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要分经历 |
送交者: PKUer 2002年04月03日18:26:52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当时在学校的时候就颇听了一些老教授抱怨今不如夕,学生们浮躁, 不肯下功夫。也许里面有些真实的成份--我认识的一些八十年代的 师兄们大多很有水平,而五六十年代的师兄师姐们,除了学校里听 他们讲课,和校友会上听他们唠叨,并没有多少了解他们的机会。 然而我确实和俞允强老师打过交道,而且很惭愧,高潮发生在我跟 他要分的一次经历。 象物理系这种地方,大家都是练气不练剑的,记得以前读过一个系友 的文章,说高手过招,一招即可。某某人某年某月某日问了某牛一某 愚蠢问题可以在物理系传上四五十年。要分的前提是要脸皮厚,勇于 承认自己愚笨,勇于面对白纸黑字自己愚笨的证据,所以对一般物理 系的学生来,也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我那时并没有吃到如今日之胖, 所以应该还算一般,要分对我,自然也不是吃饱了喝足了撑的。 然而我还是去要了。原因是电动力学考完,估了一百分,下来只有 八十二。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那里错了。学物理的大多好奇心比较 盛,于是鼓足了勇气扣了俞教授的门。他恰巧在家,隔着防盗门 和我们讲说最近受到很多学生的电话要分,于是他决定凡要分的 都先找教务,然后教务通知他,他再察卷。于是我就解释分数对 我倒是次要,重要的是搞不懂哪里错了。犹豫了半天他还是让我 进了门,大家一起看卷子。前面有几个小错,扣了些分,他边给我 指边说你怎么能估出一百分来,后来却是赫赫然一道十二分的大 题判满却加和时给了零分。大家都愣了。过了许久他开始收拾卷子, 然后说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错,而且开始就讲明了察卷不是为了分数。 那时候其实还是有点看重分数。几个四大力学如果都是九十一百 成绩单上就精彩纷呈,申请GRADUATE SCHOOL也有些底气。明知道 不是自己的错而起电动确实学得不错且下了很多功夫,甚至啃了 JACKSON原书,却只能拿那么点分。我们班里另外有一位 兄弟号称全学期只看了一天的书却是一百,我觉得自己比窦娥还 冤。文章写到这里,我倒觉得自己更象祥林嫂。不管怎么样,捐 完了门槛,自然觉得坦然,便后来又打电话问可不可以把分数改 过来。俞教授说,找教务,然后我们察卷。我愕然,以为他不知 道我是谁,便说上次不是看过了么。他明显有些愤怒,说上次不 是说不要分么。于是我道了歉。 其实考试就象个物理实验,你去测学生水平的真实值,得到的只是 一个测量。错就错了,就怎么了。很难想象物理系这种地方会有人 容忍自己测量结果的错误不予纠正。我满怀希望地等啊等啊,等到 开了成绩单,上面的电动也还是八十二分。 其实俞教授也有他的道理。首先大家说好分数不是察卷的目的,人 不能言而无信,没想到他就碰上了象我这样的小人。其次给我加分, 就是鼓励千万个要分的张三李四前仆后继地要分,把精力浪费在这 种次要的东西上。而且这是对分数的权威置疑,不利于论证要分的 无聊和现在的孩子们不爱学习并以分数为证。他有他的道理。 然而将近十年过去了,事情的始末居然还历历在目,我想起这十年 以前的十二分还是很不自然。后来有一次我问教固体物理的阎守胜 老师考试最高分是多少,他告诉我,并问我多少分,然后问我想不想 看看哪里错了。我居然很神经质地很大声很快地说不是不是不是。。。 大概有七八个不是吧。其实这世上不是的事情多了,只是时隔多年, 有幸读到故人的信,尤其读到最后要分的一段,想到自己的不光辉历程, 不禁有些感慨,虽然知道这故事对提高物理系教育水平有害无异,甚至 有损俞老师的一番苦心,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最后是一件趣事。班里考一百的天才后来去参加研究生报送的面试, 主考的正是俞老师。俞老师让天才写MAXWELL方程天才说不会。俞老 师很生气,问你电动考多少分。天才说一百。后来天才领导了钓鱼岛 的示威,虽然没什么结果,但思路清晰,反应敏捷,是个天才革命家的坯子。 @@@@@@@@@@@@@@@@@@@@@@@@@@@@@@@@@@@@@@@@@@@@@@@@@ 北大学生成绩下降 花甲教授吐血 北大物理学院物理学院教学副院长并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这次电动力学考试的125份考卷中,若按常规评定,不及格的占到近30%,比学校学生 守 则中的规定高出两倍半以上。为避免对教学秩序产生过大冲击,最后定了23份不及格。 做 了多年的教师,我自然知道,要把这矛盾完全掩盖起来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是我认真地 想 了,觉得还是把矛盾暴露出来为好,因为它不是偶然的个例。 我已有43年教龄。在近10来年的教学中,我每年都在阅卷后为看到学生学到的东西 之 少而深感沮丧。我觉得我作为教师的努力在白费。尽管多数同学在教学评估中常对这门 课 的讲授表示很大的肯定,而它在我的心中引不起一点欣慰感。 我教的是物理系大三学生的基础理论课。这半年正值TOEFL和GRE考试。大量同学的 主 要精力完全不在正课学习上。前几年我数过,估计总有10%的学生经常不来听课(今年 学 生太多,我无法数)。这样,大面积不及格随时都可能出现,因此今年的局面全然不使 我 感到意外。 从这次考试看,学生最终对电动力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之糟很惊人。这里不宜讨论细 节 。但是只看像第一道这样elementary的题目就很触目惊心。全题16分,125人的平均得 分 仅为9分左右。在学完电动力学后,对于线性介质中的“Maxwell方程对磁铁不适用”这 样 的常识,竟有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这局面实在足以让老师吐血! 我从教学经历中感到,局面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逐渐恶化的。因此在前面已讲过 , 今天的事决不是“偶然的个例”。我感觉至少有10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稳步地” 下 降。我想明白地说,这矛盾要遮掩很容易,而要捅开它、正视它则很难。像我这样资历 长 而且已背上不少好名声的教师,在捅这矛盾时也仍因方方面面的原因而十分犹豫。但是 这 次我决心以经历和名声为“资本”,来作此一搏。若由此能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我将 把 它看作退休前我对工作了40余年的物理系的最后贡献。 至于为什么今年问题暴露得特别尖锐,我也不甚明其所以然。上面讲到的考外语出 国 未必一定是最主要的原因。为此请你们先研究一下:一,我的教学是否有重大缺陷;二 , 考题是否过难或过偏。这两方面发现问题请直告我。如若没有重大问题,那么该认真研 究 了:背后的毛病出在哪儿? 现在学校的目标是要提高为世界一流。学生学习状况的稳步下降与学校水平上升为 一 流是格格不入的事。难道我们会“下滑”成世界一流吗?这才是我耿耿于怀的问题。 我将把这封信公开到网上去。它反映的是一个普通老师对物理系现状的忧虑,且多 半 不是“杞人无事忧天倾”。公开出去,可以让同学也知道老师在想什么,也来参与讨论 。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