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琐碎柔靡 中学生精神缺钙 |
送交者: 吴平安 2004年10月28日19:04:5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周记透露:唯美、琐碎、柔靡的文风在中学生中渐成气候 批阅作文和周记是语文老师的常规工作。作文有较明确较系统的,为大纲规定的训练内容,而周记提供的空间则更自由更开放一些,因而其思想的袒露也更本真一些。 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我觉察到学生的文风在悄然间起着变化,往好里说是越来越唯美,越来越活泼;往不好里说,则是越来越琐碎,越来越柔靡,越来越小家子气了。以我校2004届高一新生以《自我介绍》为内容的周记为例,随机摘录一些片断: 我是天蝎座,天蝎座的人爱妒嫉并且很毒,但你不要着急,我不是典型的天蝎座的人,因为我每天都很开心,绝对的乐观主义。我乐于广交朋友,我大大方方地在同学录上写上我的性格:嘻嘻哈哈,疯疯癫癫。哈,我就是我。 平时,我喜欢上网,说是上网,其实无非是上上QQ,看看八卦的娱乐新闻,看看星座啦;我还喜欢听音乐,说是听音乐,其实无非是听听张敬轩,听听林俊杰,反正是流行歌曲啦;我也喜欢读点书,说是读书,其实无非是读点比较垃圾的文章啦…… 我喜欢很多很多东西,比方说《飞天小女警》(一部卡通),我喜欢她们正义凛然地呵斥:“我们是花花——泡泡——毛毛”;我还特别喜欢王菲,喜欢她从耳机里传出的梦呓似的喃喃的低语,仿佛过去的一切,都会如烟雾一般悄悄蒸腾掉。 …… 翻开任何一本《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这种轻浮柔弱的文笔便随处可见。让人想起一生于南国的古人学画,有识者力主其先往北方观高山大河,说倘囿于江南小桥流水,美则美矣,却终难成大器。纵观中国文学史,的确不乏华艳淫靡成一代文风的现象。文如其人,柔弱的文笔折射出的是柔弱的人格,咱们的孩子们到底怎么了? 个案调查:有什么样的阅读趣味,便有什么样的写作风格 从理论上讲,一种潮流性的文风的形成机制是很复杂的,我们常首先从社会生活和作者的个性气质方面寻找本源。然而不可否认,作为重要的中间环节,阅读常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有什么样的阅读趣味,便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写作风格。 为了给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状态把好脉,以便进行为期三年的较有系统性的指导,我在高一两个教学班进行了阅读情况的个案调查。下面是调查反馈的摘录: 我只读过两本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和《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这两本书都是在别人强烈的引诱下看的,吸引我的不是书中缠绵的爱情,而是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 看过的都说搞笑,我禁不住好奇,便也借来读了一遍。 家中名著不少,我一本也不喜欢。我常常跑书店,当代青春派作家的小说是我的最爱。他们的文字富有青春的气息,述说的故事和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仿佛就发生在身边。它表达的正是我们这个年纪的怀春少女的梦想与渴望。 郭敬明、张悦然、饶雪漫等等,都是青春派小说的掌门人。《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樱桃之远》《小妖的金色城堡》都是排行榜上人气很旺的书,它们把女孩子的心思写得淋漓尽致。 最近,日、韩的小说也风行一时,如金河仁、村上春树、渡边淳一,人气都很旺。你听说过没有:“不读金河仁不懂得浪漫,不读村上春树不懂得什么叫小资”。 以前只知道荧屏歌坛闹“韩流”,如今“韩流”刮到书里了。现在有本书火得不得了:《那小子真帅》,写的是一对男女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 对于小说之类的书,我是一点兴趣没有。我不喜欢太长的书,我没那个耐性。《读者》、《青年文摘》倒看过几本,什么内容全忘了,最吸引我的还是笑话。 我最爱看漫画。俗,标准的俗人一个。也许老师会说我幼稚,可是我就是爱看漫画,从骨子里喜欢。 对一些幽默搞笑的杂志,例如《漫画》、《故事会》,我也喜欢看,因为读它是排解忧伤与郁闷的良药。 调查显示:第一,教辅书被排除在外,喜欢阅读课外书籍的人数与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都在减少,更何况其中许多“书”,其实只是图画而非文字。第二,这一代人对经典的疏离正日甚一日,偏斜的阅读趣味已经养成。 若说这两点结论足以覆盖各地的中学生,未免失之武断;不过一叶知秋,类似情况或多或少存在,恐怕大致是不差的。 “生产快乐”:女性化的大众文化语境包围着大众 之所以认为现在的中学生养成了偏狭的阅读趣味,乃是基于对当前文化语境的思考。柔靡的文风也罢,偏斜的阅读趣味也罢,都与这个大环境有紧密的、互动的关系。我越来越感到,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娱感文化,它张扬的是一种女性化的审美趣味,而这种文化正培养着一代人的审美理想,塑造着一代人的文化人格。 新旧世纪之交,当央视综艺频道的当家花旦朗声宣布:“我们的口号是生产快乐”时,主流媒体明白无误地向公众传达出一个信息:中国的“娱感文化时代”来临了。这句既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的话语引起了我思想的震撼,我是将其视为一个有文化里程碑意义的警句接受的。还有什么能比“生产快乐”更有资格充当描述当前社会生活的关键词呢?让我们略去被“生产快乐”的宗旨正全面改写着的审美文化景观的全面描述,仅将目光随机性的、浮光掠影地扫描一下我们身边的出版物: 《洋葱》(全国第一部短信小说)短信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文体。主要特点是“淡化情节,强化语言”,在书中主要体现为行文爆笑活泼,对白精彩夸张,情节另类曲折,融入了众多经典的、流传的、幽默言情的短信段子,搞笑创意,插科打诨…… (校园文学刊物《同学》征稿)为提高命中率,来稿一定要新鲜、生动、有趣、搞笑…… (青春刊物《知音女孩》)受众定位:初、高中、大学生,未婚白领阶层。首页:诗露花语,灵性千字美文,注重少男少女时期美好情怀、愿望及感悟偏重人生智慧及禅意。 (新创刊物《都市心情》)全情打造都市女子生涯顾问,心情读本,以唯美的文字,聚焦都市情感关系…… 在以“生产快乐”为宗旨的当代审美文化中,弗洛伊德关于本我“避苦趋乐”的天性被极大张扬了。作为“喜剧”对应面的“悲剧”写作已经消失,悲剧阅读已经从大众阅读中悄然隐退了。 这一局面的生成机制十分复杂。全球化语境是其外来的影响;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商品逻辑的无限扩张,大众传媒的迅速普及,后现代氛围的生成是其内在的成因。而我们这个民族对悲剧意识的先天不足,儒家“中和”的审美理想,乐天安命的生存意识,道家的逍遥风度,无为哲学,则是娱感文化得以建立的更深层次的根基。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就曾指出:“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悲剧题材也常常被写成喜剧”。还有一个例子:灾难片一向是好莱坞类型影片中一个显赫的种类,可是中国导演无论怎样对奥斯卡红地毯心驰神往,却迄今未见在这方面“与国际接轨”,这恐怕也是因其与我们民族文化心理合不上拍有关。 矫治缺憾:重视悲剧阅读的“精神补钙”功用 在一派“生产快乐”的甜言蜜语中,我对青少年群体悲剧阅读的缺失感到忧心忡忡。 快感阅读首先造成的是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社会矛盾的视而不见。当眼中只有明星的绯闻艳事而没有下岗工人的辛酸与辍学儿童的眼泪,当耳边只有流行歌曲的靡靡之音而没有灾难的号哭与环境的呻吟时,一代人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便集体逃亡了。过去已经消失而未来又难以把握,现世的当下的享乐才是生活的真谛。“潇洒走一会”,“过把瘾就死”是这种价值观的经典表述。娱感文化的精神麻醉剂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戏说”之风对历史的篡改伪造,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历史的误读。诚然历史是可以“笑谈”的,《三国演义》开篇即有“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多少古今事,都付笑谈中”。可是此一笑谈非彼一笑谈,那是一种“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大气慨,究天人之理,察盛衰之变的大智慧,入于禅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大超脱,与“格格剧”疯疯傻傻的笑谈判若云泥。而青年一代对历史的集体失忆是十分危险的。 悲剧阅读的隐退导致青少年对挫折、失败、痛苦的承受力递减,使其生命力变得异常脆弱。近年来,年轻人为生活中些许不如意而寻死觅活的新闻报端时有披露,个中原因虽十分复杂,但优渥的生活环境与娱感文化的侵淫不能不说是物质与精神的根由,于是悲剧阅读的“精神补钙”作用便凸显出来。亚里士多德曾对悲剧功能作过一个经典性阐述:“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Katharsis。”对Katharsis这个术语人言人殊的解释,无论是伦理学派的“净化”,病理学派的“宣泄”,还是心理学派的“陶冶”,其引导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效应却是众所公认的。 喜剧时代生产快乐的娱感文化,耳濡目染中塑造了一代人女性化的审美趣味。“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原本是美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消费社会唯美主义的时尚追求,却不遗余力地片面认同与营造一种阴柔之美、娇媚之美、雅秀之美。再不见关西大汉持铜板铁琶歌大江东去,却唯有十七八女郎持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再没有黄钟大吕拔剑起舞荡气回肠,触目只是浅酌低唱无病呻吟杯水风波。而今只要翻开任何一本中小学生的“优秀作文选”,这种柔靡文风所折射出来的心灵的委靡与疲惫都俯拾皆是。 悲剧的审美效应,在于它能激活我们沉睡的生命能量,唤醒我们对人类的尊严感、对生命的尊严感。朱光潜先生在阐发尼采悲剧理论时说过:“悲剧所表现的,是处于惊奇和迷惑状态中一种积极进取的充沛精神。悲剧走的是最费力的道路,所以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一个民族必须深刻,才能认识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又必须坚强,才能忍受。较弱的心灵更容易满足于宗教或哲学。”(转自:顶顶华闻 www.TopChineseNews.com) 身处社会剧烈的转型期,价值重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这其中也包含下一代人现代审美心理的建构。著名美学家、山东大学的周来祥教授审时度势,首举辩证和谐美学大旗,为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呼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的时候,对近代崇高美的缺场给予高度重视,力主补上审丑、审荒诞教育这一课,以促进辩证和谐美学所期待的健全和谐人格的形成。这确为高屋建瓴之说,对当前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整合问题日渐突出,我曾接触过若干种不同版本的自编教材,虽各有所长,但遗憾的是,片面迎合教育对象的趣味,受娱感文化影响的痕迹都十分明显。原本就少得可怜的悲剧经典又统统被剔除了,实在令人感慨系之。 《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8日第5版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3: | ZT-我的五年研究生生活 | |
2003: | 日本已经在16/23个领域里面占优势 | |
2002: | 也来谈谈CS | |
2002: | 中国金融学批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