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元凯:精彩人生
本报记者 唐辉
“弄堂”里走出天才少年
1946年温元凯出生在上海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家庭.从上海普普通通的弄堂中,温元凯
走了出来,成为南京大学化学系高材生。他永远感谢中学化学老师周衍先生把他引进了科学
的神圣殿堂。聪颖的天资再加上刻苦的努力,使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出类拔萃,,经权威考
核,大学二年级时,他所写的专业论文就达到了大学讲师的水平。此外他还自学掌握了三门
外语,他因此成为当时全国几个著名的,被称为“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典型,受到高教
部和团中央的嘉奖,后又成为“又红又专”的典型,号召全国的大学生向他学习。
然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夜之间,温元凯成了“白专”典型,校园里贴出
了几十张气势汹汹的大字报,他的名字上被打上红叉。没有人再敢跟他接触了,他陷入难言
的孤独和恐惧之中。大学毕业,他被分到浙江绍光的一个集体办小工厂当工人。文革经历中
最让他心痛的是没有人敢讲真话。他对自己发誓,以后轮到自己能讲话的时候,一定要讲真
话。同时这段经历也迫使他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提出了疑问,成为他关注社会问题的开始。
直谏邓 小 平
恢复高考制度派遣留学生
1973年,温元凯遇到了又一个影响他前途命运的人: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以后成为清
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的刘达。他曾在科大宣传过温元凯的事迹。短短四年,温元凯成了中
国科技大学中活跃人物,引起了科学院院长方毅的关注。1977年8月4日,在邓 小 平复出后
第五天召集的国务院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他坦言当时教育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直谏邓 小
平要恢复高考制度;派遣留学生。提议被邓 小 平当场采纳,从而掀起了中国高校招生制度
改革的巨浪,改变了中国千万人的命运。
会后,邓 小 平对温元凯说:“你是这次大会最年轻的代表,今年只有三十一岁。你活
到我这样的年龄,一定要做出更大的贡献,否则可要挨棍子的呀。”
一番话,打开了温元凯投身中国改革的大门。
1980年,温元凯被派往法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的访问学者之一。在此期
间,他访问了欧美许多国家的三十余个大学和学术中心。他在进行量子化学研究的同时,更
看到了中国进行全方位改革,尤其是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迫切性。1982年,他毅然回国,向
中央上书,呼吁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受到热情鼓励。他被任命为中科大化学教研室主任兼
党支部书记。一个波及全中国的科教体制改革大潮,就这样从一个小小的化学教研室漫延开
来。全国近二百所大学派人到中科大参观取经,温元凯也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传授改革经验。
最后,他的报告从国内做到了国外,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需要进行改革,中国的改革一定
会成功。他还写作出版了《中国的大趋势》、《改革的曙光》、《创造性人才及其培养》等
书,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其中《中国的大趋势》列1984年全国最畅销书第二位。温元凯
成了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演说家、经济学者。
温元凯曾被香港《明报》誉为“中国当代四大思想家”之一。1988年,又被评为“中国
改革十大风云人物”。他还是中国第一部《破产法》的提案人。
华尔街1000天
闯荡资本世界
1992年温元凯应邀到著名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演讲,题目是《中国经济改革现状前景
和海外华人留学生的发展机会》。会后人们把他团团围住并互留名片、地址,他意识到这些
宝贵的人才对中国未来的重要作用。到华尔街后便与同事们一起创建了华尔街第一家来自中
国大陆的投资公司———罗斯福投资公司,并担任了公司的负责人之一。开始时,他实施了
有生以来第一次证券交易,买进200股上海百化,4天后赚了800美金。华尔街的威力不简
单。1993年纽约的秋天很美。他战战兢兢地投入了“闯荡”的历程。
他迅速理解了“华尔街语言”。他把这语言“简单化”,你只要给他们一份标准的招股
说明书,他们就会给你钱。他开始买卖股票,为国内的企业筹措资金。他拜会风险投资家、
银行家、企业家,他很快找到了华尔街经营自己的感觉。
到华尔街的中国企业家,都有三种愿望:筹资、寻找上市、觅好合作者。按照温元凯的
观察,进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太需要华尔街这样的金融市场。他在中美之间来往的旅程上一
次比一次强烈地感到中国金融市场上存在着超常发展的机会。当他意识到“在金融领域可以
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会对人类、社会、国家以及这场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和影响时,他毫
不犹豫地选择了那么大跨度的改行。”1994年,温元凯暂时放弃了自然科学研究,走上了世
界金融研究之路。
1995年8月,他在纽约与几位同仁发起组织了“中国旅美金融协会”、“中美医药开发
协会”,他们希望能把更多这样的人组合在一起,去为中国服务。他希望培养出中国的巴菲
特·彼得贝克林齐和索罗斯。
从华尔街到长安街
触动经济新增长点
1996年2月,带着华尔街股市运作的深刻把握,温元凯回到了中国。说起为什么要回
国,温元凯认为他的事业,他的基础在国内,像他这样既了解国内实际情况,又了解西方运
作的人很少。许多年青的中国留学生并不了解国内情况,从项目到项目,缺乏国内实践经
验,他们回国创业并不容易。温元凯在国内长期待过,做过学者,做过官,也做过商人——
—他实际上在科大时已在科大校办企业做过。他的经历和阅历都是创业的宝贵财富。回国
后,他创建了北京南洋林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并最终完成了从学者到商人的转变。
回国后,温元凯埋头做三件事:写书、演讲、深入企业调研。这些举措风暴式的在全国
范围展开,他专注的论题愈来愈集中,那就是金融资本与当今中国经济的结合。在他的眼
中,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于金融手段推动国民经济的战略调整和重组。现在中国的金融市
场上确实存在超常发展的机会,而且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前景也非常看好。
他在为中国企业寻找结合点,寻觅突破口,也算是为他自己的公司立足中国市场寻找立
足点,以此打开宽阔的局面。
他有这样的意图:肩膀上背着华尔街概念,信息通道和投资人,面向中国企业,从新的
经济增长点获得前所未有的商机,对己、对企业、对社会三赢。
温元凯从70年代开始,之所以每每引人关注,叫人喝彩,是他的灵魂里头贯穿着一条明
晃晃的主线,那就是他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大胆设计。
而今,他被选为中央电视台CCTV2001中国经济年度评委,《经济观察报》经济界有影响
力的50人,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十佳讲者。最近应邀到香港新鸿基演讲《中国经济未来十
大投资热点》获得强烈反响。时事迁延,潮起潮落,浪淘尽多少世事沧桑。温元凯,依旧人
生精彩。