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绝对和宗教神学的上帝之区别
最近我写了一系列关于范例绝对论的网文,集中在最难以理解的绝对概念上。发表之后,先后有网友提出了一些关于比较范例的绝对和宗教神学的上帝之异同的问题。其中网友安博(生物学博士)是两位写过上万字关于范例的文章的作者之一(另一位是魏中军网友)。我认为需要在此专门作文与以解释,因为这个问题其他人也会有,而且也是阐释范例绝对的一个好机会。我认同这样的看法,既任何新的哲学,如果是重大的理论进展,它必须提供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必须提供一种新的精神,并对现有的和历史的问题给予解释说明。
人类文明发展有四大分支,都包括了关于最高,最神圣的概念。犹太教和基督教是上帝的概念,上帝也是伊斯兰教的主要遵崇者。印度教开始也是多神的概念,后来发展出一神教的佛教。中国历史上以“天”为最高遵崇,又有“磐谷开天地”之类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故事为源。从范例的角度看,人类认识的发展走过了四种关于对世界认识的关系,它们是:相对的相对,相对的绝对,绝对的相对和绝对的绝对。相对的相对和绝对的相对,又属于范例的“宏观世界”范围;相对的绝对属于范例的“微观世界”,绝对的绝对作为世界的背景,在“世界之外”(网友的话)。
个人的认识发展如同整个人类集体认识的发展一样,一般说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当然古代人类也有先知,先贤等大的智慧者存在,所以认识的发展不是机械地每时每刻都必须体现这个逐渐向上的过程。但就整体来说,从大的角度看,我们必须看到认识的过程如历史一样,是一个基本“上行”的走向,遵照大的起伏发展的规律进行。以此认识为基点,我才可以谈认识与范例的四种关系。
人类在远古,在石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对世界既是陌生的又是恐惧的,人类的祖先,就像我们看好莱坞电影的描述一样,认为世界万物都与自己一样,都是有某种生命或精灵在人前或背后操纵着。这不仅包括其他各种动物,还包括一草一木,天山大川等等。将这些精灵的首领,如人类的部落一样,就是“上帝”或“神”,或“天”,作为代表而命名,正像万物有其名一样。所以“道德经”开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人给万物以名称,是极其自然的,如同父母称谓自己的孩子一样。人类那时不会想到自己“有语言”,正如动物不会想到“自己会怒吼”一样。因为语言是一抽象概念,人类认识到自己的语言功能并开始研究它是以后晚的多的时期是肯定的。将万物看成与人有某种关系,并将这种关系与人自身的感觉和变化联系在一起,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相对的相对”时期。
第二个“相对的绝对”时期,范例的解释是,人类将自己发现的万千变化的世界“抽象”出来,并认为这些被抽象物是指导具体时空中的事物,作为例子,的规范和原则。比如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有“金木水火土”,不定物,“形式”(柏拉图),人有灵魂不死(亚里士多德),“道”等概念。范例将这些抽象物归于“思在”的范畴,认为它们仅存在于“微观世界”。我并且认为,它们的存在是“长于”范例宏观世界的“例子”的存在时间的(比如恐龙),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灵魂转世”的原因。但它们绝不是永恒地存在,否则无法从本体上解释世界的来源了。
第三个“绝对的相对”时期,我指的是不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自然物质”,它属于范例的“宏观世界”。这部分自然物质有自己的变化规律,人类的认识从哲学的理性角度和自然科学技术方面,都已经对其无能为力了。前者的表现为西方哲学发现的理性的界限,所以有“自在之物”的说法(康德)。后者有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的“不可测原理”(波尔等)。从技术上,因为试图探测它们的精细尺度已经超出了人类探测仪器的“粗糙”结构功能之外了。比如某些微观粒子不可能再被比它们的尺寸更大制造出的科学仪器的发射能量造成的撞击所捕获,如“上帝粒子”的发现。所以它们的存在永远不会被直接用物理的方法探测到(唯一可能知道它们的存在,只有使用数学来遇见它们的发展对宏观世界大尺度微观粒子的影响)。
最后一种关系是“绝对的绝对”,既在“世界以外”的“存在”,我称其为“背景”。存在,是“世界的集合”的其中元素“性质”(暂不考虑康德的批评)的概念。绝对的绝对是“产生”世界的源泉,当然也就不在世界之内了。如同母亲不可能在儿女身上,因为逻辑错了。世界的本质是“相对物质”组成,所以一切都是相对的。一个相对事物的消失是另一个相对物的产生,所谓某种程度的“物质不灭”。我们人类从开始在地球上存在,二十几万年以来,都是耳染目濡和用于思考产生的思想所局限在这种环境中,如鱼在水中永远不会感觉到水的存在一样。
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人类有一个大脑。而且大脑的功能会出现令人惊讶的性质,我们也许从来没有注意到,既大脑的“绝对性质”的存在,我称其为“局部绝对”。这个局部绝对有“两个”根本的性质。第一,它只可以全力以赴地完成一件工作,只有一件,无论多么困难。也就是说,大脑的思维功能当“马力开足”时,只能深入到唯一的一个思考的逻辑的过程中,而不能像计算机那样作“multi-threading”(摹拟或多核芯片同时工作),既在多个方面同时进行。虽然人的意识方面的注意力可以同时在表面上兼顾一个以上的事物,因为这些属于大脑功能“浅层的活动”,故不在考虑之列。
第二个特点是,它可以满足任何你所需要的思考对象。换句话说,你的思考没有界限。没有什么事物,不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你都可以涉及(我曾经证明过思考功能没有界限)。既“万能”或“绝对”或“无限”的能力。这两种性质,“唯一的存在和万能的唯一”,在我看来是非常合乎逻辑的。因为这种功能是“悟性”,我称为“纯粹悟性”,的基础。正是这种大脑功能的发现,使我开始考虑和感受人的“第一个思想”来源前后的大脑状态。在思考这个“第一思”的过程中,我自然涉及到在思维和意识中“第一思产生之前”的大脑功能的状态。因为第一思想产生之前我们还没有语言出现。推及到我们一切世界的背景,那里还没有过物质产生。这两种种“状态”,既大脑和在“世界来临”之前,都是一样的:两者都是通过某种“大爆炸”产生的 - 这种状态,我分别称之为“局部绝对”和“绝对的绝对”之“世界背景”。
上帝的概念区别于绝对的概念。上帝的概念不能“穿透前三种关系”达到“绝对的绝对”。这些原因是:语言问题,认识论问题和本体论问题。“存在”的概念,是时空维度下的概念。在没有世界以前,没有时空,那么谈论任何“存在”都没有意义,无论上帝还是什么,当然也没有语言了。没有语言,你用什么来谈论?没有任何“something”!这就是范例的绝对境界。记住,绝对本身与我们怎么形容它没有半点关系,因为我们在使用语言。所以我们关于绝对的语言描述,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你可以这么说基督教的上帝吗?绝对是被发现了,但还真不是“存在”了!因为“存在”的概念是“某个什么”的概念,既"something". 我们都在“某物”中生活,就像鱼在水中生活一样,看什么都在水中,从鸟的角度看,而恰恰问题就在这里。 "something"的定义是 “指代者或被指代者”。这样体会我的意思,在头脑中出现第一个思想出现以前大脑中的所谓“状况”,我称之为“绝对”。 你说这个绝对是”存在“吗?记住,第一个”something“,既思想或语言,都还没出现过。创造和脱离,都是”一物向他物的转化“,属于”something" or "something else" - these are normal changes of something all the time. “上帝是不可以被叫做”上帝“的,因为上帝出现在语言之前,所以关于上帝的任何称呼,描述都不是上帝本身,因而是错误的!” - 而这正是范例的绝对。如果你坚持上帝也可以这样理解,那是你的解释,而不是圣经里的解释。对不? 上帝存在,严格地讲,不只是主观或客观的问题,也不是仅是语言问题,而是“凡是存在的都是相对的”!绝对区别与上帝的地方就在这里,绝对既不是“存在”,也不是“非存在”。因为绝对是在“相对”之外,所以在“存在”之外!而上帝总是“存在”, 对不?起码圣经如是说。 上帝的问题,是存在与否的问题,看你是否承认它。绝对的理解或定义完全在“存在”概念之外,因为只有“某物”具有相对属性才可能存在,绝对显然不是如此。当上帝说“I am who I am". "I" 就是指代,“am" 就是“是”,这不是“存在的集合”和“语言的集合”问题吗?上帝的问题,对信徒和非信徒,总是在争论“存在与否”的问题。而绝对不是。绝对,既不是存在,也不是非存在,而是在这一对儿概念之外。这是根本区别。
行文至此,我相信范例的绝对和宗教的上帝和神的区别,应该很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简单的“算数级”,而是几何级的,是梨和苹果之比,既“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