促进,需要我们做什么? 这个问题也许值得大家思考,但我认为中国要发展学术,大致方向应当如此,鼓励民间/私人参与。这个参与不是叫大家没事都去钻研“高深理论”,而是使我们的大众都知道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方法是什么,科学的价值在哪里等。有了这个基础,我们的企业家/首富会有更高的热情赞助科学,我们的家长会在平时鼓励小孩发展在科学上的兴趣(而非功课好坏),我们的创业者可以正确判断技术发展的趋势。 那什么人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当然是以职业科学家为主,但他们除了作好研究外,还有义务把自己的科学发现告诉大众(在获取权威科学信息上,大众应与职业科学家平等,否则“谬误”就很容易流传),只有这样纳税人才能同意给国家交更多用于基础研究的“税”,民间的基金会才愿意赞助你的项目。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