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道分子”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 |
送交者: dayang 2002年03月25日17:52:2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一个“知道分子”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 文/赝居 除了大学校园、科研机构、传媒工作区,中国尚无商业上成熟实施到位的知识分子社区。所以,那些住着单位宿舍之外商品房的知道分子们在人居混杂的社区里并不鹤立鸡群。 中国的知道分子的生活作息一般是有规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早睡早起,恰恰相 他们的脑力工作性质对身体状况的要求较低于体力劳动者,这使他们大多疏于运动。更多的时间,他们用于读书、做学问、写作、出书、演讲、研究课题出外考察、小圈子聚会、参加学术会议、与传媒打交道,等等。 其实也有很多种例外,比如说有的知道分子还会担任校办企业的负责人、自己兼开公司或工作室、炒股炒楼炒外汇、迷于上网和在网上神游和开专栏、搞婚外情、对自己外行的领域急于发表看法——在这些方面知道分子们与常人并无不同。 书房 知道分子最引以为豪和自我看重的家居重镇是书房。古今的藏书,中外的版本,多年的收藏品,顶着天花板的遮墙书架,以及陈列在上面的自己的著作,吸引着知道分子的一天从这里开始,在这里结束,反复玩味与流连。照王朔“第一个人说的,叫‘知识分子’”的说法,这里的经典名著越多,越证明着主人是不折不扣的知道分子。以往,知识分子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今天的知道分子即使人人有一个书房,心却难免在市场上荡漾。 基金 有研究课题才有课题基金,才有学术成果,才有评更高职称的本钱。知道分子们研究的东西往往不是公众和传媒所能了解与感兴趣的,但为学术而学术本身对知道分子们来说也算是一种专业精神。漫长的课题研究时间分解到每一天,而一天之中所做的事却往往与研究课题无关,因为验收方需要的只是课题论文,而不在乎课题的实际功用和影响力。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知道分子们所热衷的,被邀请参加专业学术会议,至少是行业认可的标志,况且可以与同行切磋,把握专业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研究方向。学术会议都在风景名胜附近开,因为组织者的有利可图和参加者的公费报销,学术会议渐渐多了起来,成为了知道分子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到别的城市观光的大好机会。 同行 知道分子其实是属于各自小圈子的,像一度成为显学的“红学”和鲁郭茅巴老曹,以及钱钟书和张爱玲,一个小圈内有一拨知道分子,因此知道分子们的同行其实并不多,互相知道,大家比论文数量,比观点新颖,比材料独家,为了争茅盾研究第一把第二把第三把权威的交椅争得头破血流,对同行的论文和论著积极以“商榷”的名义进行批评,对知道分子来说,这是一场捍卫荣誉之战,每天都在关注。 论文 注重文章的发表率与注重深度学术性,是知道分子与传统知识分子为文之道的最大区别,尽管学术论文的规范写法是言必称出处,但知道分子们越来越轻视这一点,甚至到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地步,引用的典故有时也费神查证,拿来就用。更有甚者剽窃老外和同行,而且还敢拿出来发表。但不写论文又不行,因此,写论文成了知道分子的必修课,每天的阅读与研究几乎都是为此进行的。 职称 知道分子看中的肥肉是什么?钱?不对,是职称?也不对,一个称得上知道分子的人,职称早已不在话下,他们看中的是头衔。有了各种头衔就相当于有了一切。按照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教育投入,知道分子的每种职称都对应着一种待遇,包括住房面积的大小、课题基金的多少、带研究生的机会和出国的机会、在同事间的地位和在同行中的地位、小车的配备和福利的分配。知道分子的名片上往往密密麻麻不厌其烦地注明自己的职称和加入机构的名称,有的更括号说明相当于什么级别,在每天的交际场合向人派发。 出书 知道分子不写、不屑于写畅销书,认为浅薄、媚俗、层次低。但知道分子羡慕畅销书出书的容易和利润。其实知道分子出的书常常很畅销,他们不像老派知识分子一写东西就太专业,外行不爱看,内行觉得在翻旧账。知道分子一般不屑于免费出书的指标,拿稿费补贴书号。知识分子的书不太好卖,书出了,领回来一小半,写上某某兄雅正,寄给别的知识分子,以示著作告成,也为评职称垫定了本钱。但知道分子从不为小圈子或许职称出书,他们有更大的抱负:为市场写书!他们从来不用跟出版社小编辑直接打交道,各类书商围着他们转。因为要在不同领域多向出击,所以忙不过来的他们最常见的写书方式是“对话”或者主编。 电视台 知道分子愿意“甘坐十年板凳冷”吗?不,在电视台记者和主持人面前,他们侃侃而谈,仿佛他们所有的研究与专业知识都是为了帮公众分析时事准备的。这是知道分子打的小算盘,多增加曝光率虽不能裨益学术,但对成为明星学者还是有好处的。因此,各大电视台的深度新闻或文化节目背后,都有了由各行各业的知道分子们组成的智囊团。他们策划东方时空、美术星空,不一而足。 电话采访 知道分子渐渐有了知名度,跨地域的传媒也渐渐时常光顾他们,于是知道分子们又熟悉了电话采访这种形式。知道分子口述,记者笔录,整理成文,再回传修改,真是出口成章,方便快捷啊!有了传媒讨教的低姿态,知道分子们的胆开始壮了起来,胆最大的那个敢在适当时间就任何题材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所以知道分子们乐于公布办公电话和住宅电话,最多占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接受电话采访。 私家车 大学校园教工宿舍区停满了私家车,这是知道分子们的财产。他们是靠大脑吃饭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诗背了几麻袋,洋书译了好几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怎么会落伍于商人?知道分子的体制优势和脑力优势一结合,“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句话立马作废。当然,他们也不能免俗地会比较各自的坐驾档次高低,以判断另一个知道分子“混”得怎么样了。 纸媒体 传统的知识分子是不屑在大众报纸上发表文章的,但知道分子们不同,他们聪明地知道这是带来高稿费和高知名度的捷径。他们选择开一个千字的文化随笔专栏,把思想和见闻零卖;或者,他们干脆立一个中国李普曼式的目标,对国际时事指手画脚。如果他们旅游,他们绝不会放过把旅游见闻拿来连载的机会。以前贾平凹说三天不读书不可,三月不看报刊可,但今天的知道分子天天都会留心报刊的,这有利于巩固知道分子的常识边疆。 出国 知道分子憧憬着公派出国留学和当国外访问学者的机会,这种机会总是有的,虽然紧缺。实在没机会的话,就去参加有奖竞猜电视节目,知道分子出国的可能性也比常人大一些。我能理解知道分子们想出国给自己镀金,却不理解他们回国后总不忘在报纸上发表国外游记见闻,也许他们对后者更用心。知道分子们盼着出国的这一天。 上网 知道分子永远与时尚为伍,永不落伍,比如他们同样热衷于上网,还会整合自己所知道的资源建立各种网站,电影、电视、美术、戏剧、文学、学术及学术打假、企业文化、女性、时装、摄影……他们什么都能挨边。伊妹儿和QQ也成了知道分子的每日通讯工具,但他们不迷恋聊天这种小儿科,他们疯狂地打捞资讯、找资料,看常人看不懂的外语网站,以及同行在干些什么。 收入 老老实实吃工资,这不是知道分子的风格。财源少的还有稿费,财源多的则五花八门,集理财专家与商人于一身,既会与普罗大众一样往股市、国债、外汇市场投资,更会把眼光瞄准有科技含量的实业、古董钱币收藏等智力门槛较高的利润回报丰厚的市场。还有一类知道分子顶着专家的江湖名声,在全国各省市走穴开讲,讲风险投资、讲WTO与中国、讲传媒业的勃兴、讲股市秘诀,算是一门短平快型的高收入财源。可以说,知道分子真正做到了一手抓物质,一手抓精神,一天中为了增收的忙碌与为了治学的忙碌相比,前者花费了更多时间。 娱乐 知道分子的娱乐方式比较静态,听音响,放马勒和老柴,分辨不同版本;看电视,新闻联播,时政与专题节目;志同道合者的聚会,谈艺术谈人生,清茶或浓酒;旅游,多数是出差的名义;他们热爱夜生活。 社交 圈子化特征明显。当然,尊重专家意见的政府官员,能帮他们传播观点的媒体记者,国外学术界的一代宗师或名校名教授,出版社的编辑,也是知道分子们乐于结交的。他们保持着斯文和礼貌的有距离的社交方式,对于寻找知音和同道并不存太大期望。 家庭 看重家庭,却没时间顾家,向往事业的成功和成就感;爱家人,却不多共同语言,知识的优越感高高在上。如果经常出差或赴饭局,知道分子基本不在家。但知道分子的家庭相对稳定,因为他们虽然经常想法太多,乐于尝新,但在对待家庭问题上均是保守主义者。他们确信,经常不在家比整天守在家里对保持家庭稳定更有好处,因为两者之间的利益前提不一样了。 辩论 学术批评是知道分子的强项,无论是发自内心,还是怀有偏见,或是沾染了人情味与金钱味,知道分子对于批评比原创更热衷更有想法。一天之中上网之时,如果发现意见相左的帖子,他们会换上马甲冲过去扔板砖;读书之中发现同行的文章有不足,他们会貌似谦虚实在自矜地“勘误”“商榷”“也谈”“再论”。在驳斥对手的过程中,知道分子最懂得享受比别人知道得更多的快感。 新周刊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