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思想与哲学(3)-人为什么会问“为什么”?
送交者: hare 2013年12月22日12:31:02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思想与哲学(3)-人为什么会问“为什么”?


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问很多问题。


常见的有,天为什么是蓝的?我是从哪里来的?等。中国的大人们有时会斥责孩子
的提问,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不鼓励提问,正如我们“伟大的党”一样,告诉大家有
些地方是“禁区”,有些问题涉及“敏感词”,总之,不许碰。其实,疑问是人类
的天性,本来是极不应该压制的。无奈作为成年人后,我们不得不为生活奔波,为
物质满足而奋斗,所以我们的天性落得泯灭。更可惜的是,许多人得到物质满足后,
开始沉醉与物质的享受中,忘记了人类的疑问天性,不懂得追求真理的重要,或回
报社会的责任。据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联袂到中国,试图说服中国的“土豪”们多
捐献贡献于社会,结果吃了闭门羹。这方面西方人比中国人作的好些,这是题外话。


孩子的提问可能会涉及许许多多方面的问题,但他们不会问上面的问题,即,为什
么会问“为什么”?因为孩子的认识,还是属于直感,直觉的反应。他们还不成熟
到会将思维的锋芒折回到问题本身,这就是哲学上的所谓“反思(reflection)”。
能进行反思的思维,是成年人的认识能力成熟的标志。如果有人对“反思再进行反
思”,不用说,思维的技巧要求就更高了。不过这样的“多级反思”必须记录下来
才可能推进,像作数学演算一样。否则,自己不久就会糊涂了。


为什么会问“为什么”?也就是,“疑问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
涉及到“什么是人类的理解能力?”这样另一个问题。用通俗的话说,当我们懂了,
我们就没有疑问了,只有不懂的时候才有疑问。这等于研究什么是“懂了”的本质。
在论范例中,我谈到了事物间“联系”功能的重要。简言之,懂了,就是知道了事
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联系机制。比如,我们知道了A的集合会导致B发生,而B的集合会
导致C的发生。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至少知道了一个B是如何产生和如何起作用
的。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称之“懂得了B”。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思维可以将事物联系起来,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呢?休莫
已经证明,自然界本身不存在因果联系。范例的思想提出,联系是思维的本质反应。
这个本质是绝对和无限。思维是整体,不是部分,所以思维具有无限的联系能力,
所以思维能够建立事物间的关系。这就解释了前文提到的休莫的“Is-Ought”问题
的原因。也同时解释了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范畴建立”的根据。


最后的问题是,思维如何对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关系,不感到陌生,这是为什么?柏
拉图曾经说过,“学习就是回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就是“接生婆”
生,即,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被告之答案。他们的这个思想,即,“对事
物的认识本身已经潜在与人类的思维中,只是没有被发现认识到”,与范例本体的
思想是一致的。思维的绝对性质,是范例本体绝对范畴的一个“水滴”部分。绝对
产生现象界,和思维回忆起对事物的认识,毫无疑问,它们之间终究是有“自身的
同一”。所以,疑问的本质是人类思维的“水滴”回归世界本体“大海”的过程。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矫海涛:祖国改革开放为何侨务排华升温
2012: 美国学者总结的西方家教观
2011: 为啥拿百姓的血汗钱援助韩国和台湾的大
2011: 那条叫直播的洋奴是不是在搞他的“地月
2010: F18电磁弹射起飞时的机翼状态
2010: 教育子女时,不要捧着“中华文化”
2009: 美国禁书是这样描写毛泽东
2009: 十月胎教比十年教育更重要
2008: 汉学大师们请解读"民可使由之不可
2008: 看看拼音文字是如何“通狗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