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留学美国的高中生 (十八) 课外读物
送交者: y2k 2002年03月17日19:50:2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十八) 课外读物

自从亦琳泰勒参加到我们家庭里来,我们就免掉了大儿子翔的电视,计算机游戏和
游戏机。我们希望亦琳泰勒能够没有太多的干扰而专心于他们的学习。与此同时,
他们的专注也可以带动在美国长大的翔,使他也能集中精力在读书上而不是无聊的
电视和游戏上。

计划还算成功。不过在亦琳泰勒英文听读都有很大的提高后,他们提出比较合理的
要求:增加信息来源。

掰着手指算算,怎样增加呢?上英特网是一个手段。但英特网上东西太多太杂,有
经验的人可以翱翔其中,经验不足的真可以溺水无救,对他们并不是特别合适。电
视也是一种,但我们不太喜欢。我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很短。记得有天泰勒回家诉
苦:老师让大家回答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他填了十个小时,结果是同学中看的最短
的。泰勒大声抱怨:我每周看电视时间根本没有十个小时。我们觉得电视不看也
罢,要看也只看新闻和几个好节目就可以了。另一个信息来源就是图书馆。图书馆
一向是我们的最爱。我们的孩子没有太多自己的书籍,尤其是英文书。从他们两三
岁开始,我们就泡图书馆,一个星期二个星期总要去一次。记得有次看到《美国今
日新闻》上有个小统计,说美国只有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的人平均每个月去公共图
书馆一次,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人一年只去公共图书馆一两次,还有一部分人从来
不去图书馆。我个人认为不好好利用图书馆实在是一大损失。亦琳和泰勒来到我们
的家庭后,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公共图书馆一次,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一回来
就要抱大叠大叠的书。简单的如三四岁孩子的图画书,复杂的如非小说类的各种书
籍,还有大堆考试参考书。可惜,图书馆不外借杂志,而杂志是一大信息来源。

于是,大家讨论后,决定订阅几种杂志。泰勒喜欢看时事性质的文章,他选择了
《时代》(TIME)。亦琳喜欢看“人”的故事,她要了《少年》(TEEN PEOPLE)。翔
最着迷计算机游戏,他坚决要求订阅《计算机游戏》(COMPUTER GAMING
WORLD)。在这中间,我们还试订过《美国新闻周刊》,《工作女性》,和
《JUMP》等杂志。每个星期,我们都会收到一本或几本花花绿绿的杂志。

泰勒从《时代》上了解到克林顿和路文思基的恩怨纠纷,也读到了一篇关于美国孩
子太多家庭作业的文章。他倒没有说什么,我很奇怪:美国孩子要抱怨作业太多的
话,中国孩子可怎么办?泰勒关心美国不肯卖给中国一个卫星的新闻,他告诉我们
美国怕中国把卫星技术军用。当然了,这么大的国际问题我们没法解决,还是留给
两国政府去操心吧。

亦琳很高兴在《少年》上读到对青年合唱团‘N Syn的详细介绍,对他们五个年青
人有了详细的介绍。在杂志上也看到红透半边天的劳蕊荷尔(Lauryn Hill),她今年获
十项Grammy提名一举拿下五个Grammy大奖。劳蕊还是新泽西的中学毕业生呢。

翔喜欢看计算机游戏一类的杂志,对市面上流行的各类游戏颇有研究,一类的游戏
如“星际飞船”是讲三方面的相互战斗,从打斗中获得乐趣。另一类游戏有关设计
的,如“城市规划”,一个人可以在计算机上象模象样地设计出一个城市来。当然
了,翔只能对书兴叹,他很少有机会实习。

无论如何,通过杂志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美国文化。别的不说,给同学们聊起天
来,总可以谈谈美国总统国会议员,国际风云政治风波,也可以侃侃当今电影电视
走红影星歌星什么的。不必再像初来乍到时,瞪着眼睛听人说话插不上嘴了。

时间慢慢地教会亦琳泰勒怎样在异乡学习和生活。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