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失衡的中国科学界
送交者: 方玄昌 2004年04月16日17:32:2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今年3月,在全球科学界极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推出了《中国之声》专刊。以专刊的形式和篇幅介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状况,这在《自然》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之声》中的8篇文章,作者全部为华裔,分别是在美国、英国和中国知名的科研机构任职的高级研究人员。《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说,选择他们的标准,是“他们既了解西方的科学人文环境,同时也熟悉中国的科学环境。”

  这组文章言辞恳切地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主要聚焦于三点:科研基金问题、人才问题和文化教育问题。

  首篇文章《建立中国的科研机构——文化的反思》,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科研领域产生的桎梏作用进行了思考。作者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兼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

  在另一篇文章《21世纪中国的机遇和挑战》中,杨向中,美国康州大学再生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对中国政府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不足、吸引人才回国和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政策缺陷表示担忧。

  吴瑞,美国康乃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的教授。在他的题为《提高中国科学研究的产出率面临挑战》的文章中,对中国科学家人数众多,但发表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很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中国“如何建立国家经费管理和国际同行评审体系”给出了建议。

  其他5篇文章的观点还包括:中国的年轻科学家应重新找回“丰富的想象力和勇气”;中国应重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对发展带来的影响,等等。

  这组颇具分量的报道,在中国的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专刊中,世界权威专家对中国科技成果予以很高的评价,称中国的科学家思维活跃,在某些研究领域中成绩斐然。中国无疑将成为科技强国。”国内众多媒体如此报道。

  而《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Philip Campbell)博士,在《中国之声》的开篇致辞中这样表明了他们出这本专刊的动机:一方面因为“中国正在快速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以及整个世界的一个主要经济力量”,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趋势(指中国的发展状况)有令人担忧的一面”,即“中国尚未充分发挥其科学潜力”,“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个增刊来帮助改变国际科学研究领域这一很不正常的现象”。

  坎贝尔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对“很不正常的现象”这一用词给出注释:“第一、中国已经展示了它在许多经济挑战中来发展其科学基础的决心和努力;第二、事实上,尽管有这样的决心和努力,中国在许多科学领域里并没有更广泛地被认为处于领先行列。”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中国在世界科学舞台上没有很高的显示度,而且也使其失去了充分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学和技术成果的机会。”坎贝尔说。

  当然,中国的科技研究目前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个发展阶段,这是无疑的。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中国科技方面的进步,他们也不可能会专门来出这个《中国之声》。”

  无论如何,了解中国科技界的现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摆上桌面来讨论,并让它成为推动中国科技改变现状向前发展的压力和动力,这是中国的大多数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国际同行的共识,同时也是中国《新闻周刊》采写这组文章的本意。-

  《中国之声》发出了什么声音?

  -《自然》主编致词(摘要)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是史无前例的∶这是Nature的一个增刊,是专为中国的研究人员撰写的,而且采用中文发表。

  我们为什么这样做?

  我们这样做的主要动机反映了我们认识到几个积极的趋势。中国正在快速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以及整个世界的一个主要经济力量。之所以这样,部分原因是中国人天生具有宏图大志,但也是由于他们对新技术一如既往的追求。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多年来从未放弃成为世界级科学大国的努力。

  但是这些趋势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尽管有这种不断的发展,尽管中国政府对科学研究投入巨大,但中国尚未充分发挥其科学潜力,其原因在我们本期发表的这些文章中进行了讨论。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中国在世界科学舞台上没有很高的显示度,而且也使其失去了充分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学和技术成果的机会。这种现象还导致中国失去了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其国民生活质量的机会。

  这个增刊较小,但我希望,它会成为帮助改变国际科学研究领域这一很不正常现象的一次重要尝试。我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一组专家来为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我当初的想法是,这些作者应当是置身于西方科学文化环境中的高级研究人员,但他们同时对中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机会有切身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文章有两个共同的主题∶一是中国需要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保持更为积极的接触;二是中国需要采取措施鼓励在西方工作的最好的中国科学家回到自己的祖国。

  我希望您会同意我的观点∶这一增刊的著名作者,他们全部是华裔,在中、西方文化间成功架起一座桥梁,其方式会对中国的科学家和决策者产生启迪。

  我特别希望,这一增刊会受到中国那些没有机会出国旅行的年轻研究人员喜欢,会让他们品味到影响其科研生活的大的科学和政治趋势。

  8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及其作者

  《建立中国的科研机构——文化的反思》

  作者蒲慕明,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神经生物学部主任,同时他还是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墨守陈规和等级森严的儒家传统,给现代中国社会遗留了长远的阴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权威统治和遵奉心态造成的氛围,无助于形成一个培育个人创造力的社会环境,而个人创造力是科学探索的关键。”

  《中国分子医学的“丝绸之路”》

  作者钱肯,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分子医学研究所、Salk研究所客座教授;钱兆林,特拉华州威尔明顿杜邦公司资深研究员。

  “实现梦想需要超越自身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勇气。中国科学界推崇‘经验和正宗’原则,缺少冒险性的改革与探索,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

  《21世纪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治疗性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和相关胚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作者杨向中,美国康州大学再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本土优秀科研人才流失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不外有三:国外科研领先,待遇高,研究环境好。对症下药,中国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需要改进这些方面。此外,国家应倡导和支持科研工作的合作精神,不得不承认,科研合作的氛围在中国还不浓。”

  《科学化农业——2050年的新视野》

  作者左天觉,美国农业部资深科学家,国际农业生命科学发展教育所荣誉理事长。

  “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必须解决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问题。农业税总计低于国家收入1%,对政府影响极小,对农民是免除重大负担,感激德政。土地改革应是政府采用的另一种减轻农民负担的方法。农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地和水,农民必须接受9年强迫义务教育,才有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生态学、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作者吴仲义,美国芝加哥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系教授;施苏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亚平,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教授。

  “为推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建议建立一个国家生态学与进化研究中心,训练下一代最高水平的生态学家、进化学家和系统学家。”

  《纳米科技和生物技术公司之案例分析》

  作者萧镜如,英佛曼纳米材料公司董事长;方瑞贤,美国恒信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

  “科学家及技术专家们往往高估了他们的发明却低估了将发明商品化的困难。要创办成功的高科技公司,必须要有法律保障、市场需求及优秀的管理团队。”

  《提高中国科学研究的产出率面临挑战》

  作者吴瑞,美国康乃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教授。

  “为什么中国每年发表的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数量很少?原因是对基础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研评审制度及分配经费体系不尽理想。”

  《跟着感觉走》

  作者黄诗厚博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资深女生物学家。

  “科学家的培养不应单单基于技术。选择一个重要课题、提出正确问题并提出假说来进行验证的能力,对于所有科学家来说都是必需的工具。不应只鼓励年轻的科学家走老师的路,而应鼓励他们探索新路,年轻科学家需要给予相信自我感觉的信心。”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我知道的几个强档的计算机系
2003: 建议临床医师试用干扰素治疗SARS
2002: 教育产业化的形式及策略
2002: 爱国与爱情之老幺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