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关于取消研究生入学政治考试致朱总理的一封信
送交者: 葫芦岛 2002年03月12日17:50:1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朱总理:
您好!
我是个大学物理教师,今年40岁。我报着十分复杂的心情给您写这封信,谈谈我对当前“考研究生要考政治”问题的看法,希望您不会见外。
我今晚刚听了一个报告(也可以叫政治考试问题介绍会),该报告是我校马列部的5位教师作的,他们根据2002年研究生政治试题阅卷的情况谈了5科(哲学、政治经济学、邓论、毛概和时事)试题的特点和出题的变化方向,意在加强2003年研究生政治考试的复习指导,以便使我校的考研率的排名继续保持在省内较高的水平。参加听讲的学生有2000多人,因为礼堂爆满,很多学生没有能够进来。我是特意去听的,因为这样一个年复一年都会发生的现象对我这个研究教育的教师来说不能不关心,对于我的研究课题(教育体制改革)来说也需要关注这个问题。
我注意到,讲台上的那5位教师一点也没有为学生政治考试很低的得分率而忧愁和焦虑,相反,他们一个个神气活现,洋洋自得,大吹特侃他们所教的那一科对考试是如何地重要、他们过去在考前所强调的东西是如何地没有落空,最后,结论落在了对他们要办的“考研政治辅导班”的广告上。

通过研究考题内容和政治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我想对政治考试做以下评论:
1.政治考试白白浪费学生的精力,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根本的原因是:政治是官方的意识形态(甚至就是某些“经济学家”个人推荐给官方的一种时效性很强的对策),它对老百姓没有什么用处,不要以为大学生有什么特别,他们不都是普通老百姓吗?他们毕业以后多数还是老百姓,老百姓的生存需要和生存逻辑与官方的生存需要和生存逻辑是不一样的,人为地把二者等同,直接用公共力量侵入百姓的生活和私人领域,用官方的思维和需要来代替老百姓的思维和需要,这是长期以来的一个误会;即使是官方的圈子里,意识形态的东西也不是对谁都需要;不断地强化意识形态的灌输,只能给人“官民关系越来越紧张、执政越来越没有信心”的印象。很奇怪的是,邓公做事很少教条,倒是那些“吹喇叭”的人把他老人家的话当成了教条,尤其是没有学到、更没有弘扬邓公思维的精华所在。邓公说:(1)我们办事就要奉行“猫论”(大意)。我们不但在用人上奉行“猫论”,不但在具体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奉行“猫论”,我们在理论上也不教条,也要奉行“猫论”。根据邓公这一思想,在社会科学中,我们要研究和发展各种学科,但我们不该固守某些东西,把它们当成“国教”,搞成一堆概念、原理和公式,供学生们考试之用,而学生在考完之后的反应却只有两点:一是将“国教”之书当做废品卖掉或干脆扔到垃圾堆里去,二是对着“国教”和政治老师骂娘。(2)党和政府办事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为判别指针,群众不满意的事情不能办(大意)。可是在政府的实际工作中有几个人真的听了邓公的这句话并去照办了?这恐怕您比我清楚。反映在研究生考试上,政治考试真的是学生们欢迎的吗?学生也是人哪,而且是思维很活跃、很具有批评和创新精神的人,他们不愿意别人强行把一些对他们没有用的东西(尤其是那些过时的东西、时效性很强的东西还当成教条来灌输)塞到他们的脑子里。如果政府真的按邓公的思想去做了,那就要问问学生愿意考政治吗?如果他们不愿意,为什么还要强行去做呢?说真的,20多年来,强迫性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但对我们的建设事业没有益处,反而引起了青年学生在内心的反感,这不但没有拉近他们与党和政府的距离,反而培养起了他们“双重的人格”,即表面对党和政府说的、写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实际做的却是另一套,这可以从政府官员和经济领域工作的人腐败和犯罪越来越年轻化看出来。用一句来概括,考研考政治就是没有贯彻邓小平先生反复强调的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动不动就把政府领导人的话当成“金科玉律”、动不动就把领导人的某个活动和某项临时政策当成“意义重大”的事,如果是宣传的话,那么,我们的媒体宣传得还不够吗?还需要用特意安排一场考试来宣传吗?
别看政治考试只有一门,可它是5门课的综合呀!哪一门不用功夫去背诵、去研究、去猜题,就过不了关呐!因为政治课的成绩是个硬指标,政治成绩不过关,专业再好也不被录取;又因为录取是按总分,即使政治成绩过关,但如果别人的政治成绩高一些,而你的政治成绩低一些,即使你的专业成绩高一些,也可能因为总成绩没有别人高而不被录取,在专业上多年的努力就全泡汤了。专业课才多少呢?2~3门,最多不过4门。由此可见,学生要把多少精力花在政治(还有外语)上,这大大减少了他们学习和研究专业课的时间,专业课老师也通情达理,他们自觉地降低专业的难度,这使得高等教育的泡沫膨胀起来,研究生、博士生的水平大大地下降,文凭怎么不泛滥和贬值呢?学术腐败怎么不泛滥和盛行呢?
2.考研考政治浪费了学生大量的钱财,“培养”了一个考研的寄生阶层。我调查了一下,一个参加考研的学生,为了买考研的复习资料、参加考研辅导班,少则要花几十元,多则要花几百元(那些找替考的人花得更多)。现在,各地“考研产业”很红火,考研的政治复习资料满天飞,编资料的、印资料的、卖资料的、讲资料的,都大赚了一把。北京的“研究生考试学校”的招牌到处都是,其招生广告已经上了全国的报纸,真不知道教育部将这些“学校”归到哪一类?“考研产业”的产值计算在GDP内了没有?在政府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时候,这种红红火火的“应试教育”景象实在令人感觉不是滋味。这其实就是政治考试(还有外语考试)给搅和的。现在,专业考试出现了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平淡,而政治和外语考试却越来越难、越来越红火的怪现象,以致于到了“考研就是考政治和外语”的地步!

鉴于以上两点,我斗胆向朱总理建议:

立即取消研究生入学考政治的做法!

我强调的是“立即”,决不要拖泥带水,不要效法“逐步取消不合理收费”之类的做法,就象一个故事说的那样:一个盗鸡成癖的人,意识到了自己做法不对,却不肯立即改正,说以后10天偷一只、一个月偷一只、一年偷一只,逐步改掉偷盗的毛病。不要这样。要拿出政府在清理不合理的政策法规方面的勇气,正视我们在政治宣传和教育上的愚蠢做法,让老百姓(尤其是青年学生)卸掉精神枷锁,解放我们的头脑,解放我们不多的人生时间,用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活动,为融入世界的中国人民开辟自由的新天地!

那么,当政治不再作为研究生考试的内容,政治课还要教下去吗?我说:要得。但是,在大学里,政治课要改变讲法和内容,并且改作选修课。什么道理呢?这是从实际效果和实际需要出发的。首先,政治课不作为考研的内容,丢了“考研指挥棒”,给政治课的教学松了绑,教师就会把政治课当成学术而不是宣传问题来对待(宣传的任务由报纸和电视来承担),这有助于政治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教学方式也可以得到改进,由目前按照“课程体系”来讲改为专题报告和讲座的形式,改为引导和讨论的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改为选修课,根据选修学生的人数来考察教师的业务水平,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反映他们对现实政治的真实态度,改进我们的教育和宣传思想。
是不是政治课对所有的人都不要考试了呢?也不是。目前的政治课,一些要转化为相应专业的必修课,例如《哲学》就应该是哲学专业的必修和考试课,《政治经济学》归到经济和政治学专业的必修和考试课,而《邓小平理论》等的教学改为《新中国发展史》的教学,将邓小平的思想和活动融会在其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客观和完整的理解,防止思想和政治上的极端化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公务员考试,政治则是必考科目。但是,我建议,公务员考试要加重对历史的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这对建设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是非常必要的。
要谈的还有很多,但不能离本次主题太远,就此顿笔,以就教于总理。

此致

敬礼!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师
董键
2002年3月11日晚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